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台灣野兔

指数 台灣野兔

臺灣野兔(学名:Lepus sinensis formosus Thomas,英文名:Formosan hare),臺灣特有種兔屬動物,體長30-40公分,尾長5-6公分,耳朵的長度則有8-10公分,體型小於中國野兔,有紅色的眼睛。原本來自歐亞大陸,在臺灣海峽形成後,因長期地理隔離而開始獨自演化,已具不同的外部性狀與基因組合,成為臺灣特有亞種。其分布範圍包括全臺低海拔丘陵地、河岸草生地、耕地、沙地等。牠們身型較家兔纖細,四肢較長,跳躍奔跑能力較強,也較早熟。外耳殼呈長橢圓狀,具有一身淡褐色的毛皮及明顯的大門牙,大門牙後方還有兩顆小門牙,無犬齒。剛出生的幼兔已全身有毛,且能張開眼睛,幾分鐘後就能夠奔跑。夜行性,通常單獨活動,僅初生幼兔會隨著母兔出現。會挖地道於穴道中居住。以植物嫩芽、嫩葉為食,傍晚至清晨是他們的覓食時間,過去主要分布於海拔500公尺以下的農墾地、草生地、海岸防風林等地,但由於土地過度開發,目前已移至高冷的山區,且數量有減少的跡象。.

目录

  1. 16 关系: 动物华南兔台灣特有種列表台灣海峽墾丁國家公園學名亞種哺乳动物內政部營建署兔属兔形目兔科防風林脊索动物臺灣動物特有種列表歐亞大陸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查看 台灣野兔和动物

华南兔

华南兔(学名:Lepus sinensis)为兔科兔属的哺乳动物。.

查看 台灣野兔和华南兔

台灣特有種列表

臺灣特有種列表包括臺灣的特有種與特有亞種,地域上的分布包括臺灣本島、離島(綠島、蘭嶼、澎湖、金門、馬祖)。 臺灣特有種動物在臺灣動物物種中所占的比例:.

查看 台灣野兔和台灣特有種列表

台灣海峽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歐洲早期稱福爾摩沙海峽)指的是介於福建與台湾之間的狹窄海域和海峽。 由於臺灣海峽位於东海及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水域;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成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 地理學上為东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台湾新北市三貂角經釣魚臺列嶼之黃尾嶼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則是以屏東縣鵝鑾鼻與福建省东山岛連線為界,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縣的小琉球。.

查看 台灣野兔和台灣海峽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在戰後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隸屬內政部營建署,下設管理處。全境位於屏東縣、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約18,084公頃,海域面積約15,206公頃,合計近33,290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热带,為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查看 台灣野兔和墾丁國家公園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查看 台灣野兔和學名

亞種

亚种(subspecies)是指雖屬同一物種但种内彼此占据地理分布或宿主互不重叠且生殖隔离不完善,彼此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

查看 台灣野兔和亞種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綱(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一书在2005年的资料,哺乳纲目前有约5676个(2008版的IUCN红皮书为5488个)不同物种,分布在1229个属,153个科和29个目中,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啮齿目(老鼠、豪猪、海狸、水豚等)、翼手目(蝙蝠等)和鼩形目(鼩鼱等)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目。 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有区别于其他类群的大脑结构、恒温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为后代哺乳、大多数属于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它们外型多样,小至体长30毫米长有翅膀的凹脸蝠,大至体长33米形同鱼类的蓝鲸。它们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分布在从海洋到高山,从热带到极地的广泛区域。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员。.

查看 台灣野兔和哺乳动物

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營建署(簡稱營建署)是中華民國內政部附屬機關,為中華民國(臺灣)國土資源規劃、利用與管理之最高主管機關。營建署同時也是各國家公園的主管機關,由國家公園組負責掌管。.

查看 台灣野兔和內政部營建署

兔属

兔屬(学名:Lepus)是兔形目兔科下的一属動物,也是兔科的模式属。本属的兔子十分靈活,當中歐洲野兔能以時速72公里奔跑。本属的兔子通常是獨自或成對生活的。 在英文中,常与粗毛兔屬(Caprolagus)及岩兔屬(Pronolagus)中的四個物種合稱为“hare”(意为“野兔”)。 在北美洲的北極地區較為普遍的是白靴兔,南部則以加利福尼亞兔、草原兔及其他物種較為普遍。 它们一般都是害羞的動物,並會在春天改變其行為模式。雄兔會在白天互相追逐,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而雌兔則會「拳擊」雄兔,目的似乎是表示牠們未有準備交配,或是測試雄兔的決心。.

查看 台灣野兔和兔属

兔形目

兔形目(學名:Lagomorpha)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目,有两个科:兔科(Leporidae)和鼠兔科(Ochotonidae)。 兔形目是哺乳动物中一个存在谱系归置困难的目。早期它被归属到啮齿目下,构成一个超科。后来发现兔形目跟啮齿类的之间存在趨同演化。建立兔形目与其他真兽各目之间的发生学关系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得不到总结性的认识。根据兔形目的基因研究,可以近似地认为它的谱系地位介乎于奇蹄-偶蹄-鲸-食肉这一系与啮齿类这一系之间。很多迹象表明兔形目的原始形态很可能早在白垩纪就已经与别的真兽类产生显著差异。 最早的兔科动物出现在古新世的欧亚大陆,然而重要的辐射却发生在第三纪后期的北美大陆。在上新世达到鼎盛。鼠兔出现在渐新世的欧亚大陆腹地,也在上新世扩散到欧洲和北美。鼠兔的鼎盛期在中新世,其后转衰,其生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新世时候鼠兔的生境包括滨岸地带,而后萎缩至山地。导致鼠兔类衰落的原因迄今仍不明确。 兔类是演化时间跨度与持续度俱佳的动物。在中新世大草原时代兔进化出高齿冠牙,适应于草食。兔类总共产生了10个属,63个晚近种。Vaughan 认为兔形目没有产生适应辐射是和受到大型食草动物的生态排挤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与杂食的啮齿目不同,兔形目是专一的食草动物,而很多大型有蹄类也是专一的食草动物。.

查看 台灣野兔和兔形目

兔科

#重定向 兔.

查看 台灣野兔和兔科

防風林

防風林是为了擋風而种植的人工树林。在鄰近沙漠地區的防風林有防止土地沙化的作用,因此也稱為防沙林。.

查看 台灣野兔和防風林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查看 台灣野兔和脊索动物

臺灣動物特有種列表

本列表中的物種包括台灣特有種及台灣特有亞種,地域上的分布包括台灣、綠島、蘭嶼、澎湖、金門、馬祖。.

查看 台灣野兔和臺灣動物特有種列表

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或亚欧大陆是亚细亚洲大陆和欧罗巴洲大陆的合稱。面积5473.8万平方公里。亚、欧二大陆单从地理学方面来归类应属同一个、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与欧洲的分别主要出于社会学区别这两个地区人文历史的需求。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亞歐大陸由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所組成。注意,在此说的亞歐大陆并不完全是亚洲与欧洲的并称,而是大陆的连着的陆地部分,所以亞歐大陆并不包含两大洲的“岛屿”。 另外,亞歐大陸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所在的地域的雅稱。而傳統上,亞歐大陸這一塊大陸地有不同的種族居住,組成了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及歐洲等多個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圈。亞歐大陸(以及北非)在歷史上也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地域(不包括西伯利亞等邊陲)所在。.

查看 台灣野兔和歐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