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

指数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

这是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的第五部分,列出生于公元1850年至1899年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本表以作曲家出生年份先后排序。 本表中的作曲家,基本上属于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晚期(或称为后浪漫主义)以及20世纪的早期。 本表将随着作曲家页面的增加而不断更新。 ---- | 1850至1859 | 1860至1869 | 1870至1879 | 1880至1889 | 1890至1899 |.

目录

  1. 211 关系: 加布里埃尔·皮尔纳埃尔基·梅拉尔丁埃尔文·舒尔霍夫埃德加·瓦雷兹埃内斯托·莱库纳埃里希·科恩戈尔德埃里克·薩蒂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华金·图里纳卡尔·奥尔夫卡尔·尼尔森卡尔·拉格尔斯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卡洛斯·查維斯古斯塔夫·夏庞蒂埃古斯塔夫·馬勒古斯塔夫·霍尔斯特塞利姆·帕姆格伦塞西莉·夏米娜德夏尔·凯什兰夏尔·图内米尔奥特马·舍克奥斯卡·梅利康托奥斯卡·施特劳斯奥托里诺·雷斯庇基威尔海姆·彼得森-伯格威尔海姆·斯丹哈默威廉·富特文格勒威廉·皮佩尔娜迪亚·布朗热安东·韦伯恩安东·斯蒂凡诺维奇·阿连斯基安德烈·卡普莱安德烈·梅萨热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切列普宁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山田耕筰居伊·罗帕茨巴托克·贝拉帕布罗·卡萨尔斯帕维尔·哈斯帕西·葛人傑乌埃德·兰戛尔乔治·埃内斯库乔治·奥里克乔治·利沃维奇·卡托瓦乔治·查德威克乔治·格什温... 扩展索引 (161 更多) »

加布里埃尔·皮尔纳

亨利·康斯坦特·加布里埃尔·皮尔纳(Henri Constant Gabriel Pierné,),法國作曲家,指挥家,管风琴家。1870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90-1898年继弗兰克任圣克洛蒂尔德大教堂管风琴师,1903-1934年任科洛纳音乐会指挥。皮尔纳的作品风格优美清澈,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亦常有崇高深邃和诙谐幽默的成分,对各种乐器的使用都有深刻的理解。.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加布里埃尔·皮尔纳

埃尔基·梅拉尔丁

埃尔基·梅拉尔丁(Erkki Melartin,),芬兰作曲家,指挥家。生于隶属俄罗斯帝国的芬兰大公国,早年在维也纳学习,归国后任乐团指挥,曾在北美,印度等地游历。他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现代性,体现出马勒和尼尔森的影响。.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埃尔基·梅拉尔丁

埃尔文·舒尔霍夫

埃尔文·舒尔霍夫(Erwin Schulhoff,),犹太血统的德裔捷克作曲家,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埃尔文·舒尔霍夫

埃德加·瓦雷兹

埃德加·维克多·阿西尔·夏尔·瓦雷兹(法文:Edgard Victor Achille Charles Varèse,),法裔美国人,作曲家。早年在巴黎师从丹第,维多尔和鲁塞尔学习,1907年移居柏林,1915年到美国,之后长期在美国从事创作。瓦雷兹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在序列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和微分音的运用上都有很大贡献,大大开发了音乐的表现力,被尊为“电子音乐之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埃德加·瓦雷兹

埃内斯托·莱库纳

埃内斯托·莱库纳·卡萨多(Ernesto Lecuona y Casado,),古巴作曲家,钢琴家。11岁开始作曲,16岁就在哈瓦那一所音乐学校任教。1916年赴美举行钢琴独奏会,获得好评,后又到欧洲各地演出。回国后他致力于创作舞曲,同时也写了许多古典音乐作品。卡斯特罗上台后流亡国外,卒于加那利群岛。莱库纳是最著名的古巴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是古巴舞曲节奏与欧洲和声的完美结合。创于1929年伦巴舞曲《西伯涅》(Siboney)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埃内斯托·莱库纳

埃里希·科恩戈尔德

埃里希·沃尔夫冈·科恩戈尔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犹太血统的美籍奥地利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埃里希·科恩戈尔德

埃里克·薩蒂

埃里克·阿尔弗雷德·莱斯利·薩蒂(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后来自己改名为Erik Satie,法國作曲家。他被法国音乐六人团尊为导师,是二十世纪法国前卫音乐的先声。 他的作品大多數都以本名出版,但在1880年代後期,他曾經以維吉尼·勒鮑(Virginie Lebeau,Lebeau 雖然是法國一個姓氏,但其實可以拆開成為兩個字:le beau,意思就是「美男子」)作為筆名。.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埃里克·薩蒂

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

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Bohuslav Martinů,),捷克作曲家,常被視為雅纳切克的後繼人。7歲開始學小提琴,1906年進入布拉格音樂院,後又轉入管風琴學校,後被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避居鄉下,開始作曲,1923年至法國向作曲家阿尔伯特·鲁塞尔學習作曲,1940年離開法國,1941年到美國紐約,在美國期間寫下六首交響曲及其他許多樂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

华金·图里纳

华金·图里纳·佩雷斯(Joaquín Turina Pérez,),西班牙作曲家。早年在巴黎学习,师从丹第并结识了德彪西和拉威尔。1914年回国,1931年出任马德里音乐学院教授。图里纳的作品受到安达卢西亚民间音乐的强烈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印象主义音乐特点,作品富于民族特色和多变的色彩。.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华金·图里纳

卡尔·奥尔夫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又译卡尔·奥福或卡尔·奥夫,德國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卡尔·奥尔夫

卡尔·尼尔森

卡尔·奥古斯特·尼尔森(Carl August Nielsen,),丹麦作曲家和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卡尔·尼尔森

卡尔·拉格尔斯

查尔斯·斯普拉格·拉格尔斯(Charles Sprague Ruggles,),年轻时因为仰慕德奥作曲家而改名为德语化的“卡尔·拉格尔斯”(Carl Ruggles),美国作曲家。拉格尔斯寿命很长,但创作数量不多,因为他的创作态度相当严谨,并常常进行自我否定,销毁了大量作品。流传下来的完整作品极少,但在美国音乐史上意义重大。其音乐风格极不协和,多为无调性音乐。代表作包括管弦乐曲《踩太阳的人》(Sun-Treader)、钢琴(或管弦乐)曲《招魂》(Evocations)等。拉格尔斯是查尔斯·艾夫斯的同时代人以及朋友。.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卡尔·拉格尔斯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Karol Maciej Szymanowski,),波兰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席曼诺夫斯基是伟大的波兰作曲家。其早年作品受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影响。1905年赴柏林学习,发起成立波兰青年音乐协会,创作了一些理查·斯特劳斯风格的作品,但未获认可。之后又转向印象主义风格。晚年任華沙蕭邦音乐学院院长,作品多采用民歌。 他的博物館位於城市扎科帕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

卡洛斯·查維斯

卡洛斯·安东尼奥·德·帕度亚·查维斯-拉米雷斯(Carlos Antonio de Padua Chávez y Ramírez,),又译夏威士,墨西哥最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亦是知名指揮家與樂團經理人。 查维斯的作品风格深受印第安传统影响,然而他很少直接采用民间音乐素材。 其主要作品有六首交響曲,其中以第二印第安人小交響曲最受歡迎,他還是墨西哥交響樂團的創立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卡洛斯·查維斯

古斯塔夫·夏庞蒂埃

古斯塔夫·夏庞蒂埃(Gustave Charpentier,),法國作曲家。生于一个工人家庭,早年曾在纺织厂做过工,后来得到资助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87年获罗马大奖,1900年写出成名作,歌剧《路易丝》,盛演不衰。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1902年创办了通俗音乐学院,面向工人阶级进行免费音乐教育。191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夏庞蒂埃崇拜瓦格纳,他的歌剧常采用主导动机的写法,配器精致,音乐技法高超。在题材上选用贴近小市民生活的故事,生动感人,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在当时影响很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古斯塔夫·夏庞蒂埃

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复兴,其音樂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甚為频繁地被演出,亦有無數其作品之录音發行。 马勒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出身并不显贵,但在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才华。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欧洲众歌剧院中担当过指挥;并于1897年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现在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监。在维也纳的十年--,马勒从信仰犹太教转变为信仰天主教,但由于其犹太血统,还是颇受反犹舆论的攻击和排挤。然而他的演出不仅水平优异,而且具有创新性,使他至今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对瓦格纳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绎最为突出。晚年他也短暂地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 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十部交响曲篇幅很长,最短者也接近一个小时;规模庞大,增加了乐队编--,并在第二、三、四、八几部中加入了人声;其宏篇巨製《第八交响曲》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更动用了八位独唱家和两个混声四部合唱团,首演时乐手数达一千人以上,因而得到「千人交響曲」之別稱。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随着争议,很久之后才得到批评家的认可;只有《第八交响曲》在首演时就大获成功。马勒的音乐直接影响了许多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尤其是zh:勋伯格; zh-hans:勋伯格; zh-hant:荀白克-、贝尔格和韦伯恩。此外,zh:肖斯塔科维奇; zh-hans:肖斯塔科维奇; zh-hant:蕭士塔高維契-和zh:布里顿; zh-hans:布里顿; zh-hant:布瑞頓-也为马勒所影响。1955年,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成立,以纪念其生平与作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古斯塔夫·西奥多·霍尔斯特(Gustav Theodore Holst,),英國作曲家。原名為Gustav(Theodore)von Holst,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去掉了名字中的von。出生於音樂世家,祖先多為英國人,其餘為瑞典人。19歲時,進入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師事查尔斯·威利尔斯·斯坦福五年。1906年後邊擔任倫敦聖保羅(St Paul)女子學校音樂系主任,邊同時進行作曲。在音樂寫作上,除大膽地進行和聲的實驗外,也採用多調的作曲手法。代表作為管弦樂組曲《行星組曲》(The Planets)。.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塞利姆·帕姆格伦

塞利姆·帕姆格伦(Selim Palmgren,),芬兰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芬兰的肖邦”。出生于芬兰西部的一个小城,1895年入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到欧洲大陆进修,师从布索尼。回国后成为钢琴家和指挥家,1921年赴美演出,回国后从事教学。帕姆格伦的作品数量很多,大部分是钢琴小品,基本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受到印象主义影响较大,常常运用芬兰民间音乐素材,长于描绘优美的景色,颇为听众喜爱。.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塞利姆·帕姆格伦

塞西莉·夏米娜德

塞西莉·露易丝·斯蒂芬妮·夏米娜德(Cécile Louise Stéphanie Chaminade,),法国女作曲家,钢琴家。8岁就开始作曲,但由于父亲的阻挠未能进入音乐学院,只能私下师从戈达等人学习。18岁时以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出,获巨大成功,后到欧洲各地巡演,还曾访问美国,广受欢迎。晚年很少作曲和演出,但录制了一批珍贵录音。1944年逝世于蒙特卡罗。夏米娜德是最著名的女性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数量较多,以沙龙性质的钢琴曲为主,旋律优美,效果突出。而目前她最著名的作品则是《长笛小协奏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塞西莉·夏米娜德

夏尔·凯什兰

夏尔勒·路易·欧仁·柯克兰(Charles Louis Eugène Koechlin,),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从马斯内和福莱学习,之后一直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其作品数量很多,体裁风格各异。常采用色彩丰富的配器,复杂的对位和接近无调性的音乐语言。柯克兰也是著名的音乐学家,写有研究福莱和德彪西的专著。.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夏尔·凯什兰

夏尔·图内米尔

夏尔·图内米尔(Charles Tournemire,),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是弗兰克的学生,后来在圣克罗蒂德圣殿担任管风琴师,并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他的作品很多,最著名的是作于1927-1932年的管风琴曲《神秘的管风琴》,该曲共分51部分,每部分各由五首小品组成,总共演奏时间长达15小时左右。他还作有八部交响曲等其他作品,但目前演奏不多。.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夏尔·图内米尔

奥特马·舍克

奥特马·舍克(Othmar Schoeck,),瑞士作曲家,指挥家。早年从雷格学习,后回国任指挥。结识布索尼后,深受其影响。二战期间,曾因与纳粹有所合作而备受争议。舍克的作品主要以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为主,和声复杂丰富,旋律高度半音化,感情色彩强烈。某些作品也呈现无调性的风格。舍克特别擅长声乐作品的写作,他的四百余首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地位颇高。.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奥特马·舍克

