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南京地方教会

指数 南京地方教会

“南京教会”是地方教会(又名基督徒聚会处、基督徒聚会所或小群)的一处重要的教会,它起源于1926年,甚至早于上海地方教会。.

目录

  1. 21 关系: 南京市南京事件季永同上海地方教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三自爱国教会地方教会北伐军唐守临倪柝声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王载福州市賈玉銘鼓岭训练金陵女子神学院控诉运动李常受李渊如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南京市

南京事件

南京事件可以指:.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南京事件

季永同

季永同(),地方教会同工,苏嘴、南京地方教会长老。 季永同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苏嘴镇,早年毕业于金陵神学院,是美南长老会的传道人。1928年初,他和吴微、邱日鉴在上海哈同路文德里参加倪柝声的得胜聚会。他回到家乡淮安后,带领淮安北乡的苏嘴、马堡、朱口、葛庄、章洼等十一处聚会脱离美南长老会,成立当地地方教会(又名基督徒聚会处)。他们也是苏北地方教会的负责同工。 后来季永同移居南京,成为南京地方教会长老。1949年,季永同参加了第二期鼓岭训练。 1951年,南京地方教会(祠堂巷聚会处)与杨绍唐主持的黄泥岗教会一同受到控诉运动的冲击,雷智伯,季永同、丁荣施、马宗符四位长老被控“一贯散播反动谣言”,“把持教会,压迫妇女,不许男女教徒在一起谈天,女人说话要蒙头”。 1955年5月22日,季永同发出二百多份「意见书」,要求南京地方教会退出三自,批评亲三自的长老雷智伯而被捕。 季永同之子季剑虹,于2002年至2008年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季永同

上海地方教会

“上海教会”是地方教会(又名基督徒聚会处、基督徒聚会所或小群)历史上一处重要的教会,1927年-1952年,倪柝声和他的大约200位同工的工作中心,他们以上海为中心,陆续在中国南北各地建立了大约700处地方教会。.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上海地方教会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是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27日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领导下的“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机构。.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三自爱国教会

三自爱国教会或稱三自教会是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认可(在政治方面领导)的“自治、自養、自傳”的中国基督教教會。中国内地的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但边缘化的中华东正教会未建立全国性教务组织或各级“爱国会”组织)三大教派三自爱国教会各有一套组织体系。中国大陆境内拒绝接受中国政府领导的基督新教教会被称为家庭教会。.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三自爱国教会

地方教会

“地方召会”运动是倪柝声及其同工创立的一个中国基督教新教自立教会运动,其早期团体名为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小群等。 并非所有“地方召会”运动的团体都是李常受在台湾和美国等地组织起来的“召会”,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和海外有许多地方性的教会基本从是从倪柝声所带领的「地方教会」而传承下来的。比如:温属地方教会、蒙头教会、地方召会,以及很多基督教团契,根基教会、夜点教会、窄门耶稣独立教会、重生教会、三班仆人派、呼喊派,以及由呼喊派衍生的安徽吴扬明被立王派,湖南刘家国的主神教派......等。大陆基督教新教团契,基本都是从地方教会传承过来的。随着60多年以来经历政府不间断的打击,很多人被显明出来。有的中国地方教会被迫加入了三自爱国委员会;但也有很多地方教会依然不畏强暴,一直以秘密家庭教会的形式持守纯正信仰。在逼迫患难之中变得更加刚强。.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地方教会

北伐军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北伐军

唐守临

唐守临,又名唐醒,(1906年-1993年)是倪柝声的同工之一,1950年至1958年上海地方教会长老之一。1956年以后带领一部分地方教会信徒参加三自爱国运动,并长期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唐守临

倪柝声

倪柝声(Watchman Nee,)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基督教新教领袖,也是少数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基督徒之一。他将中国基督教新教早期福音的性质转為追求属灵生命经历的阶段,以及为着教会建造的方向。他写的书长期稳占基督教书局一个位置,其代表著作《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已對很多基督徒產生重要的影響;他于20世纪初按照《圣经》榜样“恢复”的地方教会,在中国教会史(或:小群,基督徒聚会处,教会聚会所,召会)上留下重要的一页,並且留下許多傳唱至今的诗歌,如《让我爱》等。倪氏的追随者认为,他一生的職事和貢獻,主要在恢復歷世歷代以來基督教信仰中應具備的四項主要啟示:救恩的意義、教會的意義、基督作生命、基督的身體。然而,包括改革宗在内的诸多宗派在批评倪氏的时候,因受了自由主义神学的文本与历史批判的影响,在忽略自身宗派中的灵义解经传统的前提下,认为他的教导中掺杂着很多错误的东西,对后世的中国教会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如反智主义和灵意解经。.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倪柝声

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

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倪柝声等地方教会人士作为“反革命集团”进行镇压的政治案件。.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

王载

王载(),福建福州人,20世纪中国著名的传教士,基督徒聚会处创始人之一 。.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王载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福州市

賈玉銘

贾玉铭(),山东昌乐人,是中国基督教新教福音派的著名神学家、解经家。.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賈玉銘

鼓岭训练

鼓岭训练是地方教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的夏季,由倪柝声召集中国各地地方教会的同工、长老,在中国福建省福州郊外的避暑地鼓岭购买的一片房屋里,举办了两期同工长老训练。.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鼓岭训练

