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后稷 (称号)

指数 后稷 (称号)

后稷,是中国上古的农官名,也是农神的称号。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后人称之为农稷帝君、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稷神,是周部落的姬姓始祖。周人崇后稷为“祖灵”、“稷神”,以郊礼祭祀。 炎帝烈山氏掌管天下的时候,他的儿子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蔬菜,被尊为谷神,夏朝之前被人祭祀;夏朝兴起后,周部落的弃继承了柱的事业,也被尊为稷神,自商朝以后受到人们的祭祀。 弃的子孙世袭后稷的官职,传至不窋,大概在孔甲时代,夏朝衰落,废去了农官不顾农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就流浪到了戎狄地区定居下来。.

10 关系: 孔甲山西省不窋北京师范大学稷山县炎帝运城市晁福林

孔甲

孔甲,中國上古夏朝的君主,是不降的兒子、扃的侄子。在扃的兒子廑去世後,立不降之子孔甲为帝。相传孔甲是一個昏君,喜歡自扮鬼神,「事淫亂」,因此諸侯離棄他。传说中,当时天帝赏给孔甲雌雄各两条龙,孔甲请唐尧的后裔刘累给自己养龙,一条雌龙意外死了以后,刘累把龙烹调后骗孔甲吃了,等孔甲追要这条龙时,刘累就逃到了鲁县。《吕氏春秋》中又称孔甲在养子被斧断足后,感叹而发明了“东音”。.

新!!: 后稷 (称号)和孔甲 · 查看更多 »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新!!: 后稷 (称号)和山西省 · 查看更多 »

不窋

不窋,姬姓,是尧时重臣后稷的后代,夏朝孔甲时期周部落的首领。 姬氏自尧时起历代为稷官(农师),不窋也继承父职。不窋晚年时,夏朝国政腐败,不关心农业,取消了稷官。不窋失官后,离开祖居邰(今陕西武功县)出走,率领周部落迁徙到北豳(今庆城县)的戎狄之间。.

新!!: 后稷 (称号)和不窋 · 查看更多 »

弃,姬姓,名弃,又称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后人称之为农稷帝君、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稷神,是中国歷史上周部落的姬姓始祖。帝舜时,黎民百姓缺粮,帝命令他播种百谷,并封他于邰(相传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西南),号曰“后稷”,另外赐姓姬氏。 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所以他叫“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相传稷王曾于县境南陲的中条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遂于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後人称之为农稷帝君、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稷神,是中国传统史籍记载的周人姬姓始祖。周人崇后稷为「祖靈」、「稷神」,以郊礼祭祀。.

新!!: 后稷 (称号)和弃 · 查看更多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英文: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与北京大学属同源学校,于1923年升格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成立的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以基础文理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为主要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曾培养出莫言、刘晓波等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数目位居中国大陆第一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学科综合实力位居中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中国第六位,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7/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北师大排名第256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8位。。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进入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中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位居中国第8位。.

新!!: 后稷 (称号)和北京师范大学 · 查看更多 »

稷山县

稷山县是中国山西省运城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位于运城市北部,距离太原市410千米,距运城市85千米。东靠新绛,西临河津,南以稷王山和闻喜、万荣接壤,北为吕梁山与乡宁相连。总面积为68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33万人。 境内主要交通线路有京昆高速公路、侯西铁路、108国道、台运省道等。 稷山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置高凉县,公元598年改称稷山县至今。 特产有稷山板枣。.

新!!: 后稷 (称号)和稷山县 · 查看更多 »

炎帝

帝,號神農氏、連山氏,是传说中中國漢族上古時代的的天下共主。也有另一派說法是炎帝與神農氏並非同一人。 相傳其為--姓,烈山氏,因以火德王,故稱炎帝。《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炎帝的傳說與五德終始說及圖讖相關。包括苗族、羌族、京族等各民族皆以炎帝為先祖。學者許倬雲認為,炎帝和黃帝兩大部落融合,形成上古華夏部族。.

新!!: 后稷 (称号)和炎帝 · 查看更多 »

麦可以指:.

新!!: 后稷 (称号)和麦 · 查看更多 »

运城市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全市辖1区2市10县、133个乡镇街道、3338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504.6万,其中城镇人口171.0万人,乡村人口333.6万。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新!!: 后稷 (称号)和运城市 · 查看更多 »

晁福林

晁福林()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教授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也是中国国务院历史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专门研究中国上古历史(三代、先秦历史),以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著有《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先秦民俗史》、《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先秦社会思想研究》等书籍。他提出中国原始氏族公社制过渡到氏族封建制、宗法封建制、地主封建制的观点得到考古学和史学界的广泛认同,是最早提出中国上古没有进入奴隶社会观点的一位学者,属于中国上古历史学界“无奴派”的五大专家之一,(其余四位分别是:黄现璠、张广志、胡钟达、沈长云)。1965年,他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取得本科学位,1982年在赵光贤先生的指导下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其后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新!!: 后稷 (称号)和晁福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