奥斯卡·梅利康托

奥斯卡·梅利康托(Oskar Merikanto,),芬兰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他原本有一个瑞典语姓氏,但在1882年将姓氏改为芬兰语姓氏。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曲家,能指挥乐队并演奏多种乐器。和西贝柳斯一样,他的作品在芬兰音乐史上起着开拓性的作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奥斯卡·梅利康托

奥斯卡·施特劳斯

奥斯卡·施特劳斯 (Oscar Straus,),奥地利作曲家。他原来的姓是Strauss,但他自己省略了一个字母S,以避免与施特劳斯家族混淆。先在柏林师从布鲁赫学习,后来回到维也纳。起先写作圆舞曲,后听从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建议转向轻歌剧创作,成为莱哈尔的重要竞争对手。1939年因纳粹上台,他流亡美国,晚年在好莱坞创作了一些电影配乐。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著称。.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奥斯卡·施特劳斯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Ottorino Respighi,)意大利作曲家,作品融合了印象派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對16-18世紀的音樂有深入独特的研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奥托里诺·雷斯庇基

威尔海姆·彼得森-伯格

奥洛夫·威尔海姆·彼得森-伯格(Olof Wilhelm Peterson-Berger,),瑞典作曲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威尔海姆·彼得森-伯格

威尔海姆·斯丹哈默

卡尔·威尔海姆·欧根·斯丹哈默(Carl Wilhelm Eugen Stenhammar,),瑞典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早年在柏林学习,后长时间担任哥德堡管弦乐团指挥。斯丹哈默青年已成为著名的钢琴家,时常跟小提琴家索尔·奥林合作,游览。他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瑞典作曲家之一,作品继承了瓦格纳的风格,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并带有明显的北欧音乐色彩,继承让·西贝柳斯 和 卡尔·尼尔森等等。斯丹海姆的父亲是建筑师佩尔·乌尔里克·斯丹哈默, 也是建筑师恩斯特·斯丹哈默 的兄弟。.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威尔海姆·斯丹哈默

威廉·富特文格勒

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德国指挥家,作曲家。 1922年,福特萬格勒成為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他將自己視為德奧音樂的傳人,總是能完美的詮釋貝多芬、布拉姆斯及布魯克納等人的作品,相當具有權威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威廉·富特文格勒

威廉·皮佩尔

威廉·弗雷德里克·约翰内斯·皮佩尔(Willem Frederik Johannes Pijper,),荷兰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少时体弱多病,基本靠自学成才,后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教授作曲并撰写音乐评论。其作品多数是无调性的,但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在20世纪荷兰音乐史上有很高地位。.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威廉·皮佩尔

娜迪亚·布朗热

娜迪亚·茱丽叶·布朗热(Nadia Juliette Boulanger,),法国女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音乐世家,奶奶瑪麗·茱莉是音樂家,爺爺弗雷德里克是大提琴演奏者,而其父親恩斯特·布朗熱是罗马大奖得主,其母親萊莎·穆歇茲卡亞是俄国公主,其妹妹莉莉·布朗热也是著名作曲家。她本人曾从事过作曲,其康塔塔《美人鱼》曾获罗马大奖第二名。但她主要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教师著称,她从1907年开始执教,许多20世纪著名的音乐家都出自她的门下,其中包括了从辟斯顿到菲利普·格拉斯的几代美国作曲家,为美国20世纪的古典音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的学生中除了大量正统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外,还有跨界的阿根廷探戈音乐大师皮亚佐拉。此外她还致力于对蒙特威尔第、许茨等早期音乐作曲家的研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娜迪亚·布朗热

安东·韦伯恩

安东·弗雷德里克·威廉·冯·韦伯恩(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又译魏本,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韦伯恩1883年出生于维也纳,1902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学,1904年-1908年师从于勋伯格,与勋伯格、贝尔格组成新维也纳乐派(或称第二维也纳乐派),1920年起定居维也纳,从事指挥和教学。纳粹占领奥地利期间,因受纳粹迫害(希特勒明令禁止演出第二維也納樂派的音樂),不得不过隐居生活。1945年前往萨尔茨堡看望女儿、女婿,在宵禁、灯火管制時於户外吸烟,被一美国士兵誤杀(该士兵在戰後因懊悔而酗酒,於1955年身亡)。 创作上分三个阶段:.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安东·韦伯恩

安东·斯蒂凡诺维奇·阿连斯基

安东·斯蒂凡诺维奇·阿连斯基(Анто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Аренский,),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82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和声学教授。1895年经巴拉基列夫推荐到圣彼得堡指挥帝国合唱团,1901年因健康原因退休,1906年因肺结核死于芬兰的疗养地。 阿连斯基的音乐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具有旋律优美动听,结构纤巧精致的特点,唯较缺乏情感与力量。他最擅长的创作领域是室内乐。.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安东·斯蒂凡诺维奇·阿连斯基

安德烈·卡普莱

安德烈·卡普莱(André Caplet,),法国作曲家。出生于从勒阿弗尔到翁弗勒尔的一艘船上,是一名音乐神童。1901年他获得罗马大奖,名列拉威尔之前。后来他成为德彪西的好友和助手,为德彪西的许多乐曲做了配器工作(如《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儿童园地》等)。1910年到波士顿歌剧院任职,一战爆发后参军入伍,在战斗中受到毒气攻击,留下后遗症,1925年死于胸膜炎。卡普莱的作品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受德彪西影响很大。他最出色的作品是艺术歌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安德烈·卡普莱

安德烈·梅萨热

安德烈·夏尔·普罗斯佩·梅萨热(André Charles Prosper Messager,),法国作曲家。早年从圣桑和福莱学习,并与他们成为好友,后来曾担任管风琴师,1898年起在巴黎喜歌剧院任指挥,后又到伦敦任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指挥。一战爆发后,他避居瑞士,回国后曾与贾吉列夫合作。梅萨热是奥芬巴赫之后最著名的法国喜歌剧作曲家,生前作品非常流行,但现在演出不多。.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安德烈·梅萨热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Никола́й Ка́рлович Ме́тнер,),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Рославец,),俄罗斯—苏联作曲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曾经颇为活跃,积极参与左派音乐运动。1930年被批判,1931-1933年到塔什干,后回到莫斯科,晚年实际上被官方封杀。罗斯拉维茨的早期作品受斯克里亚宾影响,其后逐渐采用更为激进的无调性,音乐规模宏大,音响和结构极端复杂,难以理解。其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得以复兴,被誉为“俄罗斯的勋伯格”。.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切列普宁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切列普宁(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ерепни́н,),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18年移居第比利斯,1921年流亡巴黎。尼古拉·齐尔品擅长创作戏剧作品,音乐富于色彩性和描绘性。其子亚历山大·切列普宁(中文名齐尔品)也是著名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切列普宁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Николай Яковлевич Мясковский,)),俄罗斯-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最為人所認識的是一生創作了27首交響曲,佔其87首已編號的作品中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產量。因此後人亦稱他為「蘇聯交響曲之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

山田耕筰

山田耕筰(),日本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山田耕筰

居伊·罗帕茨

约瑟夫·居伊·罗帕茨(Joseph Guy Ropartz,),法國布列塔尼作曲家,指挥家。生于阿摩尔滨海省的一个小村庄,后来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马斯内和弗兰克,并与马尼亚尔结成好友。后来他先后在南锡和斯特拉斯堡任教并指挥乐队,1929年退休隐居,1949年被选入法兰西艺术院。晚年双目失明。罗帕茨的作品受到弗兰克和丹第的影响,有时也有一定的印象派特征。不过总体上说,他是一位典型的布列塔尼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比较严肃,常常富于宗教性,有时也采用一些民歌。在布列塔尼文艺复兴运动中,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居伊·罗帕茨

巴托克·贝拉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匈牙利作曲家,是二十世紀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他的很多创举剧烈震动了整个20世纪艺术圈。.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巴托克·贝拉

帕布罗·卡萨尔斯

帕乌·卡薩爾斯-德菲洛(Pau Casals i Defilló,),常作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西班牙大提琴家,作曲家,指揮家。 1888年,才十二歲,他考入巴塞羅那的Escuela Municipal de Música,學習大提琴,音樂理論和鋼琴。 他最重要的作品為於1936至1939期間灌錄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作為作曲家,他主要創作宗教音樂和管弦樂。最著名的作曲作品則為El Pessebre(1960)。 在1958年他曾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帕布罗·卡萨尔斯

帕维尔·哈斯

帕维尔·哈斯(Pavel Haas,),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早年从雅纳切克学习,后从事商业经营,业余作曲。纳粹占领捷克后,1941年哈斯被送进集中营,1944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送进毒气室杀害。哈斯的创作风格接近其老师,他爱好中国文化,曾采用中国诗人的作品谱成艺术歌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帕维尔·哈斯

帕西·葛人傑

帕西·奧爾德裏奇·葛人傑(Percy Aldridge Grainger,)是著名的澳大利亞鋼琴家、作曲家、以及薩克斯風演奏家。一次大戰後成為美國公民。精通俄語、挪威語、冰島語等11種語言。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樂曲,其中也包括鋼琴曲、管弦樂曲、管樂曲、以及大量改編自民謠的曲子。提倡「自由音樂」(Free Music)。.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帕西·葛人傑

乌埃德·兰戛尔

乌埃德·兰戛尔(Rued Langgaard,),原名Rud Immanuel Langgaard,丹麦作曲家,管风琴家。其父齐格弗里德也是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乌埃德·兰戛尔

乔治·埃内斯库

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乔治·埃内斯库

乔治·奥里克

乔治·奥里克(Georges Auric,),法国作曲家,主要以电影配乐著称。奥里克早年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又师从丹第。1920年代他加入了著名的青年作曲家团体六人团。但是后来他的主要兴趣转向电影音乐,并为多部法国、英国及美国好莱坞影片创作配乐,著名的包括了《虎口脱险》、《红磨坊》、《罗马假日》等。1960年代以后他又转向创作传统的室内乐,直到1983年逝世。.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乔治·奥里克

乔治·利沃维奇·卡托瓦

乔治·利沃维奇·卡托瓦(Георгий Львович Катуар,),法国血统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年轻时曾在柏林学习,后来结识柴可夫斯基,决定从事音乐创作。后曾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他是俄罗斯作曲家中少有的瓦格纳主义者,但却不以写作管弦乐和歌剧见长。其作品一般有复杂的形式和丰富的和声色彩。.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乔治·利沃维奇·卡托瓦

乔治·查德威克

乔治·怀特菲尔德·查德威克(George Whitefield Chadwick,),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自幼爱好音乐,早年曾经随父经商,得以经常参加音乐演出。后来到莱比锡和慕尼黑求学,回国后担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校长。他的作品很多,虽然风格比较保守,但有时也采用一些美国民歌作为创作素材,其教学活动对后代也有一定影响。.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乔治·查德威克

乔治·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是一位美国作曲家。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原名雅各布·格肖维茨(Jacob Gershowitz)。 格什温最大的贡献是把古典音乐的风格与爵士乐和藍調的风格结合起来。他写过大量的流行歌曲和数十部歌舞表演、音乐剧,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唯一的超越了传统音乐风格中的幻想性质而创造出天才作品的作曲家。他也是一位民族作曲家,他创立了美国所独具的音乐风格,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乔治·格什温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ерепнин,),又译切列普宁,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其父是作曲家尼古拉·切列普宁。1921年随父流亡巴黎,1934-1937年到远东巡演,游历了中国和日本,并与中国钢琴家李献敏结婚,后定居美国,被他发掘或推介的东亚作曲家包括贺绿汀、伊福部昭、江文也等,1977年逝世于巴黎。齐尔品的作品含丰富的民族元素,常采用各种民族调式和自创的调式,并尝试电子音乐。但他的作品始终保持明显的旋律性。 其子瑟奇(Serge)与伊万(Ivan)后来也都子承父业,成为了知名的音乐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Глазунов,),又譯葛拉佐諾夫、葛拉祖諾夫,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1906年至1917年间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后参与重组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和后来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并继续担任院长直至1930年。格拉祖诺夫担任院长期间最著名的学生是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1928年,格拉祖诺夫离开苏联,前往欧洲和美国游历,最后定居在巴黎。 格拉祖诺夫成名颇早,其初期作品接近强力集团风格,后力图在作品中将强力集团与柴可夫斯基的风格融合,并大量运用对位法。格拉祖诺夫的音乐配器色彩丰富,旋律优美,写作技巧精湛。格拉祖诺夫从本质上说是一位器乐作曲家,尤以其管弦乐,芭蕾音乐和室内乐著称。他还是罕见的写作管风琴作品的俄罗斯作曲家。 葛拉茲諾夫在音樂史上,一度被忽視而湮沒,作品鮮少被公開演奏與錄音。葛拉茲諾夫的九首交響曲,就像馬勒的九首交響曲一樣,一度被視為音樂史上不值得探討、無關緊要的交響創作,原因在於它既不夠前衛、也不夠古典。但是,隨著馬勒交響曲的歷史定位逐漸塵埃落定,全世界音樂界終於也開始對葛拉茲諾夫所留下的交響曲價值感到好奇,重新予以評價。二十世紀後期,他的交響曲全集與管弦樂作品,成為最常令資深古典樂迷驚豔,並多所詢問,卻一直苦於無法收集到的一套「失落的環節」。葛氏作品旋律甘美浪漫、配器豐富,並富俄羅斯風情,作為交響樂史上連接柴可夫斯基的俄國浪漫樂派和蕭士塔高維契的現代樂派之間的重要環節,許多唱片公司和多位指揮家,同一時間開始紛紛競逐葛拉祖諾夫交響曲全集的錄音,包括:日本指揮家尾高忠明指揮威爾斯國立管弦樂團、波里安斯基指揮俄國國立交響樂團、史維特蘭諾夫指揮蘇聯國立交響樂團、費多雪夫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再加上早先在蘇聯時代由羅傑斯特汶斯基的早期錄音,一時之間市面上可找到至少6套以上的葛拉茲諾夫交響曲全集錄音,顯見其音樂價值與地位已日益被肯定與重視。可惜部份蘇聯時代錄音因保存環境不佳,母帶多有受損,聲音常有扭曲失真的情形。.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

