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漢書

指数 南漢書

《南漢書》為一本紀傳體史書,共18卷,清代學者梁廷柟撰,記載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劉氏在嶺南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歷史。.

67 关系: 劉守正劉弘暐劉玢劉華 (五代十國)劉龑劉鋹劉晟卢光稠南唐書 (陸游)南汉卓惟休古成之史書吳任臣吳珣吳昌文增城公主宋史宋應麟丁璉九國志五代史張遇賢何詞侯融刘隐刘龟图周傑 (南漢)周渭倪曙矯公羨王定保王翷簡文會纪传体盧瓊仙韋夫人 (劉謙)鍾允章鍾有章萬景忻馬皇后 (劉巖)馮元資治通鑒趙昭儀 (劉龑)路振郭崇岳藍繼宗邵廷琄蕭益苏章 (南汉)...陳守中陳用拙陳道庠陈偓暨彥贇林延遇李美人 (刘鋹)李貴妃 (南漢後主)李麗姬李殷衡李承渥梁廷柟梁克貞梁文楊廷藝段氏 (劉謙)曲承美 扩展索引 (17 更多) »

劉守正

#重定向 刘守正.

新!!: 南漢書和劉守正 · 查看更多 »

劉弘暐

劉弘暐(),十国南漢初代高祖皇帝劉龑的第十一子。 南漢高祖劉龑有19子,劉弘暐为第十一子。生母不詳。大有五年(932年),劉弘暐被封为恩王。劉龑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劉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劉弘暐与哥哥刘弘弼、弟弟刘弘简、刘弘建、刘弘济、刘弘道、刘弘照、刘弘益同日被中宗所杀。他们的女儿被中宗纳入后宫,儿子全被杀死。.

新!!: 南漢書和劉弘暐 · 查看更多 »

劉玢

漢殤帝劉玢(),原名劉弘度,五代時期南漢君主,是南漢建立者劉龑之第三子,原封賓王,後改封秦王。 南漢大有十五年(942年),南漢高祖劉龑病重,原以劉弘度及晉王劉弘熙驕傲放縱,因此欲立幼子越王劉弘昌,為臣下所力諫,乃打消此意。不久,劉龑病逝,劉弘度遂繼位,改名劉玢,並改年號光天。 同年,循州(今廣東龍川)變民共推縣吏張遇賢為主,稱中天八國王,改元永樂,一時間南漢的東方州縣多被張遇賢所攻陷。 劉玢驕傲奢侈,荒淫無度。劉龑還在停靈的時條,就肆無忌憚地奏樂飲酒;夜晚則穿著黑色的喪服外出與娼妓混在一起;又命男女赤身裸體供其觀賞;政事廢弛,因此民變愈演愈烈。而左右有忤逆其意者動輒被處死,以致於除了劉弘昌及內常侍吳懷恩外,沒有人敢勸諫,而受勸諫後又不聽。劉玢亦猜忌諸弟及官員,所以叫宦官把守宮門,進宮時要將衣服脫掉檢查,才可以入內,劉弘熙遂生政變之意。 因為知道劉玢喜歡角力,所以南漢光天二年(943年),劉弘熙命陳道庠找來力士數人並告知劉玢,劉玢聽到後大為高興,即與諸王於長春宮聚會飲宴,並觀賞角力。當晚宴會結束,劉玢大醉,劉弘熙於是命力士抓住劉玢,摧擊其前胸斃命。劉玢死後,被諡殤帝。 Category:南汉君主 F 3 Category:五代十國被殺害人物.

新!!: 南漢書和劉玢 · 查看更多 »

劉華 (五代十國)

#重定向 明惠皇后 (閩).

新!!: 南漢書和劉華 (五代十國) · 查看更多 »

劉龑

漢高祖劉龑(粵音:jim5 ,),原稱劉巖,又名刘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國皇帝,蔡州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郡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父亲是南汉追赠圣武皇帝刘知谦,母亲是妾段氏。.

新!!: 南漢書和劉龑 · 查看更多 »

劉鋹

劉鋹()原名劉繼興,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末代君主,是南漢中宗劉晟之長子,原封衛王。.

新!!: 南漢書和劉鋹 · 查看更多 »

劉晟

漢中宗劉晟(),原名劉弘熙,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君主,是南漢建立者劉龑之子,劉玢之弟。.

新!!: 南漢書和劉晟 · 查看更多 »

卢光稠

卢光稠(),晚唐军阀,从885年起控制虔州直至去世,唐亡后名义上同时臣服于后梁及其敌国杨吴。.

新!!: 南漢書和卢光稠 · 查看更多 »

南唐書 (陸游)

《南唐書》,南宋陸游撰,凡十八卷,紀傳體南唐史書。其中本紀三卷,列傳十五卷。記述南唐自公元937年先主李昪建國至975年後主李煜在位時為北宋所滅共39年之史事。此書敘事簡明扼要,保存了大量關於南唐史的珍貴史料,为南唐史中之佳作。.

新!!: 南漢書和南唐書 (陸游) · 查看更多 »

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后失)。971年为北宋所灭。今日廣州頗多南漢開國傳說,北京路有南漢遺跡。.

