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8 关系: 劉延孫,劉駿,劉鑠,劉渾,劉濬,南徐州,南兗州,司空,始兴县,孝建,宋书,宋明帝,宋文帝,寧州,丞相,临海郡,幽州,广州 (古代),交州,北魏,刘子业,刘宋,冀州,兗州,竟陵郡,益州,荆州 (古代),青州 (古代),鲁爽,柳元景,梁州,殷修華 (南朝宋文帝),永嘉郡,沈庆之,湘州,會稽郡,戴明寶,扬州市。
劉延孫
劉延孫(),彭城呂人。劉延孫是南朝宋雍州刺史劉道產之子。宋孝武帝心腹,在宋官至尚書僕射。.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劉延孫
劉駿
#重定向 宋孝武帝.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劉駿
劉鑠
南平穆王劉鑠(),字休玄,宋文帝劉义隆第四子,母為吴淑仪。.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劉鑠
劉渾
武昌王劉渾(),字休渊,刘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子,母为江修仪。劉渾在宋官至雍州刺史,但他年輕而凶狠暴戾,做出很多乖張的事,在雍州就因自號楚王之事而被宋孝武帝賜死。.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劉渾
劉濬
劉濬(),字休明,小名虎頭。宋文帝劉義隆次子,潘淑妃所生。據說在他出生前夕,有鵩鳥在屋頂鳴叫,讓聽見的人都感到厭惡。因為潘淑妃寵冠六宮,再加上劉濬長相非常俊美、愛好文學,劉義隆對這個兒子也格外注重。皇后袁齊媯因為嫉妒潘淑妃,怨恨而死,使其子劉劭對潘淑妃母子也沒有好感。於是劉濬設法奉承,與之交好,最後兄弟反而由冤家成為死黨。 刘濬封始兴王。劉義隆對孩子們溺愛有加,劉濬与異母妹妹海鹽公主通姦,事發之後劉義隆并不怪罪他們,反而殺了海鹽公主的母親蔣美人頂罪。劉劭與劉濬聯手劉劭的胞姐東陽公主劉英娥,以巫蠱方式要致劉義隆於死,事跡敗露,劉義隆并不懲罰,反而很感慨的對潘淑妃說:「太子貪圖富貴,還有道理。但是虎頭也這樣,我怎麼想也想不透。你們母子倆,怎能一天沒有我?」劉濬後來將女巫嚴道育接回家藏匿,也被揭發,使劉義隆又是難過又是生氣,揚言要處置劉劭與劉濬兄弟。潘淑妃為此哭著要劉濬不如先殺了她,免得看到他大難臨頭,劉濬卻對母親的態度,感到不以為然。後來,他向劉劭透露劉義隆廢太子的意圖,兄弟遂發動政變,弒劉義隆。劉劭又派兵殺潘淑妃,並告訴劉濬說潘淑妃死於亂軍之手,劉濬竟說:「這是下情所願,死何足惜。」 劉劭稱帝不久,即被弟弟劉駿所討。刘濬奉刘劭命杀了江夏王劉義恭诸子。刘劭败亡,劉濬在往南逃亡的途中,遇到刘义恭。劉濬問道:「南中郎(劉駿)現在在做什麼?」劉義恭回答:「四海沒有統治者,經過百官的請求,皇上已經順應群心,君臨萬國了。」劉濬又問:「虎頭是不是來得太晚了?」劉義恭說:「當然太晚了。」劉濬再問:「我能免於一死嗎?」劉義恭說:「你可以自己到行宮去請罪。」劉濬問:「不知能不能賜我一官半職,讓我效力?」劉義恭說:「這我可不敢說。」於是,劉義恭帶著劉濬一道同行,就在半途將他斬首。 劉劭與劉濬被殺後,劉劭的四個兒子與劉濬的三個兒子也一起被梟首示眾,曝屍於市。至於他們家的女眷,包括妻妾女兒,皆在獄中賜死。只有劉濬的妻子褚氏,因為其父褚湛之與兄褚淵投降劉駿,因此劉濬與她離婚,故倖免於難。後來將劉劭與劉濬的屍體投入江水,其他同謀者皆伏誅。.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劉濬
南徐州
南徐州,可以指:.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南徐州
南兗州
#重定向 南兗州 (南朝).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南兗州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司空
始兴县
始兴县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是韶关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174平方公里。.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始兴县
孝建
孝建(454年正月—456年十二月)是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的年号,共计近三年。由於宋文帝的兒子刘劭弑父宋文帝刘义隆自立並改元太初,通常的帝系表將其後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宋文帝的繼承者;所以以下用兩個前任繼任框表達。.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孝建
宋书
