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台灣報紙列表

指数 台灣報紙列表

中華民國行政院于1951年6月10日,依據《國家總動員法》第22條「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報館及通訊之設立加以限制或停止」,發佈行政命令,宣布:「台灣省全省報紙,雜誌已達飽和點,為節約用紙起見,今後新申請登記之報社雜誌通訊社,擬從嚴限制登記」,此即臺灣報禁中的「限證」。此一命令,直至1988年1月1日方告廢除,此後,中華民國政府對於出版事業登記證申請的態度從限制轉為開放,最終於1999年1月25日,出版登記事業證制度伴隨《出版法》,一起走入歷史。報禁解除後,出版事業登記證申請踴躍,一時間臺灣報社林立,但由於臺灣報紙閱讀人口逐漸衰退、報業市場競爭激烈,使得不少小型報社因不敵大型報業集團,陸續歇業。 報禁解除前,當時《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中央日報》曾並稱「三大報」。報禁解除後,《自由時報》經營有道,在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央日報》則逐漸沒落。2003年,臺灣《蘋果日報》創刊,發行量成長快速,成為臺灣報界的新起之秀。此後至近年,閱報率最高的臺灣四大報長期依序為《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前兩者相加超過親中媒體之後兩者相加約15~20%。上述四報與中央社合稱「四報一社」,又和《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合稱「六大報」。除四大報外,尚有以報導地方新聞為主的地方報社,於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

101 关系: 基督教論壇報印刷台北時報台灣媒體史台灣立報台灣民報台灣新生報台灣新聞報台灣日報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教會公報報導者壹傳媒大纪元时报大成報好讀周報工商時報巨報上報中央社新聞網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中國時報中華民國媒體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日報中時晚報三六九小報享活誌人間福報互联网今日新聞網彰化縣國語週刊國語日報嘉義市嘉義縣出版法公論報兒童日報 (台灣)勁報四方報玉山周報破報經濟日報 (台灣)爽報 (台灣)花蓮縣聯合報聯合報系...聯合晚報聯邦企業集團鏡週刊青年日報行政院風傳媒親中媒體首都早報香港高雄市越南语鹿港鎮麗台運動報蘋果日報 (台灣)關鍵評論網自立早報自立晚報自由新闻报自由時報臺南市臺中市臺北市臺灣報業史臺灣媒體亂象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時報臺東縣金門縣政府英文中國郵報電子時報連江縣 (中華民國)Taiwan NewsUpaper東方報業集團民報 (2014年)民眾日報民生報民聲日報泰文字澎湖縣澎湖時報明日報新頭殼旺报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更生日報晚報2005年11月2006年3月2006年9月 扩展索引 (51 更多) »

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教論壇報》是一份在台灣發行的基督教報紙,1965年10月31日由普世教會協會紀念台灣宣教一百週年而創立,標榜華人唯一跨教派、獨立經營的基督教媒體。創刊時為週刊性質,2000年1月1日改為三日刊(每週二、五--),2003年1月1日改為雙日報(每週二、四、六--)。為提升印刷品質並因應讀者閱讀習慣,2010年5月1日改為周三、周六出報,並強化周末專題報導,以「新聞雜誌」形態呈現。 《基督教論壇報》的經營單位為財團法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1985年成立於台北市松江路22號7樓,2007年洪善群接任董事長,現社址位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50號8樓之三。2010年3月1日,新任命鄭忠信為社長。.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基督教論壇報 · 查看更多 »

印刷

印刷是指将影像或文字原稿迅速大量复制的一种技术。一般使用印刷机将油墨印在纸张上,它是出版的基本组成部分。印刷机是能够在承印物上印刷的机械。活字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以说造纸术与印刷术这两项伟大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的书籍通常采用胶印的技术来印刷,有时也采用凸版印刷(主要用于报纸或目录册的印刷,但比較少有)。.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印刷 · 查看更多 »

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台北時報》)是在台灣發行的綜合性英文報紙,由自由報系負責發售,1999年6月15日創刊,為創報發行人林榮三從1988年創刊自由時報時——數百人的中部地方報開始,深感台灣消息在國際媒體露出內容的褊狹,因此進而創辦英文報紙Taipei Times(台北時報),總編輯江春男。.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北時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媒體史

台灣媒體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领时期,在日治時期奠定了報業、廣播業基礎。戰後之初,媒體環境一度相對寬鬆,但在二二八事件後,言論自由高度緊縮。在解嚴之前,臺灣新聞自由狀況甚差。在1987年解嚴之後,政府於1988年開放報禁,並在1993年先後完全開放廣播頻率和有線電視,臺灣媒體業隨之急速發展。雖然臺灣現在擁有自由的媒體環境,但由于媒體數量多而導致的惡性競爭,以及政治勢力從未徹底退出媒體界,使媒體亂象叢生,引發社會的不安,也提出不少反省淨化的要求。.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媒體史 · 查看更多 »

台灣立報

《台灣立報》(Lihpao),簡稱《立報》,是一份台灣的中文報紙,由成-舍-我在台北市創辦,1988年7月12日創刊,隸屬於世新大學,目前由游梓翔教授擔任社長。.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立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報

#重定向 臺灣民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民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簡稱《新生報》,是在台灣發行的一份全國性報紙,其前身是台灣日治時期由台灣總督府控制的《台灣新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新生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聞報