新!!: 南漢書和南汉 · 查看更多 »

卓惟休

卓惟休,南汉大臣。大宝年间(958-971)为中书舍人。宋灭南汉后,跟随南汉后主刘鋹入宋,改授太仆寺丞。.

新!!: 南漢書和卓惟休 · 查看更多 »

古成之

古成之(947年-1007年),字亚爽,河源县回龙古岭人(今广东河源市)。.

新!!: 南漢書和古成之 · 查看更多 »

史書

#重定向 历史书.

新!!: 南漢書和史書 · 查看更多 »

吳任臣

吳任臣(),字志伊,一字爾器,初字徵鳴,號託園,福建興化府平海衛(今莆田秀嶼區平海鎮)人。 祖籍福建莆田,早年隨父至仁和(今浙江杭州),幼好学,十岁诵古文,好读奇书,为诸生时,考试均名列第一。张治爱其才。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內閣中書王榖振薦舉,举博学鸿词科,試列二等,授翰林院檢討,承修《明史·曆志》。《清史稿》载:“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朱彝尊、汪琬、吴任臣及耒(潘耒)为最著。”二十八年(1689年),分修《律历志》,因工作過勤,連續四十天不眠不休,以舊疾復發,僵仆卒於車中。著述有《周禮大義補》、《禮通》、《春秋正朔考辨》、《山海經廣注》、《字彙補》、《南北史合注》、《託園詩文集》和《十國春秋》114卷。.

新!!: 南漢書和吳任臣 · 查看更多 »

吳珣

吳珣,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吳珣勇敢有謀略,官至巨象指揮使。乾和六年(948年),皇帝劉晟趁南楚馬希萼、馬希廣兄弟爭國,命他和招討使吳懷恩攻打賀州,攻陷該地後,南楚將領徐知新、任廷暉率兵救援。吳珣、吳懷恩指揮士兵在賀州城下鑿下大阱,然後覆上覆竹箔、蓋上泥土;當徐知新、任廷暉屬兵到城下就全部墮下大阱,死者不計其數,徐知新等人僅以身免。之後吳懷恩攻打昭州,吳珣帶領部下擾掠全州就回國,並在史書中失去記載。.

新!!: 南漢書和吳珣 · 查看更多 »

吳昌文

吳昌文(,,即位後稱南晉王(),歷史上稱為後吳王()及吳後主,越南吳朝君主,亦是王朝建立者吳權的次子。950年,吳昌文推翻奪位者楊三哥,並於次年稱王,與兄長吳昌岌同理國政。965年,吳昌文在征戰中陣亡,其後全國陷入十二使君割據時期。.

新!!: 南漢書和吳昌文 · 查看更多 »

增城公主

增城公主,是中国五代十国南汉创基人烈宗刘隐之女。 乾亨九年(925年),大长和骠信郑仁旻遣使赠送朱鬃白马向南汉求婚,使者自称是郑仁旻的母弟清容布燮、归仁庆侯郑昭淳。郑昭淳赋诗,南汉群臣不能及。高祖刘岩把侄女嫁到云南,第二年(926年),郑仁旻服丹药而死,公主最后在云南去世。.

新!!: 南漢書和增城公主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南漢書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應麟

宋應麟,中國清朝官員,本籍中國浙江。宋應麟於1769年(乾隆34年)接替李倓,於台灣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又稱淡水同知,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為正五品,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約今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實為北台灣的統治者。.

新!!: 南漢書和宋應麟 · 查看更多 »

丁璉

丁璉(,),又名丁匡璉(),越南丁朝开国皇帝丁部領的長子。被其父和北宋冊封为南越王。 972年,丁部領以南越王丁璉的名義遣使攜帶方物,前往北方的北宋朝廷請求冊封。 973年,交州丁璉入宋朝朝廷進貢,宋太祖因此冊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又冊封丁璉為檢校太師、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 978年,丁部領以幼子丁項郎为皇太子,丁璉对此非常不满。 979年春,丁璉派人殺害丁項郎。11月某天晚上,宫廷侍卫杜释乘丁部领“夜宴醉卧廷中,遂弑之”,同时杀死南越王丁璉。.

新!!: 南漢書和丁璉 · 查看更多 »

九國志

《九国志》,共五十一卷,北宋文人路振編撰紀傳體史書。 寫五代十國时南方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东汉(即北汉)、南汉、闽、楚九国之事蹟,君王传记为世家、臣子传记为列传。后来,路振之孙路纶补撰北楚二卷,又称《补九国志》。明清以来佚失,清朝邵晋涵在《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由周梦棠重编为十二卷、列传一百三十六篇。并在卷首补撰世家。 Category:五代十国史书 Category:北宋典籍 Category:紀傳體 Category:11世紀書籍.

新!!: 南漢書和九國志 · 查看更多 »

五代史

#重定向 旧五代史.

新!!: 南漢書和五代史 · 查看更多 »

張遇賢

張遇賢(),五代十国时岭南农民起义首领。循州博罗(今广东博罗)人。 原是博罗县胥吏,因南汉殇帝刘玢暴虐,民众起义,光天元年(942年)七月,义军以張遇賢为首领。張遇賢自称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由黄伯雄为副,以曾景全为谋主。攻破循州,众至十余万,起义军都穿红衣,人称“赤军子”。次年越南岭,在南唐境内虔州(今江西赣州),连克数县,在白云洞建造宫室营署。刚刚即位的南唐中主李璟派边镐、严恩镇压。943年十月,為其部將李台所執降南唐。張遇賢被送到金陵后被杀。.

