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卡尔莫修道院

指数 卡尔莫修道院

卡尔莫修道院(Convento da Ordem do Carmo)是葡萄牙里斯本的一座历史建筑。其中世纪建筑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成为废墟,其哥特式教堂的废墟为该市仍可看到的大地震的主要痕迹。 卡尔莫修道院位于希亚多区,在一座俯瞰罗西乌广场的小山上,面向圣若热城堡山。它坐落在安静的卡尔莫广场,非常接近圣胡斯塔升降机。 如今毁坏的卡尔莫教堂被用作卡尔莫考古博物馆(Museu Arqueológico do Carmo)。.

15 关系: 加尔默罗会卡斯蒂利亚希亚多康乃馨革命圣胡斯塔升降机圣若热城堡哥特式艺术罗西乌广场罗马天主教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阿勒祖巴洛特战役葡萄牙里斯本若昂一世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加尔默罗会

加尔默罗会(Ordo fratrum Beatæ Virginis Mariæ de monte Carmelo,又譯迦密會,俗称圣衣会,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12世纪中叶,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Bertold)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又译“迦密山”)。会规严格,包括守斋、苦行、缄默不语、与世隔绝。.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加尔默罗会 · 查看更多 »

卡斯蒂利亚

卡斯蒂利亚(Castilla),或譯作卡斯提爾,是西班牙历史地名,由西班牙西北部的老卡斯蒂利亚和中部的新卡斯蒂利亚组成。历史上的卡斯蒂利亚王国,逐渐和周边王国融合,形成了西班牙王国。现在西班牙的君主就是从卡斯蒂利亚王国一脉相传。 卡斯蒂利亚在很早的时候只是莱昂王国东部的一个郡,到了11世纪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区。当时卡斯蒂利亚把首都定在布尔戈斯(Burgos),后来又迁至巴利阿多利德。在之后的四百年中,卡斯蒂利亚带领北部的其它基督教国家从自8世纪起就开始控制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人的手中重新夺回了西班牙的中部和南部。 在1085年,卡斯蒂利亚攻下托莱多后把它改名为新卡斯蒂利亚。1212年的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Las Navas de Tolosa)宣告了摩尔人失去了在南部大部分地区的统治。1230年,卡斯蒂利亚统一了莱昂。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卡斯蒂利亚又相继攻下科尔多瓦(1236年)、穆尔西亚(1243年)和塞维利亚(1248年)。在同葡萄牙签订之后,从1460年3月6日开始,加那利群岛也归卡斯蒂利亚所有。 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聯姻,使这两个王国合并。它们的合并使西班牙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实体。1516年,斐迪南与伊莎贝拉的孙子查理五世成为了这两个王国的君主。参看西班牙君主列表和西班牙王室家族树。 一般认为卡斯蒂利亚的领土大致是由现在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莱昂、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和马德里这几个自治区组成。 卡斯蒂利亚文化是西班牙的主体文化。由于它对西班牙各地文化的兼容并蓄,反而显得自己的特点不明显。卡斯蒂利亚的语言逐渐成为西班牙的首要语言,它被称为 Castellano(卡斯蒂利亚语),也就是現今所稱的西班牙语。.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卡斯蒂利亚 · 查看更多 »

希亚多

希亚多(Chiado)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个广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名称,位于上城(Bairro Alto)和下城(Baixa Pombalina)之间。 希亚多是一个传统的购物区,混合了古老和现代商业机构,特别集中在卡尔莫街和加雷特街。当地人和游客来到希亚多,购买书籍,服装,陶器,或喝上一杯咖啡。希亚多最著名的咖啡馆是巴西人咖啡馆(A Brasileira),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是其顾客。希亚多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区,拥有几个博物馆和剧院。 希亚多的一些建筑物在1988年被一场可怕的大火所摧毁,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修复工程超过10年,由著名建筑师西扎·维埃拉(Siza Vieira)协调,受影响的地区现已恢复。.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希亚多 · 查看更多 »

康乃馨革命

康乃馨革命(Revolução dos Cravos),又称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4月25日发生的一次军事政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帝國英國及法國等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萨拉查反共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維持著相对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憑藉加入美國领導的北約,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殖民戰爭(1961年-1974年)。長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令萨拉查军政權失去了很多葡國人民特別是中下級軍官的支持。 這些中下級軍官組成了「武裝部隊運動」(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简称MFA),於1974年4月25日在里斯本發起政變,期間並有很多平民自發參與。在政变期间,民眾將康乃馨插在了軍人們的步槍上,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来。此革命推翻了20世纪西欧为期最长的独裁政权(42年),之后引发了两年混乱的「过渡时期」,政府更替頻繁,10年內更換15個總理。此後政府宣佈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導致世界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葡國統治獨立。然而因撤離時未有善后,前殖民地莫三比克、安哥拉獨立後隨即爆發多年内戰,葡萄牙被迫收容多達100萬葡裔難民(在葡萄牙称之为「歸僑」Retornados)。 与普通暴力革命相对比,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获得成功。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康乃馨革命 · 查看更多 »