金陵女子神学院

金陵女子神學院(Bible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 for Women),前身是“金陵女子圣经学校”(Bible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 for Women),为数家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聯合创办的女圣经学校。.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金陵女子神学院

控诉运动

控诉运动是1950年代初中国大陆在中共所發動的政治清洗(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背景下,基督教社群内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上的影響深遠的事件。.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控诉运动

李常受

李常受(Witness Lee,),是一位华人传道人,地方召会继倪柝声之后的第二位同工,出版机构水流职事站的创建者。在中国大陆时期,曾是倪柝声同工之一,在华北和上海等地工作;受倪柝声打发移居海外以后,在全球各地建立“地方召会”。 李常受接续倪氏之教训,注重基督、灵、生命、召會,强调信徒的主观经历、在生活中对基督的主观享受,为着产生召会。召会不是一个无生命的组织,而是一个生机的身体,来彰显基督‘‘A Memorial Biography of Brother Witness Lee.’‘ Anaheim: Living Stream Ministry, 1998.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李常受

李渊如

李渊如(1894年-1969年),又名如愚,是倪柝声在文字出版方面的重要同工。她才学深博,精明能干,眼光独到,性格严谨,有“女状元”之称。 1894年,李渊如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毕业于省城武昌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考试时母亲去世。毕业后曾去保定、天津教书,1917年来到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校监,职责是将学校非基督化。当时该校音乐教师蔡苏娟带领200名学生中的72名学生相信耶稣,引起家长反对。并有报章刊载此事。李渊如严厉地对待基督徒学生,烧毁从宿舍搜出的37本圣经陈福中:《李渊如传—倪柝声的得力助手》,基督徒出版社,2005。 1918年,李渊如一改反对基督信仰的态度,在美北长老会女传教士李曼小姐(Mary Leaman)(蔡苏娟谊母)处接受福音,在长老会颜料坊福音堂受洗,并转到长老会明德女中任校监。1920年3月离开教职,成为全时间事奉的女传道人,与学生缪韵春、张耆年同工;她任教于贾玉铭院长主持的金陵女子神学院,自1919年起又担任贾玉铭、高师竹、成寄归所创办的著名属灵刊物《灵光报》主编。 1923年1月,李渊如应王载之邀去福州主领传福音,带进了当地的属灵复兴,并结识了倪柝声。1926年,李渊如和成寄归邀请倪柝声去南京养病,那时她已经接受倪柝声地方教会的道路,和她的学生缪韵春、张耆年,开始了南京的孹饼聚会。 1927年3月,北伐军攻打南京时,发生攻击基督教的南京事件,砸坏了《灵光报》报社,于是倪柝声从军的弟弟用军车把倪柝声、李渊如、缪韵春、张耆年接出南京,前往上海,加入在新闸路赓庆里汪佩真家的聚会,同年开始与倪柝声同工,负责上海福音书房的文字编辑工作。李渊如、缪韵春、张耆年三位姊妹在哈同路文德里26号租房居住,擘饼聚会就搬到文德里26号楼下的客堂。次年(1928年)初聚会迁到同弄34号倪柝声住所的楼下。1933年,福音书房出版《通问汇刊》,1937年出版《敞开的门》,李渊如都作为倪柝声的代理编辑,起了很大的作用。李渊如在地方教会的同工中比较年长(比倪柝声大9岁),在属灵方面有相当的分量,因此虽然地方教会公开教导不赞成女性居于领导地位,李渊如(以及汪佩真)却仍然长期受到普遍的敬重李常受:《历史与启示》第八篇 战后各地召会的复兴。 抗战期间,李渊如前往西南一带布道。1942年,上海地方教会许多信徒批评倪柝声经营中国生化制药厂,常有信徒到李渊如家去告状。李渊如被卷入这一风波,意志消沉,和张耆年离开侍奉到苏州隐居。但到1946年时,她已经懊悔自己的举动。1948年春,李渊如与倪柝声又恢复了交通,继续任上海福音书房编辑。 1950年代初,李渊如投入很大精力,帮助倪柝声将1948年和1949年鼓岭训练中所释放的重要信息,如《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神话语的职事》,《主工人的性格》等,以最快的速度出版。 1956年1月29日晚,62岁的李渊如和汪佩真、张愚之、蓝志一等同时在上海被公安机关逮捕,被控为“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成员,判处15年徒刑。她和汪佩真一同囚禁在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女监。李渊如一直没有出狱,1970年代病故。.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李渊如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改革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动,在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提出。這一決策改变了中国大陆自1949年后经济上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高速发展。 1978年前,中国大陆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和管理社会资源。改革开放以两个阶段引进市场经济原则。第一阶段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进行,主要涉及废除农业集体制度、对外资开放本地市场和允许本地企业家开创事业,但大部分工业仍然由国家拥有和营运。第二阶段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进行,其政策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有企业承包制度,政府不再控制物价,并废除部分保护主义政策。尽管如此,国家仍然控制银行业和石油工业等基本行业。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的市场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7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私募市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占世界经济1%到现在的15%,仅次于美国的21%,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世界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家;现在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查看 南京地方教会和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