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

指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是俄法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楼。该分行开设于1896年,选址在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的北段与次要道路领事道(大同道)的转角处,对面就是天津汇丰银行大楼。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16 关系: 华俄道胜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汉口)天津市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列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津租界天津英租界上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中华民国和平区 (天津市)维多利亚道 (天津)荷兰臺北毛公鼎滙豐銀行大樓 (天津)

华俄道胜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банк),是代表俄国在华利益的金融机构。1895年12月10日成立,资本来自法、俄、大清帝國三国,总部在圣彼得堡。.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华俄道胜银行 · 查看更多 »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汉口)

华俄道胜银行汉口分行大楼是华俄道胜银行在中国汉口的分行大楼,该分行开设于1896年,坐落在汉口俄租界江滩,今沿江大道162號(与黎黃陂路的拐角處),是一幢造型简洁明快的古典建築。地面4層,1—3楼均设内廊,但每层楼的窗户造型各异,使得整座楼显得富于变化。1926年华俄道胜银行宣布全面停业,不久北伐军进占武汉三镇,此樓成為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大楼,宋慶齡曾住在二樓。现在为武漢藍光電力公司使用,并建立了“宋慶齡紀念館”。并被列为武汉优秀历史建筑。.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汉口)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列表

天津市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人文价值并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和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市中心城区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异国风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与中国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城市风情。尽管一直遭到自然和人为的损毁,这些建筑中完好保留下来的仍有很多。传统上,城市通过设立“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但随着21世纪初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热潮,这些建筑的存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平衡对这些建筑的保护同市中心土地开发之间的关系,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5年7月20日通过名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的地方性法规,受其保护的建筑则称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成立于1949年1月15日。1954年8月成立天津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月21日正式改组)。1980年6月30日,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天津市人民政府。.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天津市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文物局提出,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的省(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天津租界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天津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标志着天津租界历史的结束。 天津租界开辟之后,西方文化对天津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断渗透。租界的建设对天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和示范的作用。天津租界除了影响天津城市风貌的改变之外,租界文化还通过与教会有关的教育、报刊杂志等影响着天津人的文化生活。由租界教会创办的学校、医院、报刊和杂志,代表着不同国籍、不同政治利益,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文化殖民。但是它们同时又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客观上促进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在近代天津迈向现代大都会的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天津租界是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及地域文化承载体,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徽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辉煌。天津租界中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建筑在中国接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使得天津老城部分区域至今依旧保留着百年前的风格。.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天津租界 · 查看更多 »

天津英租界

天津英租界(British concession in Tientsin),是英国设在天津的专管租界。它是近代中国七个在华英租界之一,同时也是天津的九国租界中设立最早、发展最繁荣的租界,因与法租界毗邻位于天津紫竹林附近,亦有“紫竹林租界”之称。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将民国政府迁往天津英租界,使这里一度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及政府所在地。1930年代,英国与日本曾因天津英租界相关问题而爆发冲突和外交纠纷,并导致天津英租界危机。英国租界在天津自1860年起共存在了八十余年。.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天津英租界 · 查看更多 »

上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上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简称华胜大楼,后曾称中央银行大楼,位于上海外滩15号,处于中山东一路、 九江路口。其由倍高洋行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承建,建于1903年,建成后作为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使用,后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行也曾在此处办公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上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中华民国 · 查看更多 »

和平区 (天津市)

和平区是中国天津市的市辖区,区名来自于近代天津最为繁华的道路和平路(原日租界旭街)。该区位于天津市中心,面积9.97平方公里,是天津市区中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辖区,并与毗邻的河西区共享天津市区的区域核心和经济中心的称号。 随着天津租界的飞速发展,自从1920年代起,该区域便逐渐成为天津的经济、教育以及文化中心且延续至今,并一度成为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区内不仅有劝业场、西开教堂、渤海大楼、利顺德饭店、万国桥、静园等诸多近代西洋风格建筑遗存,还有津塔及津湾广场等现代建筑,是最能体现天津城市风貌的辖区之一。.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和平区 (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道 (天津)

维多利亚道(Victoria Road),始建于1860年,北起宝士徒道(Bristow Road),南至狄更生道(Dickinson Road),是天津英租界内开发最早的道路,也是天津英租界内最重要的街道之一。现为中国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的营口道至开封道段。.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维多利亚道 (天津)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毛公鼎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年間所鑄造的青銅鼎,腹內刻有500字金文冊命書,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是西周散文代表作,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故有「抵得一篇《尚書》」、晚清「四大國寶」、「青銅三寶」之譽,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並列為中華民國國寶。.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毛公鼎 · 查看更多 »

滙豐銀行大樓 (天津)

天津汇丰银行大楼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一幢分行大楼,由同和工程司爱迪克和达拉斯设计,始建于1925年,坐落于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维多利亚道(Victoria Road)领事道(Consular Road)交口处(今和平区解放北路和大同道交口的解放北路82号至86号)。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1958年5月至1966年4月,河北省省会驻天津期间,天津汇丰银行大楼是河北省人民委员会驻地。该楼現為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入驻。.

新!!: 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和滙豐銀行大樓 (天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