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

指数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

分倍河原之戰()是在室町時代後期的享德4年(1455年)1月21日至22日於武藏國多摩川河畔分倍河原(現今東京都府中市)由足利成氏率領的鐮倉公方勢力和上杉顯房率領的(總大將是在京都的上杉房顯)關東管領勢力之間進行的合戰。 這次戰役成為與應仁之亂並稱為室町時代最大戰亂的享德之亂的序幕。.

目录

  1. 69 关系: 偏諱古河公方吉岡町多摩川太田道灌太田資清太田氏室町幕府室町时代家宰宇都宮城寶德山內上杉家上野國上杉顯房上杉氏上杉持朝上杉房顯上杉政真常陸國三鷹市下總國下野國平塚市年号享德享德之亂京都康正府中市应仁之乱今川範忠今川氏伊勢原市從五位後花園天皇信濃國利根川出家元服神奈川縣立川市筑西市管領細川勝元群馬縣當主相模國荏原郡駿河國...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偏諱

#重定向 名諱#偏諱.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偏諱

古河公方

古河公方()是日本室町時代後期至戰國時代的公方,出自於以下總國古河(現茨城縣古河市)為根據地的關東足利氏。享德4年(1455年),第5任鎌倉公方將根據地由鎌倉遷移至古河,並且成為首任古河公方,是為享德之亂。其後,足利政氏、足利高基、足利晴氏和足利義氏先後擔任古河公方,政權維持長達130年,御所則以為主。由於古河公方是鎌倉公方的嫡流,因此有時也統稱為關東公方()。促使古河公方成立的享德之亂,在性質上與應仁、文明之亂相近,是導致關東地方進入戰國時代的原因峰岸純夫(1989)、233-254頁(東国における十五世紀内乱の意義)。,不但舊有的政治體制受到巨大的影響,亦造就新興勢力後北條氏崛起。另外,由於在戰國時代關於關東的史料相當豐富,因此通常以後北條氏的發展過程為軸心來解說,相對地在後北條氏以前的情況則較缺乏關注。然而,通過近年的研究顯示,關東的各豪族大多以鎌倉公方嫡流出身的古河公方為首,換言之古河公方亦曾經權傾一時。古河公方成立初期盤据於東關東一帶,在得到千葉氏等武家氏族支持下,與得到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等的堀越公方對立。其後,後北條氏進佔關東,古河公方曾經與舊敵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聯手,可是在河越城之戰中敗北。勝出的後北條氏則通過混入古河公方內部,破壞其體制,並且利用其體制支配關東。後期,繼承關東管領地位的上杉謙信雖然曾經擁立足利藤氏與北條氏政支持的古河公方足利義氏對立,但是隨著成立,失去利用價值的古河公方隨著義氏的死去而自然消滅。因此,關東踏入戰國時代的時段為古河公方成立開始,直至後北條氏被豐臣秀吉消滅為止。進入江戶時代後,古河公方的末裔以的身份存續下去。.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古河公方

吉岡町

吉岡町()是群馬縣的一町。.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吉岡町

多摩川

多摩川(),是日本政府列管為一級河川的多摩川水系之主流,流經山梨縣、神奈川縣及東京都等地區,主流總長138公里,流域面積約1,240平方公里。.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多摩川

太田道灌

太田道灌,是室町時代後期武將,武藏國守護代扇谷上杉家家宰、攝津源氏流太田氏一族。父親是太田資清(道真)。名諱是資長。 繼任家宰之職後,在平定享德之亂、長尾景春之亂中活躍。作為江戶城的築城武將十分有名。.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太田道灌

太田資清

太田資清(1411年—1488年/1492年)是室町時代中期至日本戰國時代前期的武將。父親是太田資房。 太田氏出身,太田氏是扇谷上杉家家宰的家格。.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太田資清

太田氏

太田氏是日本氏族。主要有下列諸多流派:.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太田氏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室町幕府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稱源自於幕府設在京都的室町。.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室町时代

