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劍潭里

指数 劍潭里

劍潭里位於台灣台北市劍潭,是歸於台北市中山區的里行政區劃之一。地點約在臺北市明水路與中山北路四段範圍內,面積廣達千公頃左右。 劍潭里全區於日治時期屬台北市,稱為大宮町。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國府遷至台灣後,該里成為大台北地區之眷村聚集地之一,遷徙大量中國大陸新移民,至今該移民仍佔眷村成員六成左右。其中,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中華民國前副總統李元簇及如劉和謙等知名政治人物,其眷舍亦設於該里。 劍潭里因為包含部分劍潭風景區,佔地廣闊且風景優美。因此除劍潭山內圓山大飯店外,亦有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部、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部設立於此,據悉,台灣國防部亦將於2010年代左右自博愛特區遷徙至該里。 除此,因為山坡地形因素,劍潭里另一特色為佛道寺、神壇頗多,包含圓通巖、福正宮等十數家宗教建築。該等建築存廢及管理常引起部分媒體關注。除此,台北市政府設立的劍潭山親山步道大部分區域亦在該里。.

27 关系: 劍潭劍潭山劉和謙博愛特區台灣台灣日治時期士林區大宮町 (臺北市)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北路中国大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空軍中華民國海軍圓山大飯店圓山里圓通巖國共內戰福正宮眷村親山步道蔣經國臺北市臺北都會區李元簇新移民

劍潭

劍潭本指台北市基隆河流至士林與大直的轉彎處,地點約為現今台北中山新橋橋下的基隆河河段。因為基隆河此轉彎處,古時面積頗大,所以以潭命之。現在因為基隆河河道截彎取直的關係,所謂的「潭」已經消失,實際位置大約是現在承德橋與中山橋之間河道。 劍潭此地名來由,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則與17世紀的漢人鄭成功有關。相傳1660年代,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段時,遇見神怪與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始降服神怪。後人為紀念此事件,故將該河段與所涵蓋流域皆以劍潭命名。不過,經後代考證,此僅為民間傳說,並不確實。而歷史文獻的說法顯示在清雍正十年(1732)臺廈分巡道尹士俍已記載了該地於《臺灣志略》:「劍潭,有樹名茄苳,高聳障天,大可數抱,峙於潭岸。相傳荷蘭人插劍於樹,生皮合,劍在其內,因以為名。」,此說指出地名的來由係因荷蘭人把劍給插在潭邊的茄苳樹上,潭始得名。 劍潭區域十分寬廣,約有數百公頃。南接圓山,北到士林街道,包含中山新橋該河段北側所有區域及劍潭山所有部分。而該地區人文歷史景觀也相當豐富。惟因1950年代後,設於該地許多建物及風景區皆以「圓山」命名,如圓山大飯店、圓山育樂中心等等;近年一般訪客多把劍潭與圓山在名稱與範圍上多有搞混。 除立於劍潭山的圓山大飯店外,該地區的劍潭站、銘傳大學、劍潭公園、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等等也頗具盛名。其中,圓山大飯店的宮殿式建築與劍潭站的吊橋建築,皆為台北著名地標。.

新!!: 劍潭里和劍潭 · 查看更多 »

劍潭山

劍潭山為台北五指山山脈主稜最西側之小山丘,稜線轉南經圓山後沒入基隆河。標高153公尺,連其山麓緩坡蔓延約2.7公里,為台灣小百岳之一。該山因為臨劍潭,故以劍潭山為名。該山區域約在台北圓山與士林街道之間。2007年,台北市政府亦在劍潭山設置親山步道。 劍潭此地名,與17世紀的漢人鄭成功息息相關。相傳1660年代,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河段時,遇見神怪與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始降服神怪。後人為紀念此事件,故將該河段與所涵蓋流域皆以劍潭命名。不過,經後代考證,此一民間傳說並不確實。 劍潭山區域十分寬廣,其路徑高達2.7公里。但因為1945年-1980年代長期軍事管制原因,並沒有遭到多少人為破壞。惟因1950年代後,設於該地許多建物皆以圓山命名;如圓山大飯店,圓山育樂中心、圓山風景區等等,近年一般訪客多把劍潭山與圓山在名稱與範圍上多為搞混與併用。 台北市政府於軍事管制開放後,設置劍潭山步道,惜開放後因缺乏管理,該步道範圍遍佈違建。不過,其山間的密林,多樣式植物,還有偶見的五色鳥及綠繡眼,仍為其特色。 劍潭山山頭於日治時期豎立台灣神社,戰後原址則興建台北市重要地標之一的圓山大飯店。另外,銘傳大學、劍潭公園、北安公園、忠烈祠、鄭成功廟等等也設立於該山範圍內。.

