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

指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

利物浦市是澳大利亞雪梨大都會內西南部的一個地方政府。.

20 关系: 市區更新康頓議會休斯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彭里斯市地方政府區域制造业农业福勒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代利物浦伯爵羅伯特·詹金遜经济韋里瓦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費菲市賓士鎮市麥克亞瑟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臥龍迪利郡金寶鎮市雪梨澳大利亚拉克倫·麥覺理

市區更新

市區更新(英文譯名:Urban renewal)是指為到都市內,因為早期欠缺城市規劃或是建築物日久失修,而作出全面或部份性的重新興建或整理及修緝計劃或工程。 在許多發展歷史相當悠久的城市,都需要透過市區更新來解決原有市中心功能萎縮的問題。但是在實行的同時,有時候也會有反對意見。.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市區更新 · 查看更多 »

康頓議會

康頓議會是澳大利亞雪梨大都會內西南部的一個地方政府;與臥龍迪利郡、金寶鎮市同屬新南威爾斯州內的麥克阿瑟地區。 康頓議會近年來有許多自市區週圍遷居至此的新住民。北部有許多新興住宅區(8,000戶);中部的桂格--山(2,600戶);南部尚於規劃和開發中。 現任首長為Chris Patterson,副首長是Greg Warren。康頓議會由9位議員所組成,自3個選區-北、中、南選舉產生。於南區選出的有Debby Dewbery、Chris Patterson、Eva Campbell;中區為Greg Warren、Cindy Cagney、Fred Anderson;北區是David Funnell、Lara Symkowiak、Michael Cottrell。 近年康頓最大的建設申請案件為2007年11月初,由議會所通過的伊斯蘭教會學校(屬可蘭社區),此將斥資澳幣$1900萬,落成後可招募1,200名學生。.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康頓議會 · 查看更多 »

休斯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休斯選區(Division of Hughes),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下議院選區,位於州府悉尼南郊。面積178平方公里。 選區始於1955年,因第七任總理比利·休斯而得名。1996年以後傾向自由黨。2010年大選,自由黨的克萊格·凱利當選。 H.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休斯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 查看更多 »

彭里斯市

彭里斯市是澳大利亚的一個地方政府,位於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以西的50公里處。.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彭里斯市 · 查看更多 »

地方政府區域

#重定向 澳大利亞地方政府.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地方政府區域 · 查看更多 »

制造业

製造業(或製造工程)是工業的一種,是利用方法生產產品以供銷售,方法可能會使用機器、工具、化學或生物程序或是配方,製造可以泛指不同程度的人力投入,可以從手工藝到高科技,但多半是指工業化的生產,也就是大量的將原物料製造成成品,成品可能被製成其他東西或更複雜的產品,像是飛機、家電或汽車等,成品也可能賣給批發商,批發商再將貨品賣給零售商,最後再賣給消費者。 製造業會在所有類型的經濟系統下出現。自由市場經濟的製造業通常會量產產品,銷售給消費者賺取利潤。集體主義下的製造業一般是由中央計劃的計劃經濟所控管。混合型的經濟體中,製造業一般會受到某種程度的法規限制。 現在的製造業包括所有生產需要的中間過程,以及將整合產品各部份的的過程。製造業部門和工程及工業設計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北美的大型製造商包括通用汽車、通用电气、宝洁公司、通用动力、波音及輝瑞。歐洲的大型製造商包括大众集团、西门子公司和米其林。亞洲的大型製造商包括三菱重工,索尼,佳能集团,丰田汽车,三星集团和普利司通等。.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制造业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农业 · 查看更多 »

福勒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福勒選區(Division of Fowler),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下議院選區,位於該州悉尼西南近郊。面積69平方公里。 選區始於1984年,以澳大利亞第一位女市長莉莉安·福勒命名。當區議員一直都屬工黨。自1998年起當區議員是茱莉亞·埃爾文。本區也是全國唯一以海外出生國民佔多數的選區。 F Category:1984年澳大利亞建立.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福勒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代利物浦伯爵羅伯特·詹金遜