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

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维也纳,1884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曾得勃拉姆斯帮助。1895年结识勋伯格并教授其对位法。1920-1927年任布拉格德国音乐学院院长。1938年流亡美国,1942年死于纽约。 策姆林斯基擅长写作声乐作品。其早期创作近似勃拉姆斯风格,后来受到勋伯格影响,开始采用无调性,但他的音乐始终和浪漫主义传统保持紧密的联系。 策姆林斯基也是当时著名的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

亚历山大·蒂洪诺维奇·格列恰尼诺夫

亚历山大·蒂洪诺维奇·格列恰尼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Тихонович Гречанинов,),俄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生于莫斯科,曾受教于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与后者发生争执之后转投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革命之后曾留在国内数年,但是后来决定移居国外,先是在法国,然后到美国,直到以91岁高龄在纽约逝世。格列恰尼诺夫的作品是浪漫主义时期与20世纪的过渡期作品,體驗了俄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深厚传统,其交响曲和宗教性合唱作品以及室内乐等都十分动听。遺言是:my love......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亚历山大·蒂洪诺维奇·格列恰尼诺夫

亚历山大·汤斯曼

亚历山大·汤斯曼(Alexandre Tansman,),犹太血统的法籍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华沙学习,一战后迁居巴黎,长期以钢琴家身份活动并谱写电影配乐和爵士乐。其作品主要受新古典主义影响,最著名的作品是吉他曲《卡瓦蒂纳》。.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亚历山大·汤斯曼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斯克里亞賓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既是神秘主義者,也是無調性音乐的先驅。.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斯克里亞賓

亨利·考埃尔

亨利·考埃尔(Henry Cowell,),美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亨利·考埃尔

库特·阿特伯格

库特·马格努斯·阿特伯格(Kurt Magnus Atterberg,),瑞典作曲家。早年业余学习大提琴和作曲,后长期在国家专利局工作,并同时任音乐评论员。阿特伯格的音乐继承了贝多芬精神,在音乐语言上主要受到勃拉姆斯,雷格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其管弦乐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宏大的结构和丰富的配器,在瑞典音乐史上地位颇高。.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库特·阿特伯格

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

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Ildebrando Pizzetti,),意大利作曲家。早年在帕尔马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佛罗伦萨,米兰,罗马等地任教。在墨索里尼统治期间,皮泽蒂曾与法西斯政权保持密切的关系。皮泽蒂是20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他推崇威尔第,反对当时流行的真实主义创作风格,在作品中常采用大量的合唱和朗诵调,具有古朴庄严的特征。他的器乐作品多为浪漫主义风格。水平也比较高。.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

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

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GBE(Ignacy Jan Paderewski,),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外交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世界级钢琴大师之一,1919年曾出任波兰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

弗兰克·马丁

弗兰克·马丁(Frank Martin,),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学习数学,后曾任钢琴手和羽管键琴手。1946年移居荷兰,1950-1957年在科隆音乐学院任教,学生中有施托克豪森。马丁的音乐色彩多变,情感非常丰富。他善于将十二音体系和调性音乐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和声语言,被誉为最重要的瑞士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兰克·马丁

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美国籍奥地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是当代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以演奏音色优美著称,而他创作的小提琴乐曲,是后世小提琴家常用的經典曲目。.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西奥多·戴留斯,CH(Frederick Albert Theodore Delius,),又译“大流士”,“弗雷德里克”又作“弗里茨”(Fritz),德国血统的英国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弗洛朗·施米特

弗洛朗·施米特(Florent Schmitt,),法國作曲家。早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00年获得罗马大奖而成名。后来曾担任音乐评论家,对新音乐持反对态度。他寿命很长,作品也多,生前曾十分著名,但现在作品已不再流行。他的风格是较为传统的,常有宏大的结构和复杂的音响,有时接近于瓦格纳。目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作于1907年的哑剧配乐《莎乐美的悲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洛朗·施米特

弗朗兹·莱哈尔

弗朗兹·莱哈尔(Franz Lehár,)是一位匈牙利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匈牙利名为Lehár Ferenc。 莱哈尔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在德沃夏克鼓励下开始作曲。他的音乐生涯始于军队乐队长,后来才在定居地维也纳投入其轻歌剧创作生涯。 他的轻歌剧《风流寡妇》获得世界性的胜利,连同时代的古斯塔夫·马勒都十分喜爱这部作品。其他較著名的作品有《卢森堡公爵》、《微笑的大地》、《帕格尼尼》和《沙皇太子》。他的大部分男高音咏叹调是写给理查德·陶伯的。 他轻歌剧的成功使他获得大量财富,他购买了维也纳的史肯耐德小皇宫,仆人簇拥。他在遗嘱中写道,他的大部分财产和他的房子将会捐给他的出生地Bad Ischl和帮助穷困的艺术家。 莱哈尔和爱默里希·卡尔曼是两战期间所谓的“银色”维也纳轻歌剧时代的开启者。.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朗兹·莱哈尔

弗朗兹·施密特

弗朗兹·施密特(Franz Schmidt,),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大提琴家。生于普雷斯堡(今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早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乐团任大提琴手。1914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1927-1931年任校长。晚年被迫与纳粹合作。其作品为后浪漫主义风格,善于运用对位法,音乐语言复杂难解。所作四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德奥交响曲传统的终结。.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朗兹·施密特

弗朗兹·施雷克尔

弗朗兹·施雷克尔(Franz Schreker,),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892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1907年建立维也纳爱乐合唱团,1920-1932年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校长。纳粹上台后遭到迫害,1934年逝世于柏林。 施雷克尔主要创作歌剧,音乐继承瓦格纳以及理查·施特劳斯的风格,并具有表现主义特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朗兹·施雷克尔

弗朗西斯·普朗克

法蘭西斯·尚·马塞尔·普朗克(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又译浦朗克。法国钢琴家、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 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5岁跟母亲学钢琴,15岁时跟随西班牙钢琴家R·比涅斯学习。在作曲方面,他1924年为俄国佳吉列夫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一举成名。不过,普朗克除了曾跟法国作曲家凯什兰学过一段时间外,并无深厚功底。但是后来作曲技术日益精湛,创作出各种体裁的大量作品,包括几部相当杰出的歌剧,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室內樂作品亦為人稱道,他曾為各種樂器創作奏鳴曲,唯於創作薩克斯風奏鳴曲時逝世,未能完成作品。其中較為著名者有單簧管奏鳴曲及長笛奏鳴曲。大型作品包括雙鋼琴協奏曲及《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雖不甚著名,卻是細膩之作。 1963年1月30日在巴黎逝世。.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朗西斯·普朗克

弗朗西斯科·米戈农

弗朗西斯科·保罗·米戈农(Francisco Paulo Mignone,),巴西作曲家。早年先后在圣保罗和米兰学习,创作了成名作,意大利歌剧《钻石商》。理查·施特劳斯访问巴西时曾经指挥过其选曲。回国后先后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任教。米戈农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受意大利音乐的影响较大,富于巴西民间舞蹈的节奏特点,音乐色彩丰富,表现力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弗朗西斯科·米戈农

彼得·沃洛克

彼得·沃洛克('''Peter Warlock'''.,),英国作曲家,文学家。真名為菲利普·阿诺德·夏舜霆(Philip Arnold Heseltine),他的音樂及文學作品通常都以筆名發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彼得·沃洛克

作曲家

作曲家是專門創作音樂的音樂家。在過去,大部分的音樂家都會作曲,但在分工細密的現代社會,作曲家、演奏家甚至指揮家等,已經成為截然不同的音樂家類型。 歷史上有許多創作的類型,像是鋼琴奏鳴曲或交響樂等等,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往往各種類型都加以嘗試,但浪漫時期則出現較多專作鋼琴曲或歌劇的作曲家;而流行歌曲中寫爵士樂和寫搖滾樂亦不相同。作曲家必須了解視音樂的型式有不同的作曲方式,像是為了戲劇而作曲,要考量到歌唱者發聲,音響效果等。為了流行歌曲而作曲,要了解歌詞,了解目前流行的趨勢。要為交響樂作曲,不了解各種樂器是不行的。這些都是作曲家面臨的挑戰。.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作曲家

德奥达·德·塞弗拉克

约瑟夫-玛利亚·德奥达·德·塞弗拉克(Joseph-Marie Déodat de Séverac,,法國作曲家。出生于法国南部朗格多克地区的一个小镇,到圣乐学校师从丹第学习。后来他结识了阿尔贝尼兹,成为他的助手,并在他死后续写了他的一些未完成作品。晚年居住在法国和西班牙边境地区。塞弗拉克的音乐体现了普罗旺斯和加泰罗尼亚民间文化的深刻影响,作品中大量采用民间元素,并结合运用印象派的写作手法,音乐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该墓 德奥达·德·塞弗拉克.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德奥达·德·塞弗拉克

保罗·杜卡斯

保罗·亞伯蘭·杜卡斯(Paul Abraham Dukas,),法国作曲家。 杜卡斯1882年便获得罗马大奖二等奖。他的早年创作风格深受瓦格纳影响,以配器色彩丰富见称,1897年以《魔法师的弟子》一举成名。这部管弦乐曲日后由于成为迪士尼经典动画片《幻想曲》的核心片断而变得十分著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精品比例很大,其中包括芭蕾《仙女》和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 杜卡斯1888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910年-1913年、1928年-1935年两度任该院作曲教授,他的学生中包括了大量的著名作曲家。其中有西班牙盲人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戈,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梅西安,以及中国作曲家冼星海。.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保罗·杜卡斯