圣胡斯塔升降机

圣胡斯塔升降机(),又名卡尔穆升降机(Elevador do Carmo),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台升降机,位于圣胡斯塔街(Rua de Santa Justa)末端,连接庞巴尔下城较低的街道,与较高的卡尔穆广场(Largo do Carmo)。 圣胡斯塔升降机的设计者是工程师Raul Mesnier de Ponsard,他出生在波尔图 父母是法国人,居斯塔夫·埃菲尔的学生。升降机始建于1900年,完成于1902年,原本使用蒸汽动力,1907年改为使用电力。 这台钢铁升降机高45米,新哥特式装饰,每层不同的样式。通过螺旋楼梯可达顶层,有一个阳台,可供观赏圣若热城堡、罗西乌广场(Rossio)和庞巴尔下城的景色。它设有两个升降机笼,均为木质内饰,最多可乘载20名乘客。 这台升降机已经成为里斯本的一大旅游景观,在里斯本的城市升降机中,圣胡斯塔是唯一垂直的一台。其他诸如光荣升降机(Elevador da Glória)和修道院升降机(Elevador da Lavra),都更像是帮助人们登上里斯本山坡的缆索铁路。 Category:里斯本交通.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圣胡斯塔升降机 · 查看更多 »

圣若热城堡

圣乔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在古堡观景台可俯瞰城景和宽阔的特茹河,是里斯本主要的历史古迹和旅游景点之一。.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圣若热城堡 · 查看更多 »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又译作--,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国,盛行於13世紀,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形成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19世紀之後仍偶而被應用。早期的哥特式雕塑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晚期的哥特式雕刻则追求平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哥特式艺术 · 查看更多 »

罗西乌广场

罗西乌广场(Rossio),正式名称为佩德罗四世广场(Praça de D. Pedro IV),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个广场,位于庞巴尔下城,广场是举行人民起义和庆祝活动,斗牛和处决的地点。现在,罗西乌广场是里斯本本地人和游客喜爱的聚会地点。广场上的一些咖啡馆和商店可追溯到18世纪,如尼古拉咖啡馆(Café Nicola)。 佩德罗四世广场得名于葡萄牙国王佩德罗四世,即第一任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他的铜像安放在广场中央的柱子顶端。 自从14世纪起,里斯本的人口从圣若热城堡周围的山坡地带扩展到山下的低地,此处就是主要广场之一。大约1450年,在广场的北侧兴建Estaús宫,接待来访的外国贵族,后来成为宗教裁判所的所在地。第一次审判(auto-da-fé)在1540年举行。罗西乌广场经常举行公开处决。19世纪,罗西乌广场铺设了葡式碎石路,1874年竖立了国王佩德罗四雕像柱,并采取了目前的官方名称。在19世纪,从玛莉亚二世国家剧院和公共花园向北是里斯本上流社会的地区。.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罗西乌广场 · 查看更多 »

罗马天主教

#重定向 天主教會.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罗马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

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Marcello José das Neves Alves Caetano,1906年8月17日-1980年10月26日),生於里斯本,葡萄牙政治家和新國家时期第102任總理。 原來是里斯本大學的法律系教授,是一個極端保守主義者。1940年開始在薩拉查所建立的「新國家」獨裁政權下任職,出任的團長;爾後又被任命為殖民部部長。 1968年,薩拉查因中風而無法處理公事,他便被指定為繼承人,於9月28日上任,仍延續其法西斯政權的統治。1974年4月25日,由左派將領發動的康乃馨革命迫使他辭職,於翌日被放逐至馬德拉群島;數天後流亡至巴西定居,從此未再返國。卒於里約熱內盧。 C C C C.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 · 查看更多 »

