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劉江華

指数 劉江華

劉江華(Lau Kong-wah,),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前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他曾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及沙田區區議員,並於1998年至2012年擔任立法會議員,2012年12月起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2015年7月接替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

116 关系: Am730劉皇發劉慧卿區議員大公报工黨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主場新聞丘文俊广东省乙明邨建制派廉政公署伯樂張建宗張國鈞張文韜彭長緯何俊仁何淑萍徐英偉匯點喪禮周融公民力量社會民主連線移民加拿大程張迎立法會聖保羅書院顺德区袁國強馬鞍山 (香港市鎮)馮程淑儀香港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區議會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香港立法會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香港電台香港電台第一台香港民主同盟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香港教育大學許曉暉誠信謝凌潔貞...譚志源譚詠麟譚耀宗譚惠珠變色龍黎穎瑜黃宏發黃靜文范徐麗泰蘇錦樑葉國謙邱騰華邵國華蔣麗芸脊髓灰質炎臨時立法會艾希特大學陳婉嫻陳少棠陳岳鵬陳勇 (社會工作者)陳積志Facebook柏立基教育學院林鄭月娥李卓人李少光李國英 (香港)李慧玲李慧琼梁國雄梁振英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主黨 (香港)民建聯民政事務局沙田沙田區沙田區議會泛民主派涂謹申惡搞文化明報新界東選區新民主同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治愛薩特大學曾大屋曾德成曾鈺成曾蔭權1991年立法局選舉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8年-2009年泰國政治危機2011年區議會選舉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15年區議會選舉 扩展索引 (66 更多) »

Am730

《am730》是香港發行的一份免費報紙,由香港地產經紀界人士施永青投資創辦、「730媒體有限公司」(AM730 Media Limited)發行,2005年7月30日開始發行。《am730》是繼《都市日報》和《頭條日報》後,香港第三份免費報刊,派發首月每天平均印刷量約四十萬份。 该报經濟觀點方面偏向新自由主義和自由市場經濟,但在政治觀點方面偏向中間派,不偏向建制派或泛民主派,並嚴格限制政治廣告在報章刊登。 由于人力資源有限和定位於青少年和白領階層的讀者,《am730》创办初期的派發點不多,集中在白領上班的中區、灣仔和尖沙咀街頭。 自2005年8月29日起,《am730》在多個原九廣鐵路東鐵(上水站除外)、西鐵(朗屏站除外)及馬鞍山鐵路(第一城站、石門站、馬鞍山站)車站免費派發,報刊形成較為穩定的讀者群。現時在不少港鐵站外和屋苑皆有派發。同時,该报还在香港各大專院校均設立了派發點。.

新!!: 劉江華和Am730 · 查看更多 »

劉皇發

劉皇發,OBE(Lau Wong-fat;),人稱發叔、劉皇叔、新界王,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屯門區議會主席及龍鼓灘村村代表,另為仁愛堂創辦人及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員。劉皇發生於香港新界屯門龍鼓灘村,為新界原居民。 自1980年起他出任新界鄉議局主席,個人擁有至少680幅新界土地,故有「新界土皇帝」或「新界王」之稱,然而,在2010年9月,《明報》揭發他在行政會議上,漏報多項物業買賣,違反申報指引,及後劉皇發公開道歉。 劉皇發在政治上是建制派一員,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2010年亦有支持特區政府之高鐵撥款以及政改方案。他雖為立法會議員,但自1998年擔任以來,從未提出任何動議。他亦甚少出席會議,但會參與重要表決。直至2013年12月4日,立法會大會上討論劉皇發首個動議,內容是反對將西貢大浪西灣村落納入郊野公園範圍,最終被否決。在2014至15年的監察報告中,指劉是表現最差的立法會議員。.

新!!: 劉江華和劉皇發 · 查看更多 »

劉慧卿

劉慧卿(Emily Lau Wai-hing;),香港政治人物,曾任記者及傳媒人,1991年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的女性立法會議員,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前綫政黨前召集人,1989-1991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學士,1976-1991年在香港與倫敦的英語傳媒任記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部助理編導等。 2016年,劉慧卿宣布不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告別25年的議會生涯。 政治手腕素來強硬,被認為是香港民主派中的「強硬派」,亦堅守立場及原則。自2008年推動前綫與民主黨合併,立場轉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在2010年領導民主黨與香港中聯辦達成協議通過政改方案後。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名榜」長期入榜。與現時的激進民主派相比,雖然政治作風強硬,但她長年堅持「和理非非」的抗爭路線(和平理性,非暴力及非粗口),並對攻擊她的人甚少出惡言(惡意人身攻擊除外)。.

新!!: 劉江華和劉慧卿 · 查看更多 »

區議員

#重定向 香港區議會.

新!!: 劉江華和區議員 · 查看更多 »

大公报

《大公报》(Ta Kung Pao)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創刊於1902年的天津法租界,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最具影響力的报纸之一。1949年後,在中共港澳工委(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领导下,《大公報》在香港出版发行,其立場被指親中和有特殊的政治背景。 《大公報》與《文匯報》、《香港商報》和《香港經濟導報》並稱為香港「四大左報」, 香港電台。.

新!!: 劉江華和大公报 · 查看更多 »

工黨

工黨是與勞工運動有聯係的政黨,一般政治立場屬於社会民主党。工黨一般起源于勞工運動,并会于勞工運動和工會组织保持一定的密切联系。 在英联邦及歐洲国家,由於工黨是勞工運動的政治組織,工會組織對工黨有特別大的影響力,不少工會成員也同時為工黨的成員,工會對工人政黨有重要影響,例如工會可以作爲團體黨員在工黨代表大會上有特殊的表決權(佔一定比例),但近年不少國家的工黨與工會組織保持距離,以爭取中產階級及溫和中間選民支持。.