新!!: 劍潭里和劍潭山 · 查看更多 »

劉和謙

劉和謙(),生於安徽合肥,中華民國海軍一級上將、現任總統府戰略顧問。畢業於海軍官校、美國海軍PG學院、美國海軍大學與三軍大學。年輕時曾撰寫《海軍救國論》因而聞名,後來曾任參謀總長(1991年12月5日-1995年6月30日),亦先後受四朝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聘任為總統府戰略顧問迄今,並曾獲頒軍人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

新!!: 劍潭里和劉和謙 · 查看更多 »

博愛特區

博愛特區是指臺北市中正區內以中華民國總統府為中心所劃定的一塊區域,中華民國國軍稱之為臺北市博愛警備管制區。由於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機構多位於此區域內,堪稱是臺灣的政治中樞,也因此被劃定為限航區(特別申請許可外,任何航空器禁止經過),並訂定許多管制措施。.

新!!: 劍潭里和博愛特區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劍潭里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劍潭里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士林區

士林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方,區內東北為大屯火山群,以七星山為最高(1,120公尺);東南有大崙山及大直諸山。 士林區宜住宜商,市況繁榮,為臺北市十二行政區面積最大的區,其人口僅次於大安區。蔣中正生前居住的士林官邸與臺北唯一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市民假日的好去處,臺北捷運劍潭站旁的士林夜市揚名國際。臺灣著名高級住宅區天母外籍人士眾多,係因大使館以及臺灣四所外僑學校坐落之故。士林區文教設施亦豐,以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為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社教場所均位於本區, 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士林區為玫瑰,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劍潭里和士林區 · 查看更多 »

大宮町 (臺北市)

大宮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位置約為該市北端。大宮町之名稱,來自該町內有其臺灣神社(台灣神宮),而範圍包含今中山區大直的中山北路四段與北安路。.

新!!: 劍潭里和大宮町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山區 (臺北市)

中山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市中心偏北,此區因孫中山曾於中正區梅屋敷(今國父史蹟紀念館)休憩,為紀念之因而得名。中山區鄰近臺北車站,是較早開發的臺北城區,中山北路貫穿此區。沿著中山北路有銀行與許多旅館,為臺北市最具代表性的南北軸線,與其平行的林森北路則是臺北市區內知名的紅燈區。區內地標建築為中山足球場及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區在基隆河以北的部分為大直,是臺北市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新興起的高級住宅區,2010年臺北市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中山區為蝴蝶蘭,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劍潭里和中山區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山北路

中山北路可以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 劍潭里和中山北路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劍潭里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劍潭里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缩写为 ROCAF)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空中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下轄空軍作戰指揮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空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空軍保修指揮部、空軍軍官學校,各作戰聯隊及基地指揮部等單位,員額約30,000人左右,是東亞地區重要航空部隊之一。 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之中指出中華民國空軍的任務是:「平時負責臺灣海峽偵巡、維護臺海空域安全,堅實戰備整備及部隊訓練任務,充實戰力完成戰備,主動協助災害防救;戰時全力爭取制空,並協同陸、海軍遂行各類型聯合作戰,以有效發揮空軍作戰之效能,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

新!!: 劍潭里和中華民國空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縮寫為ROCN)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郁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3萬8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9,000人。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海軍的任務是:「平時臺灣海峽偵巡,確保海域安全,主動協助地方災害防救;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與阻敵對我之海上封鎖或武力進犯,並擊滅進犯敵軍,以維護臺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 海軍艦艇兵的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的龍泉營區。.

新!!: 劍潭里和中華民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圓山大飯店

圓山大飯店是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劍潭山的一座地標性質的中國風飯店,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早年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大型國際性飯店。目前所見的宮殿風格建築於1973年落成,是臺北市的著名地標之一。除了位於台北的主館外,圓山大飯店也在高雄設有一處分館。.

