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前314年

指数 前314年

没有描述。

35 关系: 太子平子之宰相安提柯一世宋康王巴国巴郡中山国中山王Cuo义渠周赧王四川省秦国秦惠文王篡位田齐無彊燕国燕王噲燕易王韓宣惠王韓襄王衛嗣君魏襄王魯平公齊宣王赵武灵王楚懷王江州泰尔戰國托勒密一世曲沃县

太子平

太子平,戰國時燕國太子,燕王噲的長子,因起兵反對篡位的宰相子之,兵敗陣亡。弟燕昭王。.

新!!: 前314年和太子平 · 查看更多 »

子之

子之(),戰國時曾任燕王噲的宰相,後篡位成為燕王。後齊國發兵攻燕國,子之被齊兵殺死,剁成肉醬。.

新!!: 前314年和子之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前314年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安提柯一世

安提柯一世(獨眼),或譯安提哥那一世( Άντίγονος ό Μονόφθαλμος ,,於前306年~前301年在位),腓力之子,出身馬其頓厄利苗提斯貴族。在早年時為馬其頓腓力二世的將軍,後來跟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並被派為大弗里吉亞的總督。亞歷山大逝世後,安提柯成為繼業者戰爭的主要角色,於前306年自行稱王,建立安提柯王朝。他被認為是亞歷山大最強大的繼業者,也是希臘化時代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

新!!: 前314年和安提柯一世 · 查看更多 »

宋康王

宋康王(),或稱宋王偃,又稱宋献王(《荀子·王霸篇》),宋國第三十五任國君,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弟,一作剔成君之子,史載戴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鐵鉤」。剔成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以武力取得宋國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齊國。戴偃在第十一年時,自立為王。史記稱「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山東省滕州市),有其地。」號稱「五千乘之勁宋」。前312年,楚怀王背弃齐楚联盟。楚军景翠部驻于齐楚边境。匡章率齐、宋军攻魏,魏向秦求救。秦胜楚于丹阳,遂派兵救魏伐燕地。在张仪的操作下,宋康王与秦连衡,宋军撤退,秦军樗里疾部迅速进入宋军阵地,齐军防线一侧空虚,导致齐军在濮水一战中失利。匡章败逃。燕国复国。之后田盼谓齐宣王易余粮于宋。前296年,匡章领五国伐秦,宋康王也率军参与。到了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舉兵滅宋。宋王偃出亡,死在魏國的溫邑(今河南省溫縣)。 王偃的形象,在秦漢以後多有抹黑,如窮兵黷武、暴虐無道,《战国策》说他「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故後人稱“桀宋”。奪封丘舍人韓憑之妻息露,《搜神記》載韓憑自殺,息露亦死,死前求合葬而不得。兩座墳墓上,忽然各長出一棵小樹,相攀相附,結成連理。 在《孟子·滕文公下》一节里,与其大约处于同一时代的孟子尊称其为“宋王”。.

新!!: 前314年和宋康王 · 查看更多 »

巴国

巴国,意思是大蛇国,姬姓,以姬姓巴王族为主体,并包括版图内的其他族群,在先后以陕东南和川东鄂西为中心而其四至因时而异的地域范围内所建立的国家。初起源于鄂西,后发展到四川盆地东部、湘西、陕东南的一个部落联盟国家,西周时期成为周的姬姓诸侯国。巴人在夏商时期已见史载,在周武王伐纣时有功,被封为子国。因首领为巴子,而叫巴子国,简称巴国,直至公元前316年灭于秦国。其都城随战争数次迁移,始建都于夷城(今湖北恩施)、最后一次在阆中。也有一说为陕西安康,是由多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来源的族群所组成的亚民族集团,它们当中,既有属于濮越系的族群,又有属于氐羌系的族群,还有属于华夏后裔的族群。由于它们的所属族别有异,来源地域有别,文化也有所差异。而先秦巴国只有一个,即姬姓巴国。除姬姓巴国外,其余所谓的巴国,都是居息在巴地上称为巴的族群。段渝《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

新!!: 前314年和巴国 · 查看更多 »

巴郡

巴郡,是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范围在今天重庆市和四川省内。.

新!!: 前314年和巴郡 · 查看更多 »

中山国

中山国,姬姓,春秋戰国時白狄的一支——鮮虞仿照東周各諸侯國于公元前507年建立的國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带,中山國當時位於趙國和燕國之間,都于顧,後遷都于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因城中有山得國名。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二十年)為魏將樂羊第一次攻滅。至遲到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桓公復國。中山王其間,北攻燕國,南侵趙國,國勢大為強盛。至中山王𫲨𧊒,屢屢遭趙國攻伐,領土大為縮小。公元前296年最終為趙國所滅。.