家宰

家宰是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家臣之首,又稱執事,若將大夫的領土比擬成諸侯國,家宰就是大夫的國相。馮夢龍編《新列國志》「季斯起初任為腹心,使為家宰,後漸專季氏之家政,擅作威福。」《論語·子路》:「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日本室町時代中以武家為多數的職位,是屬於家中一門内其中一種職責。 家宰的任務是代替家長處理政務。名稱是主宰家中事務的意思。在關東管領山内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中會以首席重臣為家宰,山内上杉家會任命長尾氏一族,而扇谷上杉家則會任命太田氏為家宰。 在室町時期中,武家的當主會在京奉公,而把領國的支配會交給家宰擔當來分擔職務,但是在日本戰國時代,各地開始陷入混亂,當主自身多數會留在國內支配,寶德2年(1450年),鐮倉公方足利成氏與關東管領對立,於江之島合戰之際足利成氏彈劾兩上杉家的家宰,因為在領地內進行支配的是家宰,於是家宰的權限變得太過強大。因此當主與家宰之間產生對立關係。例如在文明9年(1477年),長尾景春與主君上杉顯定對立並反起叛亂(長尾景春之亂);在文明18年(1486年),家宰太田道灌被主君上杉定正謀殺。 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中有家老和宿老等職位。以後家宰的權限漸漸縮小,純粹變成了指揮家長的私事的役職,連稱呼都變成廣敷用人、用人、側用人、家令、家扶長、執事 (日本)等。此等職權未必一樣,因幕府和藩 (日本)而異。例如江戶幕府的側用人是代替老中成為家中第一家臣,將軍家的大奥和微細的私事則是由廣敷用人和側眾負責。 Category:室町時代 Category:家務勞動 Category:東亞古代職業.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家宰

宇都宮城

宇都宮城()是位在栃木縣宇都宮市本丸町的一座城。關東七名城之一。江戶時代是之藩廳。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焚毁于宇都宮城之戰。.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宇都宮城

寶德

寶德可以指:.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寶德

山內上杉家

山內上杉家(日語漢字:山内上杉家,假名:やまのうちうえすぎけ,羅馬字:Yamanouchiuesugike)是室町時代在關東地方割據的上杉氏諸家之一。足利尊氏、直義兄弟的舅父上杉憲房之子,身兼上野、越後、伊豆守護的上杉憲顯為始祖之家,居館在鎌倉的山內(鎌倉市山之內、現在也有「管領屋敷」的地名)故名。山內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並稱「兩上杉家」。.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山內上杉家

上野國

上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上州。上野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群馬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上野國

上杉顯房

上杉顯房()是室町時代武將和守護大名。相模守護。扇谷上杉家當主。上杉持朝嫡男。弟弟有三浦高救、定正、朝昌。兒子有政真,女兒是千葉實胤的正室。官位是彈正少弼、修理大夫。通稱三郎。法名是長源院。 寶德元年(1449年),在被消滅的足利持氏遺兒永壽王(足利成氏)復歸成為鎌倉公方之際,因為父親持朝隱居而繼承扇谷家的家督。受家宰太田資清輔助。在成氏殺害關東管領上杉憲忠(山內上杉家)並引發享德之亂時,作為上杉氏的一門與上杉憲顯(犬懸上杉家)和長尾景仲(白井長尾氏)等人一同率軍在相模江之島等地與成氏戰鬥,但是在武藏分倍河原之戰中敗北並自殺。 因為兒子政真年幼,所以扇谷上杉家由父親持朝復歸成為當主。.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上杉顯房

上杉氏

上杉氏,日本氏族之一,原為公家,後在關東管治。後來武士化,在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該家族擁有一定地位。.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上杉氏

上杉持朝

上杉持朝(1416年-1467年10月4日)是室町時代中期武將、守護大名。相模守護。扇谷上杉家當主。上杉氏定次男,持定之弟。子女有顯房、三浦高救、定正、朝昌、上杉憲忠正室、吉良成高正室。幼名是竹壽丸。官位是彈正少弼、修理大夫。.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上杉持朝

上杉房顯

上杉房顯(1435年-1466年2月26日)是室町時代中期的武將、守護大名。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當主。父親是上杉憲實。.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上杉房顯