保羅·欣德米特

保羅·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又譯興德米特或欣德米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哈瑙。他身兼多職,為作曲家、理論家、教師、中提琴家和指揮家。不論是音樂作品或是在音樂想法上,欣德米特都是近代重要的德國作曲家之一。 欣德米特是現代與史特拉汶斯基、巴爾托克等同為最具有影響力的偉大作曲家。他從小喜歡音樂,9歲開始學小提琴,12歲起師從教師黑格納(Hegner),一年後又轉到該音樂學院提琴教師中的老前輩雷布納(Adolf Rebner)門下。這位教師發現欣德米特很有音樂天賦,就為他在音樂學院爭取了一個免費生名額。 在隨後的三年中欣德米特集中精力在學習小提琴;1912年,他開始學習作曲,後來又開始學習各種樂器,最傑出的是單簧管和鋼琴,此外還有中提琴等。到1915年,欣德米特不僅在一個弦樂四重奏團中任第二小提琴手,還被法蘭克福歌劇院樂隊聘為第一小提琴手。兩年後的1917年,欣德米特應徵服役,他參加了一個團級軍樂隊,並且在那裏組織了一個弦樂四重奏團,還時常舉行非公開音樂會。戰後,欣德米特重返法蘭克福歌劇院樂團。1924年與樂團指揮的女兒結婚。 早在進音樂學院之前,欣德米特就已開始創作;而在1919年6月2日欣德米特的作品首次公演時,他已經發展了一種帶點獨特個性的風格。在這次音樂會上演奏的作品有《鋼琴五重奏》等。此後,他開始受到音樂界的注意。1921年8月,欣德米特的《弦樂四重奏》公演,這次演出奠定了他作為德國最主要的年輕作曲家的地位。此後,為使聽衆能聽到《弦樂四重奏》,欣德米特組織了"阿瑪爾-亨德密特四重奏團"到各地舉行旅行演出。 1927年,欣德米特受聘擔任柏林高等音樂學校作曲教授,於是逐漸淡出舞台,轉而致力於作曲、指揮和音樂教育,由他所組成的「阿瑪四重奏」也於1929年正式解散。在此之前,他從未擔任過教師,更沒有什麽教學經驗,但他憑著演奏與作曲的經驗,很快就適應了這項工作,在柏林高等音樂學校的教學一直延續到1955年。 欣德米特開始為電影、學校、廣播作曲,他認為音樂要使人了解其意義,重視作曲家與演奏者、聽眾、消費者之間的溝通,這樣的概念被稱為是「實用音樂(Gebrauchsmusik)」,被視為是當代藝術的一部分。所謂的「實用音樂」又稱功能音樂或是普通音樂,簡單來說就是最簡單容易演奏、甚至在任何場所皆能演奏的音樂作品,此概念更在戰後的歐美音樂社會引領風騷。 1934年,欣德米特完成重要作品「畫家馬替斯交響曲(Sinfonie Mathis der Maler)」,並於次年完成歌劇「畫家馬替斯(Mathis der Maler)」,由威廉·富特文格勒指揮,卻由於內容挑戰了當權的德國納粹,因而遭到禁演的命運。欣德米特因此離開德國,前往土耳其繼續為當地的音樂教育效力。 欣德米特自1937年起連續三年到美國巡迴演出,並於1940年決定在文化包容力大的美國定居。他先在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音樂院」任教,不久後轉任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擔任作曲教授,1942年被任命為該校校長,同時他的演奏能力似乎有所衰竭,已很少從事演奏活動。 在這執教期間,他寫出了不少作品,主要有《降E調交響曲》(1940年)、序曲《丘比特與普賽克》(1943年)、《韋伯主題交響變形曲》(1943年)、供鋼琴和弦樂隊演奏的《四種氣質》(1944年)、《寧靜》交響曲(1946年)、《世界的和諧》交響曲(1951年)等,還為他擅長的樂器---大提琴、鋼琴、單簧管、法國號寫了協奏曲。在美期間,除了演奏家與指揮家的身分之外,欣德米特也是位專業的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理論著作,至今仍是音樂教育的重要教材。他完成許多音樂作品及音樂教育、作曲理論專書,例如,1949年至1950年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時所用的講稿,便匯集成「作曲家的天地(A Composer’s World)」正式發表。 1946年欣德米特入美國籍。次年他訪問了歐洲,並在這歐洲舉行講座、指揮樂團。他也接到了許多來自德國(包括法蘭克福音樂學院等)的聘請,但他都沒有接受。1951年他接受了蘇黎世大學的聘請,同時在大西洋兩岸穿梭教學。1953年起定居瑞士,居住在沃韋附近。 1957年戰後他重返歐洲,定居於瑞士蘇黎世,並完成了「世界大同交響曲(Sinfonie, Die Harmonie der Welt) 」與歌劇「世界大同」(1957)。1963年完成了「彌撒曲(Messes)」之後,這位二十世紀集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於一身的音樂大師,於12月28日逝世於家鄉德國法蘭克福。.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保羅·欣德米特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犹太血统的美籍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哈拉尔·萨弗鲁德

哈拉尔·西古尔德·约翰·萨弗鲁德(Harald Sigurd Johan Sæverud ,),挪威作曲家,指挥家。先后在卑尔根和柏林学习音乐,后长期在卑尔根生活和创作,并任卑尔根爱乐乐团的客座指挥。纳粹入侵挪威后,他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晚年获得许多荣誉,并被挪威王室封为骑士。萨弗鲁德被认为是挪威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以新古典主义为基础,融合进挪威民间音乐和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哈拉尔·萨弗鲁德

兹德涅克·菲比赫

兹德涅克·菲比赫(Zdeněk Fibich,),捷克作曲家。早年随母亲学钢琴,后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1875年回布拉格任剧院指挥。 1881年辞职,靠作曲和私人教学为生。1900年因肺炎去世。 菲比赫是与德沃夏克同时代的重要捷克作曲家,其风格较少民族特色,更接近德奥传统。他的音乐常常富于文学气息,擅于写景叙事,尤以戏剧作品著名。他的四套钢琴小品集《情绪、印象与回忆》包含有376首小品,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钢琴套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兹德涅克·菲比赫

克伦格尔

#重定向 尤利乌斯·克伦格尔.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克伦格尔

克萨韦尔·沙尔文卡

弗朗兹·克萨韦尔·沙尔文卡(Franz Xaver Scharwenka,),波兰血统的德国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克萨韦尔·沙尔文卡

克里斯蒂安·辛丁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辛丁(Christian August Sinding ,),挪威作曲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曾长时间在德国居住并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晚年回国,逝世前曾加入纳粹,成为其生涯中的污点。辛丁是格里格之后最重要的挪威作曲家,音乐受瓦格纳的影响很大,但保持较明显的民族乐派特点,擅于创作优美的旋律,但音乐个性不够鲜明。生前其作品曾非常流行,现在只有少数作品仍有上演机会。.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克里斯蒂安·辛丁

皮埃特罗·马斯卡尼

埃特罗·安东尼奥·斯泰法诺·马斯卡尼(Pietro Antonio Stefano Mascagni,),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剧《乡村骑士》(1890年)。曾就读米兰音乐学院,但是两年后退学,参加了一个三流巡回剧团并担任指挥。1889年,以歌剧《乡村骑士》参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奥主办的创作比赛,荣获一等奖。次年该剧在罗马上演并获得成功。1935年,逢迎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创作了歌剧《尼禄》。.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皮埃特罗·马斯卡尼

現代音樂

代音樂,也称20世紀古典音乐,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繼承歐洲古典音樂而來的一個音樂紀元,音乐门派繁多,风格多样。.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現代音樂

琼·莱夫斯

·莱夫斯(Jón Leifs,),冰岛作曲家。早年到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后长期在德国生活,1945年冰岛独立后回国居住。其作品大量采用冰岛民间音乐元素,并结合现代音乐技法,音乐风格常具有粗犷荒野的特点,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冰岛作曲家之一。 中国著名指挥家邵恩曾指挥过莱夫斯的作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琼·莱夫斯

理查德·魏茨

查德·魏茨(Richard Wetz,),德国作曲家,音乐学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理查德·魏茨

理查德·施特劳斯

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寫圓舞曲著稱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完全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史特勞斯(R.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理查德·施特劳斯

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

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Mieczysław Karłowicz,),波兰作曲家。先后在华沙和柏林接受音乐教育,1902年回国,大力宣传推广瓦格纳风格的音乐,并与“青年波兰”作曲家小组关系密切。1909年因雪崩事故逝世于塔特拉山。卡洛维茨的音乐风格受德奥浪漫主义影响较大,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他的管弦乐作品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内蕴深刻崇高,但有时不易索解。.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Ипполитов-Иванов,),俄罗斯-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到第比利斯工作。1893年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职,1905-1924年任院长,十月革命后与苏联官方合作。他的作品多受到高加索民间音乐的影响,色彩绚烂,旋律优美,富于东方风格。.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

約翰·菲利普·蘇沙

約翰·菲利普·蘇薩(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是浪漫主義時代後期的一位美國作曲家及指揮家,主要的作品是美國軍旅及愛國進行曲,他亦因此而享負盛名。在大約1890年,有英國雜誌把精於創作進行曲的蘇薩稱為「進行曲之王」,蘇薩的音樂出版商亦採用這個綽號推廣他的音樂,自此「進行曲之王」就變得家傳戶曉。蘇薩最著名的進行曲包括《自由之鐘進行曲》、《雷神進行曲》、《華盛頓郵報進行曲》、《忠誠進行曲》(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曲)及《星條旗永不落》(美國國家進行曲)。 蘇薩的父親有葡萄牙及西班牙血統,母親是德國巴伐利亞人。起初,蘇薩在小提琴家約翰·埃斯普塔及音樂家喬治·費利克斯·本克特的指導下學習彈奏小提琴、音樂理論及作曲。他在1868年以學徒的身份進入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團,在1875年離開軍樂團後學習音樂指揮,後來作為指揮家重新加入軍樂團,一直在那裡待了十二年。蘇薩又自組了一支樂隊,曾經在1892年到1931年到歐洲、澳大利亞及美国演出,共计15,623场,包括在巴黎举办的1900年世界博览会,当时他们的乐队随着另外7个乐队列队行进,穿过了凯旋门。他發明了蘇薩號,這是一種類似低音號的大型銅管樂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蘇薩作為中尉在伊利諾伊州指揮海軍預備隊軍樂團,在1920年代擢升為上尉。他在退役後回到自己的樂隊,直至1932年逝世。.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約翰·菲利普·蘇沙

约克·鲍文

埃德温·约克·鲍文(Edwin York Bowen,),英国作曲家,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克·鲍文

约翰·哈尔沃森

约翰·哈尔沃森(Johan Halvorsen,),挪威作曲家。早年曾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演奏,回国后先后任卑尔根爱乐乐团和国家剧院的指挥。其音乐主要受格里格的影响,有一定民族特色,但.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翰·哈尔沃森

约翰·福尔兹

约翰·赫伯特·福尔兹(John Herbert Foulds,),英国作曲家。其父是哈莱管弦乐团的巴松管演奏员,福尔兹初学大提琴,后来因汉斯·里赫特赏识获得指挥的机会,同时学习作曲。他创作的轻音乐在英国广受欢迎,而严肃音乐的演出机会则很少。1927年他赴巴黎,以为电影配乐为生。1935年到印度搜集民歌并在德里担任音乐指导,1939年在印度逝世。福尔兹的音乐主要是浪漫主义风格,他擅长创作旋律,同时也喜爱异国情调,其音乐通常富于描绘性,优美动听。.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翰·福尔兹

约翰·艾尔兰

约翰·尼科尔森·艾尔兰,(John Nicholson Ireland,),英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曼彻斯特大区的一个苏格兰家庭,少年就成为孤儿,后进入皇家音乐学院从斯坦福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从事教学和作曲工作之余,他也喜爱旅行,特别喜爱海峡群岛的风光。退休后,他隐居在萨塞克斯郡。艾尔兰的音乐曲风精致柔美,善于写景绘色和处理细腻温和的情感,常使用五声音阶,有时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但总体上保持浪漫主义的风格。他的室内乐和钢琴音乐成就尤为突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翰·艾尔兰

约瑟夫·博胡斯拉夫·费尔斯特

约瑟夫·博胡斯拉夫·费尔斯特(Josef Bohuslav Foerster,),捷克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生于一个音乐世家,早年就学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毕业后曾担任乐评家,并成为马勒的好友。 1901年到汉堡任教,1918年回国,晚年受到很高尊崇。费尔斯特寿命很长,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在各种体裁上都有建树。他的作品常带有丰富的个人情感,有时显出神秘倾向。在音乐风格上,很少民族主义色彩,接近德奥传统。他的绝大部分作品目前已很少演奏。.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瑟夫·博胡斯拉夫·费尔斯特

约瑟夫·康特卢布

玛利亚-约瑟夫·康特卢布·德·马拉莱(Marie-Joseph Canteloube de Malaret,),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生于法国南部的奥弗涅山区,少时曾在银行工作,后到巴黎圣乐学院师从丹第学习,并成为一名作曲家。1925年,他创建了旨在收集民歌的组织,前往法国南部,收集了很多当地民歌和宗教曲调。1941年,他曾经为维希政权服务过,成为生涯中的污点。康特卢布的作品较多,但目前大部分已被遗忘,仍在演出的只有他改编自民间旋律的《奥弗涅山区歌曲集》,这些歌曲朴素优美,在经过作曲家的润色之后,更加动人。另外,康特卢布还是一位音乐学家,撰写了丹第的传记。.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瑟夫·康特卢布

约瑟夫·马克思

约瑟夫·鲁伯特·鲁道夫·马克思(Joseph Rupert Rudolf Marx,),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格拉茨学习哲学,20多岁才开始作曲。后移居维也纳,担任教师和音乐评论员。约瑟夫·马克思的作品都是调性音乐,风格比较保守。他主要以艺术歌曲著名,他的歌曲有些接近印象主义,以丰富的和声与旋律著称。.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瑟夫·马克思