《台灣新聞報》(NewsTaiwan)是一份1961年創刊的台灣中文報紙,是由當時台灣省政府所屬中文報紙《台灣新生報》的「南部版」獨立而成,創辦人為謝然之,出版地為高雄市。創立之後,兩報同樣屬於台灣省政府所有。 1999年,當時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宣布精省,原來是官辦性質的《台灣新聞報》與《台灣新生報》改由行政院新聞局主管。2001年1月1日,《台灣新聞報》與《台灣新生報》奉令民營化。《台灣新聞報》民營化之後,由於經營人經營不善,時有財產掏空之報導。此後《台灣新聞報》財務每況愈下,終於在2004年2月停刊實體報紙。2005年初,《台灣新聞報》裁撤台北辦事處,停止大台北地區發報業務。2005年9月,《台灣新聞報》停止營運,總社停止發報,網站被裁撤;當時《台灣新聞報》社長高文雄說,報社內部正在改組;當時《台灣新聞報》副總經理兼台北總管理處處長宋智忱說,報社關閉的主因是內部經營不善導致無經費印報,而且發不出薪水。2007年4月起,《台灣新聞報》只維持網路版本運作,雖然副總經理宋智忱表示希望恢復出實體報,但在媒體市場規模無復甦跡象前,目前仍主要以對外廣告合作案作為電子報社的收入來源。美國時間2009年6月27日,謝然之在美國洛杉磯逝世,享年97歲。2010年11月,《台灣新聞報》台北管理處再度發行實體報紙,管理處處長宋智忱表示,先以周報形式發行,等廣告量穩定後再做加密出刊努力。 2013年2月16日,宋智忱所有的《台灣新聞報》商標被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告撤銷。2013年7月16日,《台灣新聞報電子報》商標也被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告撤銷,同日《台灣新聞報》商標由陳宗義取得商標權,宋智忱在商標權之爭落敗,《台灣新聞報》正式由陳宗義主導。.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新聞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報

《台灣日報》(Taiwan Daily),簡稱《台日》,公司全名為台灣報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的一份綜合性日報,1964年10月25日創刊,2006年6月6日停刊。最後一任董事長為顏文閂,總社曾設於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88號8樓(義美食品總部同棟),總社最後社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361號「台日大樓」。.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日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日新報

#重定向 臺灣日日新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日日新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教會公報

《台灣教會公報》,最初的名稱為《台灣府城教會報》(白話字:,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1885年7月12日就開始在台灣發行的一份報紙,同時也是台灣歷史上發行最悠久的報紙。這份報紙最初的創辦人是長老教會英國籍牧師巴克禮,發行單位則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原稱「聚珍堂」)。《台灣教會公報》以台語羅馬字出版印刷著称。.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台灣教會公報 · 查看更多 »

報導者

報導者(英語:The Reporter),是一家由多位臺灣資深傳媒工作者成立於2015年的獨立媒體。該媒體致力於公共議題的深度調查報導,並以非營利基金會模式運作。網站內容採用創用CC授權條款。.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報導者 · 查看更多 »

壹傳媒

壹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壹傳媒;Next Digital Ltd.;)是一家總部在香港的傳媒企業,成立於1990年,於2000年2月16日透過百樂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換取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於1999年以前主要從事印刷及分色製版服務及雜誌出版,其業務版圖橫跨香港與台灣,在港台兩地出版多份報紙、雜誌,亦有蘋果日報美國版(Apple Daily US)等,並曾經在臺灣經營電視台壹電視,及多媒體平台網絡協定電視壹網樂。其他業務包括廣告、印刷及分色製版服務。 壹傳媒旗下的刊物大多有在互聯網上提供完整內容並在互聯網刊登廣告,公司在香港註冊,行政總裁為張劍虹。 壹傳媒自2015年10月20日起,將公司的英文名稱從「Next Media Limited」更名為「Next Digital Limited」。.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壹傳媒 · 查看更多 »

大纪元时报

《大紀元時報》是一份發行多语種及多国域性平面報刊的國際新闻機構。編輯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該報由法輪功學員於2005年在紐約創辦,該報稱獨立於黨派及商業集團之外,宗旨為「維護人權普世價值、揭露中國共產黨政權極力隱瞞的新聞真相」。該報網路版有21種語言,紙本有中、英、法、德、韓、俄等10多種語言版本,於全球約35國家發行免費、收費版共150萬份,例如在美國、加拿大、香港、日本、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多處旅遊景點、學校及公共場所免費發放,或在通路販售,2006年週發行量達130萬份,主要刊登內容包括主流新聞與評論,亦有文化、體育、娛樂及旅遊等方面的副刊,以及社區廣告等等。2016年3月起,香港大紀元宣佈從免費報章改為收費報章,每份定價港幣8元,在全港250多個報攤正式出售,但同時亦以「非賣品」形式在部分地點有限度免費派發。.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大纪元时报 · 查看更多 »

大成報

《大成報》,是台灣報紙,原隸屬於宏國關係事業,報導取向類似於《民生報》以影視娛樂及體育等新聞為主,已於2006年2月底報紙停刊。2012年1月,《大成報》以電子報新聞媒體的型態經營,但不再隸屬於宏國關係事業。.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大成報 · 查看更多 »

好讀周報

《好讀周報》,是一份針對中學生發行的報紙,於2009年4月27日由聯合報創刊,每周一出刊。《好讀周報》曾獲三次世界報業協會的世界年輕讀者獎,包括2011年「編輯類特別獎」、2014年「數位優先銀獎」以及2015年「讀報教育特別獎」。.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好讀周報 · 查看更多 »

工商時報

《工商時報》(Commercial Times)是台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一份報紙,創立於1978年12月1日,主要內容以工商、財經為主,每天出版11大張以上,內容涵括工商界要聞與財經重要新聞等。 《工商時報》擁有遍佈國內外的兩百多位記者,並且跟北京《中華工商時報》、《經濟參考報》、《亞洲華爾街日報》、倫敦《金融時報》都建立了合作關係,與聯合報系的《經濟日報》為台灣唯二的財經專業報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工商時報 · 查看更多 »