新!!: 劉江華和工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簡稱蒙民偉書院;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Mong Man Wai College,縮寫:CCCMMWC)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曉明街的一所文法學校。1970年,信興電器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蒙民偉捐贈30萬元作建築校舍之部份費用,故被命名為「蒙民偉書院」。校舍於1974年正式啟用。蒙民偉書院之校訓爲明辨篤行,出自儒家經典《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現任校長為葉信德先生。蒙民偉書院是一所基督教學校,屬於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新!!: 劉江華和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 查看更多 »

主場新聞

《主場新聞》(House News)是香港的一個新聞網站,於2012年由蔡東豪、梁文道、劉細良和宋漢生共同創辦。提供的消息、博客和原創內容覆蓋政治、財經、生活、文化、自然、科技、環保、LGBT和一些熱門社會議題等。網站除了設一般文字報道外,亦有不少改造圖片。 《主場新聞》以「我城‧我觀點‧我主場」為口號,形式類似美國的赫芬頓郵報,「在既有的傳統新聞基礎上,收集、組織、策劃、再送到讀者眼前。」2012年7月28日,香港「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29萬人大遊行」的前夕,《主場新聞》表示支持,決定把網站提早上線。 但到2014年7月26日下午,創辦人蔡東豪突然在《主場新聞》網頁和facebook專頁表示因為他恐懼、他的家人的擔憂、主場新聞一直未達收支平衡、以及在廣告收入跟它的影響力不成比例下從生意角度看不到曙光,決定正式結束運作。.

新!!: 劉江華和主場新聞 · 查看更多 »

丘文俊

丘文俊(Yau Man-chun,),現為香港沙田區議員(乙明選區),前新民主同盟召集人,。 丘文俊籍貫廣東惠州,己婚。.

新!!: 劉江華和丘文俊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劉江華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乙明邨

乙明邨(Jat Min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城河東沙田圍的填海地上,是唯一於沙田區由香港房屋協會所發展的甲類出租屋邨,由王歐陽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乙明邨是第一個增設保安大閘,及第二個設有游泳池的房協屋邨,乙明邨大部分單位設有浴缸,在80年代初的出租屋邨可謂十分先進與罕見。乙明邨命名是紀念房協義務司庫的會計師陳乙明先生(Mr. Tan Jat Min),由於陳乙明先生為印尼出世的河源客家人,而故此他的名字用客家語拼音組合而成,而邨名也沿用其名字客家語拼音命名為Jat Min ,而邨字則以廣東話拼音Chuen來組成乙明邨Jat Min Chuen整個邨名。.

新!!: 劉江華和乙明邨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重定向 建制派 (香港).

新!!: 劉江華和建制派 · 查看更多 »

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可能是指下列的專責反貪機構:.

新!!: 劉江華和廉政公署 · 查看更多 »

伯樂

伯樂(约公元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师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新!!: 劉江華和伯樂 · 查看更多 »

張建宗

張建宗(Matthew Cheung Kin-chung,),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並曾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他擔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十年,之前亦曾任勞工處處長,是香港回歸以來處理勞工權益事務最久的政府官員及局長。.

新!!: 劉江華和張建宗 · 查看更多 »

張國鈞

張國鈞(Horace Cheung Kwok-kwan,1976年6月30日-),香港出生,民建聯副主席,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中西區西環選區區議員,香港立法會議員。他是民建聯的中生代之一,在2016立法會選舉中時任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排在張國鈞的競選名單第二位,而他的上任象徵鍾樹根參政時代之完全終結。.

新!!: 劉江華和張國鈞 · 查看更多 »

張文韜

張文韜(Raymond Cheung,),香港法律專業人士,執業香港大律師,前任香港發展局政治助理。 張文韜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和英國史丹福郡大學(Staffordshire University)法律學位。 張文韜1996年由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推薦加入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在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以民協成員當選深水埗區議會區議員(南昌中)之後民建聯就不繼私下接觸張希望他能夠加入民建聯,結果令曾經代表民建聯出選南昌中選區的成員高家廣不滿最後退黨連他所成立之地區組織「南昌街商販協會」也消失於社區中,張文韜2000年底退出民協,2002年改投民建聯,後又因選區劃分,在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敗於前黨友戴遠名,後戴遠名旋因詐騙案入獄,並褫奪議員資格,張文韜參與補選,擊敗民協派出的張志強及社民連秘書長、前深水埗區議員符偉樂等候選人,出任區議員直至2007年。.

新!!: 劉江華和張文韜 · 查看更多 »

彭長緯

彭長緯(),香港民建聯副主席,現任沙田區議會副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91年起任沙田區議員。曾任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委員、區域市政局議員、臨時區域市政局議員等職務。他畢業於聖公會牧愛小學。.

新!!: 劉江華和彭長緯 · 查看更多 »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新!!: 劉江華和何俊仁 · 查看更多 »

何淑萍

何淑萍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新!!: 劉江華和何淑萍 · 查看更多 »

徐英偉

徐英偉(Caspar Tsui Ying-wai,),香港政治人物,現任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

新!!: 劉江華和徐英偉 · 查看更多 »

匯點

匯點(Meeting Point)是曾經存在於香港的政治團體,成立於1983年1月9日。.

新!!: 劉江華和匯點 · 查看更多 »

喪禮

#重定向 葬礼.

新!!: 劉江華和喪禮 · 查看更多 »

周融

周融(英文名:CHOW Yung, Robert,),前香港電台Phone-in時事節目《千禧年代》主持,他同時經營公關公司,香港激進建制派社運人士。.

新!!: 劉江華和周融 · 查看更多 »

公民力量

公民力量可以指:.