新!!: 劍潭里和圓山大飯店 · 查看更多 »

圓山里

圓山里,可能是指:.

新!!: 劍潭里和圓山里 · 查看更多 »

圓通巖

圓通巖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北路四段劍潭山上,為主祀觀音之佛教廟宇。該廟宇為傳統之巖仔,重建於1959年,現為位於台北中山區之仿古建築。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二月十九。.

新!!: 劍潭里和圓通巖 · 查看更多 »

國共內戰

#重定向 国共内战.

新!!: 劍潭里和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福正宮

福正宮,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北路四段,為主祀福德正神之道教廟宇。該廟宇興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為位於台北中山區的傳統建築廟宇。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八月十五。 福正宮緊鄰劍潭公園及劍潭山步道入口,面對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旁則有顏水龍的知名馬賽克作品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新!!: 劍潭里和福正宮 · 查看更多 »

眷村

眷村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隨著歷史的演進,眷村也成為臺灣文化與臺灣歷史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文化資產。 此外,駐台美軍軍官、士官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有「眷村」之稱。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新!!: 劍潭里和眷村 · 查看更多 »

親山步道

親山步道,為台灣台北市政府官方規劃整理的台北市週邊山區步道及登山路線,設計初衷是為了積極推動「台北健康城市」理念;命名中的「親」定義為「親近大自然」意思。 2007年止,官方首先宣傳推出路程較短,登爬較容易的「親子級親山步道」,包含了關渡親山步道、中正山親山步道、坪頂古玔親山步道、劍潭山親山步道、仙跡岩親山步道等20條登山步道。.

新!!: 劍潭里和親山步道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新!!: 劍潭里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劍潭里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都會區

臺北都會區,或稱大臺北地區,為臺灣第一大都會區,以中華民國首都臺北市、新北市(原臺北縣)與基隆市為主的北北基首都圈。人口聚集區域以臺北盆地為主,並擴及周邊山區及臺地。總面積為2,457.1253平方公里,人口7,040,386人,為世界第41大都會區,全島約30%的人口都聚集在此。 更廣義的範圍,則在大臺北之外再加上桃園市所組成的北北基桃臺北生活圈,人口達9,231,420人,面積達3,678.0793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依照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簡稱GaWC)發佈的2016國際大都會綜合排名,臺北在亞洲城市次於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杜拜(以上屬Alpha+;國際二級)、吉隆坡、孟買、首爾、雅加達、(Alpha;國際三級),而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墨爾本、广州市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大都會。.

新!!: 劍潭里和臺北都會區 · 查看更多 »

里是東亞傳統的长度单位,起源於中國周代,當時一里為1800尺,後世實際長度歷代不同,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後也有變化;至近代於華語圈也稱作華里以和英里和公里區別。 现在一般1里等于500米,2里等于1公里。 日本大寶律令規定「里=5町=300歩」1里.

新!!: 劍潭里和里 · 查看更多 »

李元簇

李元簇(),中華民國第8任副總統。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縣的中國國民黨籍法律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任法官、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反共救國團主任、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並於1990年至1996年間出任李登輝總統的副手。.

新!!: 劍潭里和李元簇 · 查看更多 »

新移民

新移民又稱為新住民,指剛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士。部份新移民本身的謀生技能及適應能力不及本地人士,令新移民不少停留在社會較低階層,需要社會保障的支援。 新移民是相對於當地人而言,當地人有稱為原居民、原住民、當地土人等,例如美洲新大陸的印第安人是原居民,而白人則是美洲的「新移民」。 又例如香港人大部份的第一代,祖父和祖母上幾代不少也曾經是新移民,因為他們都不是香港開埠時期的香港原居民。 在印度殖民歷史上,移居當地的歐洲人就是新移民,他們不少是居於印度的上流社會。 新移民有多種類,例如投資移民、優才計劃、家庭團聚、政治庇護等。 當新移民居於當地,加上其他條件,之後則不再稱為「新移民」,例如通常合法居於香港超過七年。.

新!!: 劍潭里和新移民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台北市劍潭里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