巨報

巨報是一份發行於嘉義縣、嘉義市的免費报纸,創刊於民國88年1月14日(1999年1月14日),原为每週二、五出刊,民國98年(2009年)改為每週二出刊,在嘉義地區發行超過十年以上。報紙內容涵蓋嘉義的当地資訊、吃喝玩樂、求職徵才、租售屋跳蚤等面向,編輯內容屏除色情、暴力、八卦等羶腥色新聞,以休閒娛樂、旅遊美食、風土民情為主軸。網路部份,則有成立巨報網。.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巨報 · 查看更多 »

上報

上報(UP Media),臺灣的網路新媒體,2016年7月15日正式上線,以調查採訪與專題新聞為主。.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上報 · 查看更多 »

中央社新聞網

#重定向 中央通訊社.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央社新聞網 · 查看更多 »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Central News Agency,略稱CNA)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1995年轉型為依據《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成立、由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目前總社設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志--清大樓。.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央通訊社 · 查看更多 »

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為中國國民黨創辦之中文報紙,由何浩若於民國17年(1928年)2月創刊於上海,彭學沛為首任總編輯。民國38年(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民國95年(2006年)實體報停刊,改為網路報形式繼續發行。實體報總計發行28356號。 中央日報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之代表性的官方媒體。 1949年,中央政府撤退到臺北市;此後,《中央日報》接續在臺灣發行五十餘年,為中國國民黨黨營文化事業成員,幾乎為「黨報」。在報禁開放前,《中央日報》銷量很高。於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中央日報》與《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並稱為「三大報」。第一次政黨輪替(民國89年,西元2000年)以前,《中央日報》與《青年戰士報》(後改名《青年日報》,目前為中華民國國防部所有之中文報紙)同為宣導官方立場的主要媒體。 香港《大公報》與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是少數歷史比《中央日報》長的中文報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央日報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媒體

中華民國媒體,泛指在中華民國的報紙、電視、電臺、網路等媒體。目前指的是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報紙、電視、電臺、網路等媒體。.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華民國媒體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日報

《中華日報》是中國國民黨1946年在臺灣臺南市所創辦的地方報。公司全名為「臺灣中華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華日報 · 查看更多 »

中時晚報

《中時晚報》,簡稱《中晚》,(英文:China Times Express)是一份印行於台灣的中文報紙,隸屬於中時報系,是每天下午出刊的晚報。《中時晚報》創刊於1988年3月5日,在台灣股市飆漲期間發行量曾高達40餘萬份。 1988年《中時晚報》創刊這一年,即籌辦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此即台北電影獎的前身。1996年2月1日,《中時晚報》確立了版面橫排走文,由左至右的直欄型式,賦予編輯更大膽運用圖片美化版面的空間。1998年3月5日,《中時晚報》慶祝十周年社慶,提出發展目標「前瞻、關懷、成熟」。 但在台灣有線電視興起後,台灣廣告預算急速向有線電視偏移,嚴重影響廣告營收,外加台灣股市景氣不佳、散戶讀者大量減少、股市交易延後結束、網路新聞取得便捷、有線電視24小時新聞台林立,及最后一刻中時報系与联合报系的合併谈判失败,中時報系為了減少虧損,宣布《中時晚報》於2005年10月31日發行最後刊,翌日起停止發報。 歸納而言,《中時晚報》的停刊是以新興媒體勢力興起和台灣整體經濟環境不佳等兩大因素所促成,而與聯合報系合併失敗則可說是「壓死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2006年8月17日開始,《中時晚報》改以電子報方式(更名為:《今日晚報》)在《中時電子報》的網頁上重新出現。.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中時晚報 · 查看更多 »

三六九小報

《三六九小報》是台灣日治時期的一份漢文、台灣話文刊物,其宗旨為針砭社會。內容主要是歷史和詩文,白話文章較少,另外還有「雜俎」、「史遺」等專欄。1975年成文出版社有全文複刻。.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三六九小報 · 查看更多 »

享活誌

《Q-life!永和享活誌》(英文:Q-life!),一般簡稱為《享活誌》,是在台灣新北市永和區所發行的免費刊物,內容以雙和地區(永和區、中和區)相關的人事物為主,是一份關於永和地區人文、藝術、歷史、環保與公益的社區報紙,讓居住在永和區的居民都能更了解周遭訊息。目前實體發行暫時中止,但網路訊息持續發布中。.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享活誌 · 查看更多 »

人間福報

《人間福報》是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報紙,由佛光山開山宗長釋星雲於2000年4月1日創刊。為一多元性日報,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2002年統計全球每日發行量逾20萬份。該報社創刊前與《聯合報》簽約,委託《聯合報》印刷《人間福報》,並透過《聯合報》遍及全球的通路、海外印刷廠發行出去。.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人間福報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標準的網路TCP/IP协议族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络。,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络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這基础上发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网络。互聯網並不等同万维网(WWW),万维网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还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對等網絡,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互联网 · 查看更多 »

今日新聞網

#重定向 NOWnews今日新聞.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今日新聞網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彰化縣 · 查看更多 »

國語週刊

國語週刊是除了國語日報以外,第二份在全文皆標示注音符號的中文報紙,內容性質為教育報紙,於1980年10月25日創刊,為國語週刊雜誌社所創辦。.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國語週刊 · 查看更多 »

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是台灣一份以推行國語、普及教育為宗旨的專業報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全文標註注音符號的中文報紙,由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發行。報頭題字者為時任中研院院長胡適。.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國語日報 · 查看更多 »