新!!: 劉江華和公民力量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新!!: 劉江華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是指人们迁徙至加拿大,并最终在该国永久定居的过程。这些移民中的大部分成为加拿大公民。1947年后,加拿大国内移民法经历了很多重大的修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加拿大移民法案和2002年开始沿用至今的移民和避难者保护法案。 在加拿大的移民可以分为四种:家庭原因移民(有直系亲属是加拿大居民),经济移民(熟练工人和行业人士),其他(因人道主义或体恤理由而接受的移民)以及避难者(逃避迫害、酷刑或残酷惩罚的人)。 目前,加拿大以具有宽松的移民政策而闻名,这一特点体现在加拿大的种族多元性上。根据加拿大统计局 2001年的统计数据,加拿大十万人以上的族群有34个,其他小族群不计其数。16.2%的人口属于有色人种:人数最多的是南亚裔(占总人口的4.0%),华裔(3.9%),黑人(2.5%)和菲律宾裔(1.1%)。而比例上超过有色人种的少数族裔是不列颠,爱尔兰和法国以外的白色人种,其中最多的是德国裔(10.18%)和意大利裔(4.63%),另外3.87%是乌克兰裔 ,3.87%是荷兰裔,3.15%是波兰裔。(“北美印第安人”是指可能包括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群体,但其中大部分不属于移民,占全国人口的4.01%。)其他白色少数族裔包括俄罗斯裔(1.60%),挪威裔(1.38%),葡萄牙裔(1.32%)和瑞典裔(1.07%)。.

新!!: 劉江華和移民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程張迎

程張迎,現任香港沙田區議會新田圍選區議員。。程張迎的正職是拔萃男書院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科教師。亦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及香港民主黨成員。.

新!!: 劉江華和程張迎 · 查看更多 »

立法會

立法會可以指:.

新!!: 劉江華和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新!!: 劉江華和聖保羅書院 · 查看更多 »

顺德区

顺德(拼音:Shunde,传统郵政式拼音:Shuntak[依粵音]、Shunteh)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市辖区。其东北面和西面是佛山市南海区,北面是佛山市禅城区,西南面是江门市蓬江区,南面是中山市,东面是广州市番禺区与广州市南沙区。区政府所在地为大良街道。顺德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和廣東省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顺德区的前身為顺德市,再之前是顺德县。.

新!!: 劉江華和顺德区 · 查看更多 »

袁國強

袁國強(Rimsky Yuen,)是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第3任律政司司長、資深大律師,曾出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及廣東省政協委員。在梁振英任行政長官時期,袁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合稱「政改三人組」。在任期間,他是其中一位未婚的問責官員。.

新!!: 劉江華和袁國強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 (香港市鎮)

鞍山(Ma On Shan)是香港以住宅為主的區域,地區行政上屬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得名自區內同名山峰。 馬鞍山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不過馬鞍山的發展比較晚,城市規劃大不相同,因此與同樣於1980年代開發的天水圍新市鎮及將軍澳新市鎮同屬「第三代新市鎮」。.

新!!: 劉江華和馬鞍山 (香港市鎮) · 查看更多 »

馮程淑儀

馮程淑儀(Betty Fung Ching Suk-yee,1964年10月7日-),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

新!!: 劉江華和馮程淑儀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劉江華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一所公立應用型大學,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九龍塘。前身為於1984年創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在開校時的校舍設於旺角的工業貿易署大樓之內,到1990年遷入九龍塘的永久校舍,於1994年升格為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是八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大學之一,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學習與全球視野。香港城市大學學術水平近年不斷顯著提升,更連續多年獲國際評為香港四所最佳高等學府之一。城大由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科學及工程學院、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及法律學院7個學院、25個學系、37個科研中心組成 ,提供逾100項學士學位及研究生課程。 周亦卿研究生院負責所有研究生課程的運作及發展,及提升研究生的學習環境。 城大在QS綜合排名位處前列。根據QS 2019年大學排名榜,城大位居全球第55位,及於「建校未滿50年全球最佳學府」排名中,位列第5位;而根據QS 2018年排名榜,則位列亞洲第8位、香港第3。 在2018年公佈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在全球校齡50年以下的年輕大學當中,香港城市大學名列全球第7位。.

新!!: 劉江華和香港城市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區議會

香港區議會(District Council,簡稱區會)是香港地區層次的地方議會和區域組織,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現時香港18區各有其所屬的區議會,合共458名區議員,每屆區議會任期4年。 區議會在香港政治架構中只是區域諮詢組織,並無法定權力,尤其不具有現代議會最重要的兩項權力:立法和審批政府公共開支的權力,相關權力由立法會行使。香港並沒有區域性的法律及稅收,只有在立法會個別授權下才有部分立法權。現時建制派於全港十八區區議會佔有優勢,並佔有全部十八個區議會主席席位及十七個副主席席位。 香港的地區政策為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香港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一個區議員的月薪有約三萬一千港元,連同實報實銷營運開支津貼標準,每月可動用的資金約七萬港元(以上兩個金額皆為2018年的數字)。.

新!!: 劉江華和香港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簡稱學聯(HKFS),是香港的學生組織,現時由香港其中四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所組成。學聯的宗旨是本著友好合作精神,團結及代表香港專上學生,在同學間推廣文娛學術活動、增進福利與相互瞭解,提高社會意識,並與外地學生建立關係。學聯曾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創會會員和民間人權陣線的會員,但在退聯風波後已退出。 學聯代表會由各大學學生會選派的代表所構成。常務委員會則由各會員學生會代表團的首席代表(由其會長或副會長出任)、常務委員會主席及秘書處職員組成。秘書處是學聯的行政機關,由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其他委任職員組成。.

新!!: 劉江華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新!!: 劉江華和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 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人士。 以下的歷史紀錄包括任期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設立的臨時立法會和1998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立法會,不包括過往英治香港時期的立法局。.

