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京安全区

指数 南京安全区

南京安全区又称南京难民区,是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即将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时,南京城内的欧美侨民出于人道主义,为保护平民免遭战火而成立的难民区。安全区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进行管理,共设25个难民收容所。国际委员会与同样由西方侨民发起成立的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期间,庇护了难民区内约25万中国难民。1938年2月18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日本占领军的逼迫下改为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成为一个纯粹的救济机构,安全区随之解散,但区内的难民收容所直到6月才全部关闭。.

33 关系: 华侨招待所旧址南市难民区南京大屠殺南京市南京保卫战史迈士山西路 (南京)上海市上海路 (南京)中华民国中山路 (南京)中国抗日战争人道主义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米尔斯约翰·马吉约翰·拉贝难民饶家驹魏特琳贝茨鼓楼医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金陵中学金陵神学院長谷川清杭立武汉中路 (南京)淞沪会战新街口 (南京)日本军

华侨招待所旧址

华侨招待所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81号,原为1930-1933年所建的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招待所,1947年后改为营业性宾馆,其中1945年8月至9月一度作为筹备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前进指挥所驻地,今为江苏“议事园”酒店。建筑由范文照设计,高三层,采用钢筋混凝上结构和庑殿顶的中国传统宫殿风格,外立面以混凝土仿中式立柱,入口处前出卷棚顶抱厦。.

新!!: 南京安全区和华侨招待所旧址 · 查看更多 »

南市难民区

南市难民区(La Zone Jacquinot),是1937年到1940年,中日战争期间,在中国上海南市地区毗邻法租界的部分地区成立的供中国难民居住的军事中立区,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华洋义赈会会长饶家驹创建,由中立国人士进行管理,中国警察维持秩序,得到两租界和中日交战双方的同意。南市难民区保护了大量中国平民的安全。1940年6月饶家驹神父回法国后,南市难民区解散。 后来中国的南京、武汉、广州,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曾经建立过这一模式的国际安全区。1949年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中参考了饶家驹的经验。.

新!!: 南京安全区和南市难民区 · 查看更多 »

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杀(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報告書)是侵华日军在大日本帝国侵华战争全面升级的初期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6周以上,直到1938年2月才开始有所收敛。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在大屠杀第一个月内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1945年日本投降后,1947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认为南京大屠杀中有超过20万的中国人被日军杀害。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日本学界对遇难人数的估计有20万人、4万人、2万人等几种,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區引起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新!!: 南京安全区和南京大屠殺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南京安全区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或南京戰役、南京之役,是1937年繼淞滬會戰之後,大日本帝國陸軍向中國首都南京推進所發生的戰役。日本稱為南京攻略戰。.

新!!: 南京安全区和南京保卫战 · 查看更多 »

史迈士

刘易斯·斯特朗凯西·史迈士(Lewis Strong Casey Smythe,),美国传教士,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南京大屠杀见证者,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和管理委员会秘书。.

新!!: 南京安全区和史迈士 · 查看更多 »

山西路 (南京)

山西路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内的一条道路,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到江苏路圆环,与江苏路、宁海路、颐和路、珞珈路以及四卫头交汇;南侧与傅佐路交汇;东北端与中山北路交汇,接湖南路。 该处原是南京城北部一片荒地,1930年代根据首都计划,该路西端以西建成高级住宅区,1931年开辟此路。山西路与中山北路、湖南路路口一带逐渐形成南京城北的一处商业区,建有山西路百货大楼等。1990年代以后,其东侧的湖南路兴起为南京第二大商业圈,而山西路两侧地块也陆续改建为高层建筑,原设于此的一座基督教堂迁往附近的江苏路。 3路、8路、22路、42路、74路、78路、114路、318路、819路公共汽车通过本路。 该路保留至今的一座非高层建筑为山西路124号,原为中英庚款董事会,是负责办理中国学生前往英国留学事宜的机构,兴建于此路开辟初期的1937年,中国宫殿样式,杨廷宝设计。1946年徐悲鸿回到南京,傅厚岗住宅被人占住,即暂寓此处。1959年,鼓楼区政府迁此办公。 山西路139号原有一座基督教堂。1941年,基督徒赵淑英奉献自己的房产,改建为灵光堂。1946年,贾玉铭创立的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从重庆南山迁回南京,设于此处。后建成两层简易楼房。1958年南京市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该堂与云南路26号的灵粮堂、韩家巷1号的黄泥岗聚会所、黄泥岗中华布道会鼓楼堂等合并,称基督教山西路堂。1966年教堂关闭,1982年恢复礼拜,1999年迁入江苏路60-10号新堂,并更名为基督教江苏路堂。.