上杉政真

上杉政真()是室町時代武將和守護大名。相模守護。扇谷上杉家當主。父親是上杉顯房。官位是修理大夫。 享德4年(1455年),父親顯房在分倍河原之戰中戰死。重臣太田道真以政真為當主,但是因為政真年幼,先代當主‧政真的祖父持朝復歸成為當主。應仁元年(1467年)因為祖父死去而繼任家督,繼承扇谷上杉家。 文明3年(1471年),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企圖進撃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所在的伊豆。政真將其撃退,成功逆襲古河城,成氏依賴千葉孝胤成功逃走。但是成氏展開反撃並在文明4年(1472年)奪回古河城。文明5年(1473年),政真在武藏兒玉郡上杉氏的居城五十子陣中被成氏急襲,最後戰敗並戰死。 因為政真沒有兒子,在重臣協議後決定由叔父定正繼承家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上杉政真

常陸國

常陸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常州。常陸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茨城縣的大部分(西南部除外),境內有日本第二大湖霞浦。.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常陸國

三鷹市

三鷹市()是日本東京都多摩地區最東邊的市。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達38.1%(平成22年國勢調査)。.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三鷹市

下總國

下總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總州、北總。下總國的領域大約包括現在的千葉縣北部、茨城縣西南部、埼玉縣東隅、東京都東隅。.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下總國

下野國

下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野州。下野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栃木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下野國

平塚市

平塚市()位於日本神奈川县中南部、面对相模湾,為施行時特例市。.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平塚市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年号

享德

享德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寶德之後,康正之前。指1452年到145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花園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政。.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享德

享德之亂

享德之亂(享德3年12月27日(1455年1月15日) - 文明14年11月27日(1483年1月6日)是室町時代室町幕府8代將軍足利義政之時發生在關東地方的內亂。第5代鎌倉公方足利成氏暗殺關東管領上杉憲忠為發端,導致幕府、山內・扇谷兩上杉、鎌倉公方(古河公方)相爭,最後擴大至關東地方全境,是關東地方進入戰國時代的序幕。.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享德之亂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京都

康正

康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享德之後,長祿之前。指1455年到1456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花園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政。.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康正

府中市

在日本的東京都和廣島縣同時有兩個同樣名為府中市的城市。.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府中市

应仁之乱

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應仁元年—文明9年)發生於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時的一次内乱。主要是幕府三管领中的细川胜元與四職中的山名持丰(山名宗全)等守护大名的争斗。其范围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戰火遍及其他日本國土,由於此一動亂使日本進入將近一個世紀長的战国时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应仁之乱

今川範忠

今川範忠(1408年—1461年7月4日?)是室町時代中期的守護大名。駿河今川氏第5代當主。父親是第4代當主今川範政。.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今川範忠

今川氏

今川氏()是日本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三河國今川(現愛知縣西尾市今川町),最初於南北朝時代作為足利氏支援北朝對抗南朝,進入室町時代後繼續支持室町幕府,並且箝制鎌倉公方,永享之亂和享德之亂時依然支持幕府。戰國時代時則以駿河國和遠江國為根據地,擴展勢力至三河國,一度將收歸其下,與武田氏和後北條氏多次交戰後三方結盟。此後,以上洛為目標向西進軍,卻在桶狹間之戰中敗於織田信長,家督今川義元亦戰死,並且遭到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背叛,最終作為大名的今川氏滅亡,家督今川氏真則輾轉投靠不同的大名,其子孫在江戶時代則作為存續至明治維新後斷絕。.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今川氏

伊勢原市

伊勢原市()位於日本神奈川縣中心的都市,位於該市西北的大山相當有名。 在1960年代前半還是農村地區,從1960年代後半開始,因為住宅地開發,現在則是成為東京郊區的臥城。另一方面,在稻作、果農、酪農等農業方面上,該市在神奈川縣內依然算是相當興盛的。.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伊勢原市

從五位

從五位為日本官階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五位之下正六位之上,追贈時則稱為贈正五位。以近代以前的日本位階制度來說,從五位下以上者為貴族。 而由於華族嫡男一般授以從五位之故,從五位也能被拿來當作華族嫡男的別稱。.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從五位