新!!: 劉江華和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

行政會議(簡稱行會,Executive Council,ExCo),香港主權移交前稱為行政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內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最高級機構,由行政長官主持並自行任命成員。行政會議成員在逢星期二在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舉行會議。 現時行政會議有33位成員,包括行政長官(主席)、16位問責官員(官守議員)及16位非官方人士(非官守議員,包括召集人) ,成員均屬公職並支薪。亦可稱為香港政府的「內閣會議」。行政會議每周舉行一次會議,通常為星期二早上(公眾假期除外)。 《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在作任何重要決策前,均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行政會議實行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

新!!: 劉江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

行政會議是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行政會議的成員由行政長官從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和社會人士中委任,所有成員都必須是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任免由行政長官決定,但任期應不超過委任他的行政長官的任期。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的人士。以下的歷史紀錄僅指1997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行政會議而不包括過往殖民地時期的行政局。.

新!!: 劉江華和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劉江華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第一台

香港電--第一--(RTHK Radio 1)是香港電台擁有的一條以粵語廣播為主的頻道,該頻道為香港電--的三條以粵語廣播為主的頻道之一。 該台頻率為FM 92.6-94.4 MHz。.

新!!: 劉江華和香港電台第一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主同盟

香港民主同盟(簡稱港同盟;United Democrats of Hong Kong)於1990年4月23日成立,是由當時的太平山學會和當時部分民協成員等一起創辦的民主派政黨,為今日的民主黨前身。港同盟是香港第一個全港性政黨。.

新!!: 劉江華和香港民主同盟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簡稱民協(ADPL),是香港一個泛民主派政黨。 民協成立於1986年10月26日,是香港民主派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民協的使命是「促進民主、改善民生」,致力為基層市民爭取權益。民協現有過百名會員,最初活躍地區頗為廣泛,甚至包括港島區,其後香港回歸政權更變、各新黨派創立,漸漸流失支持。現主要集中九龍西一帶,特別是深水埗區,故有「深水埗黨」之稱。.

新!!: 劉江華和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簡稱:教大;,縮寫 EdUHK)是香港唯一以師範教育為本的大學,亦是八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法定公立大學之一。 教大前身香港教育學院為1994年合併五間師訓學院而成,他們分別為:.

新!!: 劉江華和香港教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許曉暉

許曉暉(Florence Hui Hiu-fai,),2008年加入香港特區政府,曾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在2002年加入渣打銀行,離開前為該銀行東北亞地區業務策劃及發展主管,期間曾兼任香港銀行公會秘書、香港總商會財經事務委員、香港總商會中國委員會召集人之一、以及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她亦是自2008年推行副局長制度以來擔任同一職位上時間最長的人,歷時8年多。.

新!!: 劉江華和許曉暉 · 查看更多 »

誠信

誠信是人的核心價值,承諾思想行動一致;「誠」是誠實,「信」是有責任心、信用。相反的,無誠信者是偽君子或真小人。有關誠信,在古今各地都有談及,包括倫理學、宗教、專業操守、人事管理及政治學《君王論》。 對於誠信,受眾對之有較高要求,包括律師、會計師、教師、牧師、銀行家、公眾人士、政治家等。誠信在法學上的具體表現就是誠實信用原則,簡稱誠信原則。.

新!!: 劉江華和誠信 · 查看更多 »

謝凌潔貞

謝凌潔貞(Cherry Tse Ling Kit-ching,),現任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新!!: 劉江華和謝凌潔貞 · 查看更多 »

譚志源

譚志源(Raymond Tam Chi-yuen,),前任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現任港區人大代表。 曾經擔任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在梁振英出任特首時,曾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合稱「政改三人組」。.

新!!: 劉江華和譚志源 · 查看更多 »

譚詠麟

譚詠麟(Alan Tam Wing Lun,),香港實力派著名歌手兼演員。於1970年代歌唱事業早期他是在溫拿樂隊擔任主音歌手,並在演出時偶爾彈奏鋼琴、電子風琴、合成器、木琴、爵士鼓等。他通過結合電影與音樂事業大獲成功,是1980年代至200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因為曾經連續6年在暑期辦演唱會,但學生們依然對他的歌非常熟悉,所以綽號「校長」(二是晚輩要尊敬他),而《愛在深秋》成為“校歌”。譚詠麟祖籍廣東新會,生於香港,為足球名宿譚江柏之子。 譚詠麟是香港流行樂壇的天皇巨星。譚詠麟在樂壇曾奪取多項榮譽獎項,1984至1987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連續四屆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1988年2月13日,譚詠麟在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得到金曲十年大獎、全年銷量總冠軍大獎及IFPI大獎後宣佈退出所有頒獎典禮不再拿獎。1992,譚詠麟於1991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獲得無線金曲銀禧榮譽。1996年,譚詠麟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成就獎;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亦是兩位分別以歌手以及樂隊成員身份兩次拿到“金針獎”的香港歌手之一(另一位是同屬溫拿樂隊的鍾鎮濤)。從藝40多年來,譚詠麟創作的歌曲近百首,他作曲的歌曲多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作曲獎”等榮譽。2007年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2008年擔任第八屆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勛章,但因授獎典禮同時段正好是四川大地震後的慈善節目,校長寧願錯過授獎典禮也要去四川現場。2014年獲得IFPI香港流行音樂文化歌手大獎,以表彰他對香港音樂創作及華語樂壇的貢獻。 譚詠麟在影壇曾於1981年憑著《假如我是真的》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男主角”。譚詠麟直至現在仍活躍樂壇,2007至2009年曾擔任第八屆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當被問及有關年齡問題時,他常自稱“年年廿五歲”,倡導健康、樂觀的人生觀。.

新!!: 劉江華和譚詠麟 · 查看更多 »

譚耀宗

譚耀宗(Tam Yiu-chung,),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惠州市惠陽。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曾任民建聯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

新!!: 劉江華和譚耀宗 · 查看更多 »

譚惠珠

譚惠珠 ,(Maria Tam Wai-chu,1945年11月2日-),籍貫廣東中山,( 也有說是廣東台山)生於香港,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黨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1980年代,譚惠珠曾經同時擔任立法局議員、行政局議員、市政局議員及區議員,曾被稱為「四料議員」。譚惠珠於早年任議員時,立場為傾向英國政府的一方,在香港逐漸臨近主權移交的期間卻成為支持中國政府的一員。.

