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公子過

指数 公子過

公子过(),妫姓,名过,中国春秋时期陈国的公子,陈成公的儿子。 前534年,公子招、公子过杀太子偃师、陈哀公,立公子留为君。公子胜向楚灵王控诉,楚灵王讨伐陈国,公子招把罪责推给公子过,将他杀死。.

11 关系: 太子偃师妫姓公子公子留公子胜公子招陳哀公陳成公陈国楚靈王春秋时期

太子偃师

#重定向 悼太子 (陈国).

新!!: 公子過和太子偃师 · 查看更多 »

妫姓

妫(漢語拼音:guī,注音符號:ㄍㄨㄟ)姓,是漢族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

新!!: 公子過和妫姓 · 查看更多 »

公子

公子,原意指諸侯之子,也可以指诸侯之女。 後人遂将世家門閥子弟稱作公子。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婁公子捐金贖朋友,劉守備冒姓打船家。 公子一稱,今日常用於尊稱他人的子女。如:.

新!!: 公子過和公子 · 查看更多 »

公子留

公子留,'''妫'''姓,名留,陳哀公之子,太子偃师之弟,公子胜之兄。 陈哀公的第一夫人郑姬生了太子偃师,第二夫人生了公子留,第三夫人生了公子胜。第二夫人受到陈哀公的宠爱,公子留因此得宠,陈哀公把他托付给弟弟公子招和公子过。 前534年三月十六日,公子招、公子过趁着陈哀公患有长期不愈的疾病,杀了太子偃师而立公子留做太子。四月十三日,陈哀公上吊自杀。干徵师到楚国报丧,同时报告又立了国君。公子胜向楚国控诉,楚国人抓住干徵师并杀死了他。公子留逃亡到郑国。 九月,楚国的公子弃疾带兵奉事太孙吴包围陈国,宋国的戴恶领兵会合。冬季的十月十八日,陈国被灭。楚灵王派穿封戌做陈公。.

新!!: 公子過和公子留 · 查看更多 »

公子胜

公子胜可以指:.

新!!: 公子過和公子胜 · 查看更多 »

公子招

公子招,妫姓,名招,中国春秋时期陈国的公子,陈成公的儿子。 前541年,晋国赵武、楚国公子围、齐国国弱、宋国向戌、鲁国叔孙豹、卫国齐恶、陈国公子招、蔡国公孙归生、郑国罕虎、许国人、曹国人在虢会盟。前534年,公子招、公子过杀太子偃师、陈哀公,立公子留为君。派干征师到楚国告知,公子胜向楚灵王控诉,楚灵王杀死干征师。楚灵王讨伐陈国,公子招把罪责推给公子过,将他杀死。楚灵王灭陈,把公子招流放到越国。.

新!!: 公子過和公子招 · 查看更多 »

陳哀公

陳哀公,媯姓,名弱,為春秋諸侯國陳國君主之一,他為陳成公兒子,承襲陳成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期間為前568年—前534年,共在位35年。.

新!!: 公子過和陳哀公 · 查看更多 »

陳成公

陳成公,媯姓,名午,為春秋諸侯國陳國君主之一,他為陳靈公兒子,承襲陳靈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期間為前598年—前569年,共在位30年。.

新!!: 公子過和陳成公 · 查看更多 »

陈国

陳,出 土金文資料作敶,是中國歷史上西周至春秋時代的一個媯(汉语拼音 guī 注音:ㄍㄨㄟ 廣東話:gwai1 读如“归”)姓諸侯國,是帝舜後裔,為三恪和春秋十二諸侯之一。建國君主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職(也就是掌管製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稱閼父)之子胡公满。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赐命为陈氏,遂名陈滿,《說文解字》陳 段玉裁注在位60年,薨于公元前986年,谥號胡公,史稱陳胡公,為陳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並將長女大姬嫁給他,備以三恪,奉祀舜帝《禮記·樂記》所述:“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封帝舜之後於陳。”。 陳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时达十四座城邑,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東部和安徽部分。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二十五世,延續五百六十多年。陳亡後,陳的分支——仕齊的公子陳完的後裔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

新!!: 公子過和陈国 · 查看更多 »

楚靈王

楚靈王,本名圍,是楚共王的次子,殺了楚王熊員自立,即位后改名熊虔。後遭到子干、子皙、蔡公棄疾推翻,自縊。.

新!!: 公子過和楚靈王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新!!: 公子過和春秋时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