《宋書》,二十四史之一,由南朝梁沈约等人所著。沈约在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奉詔撰《宋書》,寫成本紀10篇、列傳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他根据宋的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将宋末十几年的史迹加以补充,撰寫中大量抄錄了徐爰的宋書,因此七十篇的人物傳記以一年的飛快速度完成。《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完全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時因為志才是沈約親自創作的部分(人物傳記多抄前人徐爰之宋書),所以志的價值最高。《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份量占全书的一半。《宋书》志的部分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錫稱贊《宋書》志是“史家之良規”。 後人據相關史料補作《宋書》的志表,清人萬斯同《歷代史表》中有〈宋諸王世表〉、〈宋方鎮年表〉、〈宋將相大臣年表〉各1卷,羅振玉補宋書《宗室世系表》1卷,盛大力《宋書補表》4卷,郝懿行補宋書《刑法志》《食貨志》各1卷。近人聶崇岐有《補宋書藝文志》1卷。.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宋书
宋明帝
宋明帝劉彧(),字休炳,小字榮期,南朝宋第七任皇帝。劉彧生於元嘉年間,為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先後受封淮陽王、湘東王。宋前廢帝劉子業即位,顧慮諸叔威脅皇位,趁劉彧入朝時將其拘留殿中,並因劉彧體胖而封其為「豬王」,大肆羞辱,且屢次欲加殺害,都因始安王劉休仁諂媚化解,才保全性命。劉子業遭壽寂之殺害後,劉休仁便奉迎劉彧即皇帝位,改元泰始,大赦天下。 劉彧在位六年半,執政前期眾親王及方鎮相繼叛變,朝廷頻繁動武平亂,國力逐漸耗損。北魏也趁機侵略,佔領山東、淮北等地區,北朝國力自此超越南朝;劉彧為防範宋孝武帝劉駿諸子奪取皇位,殺盡諸姪子,致使劉駿絕後;晚年尤多忌諱,文書奏折不得出現諱字,犯禁者一律誅殺。 472年5月10日,劉彧逝世,享年三十四歲,庙号太宗,谥号明帝,奉葬高寧陵。 史載劉彧個性寬和仁慈,儀容端雅,喜好文學。即位後雖然四方反抗但用人不疑,能使將士效忠不貳。然而晚年好猜忌,對待皇族及侍臣動輒殘忍刑戮;國家連年征伐,國庫空虛,而劉彧卻奢侈無度,致使「天下騷然,民不堪命」,劉宋國運自此衰敗。.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宋明帝
宋文帝
宋文帝劉義隆,小字車兒,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子,劉宋第三任皇帝。劉義隆生於東晉末年,南朝宋立國後,受封宜都王。宋少帝被廢後獲擁立為帝,即位後改元元嘉。劉義隆在位近三十年,在位期間,建立制度、賞罰分明、鼓勵農桑,減免賦稅力役,使得國家大治,「內清外晏,四海謐如」,此治世因其年號元嘉而稱為「元嘉之治」。劉義隆亦銳意北伐,曾先後三次發起大規模北伐戰爭圖收復北魏所佔的河南土地,然而三次皆失敗,其中發生在元嘉後期的第二次更讓魏軍南攻至江北瓜步,一度威脅建康。元嘉北伐亦對國內經濟民生造成嚴重打擊,《資治通鑑》對北伐的創傷寫道「元嘉之政,自此衰矣。.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宋文帝
寧州
寧州,中國古代州名。西晉置。刺史鎮建寧郡。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東晉、南朝宋、齊時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梁中期以後廢。北周置南寧州。隋初置南寧州總管府,後廢,其地入濮部、六詔。.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寧州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查看 刘诞 (刘宋)和丞相
临海郡
#重定向 臨海郡.
查看 刘诞 (刘宋)和临海郡
幽州
#重定向 幽州 (九州).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幽州
广州 (古代)
广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位於漢族地區南部,其范围曾覆盖今天的广东省和广西北部。.
交州
交州是古地名,其范围在其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常有变化,通常包括現在的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有时还包括現在的中国广东省、海南省。.
查看 刘诞 (刘宋)和交州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北魏
刘子业
刘子业(),小字法师,中國歷史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皇帝,史稱「前廢帝」。他是宋孝武帝刘骏长子,生母為文穆皇后王憲嫄。年号“永光”、“景和”。宋前廢帝以皇太子身份即位,但即位之初受制於掌權大臣而難以專政,遂於即位一年後就先將主政大臣戴法興誅殺,接著又將圖謀廢立的三名顧命大臣殺害,其中更殘忍肢解了叔祖父江夏王劉義恭。此後前廢帝肆意行事,荒淫无道,做了很多殘暴甚至亂倫的行為,約半年後就在阮佃夫等人策劃下,被主衣壽寂之刺殺。.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刘子业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刘宋
冀州
#重定向 冀州 (九州).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冀州
兗州
#重定向 兖州区.