新!!: 劉江華和譚惠珠 · 查看更多 »

變色龍

避役科(學名:Chamaeleonidae,chameleon)俗稱變色龍,是屬於爬行綱的一種動物,與蜥蜴同屬於蜥蜴亞目。主要分佈於非洲東部與馬達加斯加。.

新!!: 劉江華和變色龍 · 查看更多 »

黎穎瑜

黎穎瑜(Jade Lai Wing-yu,),香港政治人物,現任民政事務局政治助理。.

新!!: 劉江華和黎穎瑜 · 查看更多 »

黃宏發

黃宏發(Andrew Wong Wang-fat,),香港政界人物,出生於上海,曾任多屆香港立法會議員,前行政局議員,前立法局主席(1995年-1997年),現為新界鄉議局當然執委。黃宏發亦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創始人,任高級講師三十年後,獲名譽教授退休。他是唯一一位獲民主派支持的立法局主席。.

新!!: 劉江華和黃宏發 · 查看更多 »

黃靜文

黃靜文(Adeline Wong Ching-man,),前任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

新!!: 劉江華和黃靜文 · 查看更多 »

范徐麗泰

范徐麗泰(Rita Fan Hsu Lai-tai,),本名徐麗泰,香港建制派政治人物,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首任香港立法會主席。 范徐麗泰早年在香港理工學院工作,1983年起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得悉英國將撤離香港後低頭落淚,1989年起兼任行政局議員,任內曾關注香港教育和越南船民問題等事務。范徐麗泰在1992年與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意見不合,在當年10月辭任所有公職,到1993年,范徐麗泰轉投親共陣營,先後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職,由親「英」變成親「中」。 范徐麗泰於1997年至2008年先後擔任臨時立法會及立法會主席;自2005年至2008年在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連續為支持度最高的立法會議員。.

新!!: 劉江華和范徐麗泰 · 查看更多 »

蘇錦樑

蘇錦樑(Gregory So Kam-leung,),香港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曾任醫院管理局成員、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及嶺南大學校董會成員。.

新!!: 劉江華和蘇錦樑 · 查看更多 »

葉國謙

葉國謙(Ip Kwok-him,),前任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區議會(第一))議員。現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香港房屋委員會委員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葉曾擔任民建聯前副主席(1998年12月至2009年4月)、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紀律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委員、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大學校董會成員。.

新!!: 劉江華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邱騰華

邱騰華(Edward Yau Tang-wah,),香港政務官,現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前任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及環境局局長。.

新!!: 劉江華和邱騰華 · 查看更多 »

邵國華

邵國華可能指以下其中一人:.

新!!: 劉江華和邵國華 · 查看更多 »

蔣麗芸

蔣麗芸博士(Dr.,),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西),身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亦是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的成員。父親是曾參與自由中國運動的震雄集團創辦人蔣震。蔣自2012年當選立法會議員起,言行極為出位火爆,因此冠有立法會「元秋」的綽號。.

新!!: 劉江華和蔣麗芸 · 查看更多 »

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兒麻痺症(中文名稱譯自日語「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譯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 -->引起,可感染人類之病症。大約有90%到95%的感染並。剩下5%到10%有發燒、頭痛、嘔吐、腹瀉、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輕微症狀。這些有症狀的患者往往在一到兩周內就會完全復原。只有約0.5%的患者會發生而導致。疾病的進程可能只是數小時,也可能需要數天。肌力變弱的狀況往往發生在下肢,很少發生在頭部、頸部、橫膈膜的肌肉 -->。大多數的人可以自行復原,但少數的人會造成終生殘疾 -->。感染此病毒造成肌力變弱的患者中,有2%到5%的幼年患者與15%到30%成年患者會導致死亡。從中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會很長一段時間都有如同感染時期一樣的肌力不足。该病不仅感染小儿,成年人也会感染發病落下残疾,美国化学家四乙基铅与氟利昂的发明人托马斯·米基利等。 脊髓灰質炎病毒通常經糞口傳播。也有可能經由被糞便汙染的水或食物傳染,經由唾液傳染是較為少見的狀況。感染病毒的患者,即便已經毫無症狀達六周 -->,還是有可能具有散播疾病的能力。藉由在患者的糞便之中找到病毒,或是在血液中找到相對應的抗體,可以用來作為小兒痲痹症的診斷依據。 脊髓灰質炎是可以藉著脊髓灰質炎疫苗來預防感染的,有糖丸与注射型。但為了讓疫苗達到效用,必須連續注射多劑才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議旅客還有居住在脊髓灰質炎病毒依然猖獗的國家之居民,應追加注射脊髓灰質炎疫苗 。一旦感染後,目前尚無特效藥或療法 。脊髓灰質炎的感染人數,已從1988年的35萬例,降至2013年的416例 。在2014年,此疾病只在阿富汗、奈及利亞與巴基斯坦間傳播。 脊髓灰質炎已存在有千年之久,在古代的藝術品中,處處可見對此病症的描寫 。在1789年,英國醫師首先對脊髓灰質炎提出完整的臨床描述 ,接著再1908年,奧地利裔醫師蘭德施泰納是第一個確定脊髓灰質炎病毒的人。大規模的疾病爆發始於19世紀末的歐洲與美國 。20世紀,小兒痲痺症更接著成為疫區中最讓人擔憂的 。1950年代,美國病毒學家乔纳斯·索尔克製作出世上第一劑小兒痲痺疫苗 。期盼藉由疫苗的施打和早期發現,使我們最終可於2018年將這個疾病自世界上根除。在2013年,卻在敘利亞發現幾例新個案,且2014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因為小兒痲痺症在亞洲、非洲以及中東的疫情爆發所以發佈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到今天為止,在其他動物上並未發現感染小兒痲痺症的情形。.