新!!: 南漢書和張遇賢 · 查看更多 »

何詞

何詞(),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何詞官至宮苑使。乾亨七年(923年),唐莊宗李存勗建立後唐、消滅後梁,聲威傳至南漢,令高祖劉龑恐懼他會攻打過來。於是劉龑派遣使節到開封假裝互访通好,實際想藉此了解後唐虛實。朝中大臣推薦能言的何詞,而他也表示不會有負國家;劉龑立刻明令他以原官出使,國書以「大漢國主致大唐皇帝」奉上。 當時唐莊宗在魏都,何詞在鄴宮得召見。唐莊宗問劉龑近事,何詞都一一回答;同時指出南漢聽聞唐莊宗新登基,仰慕聲靈而差遣臣子陳述我國物貢,並說明因秋天將親自祝賀,所以以他先行敬獻。唐莊宗相信他的說話,後來何詞回國,他對劉龑說明後唐消滅後梁之後,唐莊宗已經驕傲自滿,又親近宦官伶人,朝政已經敗壞;他們自顧不暇,不會侵略南漢。劉龑十分高興,不再和後唐通好。不久唐莊宗被弒,大家都佩服何詞的先見之明,之後何詞在史書中失去記載。.

新!!: 南漢書和何詞 · 查看更多 »

侯融

侯融(),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侯融在高祖劉龑時擔任著作郎,他為人慷慨、上朝會直言。當時劉龑出兵攻打未臣服的州寨,故以用兵得宜自負;之後劉龑打算北伐,侯融上諫嶺南久經戰事,百姓生活艱苦,建議劉龑休養生息。劉龑聽取了他的建議,因此乾亨年間太平無戰事。 侯融逝世後,南漢在白藤江之戰大敗,劉龑的兒子交王劉弘操戰死。劉龑將原因歸咎於侯融,認為軍事不振是他的建議所致,下令剖棺暴屍。.

新!!: 南漢書和侯融 · 查看更多 »

刘隐

刘隐(),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官员、割据军阀,南汉政权的奠基者,南漢追尊襄皇帝。父親南漢追尊圣武皇帝刘谦,母親是南漢追尊武皇后韋氏。.

新!!: 南漢書和刘隐 · 查看更多 »

刘龟图

劉龟图,十国南漢初代高祖皇帝劉龑的次子。 南漢高祖劉龑有19子,劉龟图为第二子。生母不詳。大有五年(932年),劉龟图被封为康王(《南漢書》,《十国春秋》作雍王),与兄长雍王刘耀枢都是早逝。 清代史书《十国春秋》卷61・南漢4・列传、《南漢書》卷8・諸王公主列传・高祖諸子部为他立传。后来南漢第二代皇帝殤帝劉玢为劉龑的第三子,第三代皇帝中宗劉晟为劉龑的第四子。 2.

新!!: 南漢書和刘龟图 · 查看更多 »

周傑 (南漢)

周傑,唐朝末年及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周傑的父親周德扶在唐朝擔任司農卿。周傑自小聰明,開成年間中進士,釋褐試補任獲嘉尉,又出任弘文館校書郎;廣明元年黃巢作亂,唐僖宗逃亡入四川、改元中和,他上書萬字,陳述治亂辦法,獲擢任水部員外郎、轉司農少卿。 周傑對每樣學問都有涉獵,尤其精於曆法。他占星發現嶺南在亂世割據中稍為安定,便叫弟弟周鼎求任封州錄事參軍。到天復年間,周傑放棄官職南遷,劉隱聽聞就邀請他到幕府,以賓儀對待,負責占候天文災變;但他以年老愧於以星象在朝中工作,稱病拒絕,唯劉隱亦寬待他。劉龑稱帝,強行任命他為司天監,命令他占卜國祚。周傑占卜出國家有五百五十五年國祚,令劉龑十分高興,給予豐厚賞賜。史書記載其實周傑早知南漢國祚短暫,只得五十五年,但害怕劉龑猜疑,因此加上五百年欺騙他。 周傑後來遷任太常少卿,九十多歲才去世。他生前留心術數律曆,全因發現曆法大衍曆有弊病,著有《極衍》二十四片傳世。兒子周茂元傳承其學,劉龑時期任司天少監,入宋朝授監丞;孫周克明也精通曆法術數,開寶年間任司天六壬、臺主簿,景德年間上奏著作,獲賜進士、拜太子洗馬殿中丞。他喜歡藏書,懂得辭藻,曾尋找碑銘編寫南漢史書十多卷,事未成就去世了,文稿亦散佚。.

新!!: 南漢書和周傑 (南漢) · 查看更多 »

周渭

周渭(922年-999年),字得臣,昭州恭城东乡炉口(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县平安乡路口村)人。北宋初年政治人物,以刚正和清廉著称。.