新!!: 南京安全区和山西路 (南京)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南京安全区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路 (南京)

上海路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长约2公里,南端与位于秦淮区的汉中路、莫愁路相接,北端止于北京西路和云南路路口。中段经过华侨路永庆巷、广州路、汉口西路陶谷新村和南阴阳营南秀村等。上海路自北端至广州路口一段东西两侧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故有很多外籍人士居住于此,是南京外籍人士聚居最密集的地区。上海路此段亦云集了很多风格各异的酒吧和咖啡馆。.

新!!: 南京安全区和上海路 (南京)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新!!: 南京安全区和中华民国 · 查看更多 »

中山路 (南京)

中山路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心的一条长2公里,宽40米的南北向交通干道。南起新街口广场,北至鼓楼广场,与北面的中央路和南面的中山南路构成南京市的南北方向主轴线。该路与长江路-华侨路、珠江路-广州路、学府路等干道相交。1929年兴建,是从下关中山码头直到中山陵全长20公里的迎陵大道的一部分。全路宽广笔直,两旁各有两排高大的悬铃木(法国梧桐),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南段是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的一部分。1990年代以后,全路两侧多已改建为高层建筑,仅留存少量民国建筑。.

新!!: 南京安全区和中山路 (南京)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南京安全区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重视人类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的,另有重视神类、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等的思想主张。 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和人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有密切关系。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新!!: 南京安全区和人道主义 · 查看更多 »

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交通部的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3—305号。现使用者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新!!: 南京安全区和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 查看更多 »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101号(原251号),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南京安全区和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 · 查看更多 »

米尔斯

米尔斯(德语:Mils)是奥地利蒂罗尔州因斯布鲁克兰县的一个市镇。总面积6.93平方公里,总人口4151人,人口密度599.0人/平方公里(2011年)。.

新!!: 南京安全区和米尔斯 · 查看更多 »

约翰·马吉

约翰·马吉(John Magee,),籍貫賓州匹茲堡,美国传教士,以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中国平民而著名。 1912年至1940年5月,馬吉在南京下关挹江门外的道胜堂教堂传教。南京大屠杀期间,马吉牧师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以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马吉牧师曾参与救助中国难民,并拍摄了日本军人屠杀中国人的纪录片。1946年,马吉牧师曾经在日本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为日军南京大屠杀作证,称“日军到处杀害中国人”,但是当被问及“是你亲眼看到的吗?”时,马吉牧师回答称:“我亲眼看见的只有一起”。马吉牧师称该起日军射杀中国人事件发生在1937年12月17日,当时他在自家的阳台上看见一名中国人被日本兵杀害,马吉牧师描述的整个事件经过是一名中国人向一名日本兵做了什么之后忽然逃走,日本兵追上去后将其射杀。马吉牧师所称的该起事件在其日记中虽然也有提及,但是日记中马吉牧师明确表示“我并没有真正看到杀害现场”。 2000年8月2日,南京市下关区政府将马吉牧师曾经传教的道胜堂教堂(今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图书馆)命名为约翰·马吉图书馆。.

新!!: 南京安全区和约翰·马吉 · 查看更多 »

约翰·拉贝

约翰·拉贝(John Rabe;)是生於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末至1938年初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和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

新!!: 南京安全区和约翰·拉贝 · 查看更多 »

难民

难民,是移民之一類,因某种不可抗的原因,例如战争、天灾等,而被迫迁移居住地,甚至是放棄国籍的人。各国移民法例对于难民问题的处理方法虽不尽相同,但大多时候,会采取“原居地遣返”或给予“政治庇护”。.