後花園天皇

後花園天皇(;),日本室町時代天皇,為第102代天皇。1428年9月7日 - 1464年8月21日在位。諱彥仁()。 後花園天皇是伏見宮貞成親王第一王子,母親為庭田經有之女庭田幸子(敷政門院)。伏見宮家屬於持明院統(北朝天皇)的血統,由於稱光天皇早逝,後小松天皇便收彥仁王做猶子,以繼承皇位。 當初在南北朝合併的時候,兩方曾有約定,在後小松天皇之後必須要由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之子繼承,不過在傳位給稱光天皇時就已經違反了這項約定,因此造成大覺寺統(南朝天皇)方面的不滿,並且經常暴動。後來在稱光天皇過世(1428年)後,大覺寺統再次動亂,於是後小松天皇迎持明院統的彥仁王繼位,往後確立了北朝系統的皇位繼承權。 後小松上皇的輔政一直到他1433年去世為止,從此開始後花園天皇長達三十多年的親政。在他的治世時代,不但有土一揆與嘉吉之亂的發生,南朝不滿的人也持續暴動中,政局並不穩定。此外,將軍足利義政奢侈逸樂,天皇還要加以勸諫。 1464年,讓位給成仁親王,退位為太上天皇並繼續執政。1470年過世,葬在後山國陵,另有一部份的骨灰安置在般舟院陵。.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後花園天皇

信濃國

信濃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信州。信濃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長野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信濃國

利根川

利根川(),长约332公里,流域面积16,840平方公里,是日本国内第二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信浓川。別名「坂東太郎」,坂東是关东的旧名,而太郎则是长子的意思。亦被称为日本三大河流之一,也是東京與首都圈的重要水源。.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利根川

出家

因為宗教信仰而離開家庭,修行,獨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通常是神職人員而稱出家人。 一般指佛教的僧侶、比丘、比丘尼、和尚、道姑,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道姑;天主教的修士、修女;中國伊斯蘭教的戛迪林耶和庫布林耶。.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出家

元服

#重定向 冠禮.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元服

神奈川縣

奈川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之一,位於關東地方西南端,東京以南,西接山梨縣和靜岡縣、東濱東京灣、南濱相模灣。境內擁有古都鎌倉、日本最大軍港橫須賀等著名都市。神奈川縣的首府是橫濱。人口現有910萬1505人,面積2,415.47km2。縣名是來自身為東海道要衝而繁榮的宿場町神奈川宿(現在橫濱市神奈川區)。 都道府縣人口數僅次於東京都為第2名。人口密度次於東京都、大阪府為第3名。面積是第43名(平成19年度面積)、國土地理院。。.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神奈川縣

立川市

立川市()是位於東京都多摩地區的市。東京都特別區部通勤率達17.6%(平成22年國勢調査)。.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立川市

筑西市

筑西市()是位於茨城縣的一市。.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筑西市

管領

管領,室町幕府的一種職稱,原來稱為「執事」,到3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改稱管領。 名義上管領負責輔佐將軍管理、支配領地,將軍對於地方守護的命令,皆須透過管領來傳達,管領並掌有許多中央機構〔見下文〕,因此可說是幕府中央最高行政官。 依照慣例,管領這個職位由足利氏下的有力守護細川氏、斯波氏、畠山氏三個家族來擔任,直到幕府後期力量衰微,方有私相授受的情形發生。 管領之下設置侍所〔統領御家人、負責警備任務〕、政所〔掌管財政〕、問注所〔保管紀錄文書〕、引付眾〔管民事訴訟〕等等機構,處理不同政務。 侍所的長官〔所司〕則由赤松氏、一色氏、山名氏、京極氏四個家族的人出任,其實權僅次於管領。 前述的三個管領家和四個所司家合稱為「三管四職」,這些大名們掌有相當大的權力,影響著中央政務的決定。.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管領

細川勝元

細川勝元(永享2年-文明5年5月11日、1430年-1473年6月6日)是日本室町時代未期的人物,室町幕府的管領。父親為細川持之。正室為山名熙貴的女兒。兒子有細川政元。幼名為聰明丸。官位為從四位下武藏守,右京大夫。他創立了名剎龍安寺。.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細川勝元

