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苏州路

指数 北苏州路

北苏州路是上海市一条东西向道路,沿苏州河北岸跨虹口区、闸北区两区。道路东起外白渡桥,西至西藏北路。全长1960米,宽9米到28米。 北苏州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分段修筑于1887年到1905年,因在苏州河北岸而得名。 北苏州路与多条南北向道路交汇,自东向西包括:大名路、吴淞路、乍浦路、四川北路、江西北路、河南北路、山西北路、福建北路、浙江北路、甘肃路、文安路、西藏北路。 北苏州路历来是苏州河航运要地,沿路多仓库,晚清时公济医院迁到四川北路口东侧,1915年在470号建成上海总商会(春申江家具店),1920年代在276号(四川北路口)建成上海邮政总局,1930年代在东端的20号建成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340号(河南路口)建成河滨公寓。1028号跳蚤市场原为中国实业银行。.

16 关系: 吴淞路 (上海)吴淞江外白渡桥上海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上海邮政总局中国实业银行乍浦路 (上海)四川北路百老汇大厦西藏北路跳蚤市場闸北区虹口区河南北路

吴淞路 (上海)

吴淞路是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南部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苏州河北岸、北苏州路口上海大厦,北至虬江路。长1412米,宽9米到28米。 吴淞路修筑于1856年,为上海工部局填浜筑路,是虹口美租界最早开辟的马路之一。1863年工部局正式定名。清末,在塘沽路口建成三角地菜场。随后两侧陆续建成石库门里弄住宅。武昌路附近曾是广东移民聚居区。塘沽路到海宁路一带曾是日本侨民集中居住区,开设众多日商店铺。1930年代在南端建成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 吴淞路560号为虹口救火会旧址(今虹口消防中队)。 1991年在吴淞路南端建成吴淞路闸桥,既是外白渡桥的分流公路桥,也是苏州河的水闸,2009年拆除。闸桥拆除后,其运输功能由外滩隧道替代,车辆可经由外滩地下到吴淞路的较北段汇入地面道路。.

新!!: 北苏州路和吴淞路 (上海) · 查看更多 »

吴淞江

吴淞江,中國上海市区内河段习称苏州河,古称松江、吴江,亦名松陵江、笠泽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明代以后成为黄浦江支流。吴淞江发源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沿岸的瓜泾口,由西向东,在今上海黄浦公园北侧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

新!!: 北苏州路和吴淞江 · 查看更多 »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在上海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外白渡桥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1908年落成后,外白渡桥便是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

新!!: 北苏州路和外白渡桥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北苏州路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医院),简称市一医院或第一人民医院,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申康医院管理中心领导。原址为天主教公济医院,创建于1864年,曾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管理。现全院一共拥有三个院区,其中北院区位于武进路85号,南院区位于新松江路650号,另有分院位于四川北路,原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 北苏州路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查看更多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缩写:SMC)是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当局。1854年7月11日,依据新修订后的《上海土地章程》,由上海租地人会选举产生首届工部局。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后停止存在。.

新!!: 北苏州路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 查看更多 »

上海邮政总局

上海邮政总局位于上海市北苏州路276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造价為320万银元。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上海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负责营建。大楼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现在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和四川路桥邮政支局所在地。.

新!!: 北苏州路和上海邮政总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实业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是中国近代主要的商业银行之一。.

新!!: 北苏州路和中国实业银行 · 查看更多 »

乍浦路 (上海)

乍浦路是中国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进路。长1038米,宽8米到19米。 乍浦路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864年到1904年之间分段辟筑,以浙江乍浦命名。1922年,昆山路口附近建有监理会的景林堂。乍浦路附近曾经是日侨集中居住区,拥有西本愿寺和东西本愿寺。 1980年代,乍浦路形成上海的美食街。.

新!!: 北苏州路和乍浦路 (上海) · 查看更多 »

四川北路

四川北路,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四车道马路,总长3.7公里。该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70年代至1900年代修筑,因马路最南端通过四川路桥连接四川路,故而得名。道路北至鲁迅公园,自筑成后成为苏州河以北主要的商业街区。.

新!!: 北苏州路和四川北路 · 查看更多 »

百老汇大厦

#重定向 上海大厦.

新!!: 北苏州路和百老汇大厦 · 查看更多 »

西藏北路

西藏北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原闸北区),是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北起柳营路,南到苏州河西藏路桥接西藏中路。.

新!!: 北苏州路和西藏北路 · 查看更多 »

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Flea Market),亦称旧貨市場、二手交易市場,是一個讓人出售及購買物品的市場,銷售貨物一般是二手物品,價格較便宜,但有時亦會有冒牌貨;有些跳蚤市場則可找到虽然新、但賣不出的貨品降價求售。在西方社會,在跳蚤市場尋寶購物是一種受歡迎的消閒活動。與中國等地的街市的區別是,街市有新鮮食品、百貨等,而西方的跳蚤市場並沒有賣新鮮食品,兩者的摆摊環境亦有所不同。在某些人的印象中,跳蚤市場是可以買到超值便宜貨的地方,1990年代後期,例如美國公共電視網、英國BBC電視節目《》,強調在跳蚤市場買到的物品,其價值遠比它在跳蚤市場裡的售價為高。.

新!!: 北苏州路和跳蚤市場 · 查看更多 »

闸北区

北区是中国上海市曾经存在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北部。总面积29.19平方公里。区域内包含10道河流(不算苏州河),总长度24.4公里,一个湖泊,面积56万平方米。境内有宋教仁墓、上海总工会旧址、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等遗址。2015年11月4日,原闸北区并入静安区,并成立新的静安区。.

新!!: 北苏州路和闸北区 · 查看更多 »

虹口区

虹口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北部的一个市辖区。区名因上海浦的故道虹口港而得名,上海开埠前境内原分属上海与宝山两县。上海开埠后,成为继黄浦区外上海最早发展的地区。淞沪会战以前,虹口一度发展成为上海主要的粤籍居民和日籍居民社区,同时虹口也是上海最早的电影放映地和主要的电影放映中心。 目前,虹口区东部与杨浦区相接,南部与黄浦区、浦东新区相邻,西部连接静安区,北部与宝山区相交。虹口区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目前,虹口区共设有四川北路、北外滩、嘉兴路、欧阳路、广中路、曲阳路、凉城新村和江湾镇等八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23.49平方公里。街道下设222个居民委员会。.

新!!: 北苏州路和虹口区 · 查看更多 »

河南北路

河南北路是中国上海市闸北区和虹口区南部的分界线。该路南北走向,南起北苏州路接河南路桥及河南中路,北至天目东路接宝山路。全长978米,宽20米到32米。 河南北路原名北河南路,为河南路(今河南中路)越过苏州河的向北延伸。此处近苏州河原有天后宫(河南北路3号)。1874年,闸北地方当局筑成自天后宫到七浦路的南半段。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沿此路铺设淞沪铁路,在七浦路口设车站,次年即被清朝政府收购拆除,因此北河南路俗称为铁马路。同年,在南端苏州河上架设木桥,与河南路连通。188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南端北苏州路到天潼路段铺设碎石路面。到1893年分段修筑完成。189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资购得北河南路,20世纪初成为进出北站的交通要道,商业繁盛。1946年接收租界后改名为河南北路。.

新!!: 北苏州路和河南北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