嘉義市

嘉義市(Ka-gī-chhī、鄒語:maibayu),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的都市,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但極靠近北回歸線),嘉義都會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南部第三大城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及因嘉義東方諸山羅列,又名「桃城」,因清治時期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 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過往曾因林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火雞肉飯、方塊酥、阿里山羊羹、雪花餅、小饅頭、甘藷、鳳梨酥最為人所知。文化活動上,日治時期以繪畫最為著名,曾有「畫都」之美譽,代表人物有陳澄波等人;近年來則以國際管樂節、覺醒音樂祭最為興盛。在政治上,市長長年由源於黨外運動的「許家班」掌握,故有「民主聖地」之稱,唯隨著中國國民黨籍黃敏惠的當選,政治勢力亦有所轉變,升格為省轄市後,一至八屆市長(正任)皆由女性擔任,在臺灣政壇相當特殊,直到第九屆市長由民主進步黨籍涂醒哲當選,成為嘉義市升格省轄市後首位男性民選市長(首位男性市長為接替許世賢擔任代理市長的省府委員江慶林)。.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嘉義市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嘉義縣 · 查看更多 »

出版法

《出版法》是中華民國政府過去管理出版物的最高法源依據,而《臺灣省戒嚴令》實施期間相關查禁的法源還包括有《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出版法施行細則》、《社會教育法》、《戒嚴法》、《台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以及《中華民國刑法》。 1914年12月4日,北洋政府公布了《出版法》,其中雖然使用了出版物的概念但是並未直接對出版物有所解釋,只是提供了有關出版之概念。 1914年4月2日,北洋政府公布了《报纸条例》。 1919年,北洋政府公布《管理印刷业条例》。 1930年12月16日,國民政府頒佈《出版法》,對報紙、書籍、雜誌及其他出版物之出版發行作出種種限制。其中要求以中國國民黨政綱與政策以及三民主義思想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同此法律規定由中華民國內政部擔任主要審理機關,而出版者出版刊物時必須申請登記並且自行限制出版品的內容。 不過雖然1935年7月15日立法院又通過了《出版法》修正案,但是因為條文變更太多反而使得實際操作上難以進行,最後在各界反對下修正法案並沒有施行。其中修正案規定報刊應於首次發行前填寫登記申請書,在經過發行所在地的地方主管官署核准後才能夠發行。到了1937年7月8日時,國民政府在經過修正後重新公布《出版法》,改將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以及中華民國內政部共同列為為主管單位,而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版本基礎。 1947年10月24日,行政院在臨時議會提出了《出版法修正草案》,一度希望藉由行政手段修訂法律來進一步干預出版;但是因為當時社會輿論對於言論自由的要求,使得該次修正案最後未能通過。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曾多次因為認定《出版法》過於寬鬆,而另外頒布其他輔助行政命令或者直接修正《出版法》。 1952年3月25日,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出版法》。 1952年11月29日,内政部又公布《出版法》的“施行细则”。正当立法院提案要检讨施行细则违法之处,行政院却于1958年3月28日提出“《出版法》修正案”,企图变“违法的行政命令为合法”。 1958年5月21日,国民党中常会罔顾激烈的反对声浪,仍然决议“限立法院于本届会期内照原案通过”。6月20日,这一修正案完成了所谓的“立法程序”。《出版法》頒布了最後的修正版本,在規定中增加了撤銷登記的處分內容。 1987年《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宣告廢止後,《出版法》成為許多出版物所要求符合的審查制度。最後行政院新聞局先是多次邀請業界討論《出版法》的存廢問題,之後經過立法院審議通過後由當時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於1999年1月25日宣布廢止。.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出版法 · 查看更多 »

公論報

《台灣公論報》為早期台灣的一份新聞報紙。1947年10月25日,時任《台灣新生報》董事長的李萬居創立《公論報》,李萬居擔任社長,陳其昌為總經理,鄭士鎔為總編辑,陳祺升為發行人。原《台灣公論報》於1961年9月遭奪取轉賣予聯合報系之後,即被改組為《經濟日報》。 亦有一份同名之《台灣公論報》,係於1981年由台灣獨立聯盟副主席洪哲勝於美國長島創辦,行銷於美國台僑社群之間。 該報與李萬居創辦之《台灣公論報》並無直接關係。 另外,2006年由巫曉天創辦之同名報紙,與1947年李萬居創辦者亦無直接關係。.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公論報 · 查看更多 »

兒童日報 (台灣)

《兒童日報》是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報紙,以學齡期兒童為主要閱讀層。該報由光復書局於1988年9月1日創刊,1998年2月28日停刊,1998年3月起改名《童報週刊》並以周刊型態發行,直至2001年8月停刊。光復書局於2002年底爆發財務危機並宣告倒閉。 《兒童日報》歷任三位總編輯,分別是創刊總編輯洪文瓊以及繼任的王華榮和高建榮先生。.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兒童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勁報

《勁報》(Power News)為台灣報業史上曾經存在的一份報紙,每週一到週五發行十大張的晚報(價格新台幣十元),每週六則發行五大張要聞及六十四頁的週末特刊(價格新台幣十五元),每週日不出報。《勁報》標榜全部彩色印刷,文字編排方式為左起橫排,每週一到週五的宣傳口號為「《勁報》活新聞」,週末特刊的宣傳口號為「《勁報週末》活週末」。.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勁報 · 查看更多 »