群馬縣

群馬縣()是位於關東地方中部的一個內陸縣。人口超過190萬。群馬縣的行政中心是前橋市。境内的高崎市是上越新幹線、長野新幹線、高崎線、信越本線、八高線、兩毛線的交匯點,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群馬縣也是近代出日本首相比較多的一個縣。福田赳夫、福田康夫父子,以及中曾根康弘、小淵惠三都是群馬縣出身。.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群馬縣

當主

#重定向 家主.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當主

相模國

模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相州、湘州。相模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神奈川縣(東北部份除外)。關於「相模」的「模」字,由於當時公文上的捺印以「摹」字表示,因此推測最初的寫法為「相摸」。.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相模國

荏原郡

荏原郡()为过去日本东京府(今东京都)辖下的郡,辖区包含现在东京都品川区、目黑区、大田区三区全域、世田谷区的大半区域,已于1932年10月1日,17町2村全编入东京市,荏原郡因无管辖町村而废除。.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荏原郡

駿河國

駿河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駿州。倒幕後的明治時期,駿府被改稱靜岡,而在1871年的廢藩置縣推行下,駿河國大部分被納入現今的靜岡縣,領域約為静岡縣的中部及東北部。.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駿河國

越後國

越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亦稱越州,越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越後國

足利義成

#重定向 足利义政.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足利義成

足利持氏

足利持氏(),室町时代武將,第4代鐮倉公方(在位期間:1409年-1439年),足利滿兼之子。.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足利持氏

茨城縣

茨城縣()是日本的一个县,位於關東地方北部。東濱太平洋、北接福島縣、西接栃木縣、南接千葉縣與埼玉縣。首府是水戶市。茨城縣人口數在全日本的都道府縣中排名第11位,面積為第23位。茨城縣的大部分土地在過去相當於令制國中的常陸國。西南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區則屬下總國。.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茨城縣

關東地方

東地方()是指日本本州中部偏東瀕太平洋的地區,由茨城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所構成。其以首都東京為中心,居住人口超過4千3百萬,聚集超過三分之一的日本人口;以關東地方1都3縣為核心的東京都會區(首都圈),人口逾3千7百萬人,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關東地方

關東公方

東公方(かんとうくぼう)是日本室町時代關東地方各足利氏分支的稱號。「公方」是日本武家對征夷大將軍的敬稱;關東公方源於室町幕府派出機關鎌倉府的長官,最初稱為鎌倉公方(かまくらくぼう),管轄範圍包括關八州及伊豆(今靜岡縣東部的半島部份)、甲斐(今山梨縣)等十個令制國。 自15世紀後半葉的「享德之亂」,與幕府對立的五代鎌倉公方足利成氏遷往古河城(位於今茨城縣古河市)以來,改稱「古河公方」(こがくぼう),16世紀前半葉又分出駐在下總國小弓城(位於今千葉縣千葉市)的「小弓公方」。 另外,「享德之亂」期間,幕府派駐伊豆國堀越(位於今靜岡縣伊豆之國市)的「堀越公方」,也號稱是正統的關東公方,但在1467年應仁之亂勃發、幕府無力東顧的背景下,僅傳兩代、36年就為駿河國(今靜岡縣中部)今川氏客將伊勢盛時所滅。.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關東公方

關東管領

東管領是日本南北朝時代至室町時代室町幕府的官職名,用於輔佐关东公方。當初稱作關東執事。关东公方的下部組織,但是任命權等在將軍手中。上杉憲顯就任以後,代代由其子孫世襲。.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關東管領

镰仓市

鎌倉市()位於日本神奈川县三浦半島西面,是人口約為18萬人的小型城市。.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镰仓市

長尾氏

長尾氏是日本關東地方興盛的武家。本姓是平氏。家系是坂東八平氏之一。鐮倉時代、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都是上杉氏的第一家臣。越後、上野、武藏的守護代。通字是「景」。.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長尾氏

長尾景信

長尾景信(1413年-1473年7月18日)是室町時代中期武將。父親是長尾景仲。.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長尾景信

