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卡夫卡不插電 vol.1

指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

《卡夫卡不插電 vol.1》是為了慶祝臺北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咖啡廳開業一週年而現場錄製的專輯。此張專輯集結了致力於台灣獨立音樂的八個樂團與音樂人(包括1976、Easy、Finn、回聲樂團、奇哥、橙草、熊寶貝、薄荷葉),以示對獨立音樂的敬仰與堅持。.

15 关系: 卡夫卡不插電 vol.2另类摇滚咖啡店公館 (台北市)回聲樂團獨立音樂熊寶貝樂團EasyEasy Shen音樂專輯自然捲 (樂團)臺北市樂團橙草1976 (樂團)

卡夫卡不插電 vol.2

《卡夫卡不插電 vol.2》是在臺北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咖啡廳現場錄製的專輯,收集了一年來本咖啡廳的音樂紀錄。此張專輯收錄面貌年輕的組合(包括雀斑樂團、黃玠、Quizmaster、Mos、929樂團、馬大文、王榆鈞、Nylas等)之作品,以示對獨立音樂的敬仰與堅持。.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卡夫卡不插電 vol.2 · 查看更多 »

另类摇滚

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也被称为另类音乐或替代搖滾或替代音樂,簡稱替代或另類。是摇滚音乐中的一种音乐类别,源于1980年代的地下独立音乐,并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開始流行。Alternative這個詞意味著有別於主流音樂,和主流音樂是區隔開來的,另类摇滚則是有别于主流摇滚乐,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吉他表现形式,颠覆性的歌词和一种轻蔑漠不关心的态度。另类摇滚原本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包括不同的声音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在1970年代后期的时候,所有的地下摇滚,朋克摇滚(包括朋克、新浪潮、后朋克)都被认定为另类摇滚。 在1980年代后期,隨著雜誌報導,大学校園广播的唱片播放和一些口头宣传强调了另类摇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帮忙定义了其中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哥德摇滚,噪音流行,独立摇滚,独立流行,油渍摇滚,工业摇滚,嘻哈摇滚,和另类嘻哈)。大部分的子分类都有自己的听众,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乐队像Hüsker Dü 和 R.E.M.甚至签约了唱片公司。然而,在当时相对于其他的类别的摇滚乐和流行乐,大部分商业另类摇滚乐队的成就都是有限的。有些作品依然被归为个人作品,只有少部分的广播,电视媒体会播放他们的歌。在1990年代,随着超脫樂團带来的突破性的影响,油渍搖滾和英伦摇滚运动的普及,另类摇滚逐渐被大众接受,变成了一种主流音乐,许多的另类摇滚乐队也因此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1990年代末,受到油渍摇滚和英伦摇滚热潮的消退的影响,另类摇滚在主流乐开始不再那么特别和突出。 另类摇滚的定義在英式英語中特別是指「indie rock」(獨立搖滾)(雖然這個類型的定義界限在電子音樂和嘻哈音樂的融入下已經變得模糊),而在美式英語中則習慣使用「alternative rock」。有時也會以地下音樂(underground music)作為另類搖滾的代稱,但地下音樂通常是指知名度不高的藝人或樂團所演出的音樂,而「indie」(獨立)一詞在英國經常被用來代表另類搖滾,而在台灣這個詞曾被翻譯成「硬地」,有著「硬式風格」和「地下」的含意(參見台灣的,一個以地下樂團、另類搖滾為主的音樂活動)。或是簡稱 alternative)是搖滾樂中的一種類型,最早在1980年內出現,在1990年代開始廣泛流行。「alternative」這個單字的本意「可選擇的」,在1980年代也被用來指在獨立唱片廠牌旗下的龐克搖滾風格樂團,他們和當時的主流音樂類型並不相同。作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類型,另類搖滾自1980年代以來集合了許多獨立音樂的子類型,例如油漬搖滾、獨立搖滾、英式搖滾、哥德搖滾等。.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另类摇滚 · 查看更多 »

咖啡店

咖啡店(café,coffee shop 或 coffeehouse),是零售咖啡飲品的店铺。通常也会搭配销售蛋糕等甜点,有些咖啡店也开始销售茶葉飲料。.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咖啡店 · 查看更多 »

公館 (台北市)

#重定向 公館 (臺北市).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公館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回聲樂團

回聲樂團(英語:Echo),台灣知名樂團,由主唱吳柏蒼、吉他手羅尹均、鼓手慕春佑、貝斯手邱文彥所組成。2011年,以《處女空氣》入圍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2016年被網路溫度計提名十大台灣獨立樂團第八名。.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回聲樂團 · 查看更多 »

獨立音樂

立音樂(Independent Music;或称硬地音乐)用來描述有別於主流商業唱片廠牌所製作的音樂。顧名思義,獨立音樂的製作過程獨立自主,從錄音到出版都由音樂家獨力完成。獨立一詞可用以形容其他音樂類型,如獨立搖滾。雖然許多獨立音樂家的風格無法清楚界定,因而歸類到不同的音樂類型,但在一般說法上或音樂評論中依舊視為一種音樂類型,包括那些非獨立製作的音樂。.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獨立音樂 · 查看更多 »

熊寶貝樂團

寶貝是一支活躍於台灣的樂團,成立於2000年。目前餅乾(主唱兼貝斯手)、魏駿(吉他手)、大偉(吉他手)、陳翰(鼓手)、翡翠(大提琴手)組成。而在2004年以後才開始在台北市各大表演場地演出。.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熊寶貝樂團 · 查看更多 »