四方報

《四方報》是在臺灣的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緬甸文之報紙型月刊。越南文《四方報》於2006年創刊,創刊發行人為成露茜、總編輯為張正。越南文名稱為「Báo Bốn Phương(報𦊚方)」;泰文《四方報》於2008年4月的潑水節創刊,泰文名稱為「สี่ฝั่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四方報於2011年5月創刊,名稱分別為Empat Arah(印尼文),Lakbay(菲律賓文),បួនទឹស(柬埔寨文);緬甸文《四方報》於2015年1月創刊,並與原先的柬埔寨報合併為中、柬、緬三語刊物。 《四方報》隸屬於世新大學,社址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世新大學傳播大廈CB206室(已於2015年7月搬遷,舊址為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25號13樓),發行人成嘉玲。前發行人成露茜於2010年1月27日辭世。 《四方報》在2016年4月13日後,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兼《四方報》社長彭懷恩表示是為了轉型為社會企業及改變報紙形態,為四方報進行重整編制,由張龍宇擔任總編輯的職務,目前有越南文、印尼文兩個版本的月刊型雜誌。 2016年8月起,由於智慧手機的行動通訊已成為新住民、移工的重要媒介,復刊的《四方報》將採網路新聞與紙本月刊雙軌併行模式,賡續發揮資訊提供、外事服務、雙語教育的功能。在報導主軸上,為了彰顯新住民及移工在台灣的生命力,故將主軸改為「LIFE-活」,實踐『四方皆朋友、報導兼服務』的經營理念,持續關注東南亞移民/工朋友,強調執著及前瞻性的堅持,延續四方報的公司經營。目前官方網站為http://4wayvoice.com/ 2017年元月,四方報搬遷到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二路359巷7號5樓,採社會企業的經營型態持續服務東南亞移民、移工與關注東南亞的朋友。.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四方報 · 查看更多 »

玉山周報

《玉山周報》是台灣曾經存在的一份週刊型報紙,由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於2009年創辦、「玉山文化」發行,於每週四出刊。原預定2009年4月10日發行「《玉山周報》典藏版」、5月20日正式創刊,因籌備不及,特刊典藏版延至於5月20日發行,正式創刊日延至6月11日。資本額原預定新台幣3億元,2009年5月僅到位新台幣1億元,其中呂秀蓮賣房子出資約新台幣3000萬元。.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玉山周報 · 查看更多 »

破報

《破報》(Pots Weekly),正式名稱為《破週報》(英文名稱相同),是在台灣發行的免費週報,是目前全台灣最具左派思想的刊物,報導以藝術、勞工運動、環保運動、性別運動等社會議題的消息與評論為主。 該報創辦人為成舍我的女兒成露茜,成露茜逝世後社長由其姐成嘉玲擔任。目前該報網站上自詡為「具有左派關懷與全球視野的文化實驗行動」,並稱其為「全台灣唯一一份另翼刊物」。 2014年3月20日,《破報》在臉書粉絲頁上貼出公告,自3月底停刊重整,復刊804期為休刊號。.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破報 · 查看更多 »

經濟日報 (台灣)

#重定向 經濟日報 (臺灣).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經濟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爽報 (台灣)

《爽報》是壹傳媒旗下的免費報紙,由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所命名。主要內容(政治、經濟、社會、娛樂等新聞)是由《蘋果日報》提供,專欄部份則由自家出品。發送地點除五大都會區、台北捷運及高雄捷運各車站外,亦可在全台麥當勞餐廳免費索閱。雖然隸屬於壹傳媒旗下,但其版面均無任何與壹傳媒相關企業的標示。目前發行總號為第11年223號(至2016年12月7日止)。.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爽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系

聯合報系(英語譯名:United Daily News Group)是臺灣一個中文報業集團,以1951年9月16日創刊的《聯合報》為核心事業發展而成,由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創辦,目前共發行七份報紙,並擁有多家關係事業。.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聯合報系 · 查看更多 »

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簡稱聯晚、英語譯名:United Evening News)是臺灣一份綜合性中文晚報,隸屬於聯合報系,由王惕吾所創辦。 創刊於1988年2月22日,是台灣解除報禁後最先創辦的報紙,也是臺灣第一家採用橫式編排的中文報紙。 在2005年《中時晚報》停刊後,成為台灣唯一仍在發行的晚報。 至2017年5月30日止,已發行10685號,現任總編輯為范凌嘉。.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聯合晚報 · 查看更多 »

聯邦企業集團

#重定向 聯邦集團.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聯邦企業集團 · 查看更多 »

鏡週刊

《鏡週刊》(Mirror Media)是台灣精鏡傳媒旗下的綜合性正體中文雜誌,由台灣《壹週刊》首任社長裴偉創立,2016年創刊。 《鏡週刊》在封面上註明星期三出刊,但超商和書店於星期三即開始出售;若遇特殊狀況,如重大社會事件時,則機動性提前至星期二出刊。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Mirror Media Co., Ltd.,簡稱精鏡傳媒或鏡傳媒),是一家臺灣的新聞媒體公司,總部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由裴偉等人創立2016年。該企業旗下有週刊書報媒體品牌。 被《新新聞》爆料有中資背景。.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鏡週刊 · 查看更多 »

青年日報

《青年日報》(Youth Daily News)為在中華民國政府發行的軍事專業中文報紙。其前身為只在中華民國國軍單位發行的小型報《青年戰士報》,1957年開放社會大眾訂閱,1984年易名為《青年日報》。在創刊後逐年擴版,在開放報禁後最終擴版為四大張報紙。其為具有國軍背景的報紙,除了報導一般性新聞之外,並負有向國軍部隊官兵宣教的任務。現任社長為孫立方上校。 《青年日報》在2007年由綜合性報導型態轉型為專注於國防及軍事領域相關的報刊,提供社會大眾與國軍官兵各類國防資訊;在2014年4月推展社群網路營運,除青年日報(軍事新聞網)網站外,成立青年日報臉書粉絲專頁及Flickr網路相簿,配合國軍戰備訓練及全民國防等活動,提供即時軍事新聞。 《青年日報》在平時主要目的,是宣揚中華民國政府政令相關宣傳及國防施政文宣;戰事發生時,會配合軍方派遣戰地記者並編印戰地快報,對外敵展開文宣心理戰,對內展開部隊心理防禦。該報被譽為是極具權威之軍事專業新聞報紙,也是目前中華民國唯一國營報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青年日報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風傳媒