新!!: 南漢書和周渭 · 查看更多 »

倪曙

倪曙,字孟曦。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唐中和(881年~885年)进士,为太学博士。黄巢起义时返乡,后为刘隐幕宾。 南汉高祖刘䶮即位后,任工部侍郎、尚书左丞。后梁龙德元年(921年),任同平章事。 S Category:福州人 Category:唐朝进士 Category:五代十国宰相.

新!!: 南漢書和倪曙 · 查看更多 »

矯公羨

矯公羨(,,又作「皎公羨」),交趾峯州人,原為交趾統治者楊廷藝牙將。矯公羨發起兵變,殺楊廷藝而代之,臣服鄰近交趾的中國南漢政權。最後,矯公羨被楊廷藝另一員牙將吳權所殺。.

新!!: 南漢書和矯公羨 · 查看更多 »

王定保

王定保(),字翊聖,晚唐著名詩人吳融之婿。南昌(今江西)人。 。咸通十一年(870年)出生。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進士及第,天復三年(903年)避亂湖南,為容管(今广西南宁市南)巡官,後遭亂不能北返,先依馬殷,不得馬氏重用,改依靠清海節度使劉隱,擔任幕僚。 唐哀宗天佑二年(905年)劉隱死,其弟劉龑(劉巖)稱帝,國號漢,定保只得入仕南漢。劉龑称帝时,王定保极力反对,貞元二年(916年)劉龔故意讓他出使荆南,然后称帝,定保回國時對他說:“建國當有制度,吾入南門,清海軍額猶在,四方其不取笑乎。”劉龔知他在諷刺,並不介意。後任寧遠節度使。王定保善文辞,曾寫就《南宫七奇赋》,“一时称为绝伦”,“雅好著述,老而弥笃”,晚年開始寫作《唐摭言》。南汉大有十三年(940年),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不逾年而卒。著有《唐摭言》十五卷、文集三十卷。.

新!!: 南漢書和王定保 · 查看更多 »

王翷

王翷(),五代十国南汉时宰相。 南汉高祖大有末年,王翷官至右仆射兼西院御史。当时越王刘弘昌贤德,大有十五年(942年),高祖劉龑病危,想改立刘弘昌为太子,与王翷商议。王翷说应该让秦王劉弘度出镇邕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晋王刘弘熙出镇容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再立越王为太子。之后崇文使萧益劝阻不可废长立幼,计划停止。劉龑死后,劉弘度即位,即殇帝劉玢。光天二年(943年),刘弘熙杀害劉玢,自立为帝,即中宗刘晟。王翷时任左仆射,乾和三年(945年),刘晟追查王翷废长立幼之罪,将他罢相,改任英州(治今广东省英德市)刺史。王翷在途中被赐死。.

新!!: 南漢書和王翷 · 查看更多 »

簡文會

簡文會,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咸寧人。 簡文會自小聰穎,銳意治理學問,喜歡讀書、寫詩和寫文章,個性也十分正直。乾亨年間,高祖劉龑採用楊洞潛意見開进士科,他取得第一名,官尚書右丞。中宗劉晟繼位,建立嚴刑峻法,又殘殺諸王,每次醉後就會暴躁到侍從無法制止。簡文會嘗試上諫,就被貶謫為正州刺史;他在任內律己愛民,盡心規劃民事,視同家鄉一樣,故獲得名聲。不久簡文會去世,他的官所被稱為「魁崗堡」,旁邊的井被稱作「狀元井」。.

新!!: 南漢書和簡文會 · 查看更多 »

纪传体

紀傳體,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皇族、外戚、一般人物稱「傳」,列國諸侯稱「世家」或「載記」,記載制度、風俗、經濟等稱「志」、「意」或「考」,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馬遷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记》纪传体體例编纂而成,“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而朝鮮的《三國史記》《高麗史》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史》是以紀傳體寫成的。.

新!!: 南漢書和纪传体 · 查看更多 »

盧瓊仙

盧瓊仙,中國五代十国之南汉中宗劉晟的女官及末代皇帝劉鋹的妃嬪,封才人。 盧瓊仙在劉晟在位時已經在後宮任女官,劉晟於乾和年間封她及黃瓊芝為女侍中。劉鋹繼位後,政事都委託她與宦官龔澄樞處理,後來另一位宦官陳延壽推薦女巫-樊胡子-(一作樊胡)到宮中,稱玉皇大帝派她來授劉鋹為「太子皇帝」,盧瓊仙、龔澄樞、陳延壽是玉皇大帝派遣來輔助劉鋹,不可以因有過錯而治罪。 南漢滅亡後,盧瓊仙下落不見記載。.

新!!: 南漢書和盧瓊仙 · 查看更多 »

韋夫人 (劉謙)

武皇后韦氏(),南汉追尊襄皇帝刘隐的母亲,南汉高祖劉巖的嫡母。南海軍節度使韦宙的侄女。 刘谦年轻时候在韦宙军中为牙校,身份低微,但容貌非常出众。韦宙做主允许这个侄女和刘谦结了婚。婚后刘谦社会地位上升迅速。873年生子刘隐,另有一子刘台。 韦氏性悍,御夫很严,刘谦私纳侍妾段氏,不敢令韦氏知道,藏在别处,在889年生下一子劉巖。韦氏得知后,勃然大怒,亲自提刀刺死了段氏,卻因不忍,而抱回了段氏生的婴儿劉巖,和她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养大。917年,劉巖建立南汉,追尊已经去世的嫡母韦氏为武皇后。 Category:唐朝女性人物 Category:五代十國追封皇后 ~.