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

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Josef Matthias Hauer,),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没有接受过多少专门的音乐训练,主要靠自学成才。自1912年起,豪尔就开始思考十二音列问题,1919年发现了“十二音列的规律”,并先于勋伯格创作出了第一部十二音作品,之后他与勋伯格就十二音技法的著作权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纳粹上台后,豪尔遭到迫害,晚年默默无闻,逝世于维也纳。豪尔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大量理论著作上,他的音乐作品虽然数量很多,但普遍认为质量并不高,很少有机会演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

约瑟夫·苏克

约瑟夫·苏克(Josef Suk,),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德沃夏克,1898年与德沃夏克之女结婚,1905年丧妻。1922年起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学生有马尔蒂努等。苏克的音乐风格受德沃夏克影响较大,早期作品有一定的民族乐派色彩,但晚期作品风格有所变化,追求复杂的和声与对位。苏克有较高的旋律天赋,但风格比较保守,因此作品相对鲜为人知。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之一是《亚兹拉尔交响曲》。 作为小提琴家,他是著名的捷克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之一,并长期担任第二小提琴。他的孙子也是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瑟夫·苏克

约瑟夫·戎冈

玛利-阿尔丰斯-尼古拉-约瑟夫·戎冈(Marie-Alphonse-Nicolas-Joseph Jongen,),比利时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在列日音乐学院学习,1897年获罗马大奖,回国后先后在列日和布鲁塞尔任教。其作品基本是浪漫主义风格,也受到德彪西的一定影响,以色彩丰富著称。他的《交响协奏曲》为多数管风琴家所喜爱。.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约瑟夫·戎冈

纪尧姆·勒克

纪尧姆·勒克(Guillaume Lekeu,),比利时作曲家。早年自学音乐,1888年到巴黎师从弗兰克,弗兰克逝世后师从丹第。1891年获罗马大奖第二名。1894年不幸因伤寒英年早逝。勒克的作品受到弗兰克的影响明显,常采用循环主题,风格细腻优美。.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纪尧姆·勒克

维吉尔·汤姆森

维吉尔·汤姆森(Virgil Thomson,),美国作曲家、评论家。早年曾旅居欧洲,与一些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以及法国“六人团”成员结识,并师从娜迪亚·布朗热。后来他曾长期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从事音乐评论,并且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剧《三幕剧中的四圣徒》和《我们大家的母亲》等,还有曾获得普利策奖的电影配乐《路易斯安那故事》。作为乐评家,汤姆森为现代音乐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经常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例如攻击西贝柳斯等。.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维吉尔·汤姆森

维克托·乌尔曼

维克托·乌尔曼(Viktor Ullmann,),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早年在维也纳求学时结识了勋伯格,后从策姆林斯基学习。30年代初,在瑞士担任乐团指挥。1935年从哈巴学习微分音音乐。1942年被纳粹送进集中营,后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乌尔曼广泛使用各种现代技巧,且他的音乐常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维克托·乌尔曼

维捷斯拉夫·诺瓦克

维捷斯拉夫·诺瓦克(Vítězslav Novák,),捷克作曲家。生于波西米亚南部的一个山区小镇,后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德沃夏克。1909年起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并成为捷克音乐界现代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纳粹入侵和二战后他一直留在捷克,并从事回忆录的写作。 诺瓦克的音乐风格受德奥晚期浪漫主义,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受到德彪西的一些影响。一部分作品有较强的现代性,但晚期作品又趋于保守。他在创作中始终注意保持捷克民族风格,运用丰富优美的配器,因此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尊敬。.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维捷斯拉夫·诺瓦克

罗伊·哈里斯

罗伊·埃尔斯沃思·哈里斯(Roy Ellsworth Harris,),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一个凯尔特裔农民家庭,后随父母移居加利福尼亚。1919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经济,但后来接受了布利斯的指导,并赴巴黎从娜迪亚·布朗热学习作曲,回国后在朱利亚德音乐学院等地任教。哈里斯被誉为“美国的雅纳切克”,他为数众多的交响曲音乐风格粗犷朴实,大量采用美国民间音乐,通俗易懂,富于活力,以第三交响曲最为著名。他的室内乐创作也有一定影响。另外,哈里斯还对政治历史题材兴趣很高,写了许多与美国内战和二战有关的音乐作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罗伊·哈里斯

罗伯特·卡亚努斯

罗伯特·卡亚努斯(Robert Kajanus,),芬兰指挥家、作曲家,西贝柳斯之前芬兰最重要的古典音乐界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深受芬兰民间传说与民族音乐的影响,并对西贝柳斯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虽然最终后者的光芒几乎将他完全盖过。他作为指挥家,也大大促进了芬兰古典音乐的发展,他是西贝柳斯作品的积极推广者,曾为他的很多部作品录过音。.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罗伯特·卡亚努斯

罗伯托·格哈德

罗伯托·格哈德(Robert Gerhard,),德国-瑞士裔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作曲家,母为阿尔萨斯人,原名Robert Juan Rene Gerhard。初曾从格拉纳多斯学钢琴,从费利佩·佩德雷尔学作曲。后来得到勋伯格的赏识后又成为后者的学生。西班牙内战期间被迫迁居国外,先到巴黎,后到剑桥,最终逝世于剑桥。格哈德是序列主义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代表之一,但也有着鲜明的西班牙民族个性。他在其第三交响曲“拼贴”中使用了录音带。.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罗伯托·格哈德

罗杰·塞欣斯

罗杰·亨廷顿·塞欣斯(Roger Huntington Sessions,),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罗杰·塞欣斯

翁贝托·焦尔达诺

翁贝托·梅诺蒂·玛利亚·焦尔达诺(Umberto Menotti Maria Giordano,)出生于福贾(Foggia,意大利东南部一城市),意大利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药剂师,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击剑运动员,但焦尔达诺的身上显示出的是音乐的天赋。不顾家庭的反对,乔达诺于1882年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并在那里学习了七年。在校期间,他创作了第一部歌剧《Marina》,在出版商 Edoardo Sonzogno 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焦尔达诺是所有参赛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作曲家,他后来与当时获得第一名的作曲家马斯卡尼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随即,Sonzogno 委托作曲家写一部歌剧《Mala vita》(悲惨的生活),1892年2月在罗马 Teatro Argentina 首演,因为这部歌剧冷酷的描述了一名那不勒斯妓女的不幸的生活,所以遭到意大利观众的激烈的咒骂,但在维也纳、柏林和布拉格却很受欢迎。1894年,焦尔达诺开始谱写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安德烈·谢尼埃》(Andrea Chenier),1896年3月28日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大获成功,之后便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1903年后焦尔达诺的创作进入了低谷,他最后的作品是一部于1929年在米兰首演的独幕剧《Il re》。1948年11月,作曲家于米兰逝世。 焦尔乔达诺的整个创作时期,其作品带有鲜明的真实主义风格。真实主义(Verismo)指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一种艺术潮流,在1890年代十分流行,在歌剧创作上导致音乐话剧式的艺术处理,尝试将现实中的性格、场景和情感搬上舞台,为追求个别情节不惜牺牲结构的统一和有机的发展。作品中的管弦乐没有明显的划分,旋律连绵不断,主要描写社会底层的人物。最具代变的作品有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La Boheme,1896),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1890)和莱翁卡瓦洛的丑角(Pagliacci,1892)。.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翁贝托·焦尔达诺

热尔梅娜·塔耶芙尔

热尔梅娜·塔耶芙尔(Germaine Tailleferre,),法国女作曲家,六人团中唯一的女性成员。姓氏原作Taillefesse,因为与不支持自己学音乐的父亲抗争,她将姓氏改为Tailleferre。从母亲学习钢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漫长的一生中,她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是在她的两次婚姻中,她的丈夫都阻挠她作曲,令她的音乐灵感大打折扣。.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热尔梅娜·塔耶芙尔

爱德华·埃尔加

爱德华·威廉·埃尔加爵士,第一代從男爵,OM,GCVO(Sir Edward William Elgar, 1st Baronet,),英国作曲家,代表作包括《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和《威風凜凜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其中較為華人熟悉的作品有,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あたしンち)結尾曲便是以其作品《威風凜凜進行曲》改編:而其另一名作《爱的礼赞》(Salut d'Amour)部分旋律先後出現於香港流行歌手梁洛施之《先苦後甜》及韓國兒童歌唱組合七公主的《Love Song》(中文改編版為台灣歌手楊丞琳之《慶祝》)中。.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爱德华·埃尔加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爱德华·亚历山大·麦克道威尔(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美国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瓦尔特·辟斯顿

沃尔特·哈默·辟斯顿(Walter Hamor Piston,),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缅因州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后随父母移居波士顿。1920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因成绩优秀获得到欧洲大陆留学的奖学金,并去巴黎师从杜卡斯和娜迪亚·布朗热,1926年回国后在母校任教直到1960年退休。辟斯顿是受人尊敬的老一代美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很大,有时也采用十二音技法,但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优美风格。他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另外,辟斯顿撰写的许多音乐理论教材如《和声学》《配器法》《对位法》等影响很大,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且有中文译本。.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瓦尔特·辟斯顿

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卡林尼科夫

西里·谢尔盖耶维奇·卡林尼科夫(Василий Сергеевич Калинников,),俄罗斯作曲家。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早年曾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但因学费问题辍学,后学习大管演奏以维生。1892年得柴可夫斯基推荐担任剧院指挥,但由于肺结核加重,不得不辞职到克里米亚休养,并死于该地。卡林尼科夫以其第一交响曲著名,该作品在风格上类似柴可夫斯基,但结构更为严谨,并采用循环曲式,全曲笼罩着梦幻般的俄罗斯气息。.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卡林尼科夫

隆特根

#重定向 尤利乌斯·伦特根.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隆特根

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

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犹太血统的波兰裔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生于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早年在德累斯顿和柏林学习,后长期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1899年定居巴黎。莫什科夫斯基的作品技巧辉煌,旋律优美,特别善于表达异国情调,唯内涵稍逊。所作钢琴练习曲在中国被广泛作为中高级教材使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

莫里斯·埃马努埃尔

玛利·弗朗索瓦·莫里斯·埃马努埃尔(Marie François Maurice Emmanuel,),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第戎度过,后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德利布和弗兰克学习,并与德彪西结为好友。他在音乐史研究方面用功特深,后来成为古希腊音乐研究的权威,并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音乐史教授。埃马努埃尔的作品不少,常在音乐中运用民间曲调,但写作技巧比较简单,也缺乏个人特色,因此流传不广,目前常被演奏的只有为钢琴而作的六首小奏鸣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莫里斯·埃马努埃尔

莫里斯·拉威爾

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樂壇中与克勞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 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夜之魔》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 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莫里斯·拉威爾

莱奥什·雅纳切克

莱奥什·雅那切克(Leoš Janáček,),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與民俗音樂學者。其主要的創作融入了大量摩拉維亞與斯拉夫的名俗音樂元素,並運用較為現代曲風詮釋。与安东宁·德沃夏克和贝德里赫·斯美塔那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莱奥什·雅纳切克

莱因霍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

莱因霍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Рейнгольд Морицевич Глиэр,),乌克兰-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莱因霍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

莱昂·波尔曼

莱昂·波尔曼(Léon Boëllmann,),又译伯埃尔曼,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生于阿尔萨斯地区,后进入尼德迈尔音乐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管风琴师,并在法国各地演出。Havard de la Montagne.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莱昂·波尔曼

莉莉·布朗热

莉莉·布朗热(Lili Boulanger,),法国女作曲家,娜迪亚·布朗热之妹。她是一位音乐神童,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到1912年才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获罗马大奖引起轰动。一战期间献身公益事业,但因健康恶化,不幸于1918年逝世,年仅24岁。她在短暂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继承了福莱的创作传统,又受到德彪西的影响,风格细腻优美,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莉莉·布朗热

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

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桑切斯(Silvestre Revueltas Sánchez,),墨西哥作曲家。早年在墨西哥和美国学习音乐,1929年应查维斯邀请任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助理指挥,曾赴西班牙参加内战。1940年因肺炎病逝于墨西哥城。作品受墨西哥民间音乐影响,并采用无调性,音乐生动而色彩丰富。多有表现墨西哥古文明之作。.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

马塞尔·迪普雷

塞尔·迪普雷(Marcel Dupré,),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出生在鲁昂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当地的管风琴师,并在自己家中建造了一架管风琴。迪普雷18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管风琴演奏。1914年获罗马大奖,1920年成功举办了10场系列音乐会,背谱演奏巴赫的所有管风琴曲。1926年受聘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1934年接替维多尔任圣叙尔比斯教堂的管风琴师直到去世。迪普雷的作品以管风琴曲为主。他的音乐受到巴赫和维尔纳的影响较大,但和声与对位的写作更为复杂,且带有印象主义特点,要求很高的演奏技巧,受到管风琴家广泛欢迎。.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塞尔·迪普雷

