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北京行政区划史

指数 北京行政区划史

北京行政区划历史条目介绍北京行政区划的变更。.

目录

  1. 18 关系: 大燕中都幽州广阳郡京城京兆地方北平市北平府北京历史北京市行政區劃元大都燕山府路燕国順天府辽南京蓟县涿郡

大燕

#重定向 燕 (安史之乱).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大燕

中都

中都在不同時代被用於不同的城市。以下為曾被稱為“中都”的地方:.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中都

幽州

#重定向 幽州 (九州).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幽州

广阳郡

广阳郡,又称广阳国、燕国,是汉朝至西晋期间幽州刺史部下的一个郡国,以春秋战国的燕国国都蓟县(今北京市范围)为中心。 汉高祖刘邦设燕国,历经臧荼、卢绾、刘建、吕通、刘泽、刘嘉、刘定国、刘旦八王。前80年改名广阳郡,前73年改称广阳国,历经刘建、刘舜、刘璜、刘嘉四王。东汉又称广阳郡,郡治蓟县同时也是幽州刺史治所。其下六县:蓟县、广阳县、昌平县、军都县、安次县,户数四万四千余,人口二十八万余。 三国时复称燕国,西晋沿用。所辖县增加了潞县、安乐国、泉州、雍奴、狐奴,共计十县,但是户数反而减少到二万九千。蜀汉后主刘禅所封的安乐公,封邑就是安乐国。.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广阳郡

京城

京城,又稱為京師,是漢字文化圈(中国大陆、臺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或地區)中,对于首都的称呼,多见于近古以前。陪都(具有与首都相似地位的城市)不稱京師。 京城可以指:.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京城

京兆地方

京兆地方是1914年到1928年间中華民國袁世凱政權及北洋政府時期的行政區劃,為當時之國都。 京兆地方成立於1914年(民國三年),其範圍及規格大致沿襲民國初肇建前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劃與清朝行政區劃中的順天府或之後的北平市或北京市。.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京兆地方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北平市

北平府

北平府是明朝初年設置的府,位於今北京市。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废除大都路,八月,改设置北平府,十月隶属于山东行省。洪武二年,改属北平。治所在大兴县。领7县4州:大兴县(倚郭县)、宛平县(倚郭县)、良乡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通州及其下辖漷县、蓟州及其下辖平谷县、涿州及其下辖房山县。次年,建立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升为北京,改为顺天府。 分类:明朝的府 分类:北京行政区划史.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北平府

北京历史

北京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它历史悠久,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來,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边防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順天府等等。.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北京历史

北京市行政區劃

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直辖市之一。北京现辖16市辖区。其中地处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东城、西城两个区是传统上的中心城区。规划中北京市城区的范围由大约北京四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和十个边缘集团组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先后有数个近郊县改为区。由于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外移。.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北京市行政區劃

元大都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師。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元大都

燕山府路

燕山府路,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置。 治所在燕山府(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宁河、武清及河北省容城以北,易县、紫荆关以东和内长城以南地区。金朝天会三年(1125年)改名燕京路。贞元元年(1153年)改名中都路。 Category:北宋的路 Category:北京的路 Category:天津的路 Category:河北的路 Category:1122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2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燕山府路

燕国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国時期在中国北方的一個姬姓諸侯国,也作酀国、匽国或郾国,為戰国七雄之一,传国43王800年,於前222年被秦国消滅。.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燕国

順天府

順天府,中国明清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市区,但管辖面积不同。“順天府”也指该地区地方政府衙門,相当于现今北京市政府。.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順天府

辽南京

辽南京,即南京析津府,是辽国陪都,今北京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史称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辽太宗发兵协助。 938年辽太宗将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定为「幽都府」,1012年改號「析津府」。名稱來自於「以燕分野旅寅為析木之津」。后来在金代经过修缮扩建成为中都。 此地在明代之前,一直不被宋朝統治,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1123年二月金太祖以“海上之盟”归还了太行山以南的燕京诸州——1125年十二月金太宗第一次伐宋攻下燕山地区)归北宋燕山府管辖过。.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辽南京

薊可以是:.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薊

蓟县

#重定向 蓟州区.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蓟县

涿郡

涿郡,中国古代的郡。 汉高祖置,治所在涿县(即今河北省涿州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区以南,河北省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区。三国魏黄初中改名范阳郡。隋朝大业初年,又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即今天津市北部)。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北,河北省霸州市和北京市南部,蓟运河以西,赤城、涿鹿等县以东地区。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至此。唐朝武德初年,复名幽州。 Category:汉朝的郡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天津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北京的郡.

查看 北京行政区划史和涿郡

亦称为 北京行政区划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