新!!: 南漢書和韋夫人 (劉謙) · 查看更多 »

鍾允章

鍾允章(),五代十国时南汉大臣,祖籍邕州宣化(今广西南宁市),后徙居于番禺(今广东番禺)。 鍾允章为人侃直,不畏强暴。南汉高祖时考中丁未戊申(947—948年)文科进士,其弟亦同时考上文科进士,曾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官职;谓之一门双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被中宗刘晟所知。鍾允章文思敏捷,凡诰敕碑记多出其手,官至工部郎中,知制诰。乾和年间,辅佐中宗经略湖南,取贺州、昭州等州。后来中宗命鍾允章辅导太子劉鋹。后主劉鋹嗣位,大宝二年(959年)秋,鍾允章被擢升为尚书左丞,参知政事。上疏请诛乱法宦官,以正纲纪,后主不听。宦官对他人人切齿,其年十一月,内侍监许彦真诬鍾允章谋反,拔剑登上祭坛欲将他杀死,被鍾允章呵斥而止。许彦直马上又驰马入宫,向刘诬告鍾允章将要在祭祀的时候谋反。后主遂族诛鍾允章。鍾允章博学善文辞,所作诗文甚富,但多散佚不传。《全唐文》卷八九二收文一篇。《全唐诗》卷七九五收诗二句,一说为南汉时伶人所作。.

新!!: 南漢書和鍾允章 · 查看更多 »

鍾有章

鍾有章(),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鍾有章是尚書左丞鍾允章的弟弟,年少就懂得寫文章,與兄長齊名,官至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後主劉鋹繼位初年,在羅浮山興建天華宮、雲華閣,左立含陽門;右立起雲門,十分華麗。劉鋹因而命鍾有章寫下文章記載,稱大手著作。但不夠半年,鍾允章就在大宝二年(959年)被人陷害滅門,而鍾有章此前已死,所以未受牽連。.

新!!: 南漢書和鍾有章 · 查看更多 »

萬景忻

萬景忻,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將領。 萬景忻年少時即以驍勇聞名,高祖劉龑即位師提拔為牙校。大有年間,他跟隨劉龑出征,累積功勳至指揮使。殤帝劉玢繼位,張遇賢在正州起兵搶掠,越王劉弘昌、循王劉弘杲共同討伐張遇賢但被圍困,萬景忻和陳道庠奮戰殺出重圍,帶領二王離開。應乾時,他又出兵循州攻打張遇賢,收復該處,亦因此獲得褒獎。之後萬景忻在史書中失去記載。.

新!!: 南漢書和萬景忻 · 查看更多 »

馬皇后 (劉巖)

#重定向 馬皇后 (南漢).

新!!: 南漢書和馬皇后 (劉巖) · 查看更多 »

馮元

* 馮元 (嘉靖進士),嘉靖二十年進士、明朝政治人物。.

新!!: 南漢書和馮元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新!!: 南漢書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趙昭儀 (劉龑)

赵昭仪,中國五代十国之南汉开国皇帝劉龑的昭仪,殇帝刘弘度生母。 赵氏美貌出眾,史称有殊色,在高祖劉龑的宫中非常得宠。乾亨四年(920年)趙氏生下兒子刘弘度。大有年间(928年-942年),趙氏被封為昭仪。943年,殇帝继位,尊母亲为皇太妃。其后事迹不详,殇帝在位一年,就被弟弟刘晟篡位。.

新!!: 南漢書和趙昭儀 (劉龑) · 查看更多 »

路振

路振,字子发,祁阳(今湖南省祁阳县)人。 唐懿宗時宰相路岩之後。路岩貶死嶺外,其子路琛避仇於祁陽,遂定居於此。幼颖悟,五歲能诵《孝经》、《论语》。淳化年间,作《卮言日出赋》,为宋太宗激赏,擢置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後知滨州、河中府、邓州。知制诰。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充任“贺契丹国主生辰使”出使辽朝,录成《乘轺录》。后改授太常博士,官左司谏。晚年徙居潭州湘潭(今属湖南)。嗜酒,以疾卒。有《九國志》51卷、《楚青》5卷等。.

新!!: 南漢書和路振 · 查看更多 »

郭崇岳

郭崇岳(),南汉将领。本是宫媪梁鸾真养子,宋师南征破韶州时,后主刘鋹听从梁鸾真的推荐,以郭崇岳为招讨使,与大将植廷晓一同率部前往马迳防御宋军。崇岳秉性懦弱,无勇无谋,每天只向鬼神祈祷击退宋兵。植廷晓向郭崇岳进言不可坐以待毙,尔后自率部队前往水边营地,令郭崇岳殿后。宋兵兵临城下,后主欲向潘美请降时,郭崇岳又力阻不肯。稍后廷晓战死,崇岳退避栅中,潘美令民夫手持火把,乘夜间风大,纵火烧寨。南汉军遂大败,崇岳死于乱军之中。.