马代托亚

#重定向 莱维·马代托亚.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代托亚

马利皮耶罗

#重定向 吉安·弗朗切斯科·马利皮耶罗.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利皮耶罗

马克斯·冯·席林斯

克斯·冯·席林斯(Max von Schillings,),德国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德国西部的一个小城市,早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任哲学教师。但他一直痴迷于音乐,后来曾参加过拜罗伊特音乐节并担任助手,1908年到斯图加特担任指挥,1918年接替理查·施特劳斯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指挥。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呈晚期浪漫主义风格,最著名的是歌剧《蒙娜丽莎》,但该剧与达芬奇的同名画作并无直接联系,另有小提琴协奏曲等管弦乐作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克斯·冯·席林斯

马克斯·雷格

约翰·巴普蒂斯特·约瑟夫·马克西米连·雷格(Johann Baptist Joseph Maximilian Reger,),简称马克斯·雷格(Max Reger),德国后浪漫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克斯·雷格

马诺利斯·卡洛米里斯

诺利斯·卡洛米里斯(Μανώλης Καλομοίρης,),希腊作曲家。早年曾到维也纳学习,归国后创办了国家音乐学院,是希腊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之一。其作品受到理查·施特劳斯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和声丰富复杂,配器手法精湛,并善于吸收希腊民间音乐。.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诺利斯·卡洛米里斯

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

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Mario Castelnuovo-Tedesco,),犹太血统的美籍意大利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r;,),是一位蘇联作曲家。他曾被授予“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

让·克哈斯

让·埃米尔·保罗·克哈斯(Jean Émile Paul Cras,),法国布列塔尼作曲家、海军将领。生、卒于布雷斯特。作为军官,克哈斯在一战中战功卓著,尤其是亚得里亚海战役。终其一生,克哈斯都在从事海军职务。他还曾发明了一种以他名字命名的导航绘图仪。Michel Fleury, "Jean Cras, an exceptional destiny", Polyphème, Timpani, 2003, pp.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让·克哈斯

让·西贝柳斯

尚·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出生名約翰·朱利葉斯·克里斯蒂安·西貝流士(Johan Julius Christian Sibelius),芬蘭作曲家,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让·西贝柳斯

让·阿布西尔

让·阿布西尔(Jean Absil,),比利时作曲家。早年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1922年获罗马大奖,到意大利和法国深造,结识了米约和伊贝尔。回国后长期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任教。其作品风格早期受瓦格纳影响较大,后来亦体现一定的现代性,但始终保持调性。他最出色的创作是钢琴作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让·阿布西尔

谢尔盖·尼基弗若维奇·瓦西连科

谢尔盖·尼基弗若维奇·瓦西连科(Сергей Никифорович Василенко,),俄罗斯-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其作品常富于异国情调。.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谢尔盖·尼基弗若维奇·瓦西连科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Танеев,),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利亚普诺夫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利亚普诺夫(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Ляпунов,),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1885年结识巴拉基列夫,此后一直深受其影响。1893年,他与巴拉基列夫和里亚多夫一同搜集民歌。之后曾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1911年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1923年流亡法国,次年病逝于巴黎。 利亚普诺夫的作品主要受李斯特和强力集团的影响。其乐队作品多采用民歌旋律,同时有复杂的形式。钢琴作品写法近似李斯特,一般需要高度演奏技巧,特别是著名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利亚普诺夫之兄亚历山大·利亚普诺夫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利亚普诺夫

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

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Сергій Едуардович Борткевич,),乌克兰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900年到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之后长期在西欧生活。1914年一战爆发,被遣送回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流亡欧洲,先后定居于柏林和维也纳。晚年曾任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 波特凯维茨被称为“乌克兰的拉赫玛尼诺夫”。其钢琴作品旋律优美,演奏技巧高超,富于描绘性。他的音乐在20世纪长期被埋没,到本世纪才得以复兴。.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諾夫(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是一位出生於俄國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1943年臨終前入美國籍。拉氏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俄國色彩,充滿激情、旋律優美,其鋼琴作品更是以難度見稱。.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鲁杰罗·莱翁卡瓦洛

鲁杰罗·莱翁卡瓦洛(Ruggero Leoncavallo,),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莱翁卡瓦洛学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推崇瓦格纳并受其影响;作有歌剧约20部;根据卡拉勃里安村情杀事件所作的歌剧《》是的代表作品,音乐粗放而富于戏剧性,与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齐名。 莱翁卡瓦洛也曾写作歌剧《波希米亚人》,并因与普契尼的同名作品发生冲突而导致两人关系破裂。.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鲁杰罗·莱翁卡瓦洛

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

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Бори́с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са́фьев,),俄国-苏联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1908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文史系,1910年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系,最初在马林斯基剧院舞剧团担任音乐指导,后来在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和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等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48年担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他早期研究形式主义美学,20年代后期推崇欧洲现代派音乐,30年代中期后,研究俄罗斯古典、民间音乐。 写有很多歌剧和芭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巴黎的火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他的音乐理论著作在苏联的音乐生活中也很有影响力。.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

鲍里斯·米克拉约夫维奇·利亚托申斯基

鲍里斯·米克拉约夫维奇·利亚托申斯基(Борис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Лятошинський,),乌克兰-苏联作曲家。早年在基辅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在基辅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利亚托辛斯基的作品主要继承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传统,大量采用乌克兰民歌旋律,风格质朴生动,为乌克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鲍里斯·米克拉约夫维奇·利亚托申斯基

费卢西奥·布索尼

费卢西奥·但丁·米开朗基罗·本韦努托·布索尼(Ferruccio Dante Michelangiolo Benvenuto Busoni,),意大利钢琴家,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费卢西奥·布索尼

费德里科·蒙波

费德里科·蒙波·丹科斯(Federico Mompou i Dencausse,Federico Mompou,),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作曲家。他的创作受到印象主义音乐以及埃里克·萨蒂的简约风格影响,十分恬淡安逸,而又带着淡淡的西班牙气质。他不写作大型作品,所作基本上都是钢琴曲、歌曲、吉他曲等小规模作品。由于其独特的风格,蒙波的音乐在20世纪乐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并获得过不少奖项。.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费德里科·蒙波

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

保罗·费利克斯·冯·魏因加特纳(Paul Felix von Weingartner,),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生于一个下层贵族家庭,1883年到魏玛从李斯特学习,之后在德国各地歌剧院担任指挥。1891年他执掌柏林皇家歌剧院,后来又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接替马勒的职位。1927年他移居瑞士,1940年在伦敦演出了最后一场音乐会。他是当时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其古典主义指挥风格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他留下了史上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录音。作为作曲家,他也作有很多作品,例如多达七部的交响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

贾科莫·普契尼

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凯莱·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義大利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亞人》、《托斯卡》與《蝴蝶夫人》等歌劇,这些也是当今世界上经常演出的歌劇。這些歌劇當中的一些歌曲已經成為了現代文化的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賈尼·斯基基》的《親愛的爸爸》與《杜蘭朵公主》中的《公主徹夜未眠》在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贾科莫·普契尼

路德维希·图伊勒

路德维希·图伊勒(Ludwig Thuille,),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南蒂罗尔,幼年父母双亡,在因斯布鲁克生活,后到慕尼黑从赖因贝格尔学习,并在当地任教,与理查·施特劳斯结为好友。图伊勒是一位风格比较保守的作曲家,他虽然也写有几部歌剧,但并未获得长久的成功,目前评价较高的主要是他的室内乐作品,如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与管乐六重奏等。.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路德维希·图伊勒

路易吉·鲁索洛

路易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意大利画家和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路易吉·鲁索洛

路易·维尔纳

路易·维克多·儒勒·维尔纳(Louis Victor Jules Vierne,),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路易·维尔纳

路易·迪雷

路易·迪雷(Louis Durey,),法国作曲家,六人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后来加入共产党,创作了不少政治性明显的音乐,包括以毛泽东、胡志明等人的诗歌作品为词的声乐作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路易·迪雷

路易斯·格拉斯

路易斯·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格拉斯(Louis Christian August Glass,),丹麦作曲家,钢琴家。 格拉斯出生在哥本哈根,他几乎是当代的卡尔·尼尔森和尼尔森一样师从加德。然而,他也曾到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并在那时迷恋上弗兰克和安东·布鲁克纳的音乐,他们两人的曲风影响了他的创作的音乐。另外他的风格还受勃拉姆斯的影响较大。许多年来,他曾是丹麦的著名的钢琴家之一,但后来一只手瘫痪,被迫退出舞台,专心于作曲。他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涉及各种体裁。他写过几个有价值的室内乐作品,其中包括四个弦乐四重奏,弦乐六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五重奏和几个器乐奏鸣曲。其中著名的有第六交响曲“丹麦人的诞生”等。 他写了六部交响曲(1893年至1926年),已被Danacord唱片公司录制,而一些室内乐被Da capo唱片公司录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路易斯·格拉斯

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

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Sigfrid Karg-Elert,),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并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弹奏管风琴和簧风琴。他以对各种键盘乐器和管乐器的深入掌握而知名,作品继承了巴赫风格,同时也受到德彪西和斯克里亚宾的影响,具有结构复杂,色彩丰富,效果辉煌的特点。 卡格-埃勒特原姓卡格(Karg),但由于此字在德语中意为“贪婪”,后来应经纪人之要求便加上意为“灵敏”的“Elert”。.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齊格飛·華格納(Siegfried Wagner,),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之子,李斯特的外孙。他很早就开始作曲,后来从瓦格纳的学生洪佩尔丁克学习。1896年,他在拜罗伊特担任指挥,1908年成为拜罗伊特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他作有18部歌剧和一些管弦乐曲、声乐曲,但水平不高,基本沿袭了其父的音乐风格,目前已很少演出。 齊格飛·華格纳是一名双性恋者。.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达尔克罗兹

爱弥尔·雅克·達克羅士 (Émile Jaques-Dalcroze ,又译作达尔库罗兹 ,1865年7月6日 – 1950年7月1日)是一个瑞士作曲家、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提出了体态律动法(或旋律教育法)(eurhythmics),一种通过运动学习和实践音乐的方法。体态律动法的影响体现在美国各学校开设的奥福音乐教学(Orff Schulwerk,意为“孩子音乐教学法” ,起名自德国作曲家Carl Orff)课中。 達克羅士法指通过运动教学音乐概念。学习一种音乐概念使用一组模拟运动,从而培养孩子对音乐表达法的综合的自然的感受。达尔克罗兹感觉到将身体变成一种乐器是产生对音乐的稳固而生动的印象的最好的方法。达尔克罗兹法包括3个同样重要的要素: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 总之,達克羅士法包含了培养一个专业音乐家的主要方法。在该理想的方法中,每个科目的要素联合起来形成音乐教学的方法,其根本是创作和运动。 達克羅士1892年在日内瓦音乐学院任教职时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他在那里教谐音(harmony)和 视唱练耳。是视唱练耳课使他开始测试很多有影响力的革新型的教学法。在1903和1910年间,達克羅士开始公开演示他的教学法。1910年,在德国实业家Wolf Dohrn的帮助下,达尔克罗兹在德国德累斯顿市外的海勒劳开办了一所学校,专门传授他的方法。在海勒劳他传授了很多人,包括Prince Serge Wolkonsky,Vera Alvang (Griner),Valeria Cratina,Jelle Troelstra (Pieter Jelles Troelstra之子),Inga and Ragna Jacobi,Albert Jeanneret (Le Corbusier 的兄弟),Mariam Ramberg,和 Placido de Montelio。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学校关闭了。 他作曲的作品有小提琴和管弦乐小夜曲——C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诗(Poème,第二支管弦乐曲),后两支含在行会(the Guild)出品的CD音乐碟中。.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达尔克罗兹

达律斯·米约

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达律斯·米约

霍华德·汉森

霍华德·哈罗德·汉森(Howard Harold Hanson,),瑞典血统的美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汉森于1896年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瓦胡市。早年在西北大学学习,后到罗马进修。回国后长期担任伊斯特曼音乐学院院长。作为指挥家,举行了一系列专场音乐会和音乐节,专门宣传推广美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其作品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规模宏大,旋律优美,但音乐语言较为保守。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北欧”,第二交响曲“浪漫”等。.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霍华德·汉森