新!!: 劉江華和脊髓灰質炎 · 查看更多 »

臨時立法會

臨時立法會(Provisional Legislative Council),又稱臨立會。是香港在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之前、香港主權移交之後的立法機關。它是中英雙方由於對彭定康政改方案的意見分歧,而中國方面單方面成立的組織。任期由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根據港英政府的法例,此會是非法組織,所以他們在深圳開會,香港主權移交後乃移至香港开会并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定为合法组织。.

新!!: 劉江華和臨時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艾希特大學

艾希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大學前身為1900年成立的「皇家亞伯特紀念學院」(Royal Albert Memorial College)和1922年創校的「西南英格蘭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South West of England)”。於1955年獲得皇家特許,正式升格為大學。大學位於英國西南部德雲郡艾希特。艾希特大學曾是英國大學「1994年集團」成員之一。2012年3月12日,艾希特大学退出1994年集團,加入有英國常春藤聯盟之稱的羅素集團。.

新!!: 劉江華和艾希特大學 · 查看更多 »

陳婉嫻

陳婉嫻(Chan Yuen-han,)生於廣東寶安,港区政协委員,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組別為區議會(第二)功能組別(俗稱「超級區議會」),從事勞工社會工作數十年,為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同時擔任香港百貨及商業僱員總會監事長。.

新!!: 劉江華和陳婉嫻 · 查看更多 »

陳少棠

陳少棠(Chan Siu Tong),現任油尖旺區議會佐敦西區議員,民建聯前成員, 現已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員(經民聯) 。.

新!!: 劉江華和陳少棠 · 查看更多 »

陳岳鵬

陳岳鵬(Ronald Chan Ngok-pang,),香港人,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南區區議會薄扶林選區前任區議員,是匯賢智庫的11名創會人之一,曾被香港傳媒形容為葉劉淑儀的「頭馬」。 2010年5月19日,陳岳鵬就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特別助理,並辭去南區區議員一職。2012年9月12日,特區政府宣佈,委任陳岳鵬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治助理。2015年9月21日,陳岳鵬升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他亦是自2008年推行副局長制度以來任職副局長時間最短的人,歷時只有1年多。 2017年5月,陳岳鵬向特首梁振英提交辭職信,辭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並於6月28日正式離任。到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修讀公共行政碩士課程,為期一年。.

新!!: 劉江華和陳岳鵬 · 查看更多 »

陳勇 (社會工作者)

陳勇(Chan Yung, Brave,),香港社會工作者及政治人物。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於2008年至2015年期間任北區區議會委任議員,任內擔任社會服務、勞工及經濟事務委員會委員,亦為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成員、曾擔任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2010年至2014年)。.

新!!: 劉江華和陳勇 (社會工作者) · 查看更多 »

陳積志

陳積志(Jack Chan Jick-chi,),現任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於1983年加入香港政府政務職系,2011年晉升首長級乙級政務官。他曾於多個政策局及部門工作,包括前文康市政科、警察總部、前民意匯集處、前政務總署、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事處、前公務員事務科、前保安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前工務局、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展局、民政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

新!!: 劉江華和陳積志 · 查看更多 »

Facebook

Facebook(簡稱FB),華人地區有臉--書、臉--譜、面--書、面--簿等中文名稱。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zh-hans:圣马特奥县; zh-hant:聖馬刁郡-门洛帕克市的線上社交网络服务網站。Facebook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照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暱稱「face book」。 除了文字訊息之外,使用者可傳送圖片、影片、貼圖和聲音媒體訊息(現在也可以傳送其他檔案類型如.doc,.docx,.xls,.xlsx等,但是.exe可能會被禁止傳送)給其他使用者,以及透過整合的地圖功能分享使用者的所在位置。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Facebook的會員最初只限於哈佛學生加入,但後來逐漸擴展到其他在波士頓區域的同學也能使用,包括一些常春藤名校、MIT、紐約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接著逐漸支援讓其他大學和高中學生加入,並在最後開放給任何13歲或以上的人使用。現在Facebook允許任何聲明自己年滿13歲的使用者註冊。 使用者必須註冊才能使用Facebook,註冊後他們可以創建個人檔案、將其他使用者加為好友、傳遞訊息,並在其他使用者更新個人檔案時獲得自動通知。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加入有相同興趣的群組,這些群組依據工作地點、學校或其他特性分類。使用者亦可將朋友分別加入不同的列表中管理,例如「同事」或「摯友」等。截至2012年9月,Facebook內已有超過十幾億個活躍使用者,其中約有9%的不實使用者。截至2012年,Facebook每年共產生180拍位元組(PB)的資料,並以每24小時0.5拍位元組的速度增加。統計顯示,Facebook上每天上傳3億5千萬張圖片。.

新!!: 劉江華和Facebook · 查看更多 »

柏立基教育學院

柏立基教育學院(英文:The Sir Robert Black College of Education),原稱柏立基師範專科學院,簡稱柏師,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於1960年創立,以時任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命名。.

新!!: 劉江華和柏立基教育學院 · 查看更多 »

林鄭月娥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本名:鄭月娥,),香港特別行政区現任行政長官,在36年間曾於20個政府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其後加入問責官員團隊,先後擔任發展局局長及政务司司长。 在2016年7月1日,時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政府表揚她盡心竭力為香港服務35年,表現卓越,尤其於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成績斐然。政府又稱,林鄭月娥協助行政長官施政,在協調政策上擔任重要角色,帶領政府克服各種挑戰。 在梁振英宣布不尋求連任後,2017年1月16日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表示希望能延續梁振英政府「行之正道,穩中求變」的施政理念。宣佈參選後獲大部分建制派選委支持,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則強調與候選人林鄭月娥沒有互信基礎。2017年3月26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郑月娥获得由1194人組成選舉委員會中的777票,成功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於2017年7月1日就任後,她成為歷史上首位香港女性行政長官,以及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最高級行政官員。 她與丈夫林兆波於英國劍橋結識,1984年結婚,育有兩子,父子三人均持有英國國籍,而林郑月娥則於2007年因擔任發展局局長放棄英國國籍。.