傳媒(Storm Media Group),是一家中文網路媒體,成立於台灣, 今周刊2013年7月成立「國風傳媒有限公司」,2014年1月15日開站,負責人為張果軍。除了自製新聞、與台灣多家主流媒體合作,並先後與英國BBC中文網、德國德國之聲簽訂成為長期內容夥伴。 主要團隊如下:.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風傳媒 · 查看更多 »

親中媒體

親中媒體,是指抱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的傳媒,主要廣泛使用在臺灣、香港、澳門等華語圈地區,在臺灣又常被稱為統派媒體。依政治立場又可分為:傾向中國共產黨立場或具有中資背景的傳媒,被稱為親共媒體;傾向中國國民黨或泛藍立場的傳媒,被稱為親藍媒體。.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親中媒體 · 查看更多 »

首都早報

《首都早報》,是台灣在解除報禁之後創刊的日報。《首都日报》在1989年5月4日試刊,1989年6月1日創刊,1990年8月28日停刊,創辦人為康寧祥。.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首都早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越南语

越南語()又稱越語()、京語()及國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代少用的前法國殖民地名稱安南語()。 越南語是越南的國家語言,有85至90%的越南人將之作為母語,另外居住在海外的3百萬越僑、住在中國廣西的京族亦使用越南語。歷史上,越南語曾經使用漢字與喃字表記(即漢喃文),現代則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添加若干個新字母及聲調符號的國語字()書寫。.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越南语 · 查看更多 »

鹿港鎮

鹿港鎮(臺羅:Lo̍k-káng-Tìn)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公尺以下,西靠臺灣海峽,東以洋仔厝溪支流及安東二排水與秀水鄉相鄰、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相鄰、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及和美鎮相鄰,面積達71.802平方公里,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份。人口8.6萬多人,於彰化縣各行政區名列第四。 鹿港是荷蘭及清治時期中臺灣最重要對外經商港口,過往曾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蝦猴、地方傳統小吃、傳統糕點、傳統工藝最為人所知。 因縱貫鐵路與港口淤積,讓鹿港發展停滯,因此保留了眾多習俗、文化、文物、古蹟,而在地鹿港人也深以此為榮,盡量保持古文物、習俗並與之和睦相處,因此廟會活動頻率與規模為臺灣最重要。 1978年起每年舉辦「鹿港慶端陽」活動,其中龍舟賽為活動高潮,龍舟賽事於福鹿河濱公園(福鹿溪)舉行,於老三台時期每年無法親臨現場者皆可透過無線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賽事並介紹相關活動與介紹鹿港文化,2015年由華視轉播,2016年由年代MUCH轉播;至2017年止已連續舉辦40年。 2013年起每年大多於農曆7月至中秋節前擇日舉辦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時至2017年已連續舉辦5年,2016年更是首次在夜晚舉行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鹿港鎮 · 查看更多 »

麗台運動報

《麗台運動報》(英語:LTSports)為台灣的一家網路新聞媒體,經營者是麗台科技關係企業「麗台育樂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報導內容以台灣當地及國際體育新聞為主。.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麗台運動報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關鍵評論網

鍵評論網(英語:The News Lens,簡稱:TNL)是創立於臺灣的中英文雙語網路媒體,於2013年8月正式上線,創辦人為鍾子偉、楊士範。關鍵評論網以「獨立評論媒體」作為定位,內容針對關注亞洲訊息的海外華僑、在台外籍人士等。.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關鍵評論網 · 查看更多 »

自立早報

自立早報,創立於1988年1月21日,是台灣解除報禁以來的第一份新辦日刊綜合性報紙。 自立早報的發行單位為自立報系,在台灣解嚴初期是相當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之一;但是由於出刊地點不在台北、以及1990年代的報業不景氣,自立早報的發行也受到影響,年年虧損。但是自立早報還能夠靠著自立晚報的盈餘苦撐。 而在1994年台北市議員陳政忠的宏福集團進入自立報系經營後,就有意停刊自立早報;而且在整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之下,1999年1月21日,自立早報正式宣佈停刊。 自立早報曾有歷時兩年的「讀書生活版」,可惜在1995年3月自立報系改版時停刊。目前,學界對自立早報副刊的介紹與研究相當有限。 1997年7月22日,自立早報頭版頭條報導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局長殷宗文在6月28日於台北市聯勤外事俱樂部召開秘密會議下令監聽反凍省的國民大會代表,標題並以「無恥」二字譴責此一行為;殷宗文隨即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否認。在殷宗文要求自立早報更正無效後,殷宗文委任律師陳秉鈞控告自立早報發行人陳政輝及總編輯劉從哲加重誹謗罪,陳政忠則委任謝長廷(民進黨中評會主委)、蘇友辰(蘇建和案辯護律師)與薛松雨(士林地方法院行政庭庭長退休)為律師。1997年7月24日,劉從哲親自上李四端主持的TVBS-N節目《新聞百分百》,重申報導無誤及新聞自由。1997年7月28日,殷宗文正式提出自訴。1997年8月15日,台北地方法院首次庭訊。1997年9月7日,自立早報刊登道歉啟事;同月10日,殷宗文撤告。.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自立早報 · 查看更多 »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1947年在台灣創辦,是臺灣第一份晚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自立晚報 · 查看更多 »