查看 刘诞 (刘宋)和兗州
竟陵郡
竟陵郡,中国古代的郡。.
查看 刘诞 (刘宋)和竟陵郡
益州
益州,中国古地名,西汉开始设置的行政区划,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殷商时期是巴人生活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灭了巴蜀之后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别称刀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东汉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中平年间移治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市东北)。兴平年间又移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 三国时期,刘备占领此地並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割益州,另置宁州。其间十六国时期,李特在益州建立成汉政权,譙縱在此建立譙蜀政权。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在全国设立十道,益州属剑南道,梁州属山南道,益州为原蜀郡之地。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蜀郡更升为南京成都府,剑南节度使再分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节度使, 简称「東川」、「西川」。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重和元年(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自此益州的名称不再存在。 Category:南北朝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查看 刘诞 (刘宋)和益州
荆州 (古代)
荊州,是中國古代的ㄧ個行政區劃,最早由漢武帝依據九州分區而設置。.
青州 (古代)
青州,中国漢朝到金朝时设置的州。青州本为漢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东汉时青州刺史駐地為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三国曹魏及西晋均沿袭此制。永嘉之乱后,东晋于大兴初年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境侨置青州,后有多次迁治。又在今山东省境置北青州,江苏省境内的青州,则称为南青州。刘宋时,废南青州,北青州称青州。治所多有迁移。隋朝废青州,唐朝复置,又改称北海郡。金朝时改益都府,元朝时为益都路,明清时为青州府。.
鲁爽
鲁爽(?),小名女生,扶風郿人。南北朝時期將領,初因父祖投奔北魏而在北魏任官,后来投奔刘宋。魯爽在宋曾參與過元嘉北伐及討伐劉劭的戰事,但不久就因和劉義宣等起兵反叛而被擊敗被殺。魯爽作戰勇猛,當時人稱其為「萬人敵.
查看 刘诞 (刘宋)和鲁爽
柳元景
柳元景(),字孝仁,河東解縣(今山西运城解州鎮)人。南朝宋軍事人物,曾參與元嘉北伐、討伐劉劭及劉義宣等戰事,屢建功勳。官至尚書令,並成為宋前廢帝顧命大臣,但因圖謀廢黜前廢帝而被誅殺。.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柳元景
梁州
#重定向 梁州 (古代).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梁州
殷修華 (南朝宋文帝)
#重定向 殷修華 (劉宋).
永嘉郡
永嘉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永嘉郡
沈庆之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将领。沈慶之曾參與多場戰事,包括討平蠻族、元嘉北伐、討伐劉劭、魯爽、劉誕等事,得宋孝武帝重用於軍事,並因其遺詔成為顧命大臣。沈慶之後瓦解了劉義恭、柳元景等人廢黜前廢帝的圖謀,卻因屢次勸諫前廢帝而為其所殺。.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沈庆之
湘州
湘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广两州的衡阳、建昌、湘东、临湘、邵陵、营阳、桂阳、零陵等8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境)。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 东晋以后屡有废置,湘州辖境亦有增减。南朝宋、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东衡(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等州,辖境缩小。东晋、南朝时为上流重镇。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潭州。.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湘州
會稽郡
會稽郡,中國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漢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隸屬于揚州刺史部。東漢中期,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在今浙江紹興城區),領十五縣。三國吳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今浙江東南部)、建安郡(今福建)、東陽郡(今浙江衢州、金華一帶)。西晉至南朝末年,會稽郡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隋文帝滅陳,廢會稽郡,置吳州。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後又改為會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時復為越州。.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會稽郡
戴明寶
戴明寶(),南東海郡丹徒縣人。戴明寶是宋孝武帝的倖臣,得勢時行為驕縱,常收納賄賂。.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戴明寶
扬州市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所辖的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与仪徵市位于通扬运河以南,高邮市、宝应县则位于通扬运河以北,整体上来说扬州地处江苏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三角洲北翼,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扬州市景色秀美,城市建筑多古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人口448.36万,其中市辖区人口242.34万人。2014年,扬州GDP达3697.9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8万元,达82660元,在苏中苏北8市中率先超过省平均标准。同时,扬州也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及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查看 刘诞 (刘宋)和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