新!!: 前314年和中山国 · 查看更多 »

中山王Cuo

中山王(音同错),為戰國中山國君主之一,中山國第五任君主,在位約為18年左右。他為中山成公兒子,承襲中山成公的政權,在位期間為中山國最強盛的時期,利用周邊各國的矛盾以尋求生存。並北攻燕國,南侵趙國,中山的領土大為擴張。 1978年,於中國河北省平山縣三汲公社之中山王墓中,出土三件青銅器。依據中山王方壺銘文記載,中山十四年,相邦司馬賙統率三軍參與攻殺子之之役。此時間應為齊宣王六年。.

新!!: 前314年和中山王Cuo · 查看更多 »

义渠

义渠,又稱儀渠、戎,古代部族國家,活躍於今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最初以游牧為生。在殷商末年形成國家,逐步定居。至戰國時代,佔有今天的陝西省北部、甘肅省北部和寧夏等地,與秦國形成對抗關係,最後被秦國所滅。傳統上將他們列為西戎之一。.

新!!: 前314年和义渠 · 查看更多 »

周赧王

周赧王(),姓姬,名延,或名赧,皇甫謐说名诞。《竹书紀年》作周隱王,為周慎靚王之子。史文常作王赧,《史記》誤為諡號。据传即位于前314年。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 他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東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赧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新!!: 前314年和周赧王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前314年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新!!: 前314年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秦惠文王

惠文王(),又稱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嬴姓,考古名駰,传世名駟,秦孝公之子,稱王前稱秦伯駰(駟),伯爵。 前325年,惠文王称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史稱五國相王;同年秦昭襄王生。前311年,惠文王死,太子秦武王即位。.

新!!: 前314年和秦惠文王 · 查看更多 »

篡位

篡位是一個貶詞,通常用來形容不合法地或有爭議地在君主制下奪取王位(皇位/帝位)的權力;或者一個人不是透過繼承王位來成功成為君主;或者任何人違反憲法而行使權力,都屬於篡位。篡位也可伸延到在一個人在他的權力或管轄權(權限)以外,作出超越權限的公務行為。.

新!!: 前314年和篡位 · 查看更多 »

田齐

氏齐国,史称田齊,为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妫(guī)姓。 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田完)。前672年,陈完因避難入齐,事齐桓公,為齊國大夫,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人稱「田氏」,田桓子時田氏开始强大,到了田和時流放了齐康公,自立为君,是為田和代齐。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取代了姜齊。 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

新!!: 前314年和田齐 · 查看更多 »

無彊

無彊()為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句踐六世孫,《史記索隱》稱為無顓之弟。無顓死後繼承為君主,前342年至前306年在位37年,之後楚攻越,無彊战败自殺殉國。.

新!!: 前314年和無彊 · 查看更多 »

燕国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国時期在中国北方的一個姬姓諸侯国,也作酀国、匽国或郾国,為戰国七雄之一,传国43王800年,於前222年被秦国消滅。.

新!!: 前314年和燕国 · 查看更多 »

燕王噲

燕王噲(),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易王之子。 燕王噲五年(前316年),禪讓君位於宰相子之,進行改革,國內大亂。燕王噲七年(前314年),太子平與將軍市被反叛,數月,死者數萬。 齊宣王發兵,攻破燕國,噲被殺,子之逃亡,被齊人抓住砍成肉醬(醢其身)。 趙武靈王趁燕國內亂,將燕王噲庶子「公子職」,從韓送回燕國,是為燕昭王。 近代有學者據《戰國策·燕策一》「權之難……噲子謂文公曰……」及「燕王噲既立,……噲老不聽政,顧為臣」的記載,認為燕王噲在燕文公時期己在管理國政,而在把王位讓給子之時稱己年老,應該不是燕文公之孫,而是燕文公之子。「昭王為王噲之子,昭王復國,於噲不可無諡,而讓國曰易,亦頗得當,故王噲即易王」。.

新!!: 前314年和燕王噲 · 查看更多 »

燕易王

燕易王(),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后文公之子。在位期間稱王。 前333年,燕后文公卒,易王继位。易王初立,《史記》稱齊宣王取燕十城(但近代考據兩王的正確在位年代未有重疊),後又歸還。十年,稱王。十二年卒,子噲立。 Category:燕國君主.

新!!: 前314年和燕易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韩.

新!!: 前314年和韓 · 查看更多 »

韓宣惠王

#重定向 韩宣惠王.

新!!: 前314年和韓宣惠王 · 查看更多 »

韓襄王

韓襄王(前321年─前296年),原名韓倉。 在位期間,楚攻韓雍氏城五個月,韓王先遣尚靳說秦王,秦宣太后告訴尚靳:“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尚靳回國後把秦宣太后的話告訴韓襄王,韓襄王又派張翠出使秦國,這次張翠找上了甘茂,甘茂終於說動了秦王出兵。 韓襄王有三子:太子嬰、公子咎、公子幾瑟。公子咎立為--王。 Category:韩国君主.