自由新闻报

《自由新聞報》(Freedom News),中華民國民办報紙。前身為自由新聞社,創建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12月1日,由新聞界老報人袁希光所創辦,為國內第一家報導證券的專業新聞媒體。為配合社會經濟發展之需要,擴大後改為《自由新聞報》。日出三大張,頗受讀者投資人的喜愛與好評,發行量普及全台湾海外地區。现已改爲電子報。 《自由新聞報》成立宗旨,在報導台灣財政經濟金融工商動態,分析各股票上市上櫃公司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提供讀者客觀公正的資訊,以作為投資時重要參考,同時對於證券專業知識與法令規章及理財觀念,加以深入報導,期為投資大眾服務,以促進證券市場健全發展。.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自由新闻报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報業史

臺灣發展報業的歷史從清治時期首開其端,其後在日治時期逐漸興盛;戰後的戒嚴時期施行報禁曾一度使報業發展發展,呈現少數大報寡占狀態,報禁解除後則恢復為多元色彩。.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灣報業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媒體亂象

台灣媒體亂象主要指台灣於1980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指新聞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該亂象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如1999年成立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0年八掌溪事件後成立之「與媒體對抗」運動及2002年成立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等。媒體批評團體反對爆料公社為目標進行大清洗,有些側重人民媒體素養之提昇,有些則偏向批判商業化之媒體環境並要求健全公共媒體空間 。.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灣媒體亂象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日治時期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時報

《臺灣時報》,簡稱《臺時》,為台灣的綜合性日報,創立於1971年8月25日,吳基福為首任董事長,夏曉華為首任發行人,總社位於高雄,與《民眾日報》並稱「南台灣兩大報」,口號是「無黨派,獨立報」。目前董事長為王明仁,社長為林世英,前董事長王玉發為榮譽董事長。.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灣時報 · 查看更多 »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臺東縣 · 查看更多 »

金門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為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最高層級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金門縣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各部會(主要為內政部)。金門縣政府也是轄下各鄉、鎮的地方自治監督機關。金門縣政府設有11個內部單位、7個所屬一級機關(設有12個下屬機關)、17個所屬二級機關、23所各級學校、1所幼兒園。此外,金門縣政府還經營5個縣營事業機構。.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金門縣政府 · 查看更多 »

英文中國郵報

《The China Post》,中文名稱為《英文中國郵報》,是在台灣發行的英文報紙,公司為中國郵報社股份有限公司,由黃遹霈、余夢燕夫婦創辦於1952年9月3日。並交由第二代黃致祥接任,2016年再轉由第三任董事長與發行人為前立委謝國樑。是台灣首家以報紙型態發行的英文報紙。 該報2016年6月移交華聯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為旗下子公司。謝國樑於入主該報一年一個月後,於2017年4月15日宣布該報將於5月15日停止紙本發行,只保留網路版。內部人力也將相應調整,但無法對外確認調整幅度。2017年10月1日華聯國際正式將英文中國郵報移轉至網路媒體今日新聞網(NOWNEWS),改以轉發通稿方式,轉載美聯社(AP)與中央社(CNA)等通訊社所發出稿件,轉型經營英文新聞頻道網站。自此英文中國郵報新聞媒體身分漸漸式微。.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英文中國郵報 · 查看更多 »

電子時報

《電子時報》(DIGITIMES)是一家發行於台灣的報紙,其新聞--著重於半導體、電腦、通訊等電子產業。總社位於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科技服務大樓」。 「大椽股份有限公司」(DIGITIMES lnc.)先是在1997年(民國86年)10月,由宏碁共同創辦人之一的旭揚創投董事長邰中和與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神通電腦董事長苗豐強、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旺宏電子董事長胡定華等人合資新台幣一億九千萬元創立,前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主任黃欽勇擔任首任社長。 於1998年(民國87年)4月17日正式發行《電子時報》實體刊物,同時結合網路資料庫、產業研究中心等服務項目,以即時、客觀、專業、深入的形象,提供廠商完整的情報收集及行銷服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電子時報 · 查看更多 »

連江縣 (中華民國)

連江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雙島縣之一,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敖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為海運要衝。現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三十六個島嶼、礁嶼組成。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編碼ISO 3166-2:TW自從2015年11月27日起將連江縣編為「TW-LIE」。 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關係,原連江縣一分為二,之后與马祖列岛合并成立連江縣,位於大陸的連江縣主體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治,設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這成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縣份,形成今日兩個「連江縣」的特殊情況,概念上區分為「大陸連江」與「竿塘連江」,口語上則多稱為「大陸的連江縣」與「馬祖」以作區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編碼GB/T 2260-2002把連江縣編成350122 LJF。.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連江縣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Taiwan News

#重定向 英文台灣日報.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Taiwan News · 查看更多 »

Upaper

《Upaper》是聯合報系與台北捷運合作發行的免費報紙,2007年3月26日創刊,只在台北捷運各車站發送,取代已於2007年1月停刊的《可樂新聞》。口號是「Your Paper」。2018年4月27日起,停止發行實體報紙,共發行3011號。使命為強調互動、強調參與,給捷運「U」的報紙,提供大量的台北生活情報,包括吃喝玩樂等消費資訊及台北大小活動。.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Upaper · 查看更多 »

東方報業集團

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於1987年8月18日上市。主要業務是出版報章及營運網上新聞及資訊平台。1969年1月22日由馬惜珍兄弟創辦《東方日報》,後來一直由家族後人掌控,現時由馬惜珍兒子馬澄發擔任集團執行董事。.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東方報業集團 · 查看更多 »

民報 (2014年)

民報是2014年成立的臺灣媒體,在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後由宜蘭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導演吳念真等各界人士跨界籌辦,強調以全民力量辦報,並擴及公眾、社會運動議題,提供社運及弱勢團體發聲平台。。 建報主張中立多元、超越藍綠黨派及財團立場,「結合各行各業的專家,各個領域的學者,認真理性的在這報紙上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問題,從多元的角度分析、評論,為台灣的將來深入思考我們共同的命運。不過,台灣的命運與亞洲、與世界所發生的一切是分不開的,因此這也會是一份兼具有國際視野、關心世界與人類未來的報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民報 (2014年) · 查看更多 »