Easy

《Easy》是香港樂隊RubberBand的音樂專輯,亦是他們離開金牌大風前最後一張創作專輯,在2012年8月8日發行。.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Easy · 查看更多 »

Easy Shen

Easy Shen,別稱沈簡單,台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家,素食者。高中即參與台灣的獨立音樂場景,以獨特嗓音、高超的音樂掌握度和擅於演奏多種樂器著名。2012年12月22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預言》,以末日題材暗喻人類在科技逐漸發達的世界裡抗拒異化的種種過程及面相,該專輯獲新加坡 Freshmusic 評比最佳新人,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推薦「能量強大,獨立製作中的耀眼之作」。2015年5月15日,以佛家無我概念入歌,譜繪人生百態,推出全新概念專輯《如果身體全部開放了》,並以該專輯入圍第六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創作歌手以及最佳風格類型專輯兩項大獎。2016年11月11日發行第三張概念專輯《如果時間流轉我們依然》,揭露該專輯為其「人生三部曲」之第二部,延續前作討論之議題,以無常為主旨貫穿整張作品。該專輯發行後再度大受好評,獲得KKBOX、Freshmusic等評比為年度十大專輯,台灣獨立音樂龍頭敦南誠品並評選其為年度獨立音樂第一名,Easy Shen以《如果時間流轉我們依然》拿下第八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創作歌手獎項。.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Easy Shen · 查看更多 »

音樂專輯

音乐专辑(),或简称为“专辑”,也有部分地区称呼为“大碟”,指的是多个音频录音作品以CD、唱片、录音带等介质为载体发布的单个项目的统称,一般指含有至少10個音軌的唱片。音乐录制专辑在20世纪初被开发出来,最早的音乐专辑类似数张78转唱片打包成书本的形式;而到了1948年,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的密纹唱片开始取代早期的78转唱片。进入21世纪之后,尽管密纹唱片还在发行,但是唱片的销售已经主要集中在CD、虛擬發行(如MP3)等兩大型態上了。卡式录音带则是从1970年代到2010年代伴随密纹唱片一起使用的一种专辑格式。 音乐专辑可以在移动或固定的录音室、室内体育馆、家中、户外场地或混合场地中录制,而完整录制一张专辑可能需要几小时到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录制,然后“混音”在一起。在录制专辑时如果是一次录制完成而不加任何混音效果也被称为“现场”,即便它是在录音室里录制的。录音室的存在是为了消音和隔绝混响,因此混合不同音轨的时候需要协助;而如果是在其他场地,如音乐会场地或Live House因为允许混响,因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大部分现代录音室都包含丰富的编辑、音效及声音调整等功能。使用现代的录音技术,唱片歌手可以在不同时候的不同房间通过耳机监听其他声部的录音;同时,每个声部都可以单独录制成一条音轨。 专辑封面及封面上的说明文字也是有用的,通常会提供一些附加消息。比如:唱片分析、歌词或歌剧剧本等。 历史上,专辑这个单词用于指代那些以书籍形式集合在一起物品。而在音乐方面的应用见于19世纪早期的短篇音乐唱片集。 随后,相关的78转唱片集合在一起形成书册一样的专辑。Cross, Alan (2012-07-15).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音樂專輯 · 查看更多 »

自然捲 (樂團)

自然捲是一個活躍於台灣的樂團,由奇哥(吉他手)、Riecky(小提琴手)、陽明(鼓手)、阿立(貝斯手)所組成。前主唱娃娃(魏如萱)則繼續往個人演藝生涯邁進。.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自然捲 (樂團)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樂團

樂團、樂隊可以指:.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樂團 · 查看更多 »

橙草

橙草(Orangegrass)是一支台灣的搖滾樂團,來自台北,成立於2004年。現由克拉克(主唱兼吉他手)、小藍(貝斯手)、鳥人(鼓手)三人組成。.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橙草 · 查看更多 »

1976 (樂團)

1976是一個台灣樂團。成立在1996年夏天,成立已超過20年的樂團1976,創作風格深受英倫80年代新浪潮與後龐克音樂影響。已發行過7張創作專輯、3張EP和1張不插電專輯。 團名取1976的原因是最初的團員都出生於1976年,有阿凱(主唱)、大麻(吉他)、昱人(鼓手)、蔡世中(貝斯)。經歷多次的團員變動,以及兵役、團員出國、休團等後,在2004年成員再度穩定下來,延續至今,現任團員為阿凱(主唱)、大麻(吉他)、大師兄(鼓手)、子喬(貝斯)。 第一張專輯《1976-1》由1976自己出資錄音和發行,僅發行了1000張。第二張《方向感》和第三張《愛的鼓勵》則由重要的台灣獨立廠牌,水晶唱片發行,後者有當時貝斯手陳俊熾的大力投入製作,新加入的鍵盤手阿光也帶進不同的音色。之後由於團員服兵役和出國,2001年夏天暫時休團。 2003年7月復出。從2004年五四三音樂站發行不插電專輯《Late Summer of 1976》,2006年發行赴北京錄音製作的《耳機裡的新浪潮》,到與主流廠牌Sony合作、發行的《1976這個星球》、《不合時宜》,摩登少年(典出《耳機裡的新浪潮》收錄歌曲〈摩登少年〉)們的合作異發穩健成熟,儘管十多年過去,現場演出時的熱力也不因年歲增長而減少。.

新!!: 卡夫卡不插電 vol.1和1976 (樂團)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卡夫卡不插電 vol.01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