霍雷肖·帕克

霍雷肖·威廉·帕克(Horatio William Parker,),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到慕尼黑从赖因贝格尔学习,归国后在耶鲁大学任教。他的创作风格受德奥传统影响很深,擅于写作大型作品,代表作有歌剧《莫娜》,康塔塔《最后时刻》等。另外,他还是艾夫斯的老师。.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霍雷肖·帕克

胡戈·阿尔芬

胡戈·埃米尔·阿尔芬(Hugo Emil Alfvén,),瑞典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画家。早年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学习,后长期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阿尔芬主要创作管弦乐作品,尤擅对海景的描绘。其作品配器色彩丰富,常富于民间音乐特色。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一瑞典狂想曲《仲夏守夜》。.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胡戈·阿尔芬

胡戈·沃尔夫

胡戈·沃尔夫(Hugo Wolf,),又译吴尔湖,奥地利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境内的温迪施格拉茨(现名斯洛文尼亞格拉代茨)。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两年后被开除。1881年曾短暂担任过萨尔茨堡歌剧院第二合唱指挥,其他生活来源主要靠写音乐评论和友人接济。1897年,沃尔夫精神失常,1903年死于精神病院。 沃尔夫是舒曼之后最伟大的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其歌曲作品继承了自舒伯特以来的传统,又深受瓦格纳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沃尔夫非常注重歌词的文学性,强调严格按歌词的重音和分节来谱曲。其歌曲多用通谱歌体,演唱方法近似朗诵调。钢琴伴奏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常用复杂的半音和声,有时也用简单的自然音和声。沃尔夫常短时期内集中为某个诗人的诗谱曲,力图表现其作品的内涵和个人的气质。 沃尔夫亦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以常常恶毒中伤诋毁勃拉姆斯而知名。.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胡戈·沃尔夫

阿尔·梅利康托

阿尔·梅利康托(又译为阿雷·梅里坎托,Aarre Merikanto,),芬兰作曲家。奥斯卡·梅利康托之子。曾先后在莱比锡和莫斯科学习,后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风格较为保守,有一定印象主义特征,擅长配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梅利康托

阿尔丰斯·迪彭布罗克

阿尔丰斯·约翰内斯·玛利亚·迪彭布罗克(Alphonsus Johannes Maria Diepenbrock, ),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文学家。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学习古典文学,音乐方面全靠自学成才。1894年,辞去教职决定从事音乐事业。后结识了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勋伯格等作曲家,并在荷兰指挥许多近代作曲家的作品上演。迪彭布罗克的音乐作品受到中世纪教堂音乐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较大,后期部分作品也有印象主义特征。.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丰斯·迪彭布罗克

阿尔伯特·凯特尔比

阿尔伯特·威廉·凯特尔比或称艾伯特·威廉·凯特尔贝(Albert William Ketèlbey,),英國作曲家。生于英国伯明翰的阿斯顿,作曲家、指挥、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伯特·凯特尔比

阿尔伯特·鲁塞尔

阿尔伯特·夏尔·保罗·玛丽·鲁塞尔(Albert Charles Paul Marie Roussel,),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伯特·鲁塞尔

阿尔伯里克·马尼亚尔

路西安·但尼·加布里埃尔·阿尔伯里克·马尼亚尔(Lucien Denis Gabriel Albéric Magnard,),法國作曲家。早年学习法律,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斯内。结识丹第后深受影响,并从其学习。1896年在圣乐学院任教。1914年一战爆发。马尼亚尔为保护住宅,开枪打死入侵的德军,结果不幸被杀害。 马尼亚尔的创作风格受弗兰克和丹第影响较大,其作品常用循环主题写法,结构宏大复杂,多使用对位,音乐语言严肃崇高,被誉为“法国的布鲁克纳”。在生前他的作品不受欢迎,多为自费出版。现在他的许多作品,特别是四部交响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上演机会。.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伯里克·马尼亚尔

阿尔伯托·威廉斯

阿尔伯托·威廉斯(Alberto Williams,),阿根廷作曲家,音乐理论家。7岁就进入当地的音乐学校学习,1882年由政府支持赴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弗兰克,1889年回国,1893年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音乐学院,后又从事音乐出版事业。他不仅是一位多产作曲家,还写有许多乐理教科书和音乐随笔,以及一些诗歌。他的作品主要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标题音乐,受法国作曲家的影响明显,同时也采用阿根廷民间音乐素材。进入20世纪后,他有时也使用一些印象主义语汇。阿尔伯托·威廉斯被誉为“阿根廷音乐之父”,是阿根廷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伯托·威廉斯

阿尔弗雷多·卡塞拉

阿尔弗雷多·卡塞拉(Alfredo Casella,),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学家,钢琴家,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弗雷多·卡塞拉

阿尔弗雷德·希尔

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希尔,CMG,OBE(Alfred Francis Hill,),澳大利亚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墨尔本,早年在新西兰生活。曾在莱比锡学习音乐,并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演奏小提琴。返回大洋洲后在新西兰待了一段时间,最后在悉尼定居,并致力于澳大利亚的古典音乐基础建设、音乐教育以及作曲。他的作品数量很大,包括多部歌剧、交响曲以及弦乐四重奏等,有对大洋洲原住民如毛利人元素的运用。1960年希尔逝世于悉尼。他被认为是大洋洲古典音乐的重要先驱者之一。.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弗雷德·希尔

阿尔班·贝尔格

阿尔班·馬利亞·約翰尼斯·贝尔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也逝于該地,是与勋伯格、韦伯恩齐名的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 贝尔格的音乐集马勒的后期浪漫主義和勋伯格的无调性手法和后来的十二音序之大成。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是舊有传统的捍卫者,但是无可置疑地他是20世纪音乐的革新者。貝爾格因為虫咬導致的感染,於1935年的圣誕夜去世。.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班·贝尔格

阿尔贝尼兹

#重定向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贝尼兹

阿尔蒂尔·奥涅格

阿圖爾·奧乃格(Arthur Honegger,(香港譯為:康涅格),),於法國出世的瑞士作曲家。大部份時間生活於巴黎,是法國六人團的成員,其最著名作品是模仿蒸氣車頭聲音的管絃樂交響樂章「太平洋231」。.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尔蒂尔·奥涅格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阿希爾-克洛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法國作曲家。法国作曲家。他被视为第一个印象派作曲家,尽管他极力反对这个形容词。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和《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意象集》、《版畫集》等;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林逸聰,388頁。 德布西出生于一个简朴的家庭,家庭内部并没有多少文化兴趣,但是他在10岁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音乐天赋,可以进入法国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他最初是学钢琴的。但是,尽管音乐学院的保守派教授不赞成,他还是发明了他的创新写作风格。并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发展成熟,在他1902年获得国际声誉之前,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他完成了他唯一一部歌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森德。 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藝術的熏陶。他在馬斯奈等前輩作曲家開創的法國音樂傳統的影響下,結合了東方音樂,西班牙舞曲和爵士樂的一些特點,將法國印象派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造出了其別具一格的和聲,其音樂對自他已降的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Lesure, Page 783。德布西被總括為印象派音樂的代表,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甚至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阿图尔·德·赫里夫

阿图尔·德·赫里夫(Arthur De Greef,),比利时弗拉芒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后赴魏玛师从李斯特,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并留下许多珍贵录音。格里夫的作品主要呈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一定程度上类似拉赫玛尼诺夫。.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图尔·德·赫里夫

阿瑟·富特

阿瑟·富特(Arthur Foote,),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哈佛大学师从佩因学习,后又到法国进修。回国后担任管风琴师并从事教学。富特是19世纪重要的美国作曲家,他主要写作室内乐,风格接近勃拉姆斯。他还写过一些音乐教材,被广泛使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瑟·富特

阿瑟·布利斯

阿瑟·爱德华·多蒙德·布利斯爵士,CH,KCVO(Sir Arthur Edward Drummond Bliss,),英国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瑟·布利斯

阿瑟·本杰明

阿瑟·莱斯利·本杰明(Arthur Leslie Benjamin,),澳大利亚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瑟·本杰明

阿诺德·巴克斯

阿诺德·埃德华·特雷弗·巴克斯爵士,KCVO(Sir Arnold Edward Trevor Bax,),英国作曲家,诗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诺德·巴克斯

阿洛伊斯·哈巴

阿洛伊斯·哈巴(Alois Hába,),捷克当代作曲家,微分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阿洛伊斯·哈巴

里亚多夫

#重定向 阿纳托利·康斯坦丁诺维奇·利亚多夫.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里亚多夫

艾米尔·冯·雷兹尼切克

艾米尔·尼古拉斯··冯·雷兹尼切克(Emil Nikolaus von Reznicek,),捷克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最初曾学习法律,后改学音乐,在布拉格担任合唱指挥,1902年移居柏林,成为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和指挥家。雷兹尼克的曲风属于晚期浪漫主义,以擅于讽刺著称,他和理查·施特劳斯私交不错,但写了数部讽刺理查的作品,如交响诗《失意者》针对《英雄生涯》,歌剧《梯尔的恶作剧》针对理查的同名交响诗等,他还作有一部标题为“讽刺”的交响曲。不过他最流行的作品还是歌剧,特别是其喜歌剧《狄安娜小姐》的序曲流传颇广。.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艾米尔·冯·雷兹尼切克

艾米·比奇

艾米·玛西·切妮·比奇(Amy Marcy Cheney Beach,),常被称为“比奇夫人”,美国女作曲家,钢琴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艾米·比奇

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

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Ermanno Wolf-Ferrari,),意大利作曲家。其父为德国人,母为意大利人,原名Ermanno Wolf,后在姓氏后加上母亲的原姓Ferrari。曾到慕尼黑师从赖因贝格尔学作曲,回国后结识了威尔第,并开始创作喜歌剧。一战后他先后移居瑞士和奥地利,晚年回国居住。沃尔夫-费拉里是20世纪初意大利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旋律优美动人,情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另外他还写有一些管弦乐和室内乐作品,其中以小提琴协奏曲较为著名。.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

若热·维阿纳·达·莫塔

若热·维阿纳·达·莫塔(José Vianna da Motta,),葡萄牙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晚年的得意弟子,曾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家,同时也作有许多作品,并大量采用葡萄牙民间音乐。1957年为纪念他设置了一项音乐比赛。.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若热·维阿纳·达·莫塔

雷夫·佛漢·威廉斯

雷夫·佛漢·威廉斯,OM(Ralph Vaughan Williams,),英國作曲家。他亦是英國民歌的收集者。.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雷夫·佛漢·威廉斯

雷纳尔多·哈恩

雷纳尔多·哈恩(Reynaldo Hahn,),委内瑞拉裔法國作曲家。哈恩的作品种类丰富,但其中最出色的是他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动人,伴奏技法精湛,抒发了作曲家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一直为世人所喜爱。.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雷纳尔多·哈恩

雅克·伊贝尔

雅克·弗朗索瓦·安东·伊贝尔(Jacques François Antoine Ibert,),法国作曲家。早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一战期间在海军服役,1919年获罗马大奖,到罗马进修,故未加入六人团。1937年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956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伊贝尔的音乐创作受德彪西和拉威尔影响,同时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其作品结构简洁生动,色彩丰富,常有阿拉伯特色,特别擅长使用管乐器。.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雅克·伊贝尔

雅科夫·戈托瓦茨

雅科夫·戈托瓦茨(Jakov Gotovac,),克罗地亚作曲家。原先学习法律,后来到维也纳学习音乐。回国后在希贝尼克创建了音乐协会,后来又到萨格勒布任剧院指挥。他的作品为晚期浪漫主义,经常采用克罗地亚民间音乐,风格通俗易解。他的歌剧《诙谐者埃罗》是最著名的克罗地亚民族歌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雅科夫·戈托瓦茨

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

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Jaromír Weinberger,),又译温伯格,美籍捷克作曲家,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裔家庭,曾跟随维捷斯拉夫·诺瓦克和马克斯·雷格学习,1939年逃亡美国。他的音乐深受民间音乐影响,通俗易懂,最著名的是歌剧《风笛手什万达》(:en:Schwanda the Bagpiper),尤其是其中的“波尔卡与赋格”。 魏因贝格尔于1967年8月8日自杀身亡。.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

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

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爵士(Sir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爱尔兰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

查尔斯·格里费斯

查尔斯·汤姆林森·格里费斯(Charles Tomlinson Griffes,),美国作曲家。早年到德国师从洪佩尔丁克学习,并周游欧洲,回国后担任教职,1920年因流感早逝。格里费斯是20世纪早期重要的美国作曲家,同时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钢琴曲《音画三首》和《罗马素描》采用了德布西式的写作手法,他同时也对东方文化非常感兴趣,常在作品中采用五声音阶和全音阶,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查尔斯·格里费斯

