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厄利孔20毫米机炮

指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

厄利孔20毫米机炮(Oerlikon 20 mm cannon)是瑞士开发的一种采用後座作用的小口径机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火炮被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广泛采购或是仿制。不同国家的版本之间略微有所不同,通常使用60发的弹鼓供弹。它既被用作航空机炮,也被用作水面舰艇的防空炮。.

13 关系: 九九式機炮後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國海軍瑞士白朗寧M2重機槍麻省理工学院英國皇家海軍陀螺儀MG FF機炮榴彈機炮法國戰役

九九式機炮

“九九式機炮”為日本海軍製造的空用機炮,為瑞士厄利孔FF機砲授權生產,普遍裝設於日本帝國海軍的各型軍機上。.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九九式機炮 · 查看更多 »

後座作用

後座作用(recoil operation),有时也称枪管後座式,是三種主要的自動槍械运作方式之一,另两种分别为气动式枪机和反沖作用。.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後座作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M2重機槍

白朗寧M2重機槍(M2 Machine Gun),俗稱五零/點五零機槍(Browning Machine Gun,Cal.),是由約翰·白朗寧在一戰後設計的重機槍,發射12.7×99毫米(.50 BMG)大口徑彈藥。.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白朗寧M2重機槍 · 查看更多 »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成立於1861年,當時目的是為了響應。學校採用了辦學,早期著力於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的實驗教學。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在二戰及冷戰期間,致力開發電腦、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技術;戰後的防禦性科技研究使學校得以進一步發展,教職員人數及校園面積在的帶領下有所上升。大學於1916年遷往現在位於查爾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佔地。 擁有6間學術學院、32個學系部門的麻省理工學院常獲納入全球最佳學府之列。學校一直聞名於物理科學與工程學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發展諸如生命科學、經濟學、管理學、語言學等其他學術範疇。別名「工程師」的麻省理工體育校隊合計31支,涵蓋不同項目,學生因此可參與不同類型的跨校體育聯賽。 ,著名麻省理工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包括了91位諾貝爾獎得主、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6名菲爾茲獎獲獎者、25位图灵奖得主。此校同時具很強的創業文化,由其校友所創辦的公司利潤總值相當於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麻省理工学院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英國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陀螺儀

螺儀(英文:gyroscope),是一種用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基於角动量守恒的理論設計出來的。陀螺儀主要是由一個位於軸心且可旋轉的轉子構成。 陀螺儀一旦開始旋轉,由於轉子的角动量,陀螺儀有抗拒方向改變的趨向。陀螺儀多用於導航、定位等系統。.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陀螺儀 · 查看更多 »

MG FF機炮

MG FF屬於採用彈鼓進彈的空用機炮,它本是瑞士機砲的衍生型,由1936年德國Ikaria Werke Berlin開始研發,MG FF也繼承一部份一次大戰德國的設計哲學,它可安裝在固定與非固定物體或載具上,做為攻擊與防禦兩用的武器。廣泛的被納粹德國空軍拿來運用,其中包括二次大戰前期的時候,到1941年時逐漸被20 mm MG 151/20機砲所替換。 相較競爭對手的設計,如則是由較大的奧立岡FF S機砲的衍生出來- 然而MG FF還是有缺陷,例如較低的射速與較低的槍口初速以及彈鼓會限制炮彈攜帶量。優點在於它是變得更輕與更小。但是安裝在Bf 109戰鬥機與Fw 190戰鬥機的機翼上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於彈鼓須要一定空間,結果讓彈藥攜帶量只有區區60發炮彈。在Fw 190 A-5上面也只有微不足道90發炮彈的攜帶量,至於彈鏈給彈模式只有在試驗機種上才看得到。 MG FF也配備俗稱的新型高容量高爆炸性的炮彈底火,為容納更多的火藥故將炮彈的管壁磨薄。與早期的拋射物相較該型拋射物重量變得更輕以及減少產生的後座力,導致必須修改整個後座力機制。但使用新式彈藥也意外地產生槍機損毀的可能。該新式彈藥被稱為MG FF/M並在1940年夏天被Bf 109 E-4與Bf 110 C-4廣泛使用。 MG FF與FF/M被廣泛使用於戰鬥機上面:從Bf 109 E-3到Bf 109 F-1機型,從Bf 110 C到Bf 110 F機型與從Fw 190 A-1到Fw 190 A-5皆可看見該機砲。Fw 190則是典型武裝配置翼根處安裝2挺MG 151機砲,外翼區域也安裝2挺MG FF機砲,有時為減輕重量也會選擇將MG FF移除。該型機炮也被使用於轟炸機上面: Do 217轟炸機,Ju 88轟炸機,He 111轟炸機,Do 17轟炸機與許多其它型轟炸機。在1941年前期,MG FF機炮被20 mm MG 151/20機砲所取代,並在1943年做為Bf 110戰鬥機的首型傾斜式機砲重回現役,並巧妙的安裝於駕駛艙後方。 MG FF可以發射134 g炮彈;它的槍口初速則為600 m/s;它的射速達每分鐘520發。MG FF/M可以發射90 g HE/M(高爆型薄殼炮彈);槍口初速為700 m/s;射速達每分鐘540發。.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MG FF機炮 · 查看更多 »

榴彈

榴弹原意是一种爆炸性的弹药,通过爆炸撕裂的弹体外壳、使其变成高速飞散的破片,并与爆炸本身等效能一起造成致命或非致命性的效果。 按照杀伤机理来说,榴弹与地雷、航空炸弹等并无二致,其区别在于使用方式:固定埋设的是地雷,从航空航天器上投放的是炸弹,而榴弹则更侧重于通过某种工具或手段把弹药投掷到目标地点。 常见的榴弹可按照抛射方法分类:.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榴彈 · 查看更多 »

機炮

機炮(砲)主要是表示小口徑並可自动射擊的火炮(砲),即為「Autocannon」。.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機炮 · 查看更多 »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新!!: 厄利孔20毫米机炮和法國戰役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