新!!: 南漢書和郭崇岳 · 查看更多 »

藍繼宗

蓝继宗,字承祖。广州南海(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南汉、北宋宦官。 蓝继宗幼为宦官。初事南汉刘鋹。十二岁时归宋。宋太祖时为中黄门。宋太宗即位,从征北汉太原,官至西京作坊副使、勾当内东门。元德皇后、章穆皇后举行丧仪,为按行园陵使。宋真宗北征澶州,蓝继宗为勾当留司皇城司。后擢入内副都知,为天书扶持都监。晋升为崇仪使、勾当皇城司。修玉清昭应宫,和刘承珪主管工程。因为章穆皇后陵隧道下陷获罪,贬为如京使。主管修建景灵宫,晋升为南作坊使,又监修会灵观、祥源观。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勾当三班院,修国史院。宋仁宗时,历任左骐骥使、忠州防御使、永定陵修奉钤辖、昭宣使、宣政使、宣庆使、景福殿使。死后赠官安德军节度使,谥号僖靖。养子蓝元震。.

新!!: 南漢書和藍繼宗 · 查看更多 »

邵廷琄

邵廷琄(),南汉大臣,任内常侍。大宝(958年-971年)初年,宋代周时,邵廷琄即向后主刘鋹指出,北方战乱多年,南汉赖以偏安,但分裂战乱的局面不会久存,应当为即将发生的统一战争做好准备,且应与宋通好。刘鋹并未采纳,并对邵廷琄产生厌恨。不久,宋将潘美攻陷郴州,刘鋹以邵廷琄为招讨使,率军屯于洸口。邵廷琄在洸口整饬兵备,一时稳住局面。然而朝中有人匿名告发邵廷琄此举係图谋不轨,刘鋹遂遣使将其赐死。.

新!!: 南漢書和邵廷琄 · 查看更多 »

蕭益

蕭益,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蕭益是南梁昭明太子蕭統的後裔,曾祖蕭悟曾為大理司直;祖父蕭倣中進士,歷任諫議大夫、兵部尚書、同平章事等職務;父親蕭廩亦中進士,累官尚書郎、中書舍人、京兆尹。高祖劉龑即位,以蕭益世家顯赫提拔錄用;大有年間擔任崇文使。當時矯公羨和楊廷藝前將領吳權舉兵爭奪交州,矯公羨差遣使節賄賂蕭益,希望劉龑出師。劉龑以萬王劉弘操統兵救皎公羨,劉龑自己統兵屯駐海門聲援,問蕭益策略;他回應:「現在大雨,海路險阻,吳權不可以忽視。大軍應該持重,採用嚮導前進,否則不能收兵。」劉龑不聽他的建議,結果吳權殺了皎公羨,劉弘操全軍覆沒,才令劉龑回想蕭益的策略,急忙撤退。 劉龑病重時,和右僕射王翷計劃讓殤帝劉玢和中宗劉晟出鎮,立越王劉弘昌為太子。蕭益問疾劉龑,劉龑告訴他此計畫,更命他籌畫行動;蕭益勸諫立嫡是古 今通行制度,立少子會令長者爭位,而且二王在外、兵力集中在他們身上,如果他們反叛,國家將禍不單行。於是劉龑停止計劃,之後蕭益在史書中失去記載。.

新!!: 南漢書和蕭益 · 查看更多 »

苏章 (南汉)

苏章(),唐朝末年封州人。年轻时事封州刺史刘隐为牙将。性忠厚果敢,以勇力闻名。《九国志·苏章传》《南汉书·苏章传》 乾宁三年(896年)十二月,薛王李知柔出任清海军节度使,广州牙将卢琚派谭弘玘据端州拒之。苏章随刘隐进讨之,伏甲船中,诱杀谭弘玘,又袭杀卢琚,迎接李知柔。因苏章有功,李知柔奏署他为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 天复二年(902年),割据虔州的卢光稠克韶州,以子卢延昌为刺史守之。卢光稠派弟弟卢光睦攻潮州被时任清海军留后的刘隐击退后,刘隐欲攻韶州,其弟刘岩认为虔州必来救,韶州不可速取,刘隐不听,从双石出舟船,正逢大雾,白昼如夜,卢延昌军四出,以铁缆系大钩投入刘隐的船,清海军惊慌失措,但苏章引弓射杀数人并用巨斧击钩,铁缆无用,卢延昌退走。清海军兵临城下,韶州守军在楼上指着刘隐骂污言秽语,刘隐羞惭不敢看左右,苏章将骂人者一一射死,清海军水军乘胜鼓噪想要登城,但这时峡北江水暴涨,运粮道路断绝,卢光稠亲自率众来援,清海军被卢光稠部将谭全播伏击所败,屡战屡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卢延昌开城袭清海军之后,苏章劝刘隐弃船走陆路,清海军不成列,刘隐的马死了,苏章就把自己的马给他,自己徒步殿后,韶州军看见了,不敢进逼。《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刘隐几乎仅以身免。苏章以功得刘隐表迁封州刺史。 刘隐死后,刘岩袭位,苏章又事刘岩为牙校,积功充左右街使。刘岩命苏章典禁卫诸军,号龙中军。刘岩后来建立南汉。大有元年(928年)三月,楚国人兴水军侵封州,在贺江打败守军,守军有一千人溺死。刘岩命苏章率神弩军三千、战舰百艘往救,到贺江,沉铁索于水中,在两岸造巨轮挽住铁索,其上筑堤以隐蔽之,在堤中埋伏壮士,轻舟迎战,诈败而奔,楚军以为怯,追杀入堤中,苏章举巨轮挽铁索锁楚军船,楚军船不能进退,再用强弩夹江射之,楚军大败,解围遁去,苏章全歼楚军,缴获其战船百艘而归。以功迁封州团练使。苏章骁勇善战,行军多合古法,遂为一时名将。《十国春秋》卷六十三 苏章的儿子五人,都是中郎将,豪侠任气,行为不轨,当时广州人号为“五郎将”。苏章年老,不能教训。后来有人告发苏章五子谋叛,苏章五子都被逮捕下狱处斩。苏章因功免于牵连,羞愧不自安,抑郁成病,大有十年卒。 梁克贞与苏章同时用兵,勇略颇亚之。.