查理斯·艾伍士

查理斯·爱德华·艾伍士(Charles Edward Ives,)是美國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他被認為是首先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美國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艾伍士所創作的音樂在他有生之年都沒有受到青睞,連帶他大多數的作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皆未曾演出過。時至今日,艾伍士的音樂被視為"美國音樂根源"之一,美國式的作曲風格表現在貫串於其作品之中的美國民謠音樂。他的試驗性替後人開創出許多音樂上的可能性。.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查理斯·艾伍士

柯达伊

#重定向 柯达伊·佐尔丹.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柯达伊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

潘塔莱昂·恩里克·科斯坦佐·格拉纳多斯-坎皮尼亚(Pantaléon Enrique Costanzo Granados y Campiña,),加泰罗尼亚钢琴家和古典音乐作曲家。他被看作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他的音乐体现出了独特的西班牙风格,他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画家,其绘画风格与弗朗西斯科·戈雅相似。.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恩里克·格拉纳多斯

恩格尔贝特·洪佩尔丁克

恩格尔伯特·洪佩尔丁克 (Engelbert Humperdinck,),又译洪普丁克,是一位德国后浪漫主义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恩格尔贝特·洪佩尔丁克

恩斯特·托赫

恩斯特·托赫(Ernst Toch,),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早年在法兰克福学习,后移居曼海姆。纳粹上台后遭到迫害,流亡到美国,居住在加利福尼亚。他的作品数量很多,风格各异,有一部分呈新古典主义风格,也有的具有浪漫主义气息。他发明了所谓“语音音乐”的技术。.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恩斯特·托赫

格兰维尔·班托克

格兰维尔·班托克爵士,(Sir Granville Bantock,),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伦敦,并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在伦敦和利物浦任指挥,并首演了许多同时代作曲家的新作,如戴留斯的《布里格集市》等。1908年起先后在伯明翰大学和圣三一音乐学院执教,1930年受封为骑士,1946年于伦敦逝世。班托克和西贝柳斯是好友,并受到他的很大影响。班托克多写作标题音乐,作品富于文学性。他的配器技巧高超,有时使用颇具创意的乐队编制(如《凯尔特交响曲》中使用了六架竖琴),并特别喜爱运用赫布里底群岛地区的凯尔特民歌。但总的来说,他的作品并无多少新意,现在已不常演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格兰维尔·班托克

樊尚·丹第

保罗·马里·泰奥多尔·樊尚·丹第(Paul Marie Théodore Vincent d'Indy,),法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樊尚·丹第

欧仁·伊萨伊

尤金-奥古斯特·伊萨伊(Eugène-Auguste Ysaÿe,),又译易沙意,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欧仁·伊萨伊

欧内斯特·布洛赫

欧内斯特·布洛赫(Ernest Bloch,),犹太血统的瑞士裔美国作曲家,指挥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欧内斯特·布洛赫

欧内斯特·肖松

阿梅德-欧内斯特·肖松(Amédée-Ernest Chausson,),法國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欧内斯特·肖松

欧根·达尔伯特

欧根·达尔伯特(Eugen d'Albert,),苏格兰裔德国-瑞士钢琴家,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欧根·达尔伯特

汉密尔顿·哈蒂

赫伯特·汉密尔顿·哈蒂爵士(Sir Herbert Hamilton Harty,),爱尔兰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早年他作为伴奏家登台,曾与克莱斯勒,西盖蒂等名家合作过。后来他结识了汉斯·里希特,受到其帮助,先后出任哈莱管弦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的指挥,1925年受封爵士。哈蒂的作品数量不多,均为管弦乐而作,有优美的旋律和突出的民族风格。。.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汉密尔顿·哈蒂

汉斯·罗特

汉斯·罗特(Hans Rott,),奥地利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罗特自幼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布鲁克纳,并和马勒同居一室。毕业后他到教堂演奏管风琴为生,业余作曲。1880年他完成了E大调交响曲,并将总谱送交勃拉姆斯,但勃拉姆斯粗暴地批评了这部作品,使罗特受到很大打击,并最终精神失常,死于精神病院。 今天看来,罗特的作品虽然稚气未脱,但体现出很高的创作水平和创新意识,目前经常得到演奏机会。.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汉斯·罗特

汉斯·胡伯

汉斯·胡伯(Hans Huber,),瑞士作曲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赖内克,1877年回国,后在巴塞尔任教。其作品受德奥风格影响明显,学院派气息浓重,但同时亦能注意采用瑞士民间音乐和传统题材(如第一交响曲“威廉·退尔”)。.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汉斯·胡伯

汉斯·艾斯勒

汉斯·艾斯勒(Hanns Eisler,),犹太人,奥地利反法西斯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从废墟中崛起》的作曲者,在欧洲乐坛享有盛誉。 艾斯勒曾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作曲,师从勋伯格。1924年获维也纳市创作奖,1925至1933年在柏林音乐高等学校任教。希特勒上台后,他于1933年流亡国外,此间他曾为英国写电影音乐,在纽约新社会研究学校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2年在好莱坞从事电影音乐写作,曾担任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音乐助理。1962年9月6日病逝于东柏林。.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汉斯·艾斯勒

汉斯·普菲茨纳

汉斯·埃里希·普菲茨纳(Hans Erich Pfitzner,),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德奥末期浪漫乐派代表人。.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汉斯·普菲茨纳

法尔泰因·瓦伦

奥拉夫·法尔泰因·瓦伦(Olav Fartein Valen,),挪威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幼年时曾在马达加斯加生活过五年。后到柏林学习音乐。1927年到奥斯陆大学任音乐档案管理员,1935年获作曲家年金,得以专心创作。瓦伦的作品多采用激进的无调性写法,风格类似勋伯格。二战后,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同。.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法尔泰因·瓦伦

潘乔·弗拉季格罗夫

潘乔·哈日拉诺夫·弗拉季格罗夫(Панчо Хараланов Владигеров,),保加利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柏林学习,后曾任德意志剧院音乐指导,并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晚年回国居住。他是最著名的保加利亚作曲家之一,创作风格虽较为传统,但注意结合民间音乐,使作品色彩丰富,优美动听,拥有较高的国际声望。.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潘乔·弗拉季格罗夫

朱塞佩·马尔图齐

朱塞佩·马尔图齐(Giuseppe Martucci,),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号手,马尔图齐自幼学习钢琴,后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演奏,指挥和作曲。他是当时意大利作曲家中罕见的不写作歌剧而以器乐作品为主要创作对象的人。其作品风格受到勃拉姆斯的影响很大,同时又结合了李斯特式的辉煌技巧,演出效果好,但风格略显保守。他的音乐活动为20世纪意大利器乐音乐的复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托斯卡尼尼和马利皮耶罗等人的赞誉,后者并认为马尔图齐的第二交响曲堪称意大利非歌剧音乐复兴的开端。.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朱塞佩·马尔图齐

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時期的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年—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20年—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浪漫主義音樂

海托爾·維拉-羅伯斯

海托尔·维拉-羅伯斯(Heitor Villa-Lobos,),生於巴西,拉美最負盛名的古典樂作曲家,也是著名的指揮家和大提琴家。其音樂作品風格深受巴西民俗音樂影響。 代表作包括《巴西的巴赫风格》第二部的末樂章《內地小火車》和第五部的第一樂章《詠嘆調》;鋼琴組曲《玩偶之家1號》中的第七樂章《小丑》;結他協奏曲;第七交響曲;第一首《歌調》(結他獨奏曲)。.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海托爾·維拉-羅伯斯

慕葵

居樂·埃赫涅·喬治·慕葵(Jules-Ernest-Georges Mouquet / Jules Mouquet,1867年7月10日 - 1946年10月25日) ,法國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慕葵

曼努埃尔·庞塞

曼努埃尔·玛利亚·庞塞·库埃拉(Manuel María Ponce Cuéllar,),墨西哥作曲家。幼年即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后进入墨西哥国家音乐学院,又到意大利和德国学习,之后回国任教,为墨西哥古典音乐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庞塞的作品主要为浪漫主义风格,旋律优美,充满拉丁气息。他的许多吉他曲都是吉他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曼努埃尔·庞塞

曼努埃尔·德·法雅

曼努埃尔·德·法雅-马特乌(Manuel de Falla y Matheu,),又译法里雅、法拉、法利亚,是一位西班牙古典音乐作曲家。.

查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和曼努埃尔·德·法雅

亦称为 作曲家列表/生于1850年至1899年。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齐尔品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亚历山大·蒂洪诺维奇·格列恰尼诺夫亚历山大·汤斯曼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斯克里亞賓亨利·考埃尔库特·阿特伯格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弗兰克·马丁弗里茨·克莱斯勒弗雷德里克·戴留斯弗洛朗·施米特弗朗兹·莱哈尔弗朗兹·施密特弗朗兹·施雷克尔弗朗西斯·普朗克弗朗西斯科·米戈农彼得·沃洛克作曲家德奥达·德·塞弗拉克保罗·杜卡斯保羅·欣德米特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哈拉尔·萨弗鲁德兹德涅克·菲比赫克伦格尔克萨韦尔·沙尔文卡克里斯蒂安·辛丁皮埃特罗·马斯卡尼現代音樂琼·莱夫斯理查德·魏茨理查德·施特劳斯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約翰·菲利普·蘇沙约克·鲍文约翰·哈尔沃森约翰·福尔兹约翰·艾尔兰约瑟夫·博胡斯拉夫·费尔斯特约瑟夫·康特卢布约瑟夫·马克思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约瑟夫·苏克约瑟夫·戎冈纪尧姆·勒克维吉尔·汤姆森维克托·乌尔曼维捷斯拉夫·诺瓦克罗伊·哈里斯罗伯特·卡亚努斯罗伯托·格哈德罗杰·塞欣斯翁贝托·焦尔达诺热尔梅娜·塔耶芙尔爱德华·埃尔加爱德华·麦克道威尔瓦尔特·辟斯顿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卡林尼科夫隆特根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莫里斯·埃马努埃尔莫里斯·拉威爾莱奥什·雅纳切克莱因霍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莱昂·波尔曼莉莉·布朗热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马塞尔·迪普雷马代托亚马利皮耶罗马克斯·冯·席林斯马克斯·雷格马诺利斯·卡洛米里斯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让·克哈斯让·西贝柳斯让·阿布西尔谢尔盖·尼基弗若维奇·瓦西连科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利亚普诺夫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鲁杰罗·莱翁卡瓦洛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鲍里斯·米克拉约夫维奇·利亚托申斯基费卢西奥·布索尼费德里科·蒙波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贾科莫·普契尼路德维希·图伊勒路易吉·鲁索洛路易·维尔纳路易·迪雷路易斯·格拉斯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齐格弗里德·瓦格纳达尔克罗兹达律斯·米约霍华德·汉森霍雷肖·帕克胡戈·阿尔芬胡戈·沃尔夫阿尔·梅利康托阿尔丰斯·迪彭布罗克阿尔伯特·凯特尔比阿尔伯特·鲁塞尔阿尔伯里克·马尼亚尔阿尔伯托·威廉斯阿尔弗雷多·卡塞拉阿尔弗雷德·希尔阿尔班·贝尔格阿尔贝尼兹阿尔蒂尔·奥涅格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阿图尔·德·赫里夫阿瑟·富特阿瑟·布利斯阿瑟·本杰明阿诺德·巴克斯阿洛伊斯·哈巴里亚多夫艾米尔·冯·雷兹尼切克艾米·比奇艾曼诺·沃尔夫-费拉里若热·维阿纳·达·莫塔雷夫·佛漢·威廉斯雷纳尔多·哈恩雅克·伊贝尔雅科夫·戈托瓦茨雅罗米尔·魏因贝格尔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查尔斯·格里费斯查理斯·艾伍士柯达伊恩里克·格拉纳多斯恩格尔贝特·洪佩尔丁克恩斯特·托赫格兰维尔·班托克樊尚·丹第欧仁·伊萨伊欧内斯特·布洛赫欧内斯特·肖松欧根·达尔伯特汉密尔顿·哈蒂汉斯·罗特汉斯·胡伯汉斯·艾斯勒汉斯·普菲茨纳法尔泰因·瓦伦潘乔·弗拉季格罗夫朱塞佩·马尔图齐浪漫主義音樂海托爾·維拉-羅伯斯慕葵曼努埃尔·庞塞曼努埃尔·德·法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