新!!: 前314年和韓襄王 · 查看更多 »

衛嗣君

衞嗣君(),姬姓,子南氏,名字无法考证,亦称為衞成襄侯,為戰國諸侯國衞國君主之一。他是衞平侯兒子,前334年承襲衞平侯擔任該國君主,前330年自行貶侯稱君,僅有濮陽一地。在位42年。.

新!!: 前314年和衛嗣君 · 查看更多 »

魏可以是指:.

新!!: 前314年和魏 · 查看更多 »

魏襄王

魏襄王(?─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元年(前318年),魏、韓、趙、楚、燕五國合縱攻秦,不克而返。惠施為魏出使楚國。前296年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西晉太康二年(279年),汲郡人不准發魏襄王墓(或言--塚),得竹書數十車。這些竹書包括了魏襄王時期魏國人撰寫的史书《竹書紀年》以及《穆天子传》、《琐语》等书,《竹書紀年》較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更準確。.

新!!: 前314年和魏襄王 · 查看更多 »

魯平公

魯平公(?—前303年),即姬叔,《世本》名「旅」,為戰國諸侯國魯國君主,魯國第三十三任君主,他為魯景公兒子。前323年,魯景公卒,他承襲擔任該國君主,此時正是韓、魏、趙、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年,在位20年。 楊寬考証其在位時間在前322年—前303年。.

新!!: 前314年和魯平公 · 查看更多 »

齊宣王

齊宣王(,約50歲),本名田辟疆,戰國時代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子。 前314年,燕國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奪回權力,反而被殺。齊宣王乘此大亂,派匡章率軍攻破燕國,燕王噲被殺,宰相子之逃亡,后被齊人抓住做成肉醬。 隨後齊宣王向孟子請教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勢利導,游說齊宣王棄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導致燕人叛亂,不久齊軍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則共立公子職,是为燕昭王,齊宣王感嘆:「吾甚慚於孟子。」 前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后娶钟离春为--。相傳钟离春是一位樣貌奇醜的女子。 齊宣王愛聽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混進竽樂隊裡,一直到齊宣王去世,都沒被拆穿;齊愍王立後,喜歡單獨演奏,處士趕緊逃亡,這是成語「濫竽充數」的典故由來。.

新!!: 前314年和齊宣王 · 查看更多 »

赵武灵王

赵武靈王(),嬴姓,赵氏,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死后谥号武灵。 生於趙肅侯十年(前340年),在位(前325至前299年,共27年)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雲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武灵王禪讓王位予赵惠文王,自己退居幕後,號稱「主父」。因為儲君廢立問題,在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而饿死,赵侯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

新!!: 前314年和赵武灵王 · 查看更多 »

楚懷王

楚懷王,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國之王,任用佞臣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寵愛南--鄭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為人利令智昏,國事日非。最後被秦昭王所騙,監禁於秦國至死,楚人皆悲之。 秦朝末年,群雄並起,前208年反秦的民變領袖陳勝敗亡後,當時反秦大將項梁(舊楚國將領项燕之子)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王,仍號「懷王」,以爭取楚人民心,史家稱為楚後懷王,項羽昇懷王為楚義帝。.

新!!: 前314年和楚懷王 · 查看更多 »

江州

江州,可以指:.

新!!: 前314年和江州 · 查看更多 »

泰尔

--(صور ;腓利基語: ;צור Tzor;提比里安希伯来语:, 阿卡德語:, Τύρος),又譯--、提洛、提爾,位於地中海東部沿岸,為古代海洋貿易的中心,今屬黎巴嫩。基督教的和合本《圣经》譯本翻译为“推羅”。 泰爾城延伸突出於地中海上,在以色列阿卡北方二十三英里(約37公里),西頓城南二十英里(約32公里)處,現有居民117,100人。“泰爾”本意為岩石。 該城是古代腓尼基人的要邑,現在則位列黎巴嫩的第四大城,也是該國主要的港口之一。由於擁有許多遺跡,也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其中的羅馬競技場已在1979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中。.

新!!: 前314年和泰尔 · 查看更多 »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新!!: 前314年和戰國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救主)(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公元前367年—前28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创建者,亦是亞歷山大的繼業者之一。托勒密是馬其頓王國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曾跟隨大軍一同遠征波斯。前323年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时,托勒密分到埃及成為他的領地。前320年他击退帝国摄政佩爾狄卡斯的进攻,使埃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公元前304年,他效仿其他继业者宣布自己为王,建都亞歷山卓,建立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王國。.

新!!: 前314年和托勒密一世 · 查看更多 »

曲沃县

曲沃县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临汾市下辖的一个县。 曲沃古时为晋国的首都,人口20万,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大量的地下文物。.

新!!: 前314年和曲沃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