新!!: 南京安全区和难民 · 查看更多 »

饶家驹

饶家驹(Robert Jacquinot de Besange, S.J. )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父,长期在中国传教,二战期间曾在中国上海建立南市难民区。.

新!!: 南京安全区和饶家驹 · 查看更多 »

魏特琳

明妮·魏特琳(或譯沃特林,中文名华群,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女,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塞科尔,美国基督会在华传教士。南京大屠杀见证者。.

新!!: 南京安全区和魏特琳 · 查看更多 »

贝茨

#重定向贝德士.

新!!: 南京安全区和贝茨 · 查看更多 »

鼓楼医院

#重定向 南京鼓楼医院.

新!!: 南京安全区和鼓楼医院 · 查看更多 »

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1888年—1952年)是美国教会1888年在中国南京创办的私立教会大学,1928年向中华民国教育部注册。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Jinling University in China)金陵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金陵大学各院系分别并入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原私立金陵大学校舍归南京大学,原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舍归南京师范学院。在香港,上海圣约翰大学董事会主席以及岭南大学的李应林另行建立了崇基學院(1963年及以後成為香港中文大學一部分),以承繼包括金陵大学在内的13所大陆地区国民政府迁台前存在的著名基督教大学。.

新!!: 南京安全区和金陵大学 · 查看更多 »

金陵女子大学

金陵女子大學位于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

新!!: 南京安全区和金陵女子大学 · 查看更多 »

金陵中学

#重定向 南京市金陵中学.

新!!: 南京安全区和金陵中学 · 查看更多 »

金陵神学院

金陵神学院,为美国美南长老会和美北长老会于1907年在中国南京联合创办,后来美以美会、监理会、基督会等陆续加入,原校址位于汉中路140号.

新!!: 南京安全区和金陵神学院 · 查看更多 »

長谷川清

長谷川清(),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官。最終階級正三位、勳一等、功一級,海軍大將。福井縣福井市出身。台灣日治時期第18任總督。.

新!!: 南京安全区和長谷川清 · 查看更多 »

杭立武

杭立武(),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于安徽省滁州出生,籍貫浙江省杭州。一生历任教育、文化、外交、社团等各方要职,晚年仍积极不懈地从事国民外交、保障人权和救助难民等工作。.

新!!: 南京安全区和杭立武 · 查看更多 »

汉中路 (南京)

汉中路是中国南京的一条交通干道,东西走向,东到新街口,西到汉中门,全长1931米。路南属于秦淮区,路北属于鼓楼区。 汉中路是1930年代首都计划的一部分,新街口广场开辟以后,1931年到1932年,从新街口向西,在原有狭窄的旱西门大街(石鼓路)以北,新开辟一条笔直的东西道路,宽40米,两旁种植悬铃木。 路名的来源是“汉中市(府)”,并非来源于汉中门。而汉中门是因为当初修汉中路因为出城的需要在城墙上新开的城门,因路得名汉中门。 与汉中路交汇的南北向道路有:.

新!!: 南京安全区和汉中路 (南京) · 查看更多 »

淞沪会战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或上海戰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變)爆发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會戰。卢沟桥事变后,蔣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國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發起战役。對中國而言,标志著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由地区冲突真正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使當時日本國力遠高於中國,也動員全國,馬上投入全面戰爭。例如隨即大量增加公債發行,並發起了日本全國性的「消費節約運動」。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國當時首都南京門戶,又是中國經濟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每年對外貿易額佔全國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劃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三个月。.

新!!: 南京安全区和淞沪会战 · 查看更多 »

新街口 (南京)

新街口位于中国南京市新街口街道的中心区域,是一处著名的商业中心。“新街口”一词可能用来指新街口广场,也可能指以新街口广场为中心的地区,有新街口商圈、新街口中央商务区等称谓;广义的新街口则指新街口街道,辖区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新街口每逢节假日日均客流量峰值七十万人次,七十九家世界五百强分支机构进驻,其商贸集中度超过北京王府井、上海徐家汇并翘首中国,成为中国商贸密集度最高的地区,因此有“中华第一商圈”的说法。.

新!!: 南京安全区和新街口 (南京) · 查看更多 »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新!!: 南京安全区和日本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南京难民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