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冕狀物

指数 冕狀物

在太空地质学中,冕狀物(Corona,複數形 coronae)是行星表面的一種卵形結構。這種結構出現在金星和天王星的衛星天衛五。此種地形可能是由地表下熱物質上湧形成。.

6 关系: 天王星太空地质学隆納·格里利阿尔忒弥斯冕状物鵝蛋形金星

天王星

天王星是從太陽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其體積在太陽系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其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与在古代就为人们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以及緩慢的繞行速度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认定为一颗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發現天王星,从而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天文學符號為、♅(♅,Unicode編碼U+2645)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構成不同於更巨大的氣體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樣的,天文學家設立了不同的「冰巨行星」分類來安置她們。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等結成的「冰」,與可以探测到的碳氫化合物。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其外部的大气层具有複杂的雲層結構,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相比较而言,天王星的内部则是由冰和岩石所构成。 如同其他的巨行星,天王星也有環系統、磁層和許多衛星。天王星的環系統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因為它的自轉軸斜向一邊,幾乎就躺在公轉太陽的軌道平面上,因而南極和北極也躺在其他行星的赤道位置上。從地球看,天王星的環像是環繞著標靶的圓環,它的衛星則像環繞著鐘的指針(雖然在2007年與2008年該環看來近乎水平)。在1986年,來自太空探测器航海家2號的影像资料顯示天王星實際上是一顆平平無奇的行星,在其可見光的影像中沒有出现像在其他巨行星所擁有的雲彩或風暴。然而,近年內,隨著天王星接近晝夜平分點,地球上的觀測者发现天王星有季節變化的迹象和漸增的天氣活動。天王星上的風速可以達到每秒250公尺。 在西方文化中,天王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以希臘神祇命名的行星,其他行星都依照羅馬神祇命名。.

新!!: 冕狀物和天王星 · 查看更多 »

太空地质学

#重定向 行星地質學.

新!!: 冕狀物和太空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隆納·格里利

隆納·格里利(Ronald Greeley,)是一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測學院的榮譽退休教授,也是 NASA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辦的(Regional Planetary Image Facility)前任主任,並曾經是 NASA 艾姆斯研究中心 Planetary Aeolian Laboratory 的主持人。格里利在1967年起就致力於月球和行星的研究,晚期則將他的研究注重在了解行星表面地質作用和地質歷史。.

新!!: 冕狀物和隆納·格里利 · 查看更多 »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是在金星阿佛洛狄忒高地发现的一座冕状物,地理坐标南纬35°、东经135°。 它被命名为阿尔忒弥斯,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它是金星上最大的冕状物,直径达2600公里。 Category:金星的火山.

新!!: 冕狀物和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 查看更多 »

鵝蛋形

鵝蛋形,又簡單稱作蛋形,是一種近似橢圓形的形像,其外貌就像是拉長了的圓形,但又沒有雞蛋那種一邊較尖但另一邊較圓的外貌。 「鵝蛋形」這個描述其實在三維立體方面的描述比較多,用以描述一些蛋殼形構造的縱切面形狀。由於其曲率跟一般橢圓形或長圓形的曲率有所不同,才會有這樣的區分。 卵形线,又称蛋形线,是鸟类、禽类和爬行动物的卵的纵截面形状. 卵形线描述性定义  卵形线是类似于椭圆,但是一头大,一头小,有一条对称轴且光滑封闭的平面曲线.卵形线的对称轴与大、小头的两个交点称为卵形线的大端点和小端点,记为Q,P.卵形线上到其对称轴距离最大的两点称为卵形线的对称端点,记为S,T.线段QP,ST,分别称为卵形线的直径和对称直径.卵形线的直径与对称直径的交点称为卵形线的卵心,记为O,线段OP,OQ,OS(或OT)分别称为卵形线的长半径、短半径、对称半径,其长度分别记为a,b,c.长半径、短半径、对称半径称为卵形线的三个特征参数. 已知卵形线的长、短、对称半径a,b,c这三个特征参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卵形线的对称轴作为x轴,x轴正向与卵形线小头方向一致,卵形线的卵心作为坐标系原点.以正数a,b,c(a>b)为长、短、对称半径的卵形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示意图如图所示. File:Ly0.jpg|卵形线及其在直角坐标系中示意图 三次卵形线方程:\frac+\frac.

新!!: 冕狀物和鵝蛋形 · 查看更多 »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Jakosky, "Atmospheres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in Beatty, Petersen and Chaikin (eds), The New Solar System, 4th edition 1999, Sky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新!!: 冕狀物和金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