東京灣

東京灣()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海灣,因日本首都東京位於灣邊而得名。日本六大都市中的東京與橫濱分別位於該灣的西北岸與西岸。中近代以東京的舊稱江戶稱為「」、「江戶前海」或逕稱為「內海」;而為了方便歷史分期,現代又常將當時的東京灣稱為「江戶灣」或「江戶內海」盛本昌広 『日本中世の贈与と負担』 275頁。。.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東京灣

東京都

東京都()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地方行政區,與道、府、縣同屬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為事實上的日本首都。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幾個地理極點。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74萬,人口總數居於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全境劃分為23區、26市、5町、8村,其中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截至2017年止,東京都是GDP產值世界第1的都市,超過世界第二名的紐約。東京都2010年的人均總生産額達到6,955,171日元(依當年國際匯率兑换成79,261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以東京都為核心的日本首都圈(東京都會區),聚集人口逾3千6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東京都

榮區

榮區()是橫濱市的18區之一。位于橫濱市南部。.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榮區

横滨市

橫濱市()是位於日本神奈川縣東部的港口都市,為神奈川縣縣治及最大都市,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轄有18個區。全市人口達373萬,是日本人口最多的市,若以人口集中地區評比則次於東京23區。横濱市位於東京都心西南約30公里至40公里處,東臨東京灣。市政中心位於關內地區(中區關內車站附近),而中心商業區則位於橫濱車站周邊,兩者相距約3公里。橫濱市政府現在正開發位於兩地之間的橫濱港未來21地區,使橫濱市中心連為一體,並且進行橫濱市中心的沿海地區、東神奈川沿海地區等地的長期都市再生計劃。2012年,橫濱車站附近地區等地被定為。 橫濱市一帶自鎌倉幕府時代開始得到開發。六浦湊(現金澤區六浦)是缺乏大型港口的鎌倉幕府的海上門戶。在江戶時代,由於橫濱臨近江戶幕府所在地江戶,因此大多數土地都是幕府直轄領地和旗本領地。藩的領地只有小規模的(現金澤區)。江戶時代時,神奈川湊(現神奈川區神奈川)則是江戶灣(東京灣)內海交通的要衝。江戶時代末期,神奈川在美日修好通商條約中被定為開港地。但實際上大多數港灣設施修建在神奈川湊對岸的橫濱村。橫濱港於1859年(安政6年)7月1日開港後,迅速做為生絲貿易港、商業港、客運港、工業港得到發展,在短時間內就具有了國際港的規模,有「金港」之稱。1889年4月1日,橫濱正式建市,1956年成為政令指定都市,1988年被指定為業務核都市,2011年被指定為環境未來都市和國際戰略綜合特區。.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横滨市

武士 (日本)

武士是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的一個社會階級,原為接受文武合一教育、負責文政或打仗的貴族階層;後來演變為專指通曉刀法、佩刀不離身的的日本劍客。除了日本及受到漢語語系影響的國家以外,多種語言以日語的「侍」()來表示。武士的精神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武士 (日本)

武藏國

武藏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武州。武藏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東京都(不含東京都的外島)及埼玉縣、神奈川縣的東北部。.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武藏國

江之島

江之島()是位于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的一個周長4公里、標高60米的陸連島。江之島位在流入相模灣的出海口。江之島現在是湘南地區的中心,也是相模灣沿岸的一個觀光勝地。現行行政町名為江之島一丁目與江之島二丁目,全域已實施,郵遞區號為251-0036,屬管轄範圍。.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江之島

文安

文安可以指:.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文安

扇谷上杉家

扇谷上杉家(日語漢字:扇谷上杉家,假名:おうぎがやつうえすぎけ,羅馬字:Ōgigayatsu Uesugike)是室町時代在關東地方割據的上杉氏諸家之一。在日本戰國時代以武藏國為據點並成為大名,在南關東發展勢力。.

查看 分倍河原之戰 (室町時代)和扇谷上杉家

越後國足利義成足利持氏茨城縣關東地方關東公方關東管領镰仓市長尾氏長尾景信東京灣東京都榮區横滨市武士 (日本)武藏國江之島文安扇谷上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