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同市
大同市,简称同或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魏都”“煤都”和“凤凰城”之称。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北部边缘,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总人口331.81万,市区人口174万。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历史上,大同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西京,明清重镇。.
查看 助马堡和大同市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助马堡和山西省
镇羌堡
镇羌堡位于陕西省大同市北约46公里。与拒墙堡、拒门堡、助马堡共称为塞外四堡之一。据《榆林府志》载:镇羌堡于“明初置,在东村,成化二年(1466年)尚书王复奏,从东村堡移至高汉岭。城在山原,周二里,系极冲地,楼铺十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砌以砖。” Category:长城.
查看 助马堡和镇羌堡
明长城
明长城,为明朝从洪武帝至万历帝的二百多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的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完整长城。.
查看 助马堡和明长城
拒墙堡
拒墙堡是明长城山西段的边堡,与镇羌堡、拒门堡、助马堡共称为塞外四堡。拒牆堡位於山西大同市新榮區,堡口今已甚殘破,僅拱南門尚殘存。 Category:长城 category:大同 Category:新荣区.
查看 助马堡和拒墙堡
拒门堡
拒门堡(jùménbǔ)是明长城山西段的边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的西北部。拒门堡和镇羌堡、拒墙堡、助马堡一起被称为塞外四堡。 拒门堡是守护长城的边堡,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长城内侧5华里处的山坡上,用于防止蒙古游牧民族的侵犯和骚扰。原名拒蒙堡,后该改此名。拒门堡的城堡不大,开东门,东门外有瓮城。堡墙是土筑砖包。堡城今已废毁。 据《三云筹俎考》载: 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内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 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大同左卫道辖北西路图说》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周一里零二百五步,高三丈七尺。初惟操守,后改设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四百八十七名,马骡二十匹头。分边沿长一十五里二分,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本堡设在孤悬,挺出边外,如会宁湾等处俱极冲。边外水泉儿滩,周家岭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卜落气等部落驻牧。昔年虏频入犯,尝围困我兵于于堡东弥陀山下。今虽款和,增兵储饷尤当及时图之。顾冲地募军颇难,体恤安插,守堡者所当加意焉。 ---- 拒门堡村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北部的一个村落,毗邻内蒙古丰镇。拒门堡有人口4000多人左右。村子现位于拒门堡的北侧,堡内几乎已不住人。据说,拒门堡的居民是驻扎在拒门堡军队的后裔。.
查看 助马堡和拒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