新!!: 南漢書和苏章 (南汉) · 查看更多 »

陳守中

陳守中,字允中,贵州贵阳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后六旬改正科為恩科進士,三甲九名,后官湖南零陵縣知縣。.

新!!: 南漢書和陳守中 · 查看更多 »

陳用拙

陳用拙,本名陳拙,字用拙,唐朝末年及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連州高良人。 陳用拙在天祐年間擢進士,任著作郎;梁王朱全忠計畫謀朝篡位時,他不齒朱全忠所為而不求仕途。劉隱擔任清海節度使時,陳用拙自薦充任出使冊封;劉隱知到他有留下的意向,故給他幕府署任職務。之後朱全忠代唐自立,建立後梁,下詔通知劉隱。陳用拙勸劉隱依然奉天祐年號,不過劉隱未聽取他的意見,唯其他事情都會與他商議,並任命他為觀察判官。 乾化元年(911年),劉隱病逝,劉龑為節度副使,陳用拙為劉隱繕寫遺表,令劉龑對他信任,升宮軍巡官。到乾化四年(914年),他出使吳越國,國王錢鏐召他對答,他回應:「劉龑新襲節度使,希望和吳越成為兄弟,現在派來使節奉送禮物歲幣給兄長,願兩地永遠友好。」錢鏐十分高興,收下聘幣,又送陳拙用大量金錢禮物。他再三辭謝,不得已收下後回國就盡奉獻給劉龑。乾亨初年,晉官吏部郎中、知制誥,之後去世。 陳用拙少年時熟習禮樂,曾為寫詩登上臨湟樓,著有詩集八卷;他又精通音律,編寫《大唐正聲琴籍》十卷,但已失傳。.

新!!: 南漢書和陳用拙 · 查看更多 »

陳道庠

陳道庠,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端州人。 陳道庠父親陳璫在唐朝末年避亂定居端州,力氣十分大。刘隐聽聞其忠勇,招攬陳璫到其麾下,並隨刘隐到廣州,任命為龍虎將軍後逝世。陳道庠最初以虎賁郎、驍果起家,有父親的風範。大有末年給事晉王劉弘熙,劉龑在疾病時任命他為元帥府馬步軍都指揮使。 光天初年張遇賢起兵,陳道庠和萬景忻跟隨越王劉弘昌、循王劉弘杲征戰,於錢帛館被圍困;他和萬景忻奮戰殺出重圍,帶領二王離開。劉玢繼位,猜忌諸弟及官員,叫宦官把守宮門,進宮時要將衣服脫掉檢查,才可以入內,劉弘熙遂生政變之意:他找陳道庠找來劉思潮等數名力士並告知劉玢,劉玢聽到後大為高興,即與諸王於長春宮聚會飲宴,並觀賞角力。當晚宴會結束,劉玢大醉,劉弘熙於是命陳道庠和力士抓住劉玢,摧擊其前胸斃命。 劉弘熙繼位改名劉晟,是為中宗,陳道庠以功臣領英州刺史,可隨時出入宮中,並獲得豐厚賞賜。然而劉晟不久亦如同劉玢一樣猜忌諸弟及官員,劉思潮等人亦先後被誅,令陳道庠不安。特進鄧伸和陳道庠父親陳璫舊日交識,陳道庠曾留下《漢紀》問他意見;鄧伸罵此書有韓信、彭越的事蹟,陳道庠看過後十分恐懼,決定謀反。唯他謀反未成事即被劉晟發現,和鄧伸一同收監,次日被斬首並族誅。.

新!!: 南漢書和陳道庠 · 查看更多 »

陈偓

偓,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南汉官员,在南汉第三位皇帝南汉中宗刘晟年间为宰相。 陈偓家世不详。拜相前,他任户部侍郎。乾和二年(944年),他被授知政事。三月,刘晟杀当时为主要宰相的弟弟中书令、都元帅越王刘弘昌,在朝臣中选择新宰相,廷臣都推举陈偓,遂被加同平章事为宰相。作为宰相的陈偓没有短处和长处,庸懦无能,极少有所建言,只是充宰相之位而已。其离职或去世的时间都没有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进士陈瑸著《雷祖志》载后主刘鋹大宝十二年(969年)曾派同平章事陈偓单骑试验雷神是否灵验,似当时陈偓仍在相位。.