羅伯特·班克斯·詹金遜,第二代利物浦伯爵,KG,PC(Robert Banks Jenkinson,2nd Earl of Liverpool,1770年6月7日 - 1828年12月4日),英國政治家,曾任首相。他以下议院议员为起点,先后担任历届政府中的外交大臣、内政大臣与陸軍及殖民地大臣,在珀西瓦爾遇刺身亡后接任首相。.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第二代利物浦伯爵羅伯特·詹金遜 · 查看更多 »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经济 · 查看更多 »

韋里瓦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韋里瓦選區(Division of Werriwa),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下議院選區,位於州府悉尼西南郊,面積159平方公里。 選區始於1900年,是75個原始國會選區之一。選區名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對喬治湖的稱呼。是工黨佔優的選區。曾任议员包括总理高夫·惠特拉姆、工党领袖马克·莱瑟姆等。2010年大選,勞瑞·弗格森當選。 W.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韋里瓦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 查看更多 »

費菲市

費菲市是澳大利亞雪梨大都會內,位於西南部的一個地方政府。.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費菲市 · 查看更多 »

賓士鎮市

賓士鎮市(City of Bankstown)為澳大利亚的一個地方政府。 根據2006年的州政府計劃「City of Cities plan for Sydney」,確認了賓士鎮市為西南悉尼地區的都心之一。.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賓士鎮市 · 查看更多 »

麥克亞瑟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麥克亞瑟選區(Division of Macarthur)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下議院選區,位於悉尼西南郊區。面積798平方公里。 選區始於1949年。選區名紀念澳大利亞羊毛業先驅約翰·麥克亞瑟及其夫人伊莉莎白·麥克亞瑟。 本區自1972年至1996年是工黨佔優的選區,此後被自由黨取代。2001年以來當區的議員是帕特·法默。本區自1972年至2004年勝出議員所屬政黨都能在該次大選勝出。雖然紀錄在2007年大選中被打破,但法默的領先幅度也比2004年大為減少。 M.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麥克亞瑟 (澳大利亞國會選區) · 查看更多 »

臥龍迪利郡

臥龍迪利郡(Wollondilly Shire)是澳大利亞位於雪梨地區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府,與雪梨大都會內的康頓議會及金寶鎮市為鄰,地理上劃為新南威爾斯州的麥克阿瑟地區。經濟上以第一產業為主,當地水庫供應著雪梨地區97%的水資源。.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臥龍迪利郡 · 查看更多 »

金寶鎮市

金寶鎮市為澳大利亞雪梨大都會內西南部的一個地方政府,與雪梨中央商業區距離55公--;和臥龍迪利郡、康頓議會同屬州內歷史悠久的麥克阿瑟地區。.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金寶鎮市 · 查看更多 »

雪梨

雪梨可以指:;人名.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雪梨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拉克倫·麥覺理

拉克倫·麥覺理少將CB(Lachlan Macquarie、Lachlann MacGuaire,) 是一位英國籍的軍官和殖民地行政長官。 他是英國派駐澳大利亞的最後一任全權新南威爾斯總督(之後新南威爾士即進入責任政府時代),任期自1810年至1821年,任職期間對新南威爾斯殖民地的社會、經濟與建築發展皆扮演著領導角色。 麥格理改善囚犯運輸船上的衛生條件,將船上死亡率從1ː31降到1ː122;放寬了殖民地的刑事法令,允許有法律知識的罪犯出庭為被告辯護;在雪梨興建數百座公共建築,並將霍克斯布里河兩岸多產的土地分配給服刑期滿的人犯以降低殖民地對進口食品的依賴。 隨著越來越多囚犯服刑期滿成為自由民,新南威爾斯州從早期一塊以收容犯下放逐罪者的殖民地,發展至能吸引自由移民,當中的轉變和諸多措施,對19世紀前葉的澳大利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在他位於蘇格蘭老家的墓碑上形容麥覺理是澳大利亞之父(The Father of Australia)。.

新!!: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州)和拉克倫·麥覺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利物浦市 (新南威爾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