民眾日報

民眾日報(英文:The Commons Daily)創立於1950年,為台灣的綜合性日報,與《台灣時報》、《台灣新聞報》並稱「南台灣三大報」,總社設在高雄市三民區。《民眾日報》1950年由李瑞標創立於基隆市,由於資金不穩,屢傳易主。1953年,《民眾日報》受到基隆市政府控告,發生過經營權和發行權的爭奪事件,之後由李哲朗出任董事長,並於1978年將報社總部遷往高雄市,成立「民眾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民眾日報 · 查看更多 »

民生報

《民生報》是一份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報紙,於1978年2月18日創刊,內容主要是以民生、體育、影劇消息為主,屬聯合報系旗下。俗稱“吃喝玩樂報”,發行人為王效蘭,2006年12月1日起,停止發行實體報紙,共發行10494號。目前改以網路報《民生@報》的形式呈現,並隸屬於天空傳媒。.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民生報 · 查看更多 »

民聲日報

《民聲日報》,又稱《台灣民聲日報》,公司全名為民聲日報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的一份綜合日報,1946年1月1日創刊,1980年停刊。.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民聲日報 · 查看更多 »

泰文字

泰文(อักษรไทย、、IPA:)是在泰国用于书写泰语,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字母,有44个辅音字母、21个元音字母、4个声调符号、和一些标点符号。泰语字母书写水平从左至右,不分大写和小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泰文字 · 查看更多 »

澎湖縣

澎湖縣(Phînn(Phênn)-ôo-kuā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離島縣,位於臺灣海峽上,並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與各方經濟和軍事爭奪的要地。全縣四面環海,居民主要是以漁業維生;礦產則以文石為主,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澎湖縣 · 查看更多 »

澎湖時報

《澎湖時報》(英文:Penghu Times)成立於1997年,是台灣澎湖縣在地的綜合型時報。初期由創辦人曾正修四人草創於澎湖縣,報社位於馬公市。內容以澎湖當地有關的人、事、物為主,與另一家《澎湖日報》並稱,是在地歷史悠久、發行量最高的地方報紙。.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澎湖時報 · 查看更多 »

明日報

《明日報》(英語:Tomorrow Times)是台灣第一個完全數位化的電子報,也是世界第一間只在網路提供服務、沒有實體業務的電子報,2000年2月15日創刊,網址為「www.ttimes.com.tw」。因為資金不足,以及台灣在當時尚未有足夠的網路族群與網路服務,於2001年2月21日停刊。.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明日報 · 查看更多 »

新頭殼

新頭殼(英語:New Talk)新聞資訊平台,是泛綠媒體,由前陳水扁政府的中央通訊社董事長蘇正平(亦為蔡英文想想論壇的專欄作家)等資深親民進黨系媒體工作者於2009年創辦的網路媒體,2009年9月1日上線,是臺灣主要無實體出版品的綜合性新聞網站之一,自許為「一個有思考力的獨立媒體」。.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新頭殼 · 查看更多 »

旺报

《旺報》(英語譯名:Want Daily)是台湾第一份以报导兩岸三地消息为主要内容,旨在增进海峡两岸了解的正體中文报纸,标榜「台灣优先、两岸第一」。《旺报》由中时媒体集团创办,2009年8月4日至2009年8月10日隨《工商時報》发行试刊号,2009年8月11日正式发行。.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旺报 · 查看更多 »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簡稱旺旺中時集團,是台灣一個橫跨多項產業領域的企業集團,其母集團為經營食品產銷的旺旺集團。在完成中國時報集團的併購後,旺旺集團正式進入媒體經營領域,其經營口號為「唱旺台灣、旺兩岸」與「真道理性、真愛台灣」,意欲打造全球華人世界的最大娛樂平台。現任董事長蔡衍明、副董事長胡志強、總裁蔡紹中、電子媒體資深副總裁馬詠睿、新聞事業副總裁邱佳瑜。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於2009年成立。2008年11月3日,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買下中國時報集團(簡稱「中時集團」)及其旗下被稱作「三中」的媒體事業,包含中國電視公司、中國時報及中天電視。自完成併購起,其產業從食品產銷橫跨到媒體經營,此次併購情事被稱為「旺旺併購中時中天中視事件」。 2011年,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欲出資併購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中嘉網路」,但鑒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迴避審查、學者擔心此宗併購壟斷言論自由等因素,造成併購行為遲遲無法進行,除各領域學者、公民團體的抗議外,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亦曾集中其媒體資源反制NCC的反壟斷行為,此稱「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 查看更多 »

更生日報

《更生日報》(Keng Sheng Daily News,簡稱KSDN),為一份針對臺灣東岸地區進行報導的地域性報紙。該報紙由來自泉州的謝膺毅在花蓮創辦於1947年9月3日。謝膺毅於2008.01.14逝世, 由謝膺毅長子謝立德接任社長兼任總編輯,副總編輯由編輯組主任吳蕙宏及前聯合報編輯部資深記者田德財接任。.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更生日報 · 查看更多 »

晚報

晚報通常指每天下午至傍晚出版的报纸,相对而言,“晨报”或“日报”指的是每天早上发行的报纸。 在中国大陆,一些晚报虽然号称“晚报”,但为与早报(都市报)市场竞争,现已改在每天早晨发行,如《扬子晚报》、《辽沈晚报》等。不过仍有少数晚报仍在下午时段出版,如《新民晚报》、《今晚报》。.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晚報 · 查看更多 »

2005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2005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2006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台灣報紙列表和2006年9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台湾报刊列表台湾报纸列表台灣報刊列表台灣報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