新!!: 南漢書和陈偓 · 查看更多 »

暨彥贇

暨彥贇(),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暨彥贇在乾和年間擔任巨艦指揮使。當時中宗劉晟好奢華,離宮、設宴耗費不菲,赋税收入不能應付開支。因此,劉晟暗中命令暨彥贇與士兵入海,偽裝盜賊搶劫商船,搶得財物充作無名之費。內侍省丞潘崇徹攻克郴州,使暨彥贇戍守該處邊境;他盡力守衛該處,以有谋略聞名。大寶七年(964年),宋朝將領丁德裕圍郴城,他出戰不利,最後郴城被攻陷、他被殺。.

新!!: 南漢書和暨彥贇 · 查看更多 »

林延遇

林延遇(《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南汉的权势宦官。.

新!!: 南漢書和林延遇 · 查看更多 »

李美人 (刘鋹)

#重定向 李貴妃 (南漢後主)#妹妹.

新!!: 南漢書和李美人 (刘鋹) · 查看更多 »

李貴妃 (南漢後主)

李贵妃,中國五代十国之南汉末代皇帝劉鋹的貴妃,宦官李讬的養女。.

新!!: 南漢書和李貴妃 (南漢後主) · 查看更多 »

李麗姬

李丽姬,《续资治通鉴长编》作李丽妃。中國五代十国之南汉中宗皇帝刘晟的爱姬,与内侍监许彦真专权用事。後主劉鋹時,龔澄樞和许彦真有矛盾,告發李丽妃和许彦真勾結,许彦真想要暗殺龔澄樞,事發许彦真被處死。.

新!!: 南漢書和李麗姬 · 查看更多 »

李殷衡

李殷衡(),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南汉官员,拜为宰相。.

新!!: 南漢書和李殷衡 · 查看更多 »

李承渥

李承渥,南汉将领。大宝年间,积功升为大将。后宋师南征,连破昭州、桂州、连州、贺州,后主刘鋹任命李承渥为都统,带兵十余万,屯于韶州莲花峰下。当时岭南兵常以大象布阵,每只大象装载数十名士兵,均手执兵器乘象前进,以壮士气。李承渥亦以象兵出战宋将潘美,潘美集中劲弩射象,大象痛而奔走,不仅使乘员坠地也踩踏了己方士兵,李承渥军遂溃散大败,承渥仅以身免。.

新!!: 南漢書和李承渥 · 查看更多 »

梁廷柟

#重定向 梁廷枏.

新!!: 南漢書和梁廷柟 · 查看更多 »

梁克貞

梁克貞(),五代十国时南漢官员。 梁克貞有用兵谋略,最初交州的曲承美接受後梁的節鉞,高祖劉龑稱帝時曲承美曾斥責劉龑為僭偽,並對抗南漢政權。劉龑很不滿意,大有三年(930年),劉龑派遣將他和李守鄘攻打交趾,擒拿曲承美;又命人出使占城,得知該地出產水兕、山羊、犀角和孔雀等寶物。梁克貞奉命出海到占城,以兵威威脅占城獻上寶物,令海外懾服。 梁克貞留守在交趾,後來在大有十年(937年),交州節度使楊廷藝被牙將矯公羨所殺,部下吳權次年就出兵攻打矯公羨。矯公羨遣使向南漢求救。劉龑以萬王劉弘操統兵去救皎公羨,梁克貞出任先頭部隊,但戰敗而歸,刘弘操阵亡。此後史書再無梁克貞的記載。.

新!!: 南漢書和梁克貞 · 查看更多 »

梁文

梁文(),字光輔,江西吉安府龍泉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南漢書和梁文 · 查看更多 »

楊廷藝

楊廷藝(,,部份文獻寫成「楊延藝」()),越南史上亦稱為「楊正公」,交趾愛州人,原為靜海節度使曲氏將領,當其主曲承美被中國南漢灭亡後,楊廷藝奮起抵抗,奪取了交趾的統治,因而被視為是越南自立建國的重要人物之一。.

新!!: 南漢書和楊廷藝 · 查看更多 »

段氏 (劉謙)

段氏(),唐朝末封州刺史劉謙之妾,南汉高祖劉龑的母亲。名字、来历等皆无可考。劉謙为官时偷偷纳段氏为妾,安顿在外室。 889年,段氏生下男婴刘陟(后改名劉龑),消息走漏。刘谦的妻子韋氏大怒,亲自提剑奔至,但面对新生的婴儿又未能下手,结果只杀了段氏,把婴孩抱回,和她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养大。 刘龑建立南汉後,只承认教养自己成人的嫡母韦氏为母后,从未承认段氏为母后。 Category:唐朝女性人物 Category:唐朝被殺害人物 Category:南汉皇帝配偶 Category:中国皇帝亲母未得尊后位者 ~.

新!!: 南漢書和段氏 (劉謙) · 查看更多 »

曲承美

曲承美(,生卒年不詳),越南史上亦稱之為「曲後主」,在917年至930年(或923年),繼承父親曲顥的靜海節度使一職(名義上受中國後梁承認),管治交趾(今越北地區)。其後,為割據嶺南地區的南漢所攻破,曲承美被擒,靜海節度使曲氏遂亡。.

新!!: 南漢書和曲承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