阿勒祖巴洛特战役

阿勒祖巴洛特战役,或安魯杰巴羅達之戰成吉思汗 蒼狼與白鹿IV登場人物:附安的列傳。(葡萄牙语:Batalha de Aljubarrota,英语:Battle of Aljubarrota)发生在1385年8月14日,国王若昂一世(João I)及其将军Nuno Alvares Pereira指挥的葡葡萄牙军队和卡斯提尔国王胡安一世(Juan I)的军队之间。作战地点是阿勒祖巴洛特,在葡萄牙中部的利亚拿镇与Alcobaça镇之间。结果葡萄牙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383-1385 危机结束,若昂(João)成为葡萄牙国王。独立得到了保证,新的阿维斯王朝开始。与卡斯提尔部队零散的边界对抗持续到胡安一世在1390年的死亡,但是这些对抗对葡萄牙的君主制不构成实质威胁。为庆祝胜利和感谢神的帮助,若昂一世命令建造巴塔利亚的圣玛利亚修道院,建立巴塔利亚镇(巴塔利亚是葡萄牙语单词“战役”)。若昂一世国王、他的妻子和他的几个儿子埋葬在该修道院,是葡萄牙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阿勒祖巴洛特战役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里斯本

里斯本(Lisboa),亦稱為葡京,是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都市。其位置位于葡萄牙中南部大西洋沿岸,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为特茹河出海口,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同为西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市區面積84.6平方公里、人口547,631人(2011年)。包含衛星城的都会区人口超過300萬,相當於葡萄牙人口的27%左右。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并命名为Felicitas Julia(意为“祝贺凯撒”)。1256年起正式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从此发展成为欧洲和地中海一带重要的港口与贸易城市。地理大发现时代很多航海家都是由里斯本出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险的,此后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富甲一方的政治与商业中心,现今与波尔图同为葡萄牙两大代表性城市。.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里斯本 · 查看更多 »

若昂一世

若昂一世(),葡萄牙和阿爾加維國王(1385年-1433年)。他是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一世的私生子,母親為特雷莎·洛倫索。6歲時被父親佩德罗封为阿维什骑士团的首领。 1383年10月,若昂同父異母的哥哥斐迪南一世逝世,在沒有男性繼承人下,幾經努力才由斐迪南一世唯一的女兒比阿特麗斯公主繼任。比阿特麗斯公主亦因此與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結婚。但是當時民心卻不希望他倆結婚,害怕因此葡萄牙被卡斯蒂利亞吞併。因此1383-1385年的空位時期發生。若昂另两个同父异母兄大若昂和迪尼什也成为王位竞争者。 直至1385年4月6日,國會宣布在科英布拉會見身為阿维什騎士團首領若昂,會面後宣佈他為葡萄牙國王。這實際上是對卡斯蒂利亞宣戰,因為胡安一世覬覦葡萄牙王位。不久之後,卡斯蒂利亞國王率軍入侵葡萄牙,希望攻陷里斯本及要求若昂一世退位。卡斯蒂利亞的國王胡安一世勾結法國騎兵部隊。另一方面,葡萄牙取得英國軍隊的支持。若昂一世成功抵抗了卡斯蒂利亞的入侵。1385年8月14日,若昂一世在阿勒祖巴洛特戰役中殲滅入侵的敵軍,鞏固了葡萄牙王位,并以哥哥大若昂和迪尼什和西班牙合作为由断绝了他们继承王位的希望。與卡斯蒂利亞有零星的戰鬥直至1390年胡安一世去世為止。 若昂一世在胡安一世死後無嗣的情況下,和平地統治葡萄牙,積極追求國家的經濟發展。1415年,若昂一世派軍隊包圍和征服休達,通過佔領休達,實行他控制非洲海岸航行的目的,此為中世紀的歐洲行出打開阿拉伯世界第一步。實際上亦導致葡萄牙探險家航海時代的開始。 當時的作家形容若昂一世是一個非常有才智的君主,他熱衷於集中君主權力的同時又有仁慈及善良的個性。年輕時因為學習成為宗教秩序的學者,使他不尋常地成為歐洲中世紀期間其中一位有教養的國王。若昂一世熱愛知識和文化的態度也傳遞給他的兒子:未來的國王杜阿爾特是一位詩人和作家、科英布拉公爵佩德羅是當時其中一位博學的王子,以及維塞烏公爵恩里克王子開辦航海學校及投入巨資支持航海科學與發展這個主題。.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若昂一世 · 查看更多 »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1755年--斯本大地震,又名里斯本大地震,發生於1755年11月1日早上9時40分。這場天災造成的破壞和死傷人數在人類史上約排在第11位,死亡人數高達約六萬至十萬人。大地震後隨之而來的火災和海嘯幾乎將整個里斯本付之一炬,同時也令葡萄牙的國力嚴重下降,殖民帝國從此衰落。 现在的地震学家估计这次地震的矩震级达到9级,震中位于圣维森特角之西南偏西方约200千米的大西洋中。它造成的影响首次被大范围地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标志着现代地震学的诞生。这次事件也被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广泛讨论,启发了神义论崇高哲学的发展。.

新!!: 卡尔莫修道院和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