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前367年和埃及
宋剔成君
宋剔成君,原名戴喜,字子罕,曾任宋國司城,為宋戴公的后裔,宋桓公之臣(《史記》說是桓公之子,誤,今從《竹書紀年》、楊寬《戰國史》),桓公荒淫,戴喜約於前356年至前350年之間篡位取宋,是為宋剔成君(剔成為司城之轉音)。 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作亂攻擊兄剔成君,剔成君敗奔亡齊國,偃自立為君,是為宋康王。 Category:宋国君主.
查看 前367年和宋剔成君
中山桓公
中山桓公,為戰國中山國君主之一,中山國第三任君主,他為中山武公兒子,承襲中山武公的政權。前406年,為魏將樂羊所滅。約前380年左右復國,初定都於顧,後遷於靈壽,分別於前377年、前376年在房子、中人兩地與趙國軍隊交戰,於南方修築長城以抵禦趙國。在位約30餘年。中山王即位後,追謚為桓王。.
查看 前367年和中山桓公
东周国
东周,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名,戰國时代,从小国西周国分裂出来的另一个小国。东周国为西周国的兄弟国,其始封君为东周惠公。东周国建都巩地(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史记·秦本纪》载,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东周国灭亡。.
查看 前367年和东周国
周顯王
周显王(),又稱周显聖王或周显聲王,姓姬,名扁,中國東周君主,在位48年,為周烈王之弟。 周顯王五年(前364年)發生河西之戰,秦獻公親率主力進至河東,秦將章蟜在石門山(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由於趙國出兵救援魏國,秦才退兵。此戰為秦國對魏國的首次重大勝利,諸侯震動,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並頒賞他繡着黼黻圖案的服飾。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發生馬陵之戰。.
查看 前367年和周顯王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查看 前367年和罗马共和国
無余
無余(?─前361年),古本《竹書紀年》稱初無余之、莽安,《越世家》稱之侯,是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其君錯枝讓位後繼承為君主,前372年至前361年在位12年去世。 卿大夫寺區平定內亂,因為越王錯枝力求逃離此王位,所以翌年大夫寺区立無余之為越王。.
查看 前367年和無余
燕後桓公
燕後桓公(),是中國戰國時代燕國的君主,因燕國共有二位桓公(一說有三位),故稱後桓公,继燕簡公之位,在位十一年卒,由燕后文公即位。 Category:燕國君主 公.
查看 前367年和燕後桓公
韓共侯
韓共侯(),《史記》於韓世家作懿侯,于六國年表作莊侯,名若山,或單稱若《韓世家》索隱引《紀年》。,戰國時期韓國君主。.
查看 前367年和韓共侯
衛聲公
衞聲公(?-前362年),即姬訓,為戰國諸侯國衞國君主之一。他是衞慎公兒子,前373年承襲衞慎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1年。.
查看 前367年和衛聲公
西周国
西周国,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名,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 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于王畿,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 前367年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周于是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至周赧王時(前315年),东、西周國分治,赧王遷都西周国。 前256年,秦攻西周國,西周君降。同年,周赧王去世。.
查看 前367年和西周国
魏惠王
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原名魏罃或魏嬰,魏武侯之子,生於魏文侯四十七年(前400年),全谥为魏文惠王或魏惠成王,通稱魏惠王,戰國時期魏國的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間為前370年-前319年。在位时期魏国由盛至衰。《孟子》一書中又稱其為梁惠王,《莊子》中稱文惠君。.
查看 前367年和魏惠王
魯共公
魯共公(),即姬奮,為戰国諸侯国魯国君主,魯国第三十任君主。他為魯穆公兒子,承襲魯穆公擔任該国君主,在位30年。 楊寬考証其在位時間在前382年—前353年。 魯共公十年(前373年),齐国田午弒君自立,国內動蕩,魏国伐齐至博陵,魯国伐齐至陽關。 魯共公二十七年(前356年)与宋後桓公、衛成侯、韓昭釐侯朝梁文惠王。因与楚宣王飲酒不歡,導致了楚国聯合齐国伐魯。.
查看 前367年和魯共公
趙成侯
趙成侯()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姓趙,名種,趙敬侯之子。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今河北邢台漿水村附近)高築檀台,以朝諸侯。因在邢地建檀台,故名邢台。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於桂陵。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查看 前367年和趙成侯
楚宣王
楚宣王,原名熊良夫,楚肅王弟,肅王無子,良夫繼任。《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十一年,肃王卒,无子,立其弟熊良夫,是为宣王。宣王六年,周天子賀秦獻公。秦始複彊,而三晉益大,魏惠王、齊威王尤彊。三十年,秦封衛鞅於商,南侵楚。是年,宣王卒,子威王熊商立。 令尹昭奚恤當權,北方諸國都怕他。宣王甚異之,大臣江乙告訴宣王,昭奚恤只是狐假虎威,靠著宣王的權勢作威作福。.
查看 前367年和楚宣王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救主)(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公元前367年—前28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创建者,亦是亞歷山大的繼業者之一。托勒密是馬其頓王國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曾跟隨大軍一同遠征波斯。前323年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时,托勒密分到埃及成為他的領地。前320年他击退帝国摄政佩爾狄卡斯的进攻,使埃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公元前304年,他效仿其他继业者宣布自己为王,建都亞歷山卓,建立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王國。.
查看 前367年和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是由马其顿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任人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弟腓力三世無能和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年幼。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前305年,托勒密自立為埃及王;此後托勒密一裔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至羅馬帝國在前30年入主。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 另外,嚴格來說馬其頓王國還有一個相當短命的托勒密王朝。.
查看 前367年和托勒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