新!!: 劉江華和林鄭月娥 · 查看更多 »

李卓人

李卓人(Lee Cheuk-yan,),上海出生,香港立法會議員(1995年-2016年)、香港第二大工會職工盟秘書長、工黨主席,曾任支聯會主席。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

新!!: 劉江華和李卓人 · 查看更多 »

李少光

李少光,GBS,IDSM(The Hon.

新!!: 劉江華和李少光 · 查看更多 »

李國英 (香港)

李國英(),人稱「煲呔英」,執業律師、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大埔區(大埔墟)區議員、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成員、新界鄉議局委員。李國英生於香港新界大埔蓮澳,為新界原居民。.

新!!: 劉江華和李國英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李慧玲

李慧玲(Wei-Ling Li,),香港傳媒人,曾在商業電台主持Phone-in節目《左右大局》、《左右亂局》及《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至2014年被解僱。 早年於《明報》工作,並且出任新聞總監,2001年3月起在《蘋果日報》出任總編輯助理,其後在商業電台主持Phone-in節目《左右大局》、《左右亂局》及《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至2014年被解僱。 現時在《明報》及《am730》撰稿,著作有《新官場現形記》、《左右大局》。.

新!!: 劉江華和李慧玲 · 查看更多 »

李慧琼

李慧琼(Starry Lee Wai-king,)香港政治人物,祖籍佛山市南海區西部丹灶鎮,現為民建聯主席、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九龍城區區議員、民建聯中央及常務委員。在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曾擔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李慧琼畢業於五邑司徒浩中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是香港註冊會計師。她是民建聯首位女性主席。.

新!!: 劉江華和李慧琼 · 查看更多 »

梁國雄

梁國雄(Leung Kwok-hung;),綽號“長毛”(Longhair),祖籍廣東增城,香港社會主義政治人物、社會運動人士,四五行动总代表,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属于泛民主派中的激进民主派,还被认为是香港托派的代表人物。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迄今已五度當選。但於第五次當選時因宣誓風波被法庭裁定取消議員資格,但其與姚松炎和其他被取消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不同,並非因主張自決及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現正上訴中。 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等托洛茨基主义理論。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zh-cn:切·格瓦拉;zh-hk:捷古華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他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为座右铭。 2017年2月8日,梁國雄宣布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但不久就宣布退选。任職議員期間極力爭取並關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回購公共事業(港鐵,領展,東西隧道等),標準工時,香港最低工資等民生議題。.

新!!: 劉江華和梁國雄 · 查看更多 »

梁振英

梁振英(Leung Chun-ying,),生於香港,祖籍山东省威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4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也是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戴德梁行亞太區前主席。梁振英於香港回歸前,曾經擔任由中方委任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事務。 2011年11月,梁振英宣佈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新浪香港轉載星島日報,2011年11月27日,2012年3月25日在選舉委員會以689票多數票當選為香港第4屆行政長官,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梁振英任內推出多項措施應對經濟和民生問題,包括針對水貨客和奶粉荒而實施俗稱「限奶令」的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離境新規定、實施「零雙非」政策使所有公立醫院均不會接收非本地孕婦在香港分娩、為免個人遊旅客過多,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而停止向深圳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註,改為「一周一行」、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優先照顧本地永久性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多處覓地廣建房屋等等;但在勞工和社會福利議題上,並無落實爭取多時的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而在政治方面,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方法未能通過,特首選舉仍未達至普選,使香港民主化發展停步不前。另外,其奉行強硬政治鬥爭的路線為人詬病,與泛民主派關係緊張、警民關係惡化、港獨思潮冒起。任內又發生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佔領中環運動和旺角暴亂等社會事件,並打擊港獨運動。而涉嫌收取澳洲公司UGL約5,000萬港元亦影響梁振英誠信。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宣佈因家庭原因,放棄爭取連任,行政長官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完結,他成為回歸以來首個不尋求連任的特首。2017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特首梁振英以2066票贊成、13票反對、16票棄權,獲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同時兼任國家領導人和行政長官,成為首例。.

新!!: 劉江華和梁振英 · 查看更多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新!!: 劉江華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查看更多 »

民主黨 (香港)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一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現時,其為立法會第二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胡志偉。.

新!!: 劉江華和民主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民建聯

#重定向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新!!: 劉江華和民建聯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簡稱民政局;Home Affairs Bureau,縮寫:HA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門負責康樂、文化、博彩、公民教育、青年政策以及地區行政等事務。該部門於1997年7月1日繼承主權移交前的布政司署政務科(政務司為該科的首長),現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為劉江華,副局長為陳積志。.

新!!: 劉江華和民政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沙田

#重定向 沙田_(香港).

新!!: 劉江華和沙田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新!!: 劉江華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議會

沙田區議會,香港新界沙田區的區議會。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區議會,共有39名議員,當中包括38位民選議員及1位當然議員(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會議地址是新界沙田上禾輋路一號沙田政府合署四樓。 沙田區議會的會徽背景是青綠色。圖案的線條就像河流一樣,代表沙田的城門河。.

新!!: 劉江華和沙田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新!!: 劉江華和泛民主派 · 查看更多 »

涂謹申

涂謹申(James To Kun-sun,),生於香港,香港執業律師,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油尖旺區議會(奧運選區)區議員,民主黨及其前身香港民主同盟的創黨成員。.

新!!: 劉江華和涂謹申 · 查看更多 »

惡搞文化

惡搞文化或搞怪,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娱乐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香港樂壇有史以來第一首、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一首改編詞︰黃霑的填詞作品《誰是大英雄》被黎彼得惡搞成為許冠傑的《打雀英雄傳》。.

新!!: 劉江華和惡搞文化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劉江華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新界東選區

新界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東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 新界東總面積470.97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

新!!: 劉江華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新民主同盟

新民主同盟(Neo Democrats),簡稱新同盟,是一個香港民主派政黨,成立於2010年10月2日,是一個由前民主黨成員為主所組成之政黨。政黨強調務實本土路線,從實際政策倡議,去捍衛香港本土權益,同時重視地區工作。 成員於民主黨時,多為被視作「改革派」人士。他們反對民主黨不參與五區公投運動,以及反對民主黨支持2010年政改方案,並於年底退出民主黨。新民主同盟是泛民主派的區議會第三大黨,僅次於民主黨和民協。.

新!!: 劉江華和新民主同盟 · 查看更多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Bureau,缩写:CMAB),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策局之一,於2007年7月1日成立,負責統籌及促進香港與中國內地更密切的聯繫和合作、不同的地區性合作項目。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駐廣東、駐上海和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的運作,及負責確保香港特區的對外事務是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處理,並符合特區的利益;統籌台港事務。政制事務方面,負責推動社會就有關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均由這個部門負責統籌。現任局長為聶德權。.

新!!: 劉江華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新!!: 劉江華和政治 · 查看更多 »

愛薩特大學

#重定向 艾希特大學.

新!!: 劉江華和愛薩特大學 · 查看更多 »

曾大屋

曾大屋(Tsang Tai Uk,又稱「曾氏大屋」,舊稱「山下圍」或「山廈圍」)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博康邨南端旁邊,鄰近獅子山隧道,是區內保存得最好的圍村之一。圍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收容逃難人士,所以被尊稱為「曾大屋」。.

新!!: 劉江華和曾大屋 · 查看更多 »

曾德成

曾德成 (),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龍江鎮仙塘村,前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第七至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90年至2008年)。.

新!!: 劉江華和曾德成 · 查看更多 »

曾鈺成

曾鈺成教授(Jasper Tsang Yok-sing,),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民主建港聯盟創黨主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榮譽教授。此前曾經擔任香港培僑中學校長,現在為該校及培僑書院校監和培僑小學校董。其弟曾德成為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其與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分別稱為香港政壇的「雙曾」。.

新!!: 劉江華和曾鈺成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劉江華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1991年立法局選舉

#重定向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新!!: 劉江華和1991年立法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殖民地時代,第一次在立法局舉行地區直選。其餘議席分別透過功能組別間接選舉及透過港督委任而產生。另外,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均為當然官守議員。 本屆立法局功能組別選舉在1991年9月12日舉行,而地區直接選舉則在1991年9月15日舉行。.

新!!: 劉江華和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1994年9月18日舉行。 本屆選舉是區議會的第五屆選舉,根據香港總督彭定康所提出的政制改革方案,本屆區議會選舉有如下五項與前不同的變化。一為區議會所有委任議席全部取消,因而本屆區議會選舉的民選議席大幅增加至346個,另新界區的區議會仍保留27個新界區區議會當然議席,由各鄉事委員會的主席出任;二為所有選區都劃一為單議席選區,一個選區只產生一名區議員;三為合資格選民的投票年齡由21歲降至18歲;四為區議會的總數由原來的19個減為18個,原有的旺角及油尖兩區合併為油尖旺區議會,這是因應人口的變化而作的改動;五為所有當選的區議員會組成一個選舉團,推選10位人士出任立法局議員。另在今次選舉期間,港同盟和匯點合併為民主黨,但民主黨在1994年10月區議會選舉後才成立,下表中屬於民主黨的候選人在選舉時實際由仍然運作的港同盟和匯點聯合推薦參選。.

新!!: 劉江華和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1998年5月24日正式舉行。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首屆立法會選舉。首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了共60名議員,分別是由以下三種選舉方式產生出來:五個地方選區(20名),選舉委員會(10名),和28個功能界別團體(30名)。 首屆立法會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53.29%(共1,489,705人),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率為98.75%(共790人),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為63.50%(共77,813人)。   第一屆立法會和之後的不同之處是,這屆立法會的任期為兩年,而之後的都為四年。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9月30日。.

新!!: 劉江華和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二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順利舉行。.

新!!: 劉江華和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二屆區議會選舉,於2003年11月23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08萬人,投票率44.4%。是次選舉是「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後第一個大型選舉。.

新!!: 劉江華和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新!!: 劉江華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三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07年11月18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共405個民選的議席。.

新!!: 劉江華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主流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新!!: 劉江華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2009年泰國政治危機

2008年-2009年泰國政治危機肇始于2008年8月26日清晨爆發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泰國首相沙馬·順達衛9月2日早上宣布緊急狀態令。此事件導致最終由人民民主聯盟支持的民主黨聯合小黨上台執政,而泰國局勢至今仍不明朗。.

新!!: 劉江華和2008年-2009年泰國政治危機 · 查看更多 »

2011年區議會選舉

#重定向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新!!: 劉江華和2011年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回歸後的第四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共412個民選議席。當選的區議會議員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新!!: 劉江華和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於2012年9月9日舉行。根據第四屆香港立法會在2010年6月通過的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及2011年3月5日通過的立法會選舉修訂條例,是次選舉增加10席,全數70個議席,包括35席由地方選區直選產生之議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和5席由民選區議員提名、不屬於其他功能界別的絕大部分地方選區選民直選產生的5個區議會 (第二) 功能界別(超級區議會)議席。當中地方選區由5個大選區組成,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以全香港作為1個大選區選出5位議員,其他傳統功能界別議席分配保持不變。有關安排原則上讓所有選民均可在地方選區及功能界別各有一票,即「一人兩票」。.

新!!: 劉江華和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5年區議會選舉

#重定向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新!!: 劉江華和2015年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