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內溝溪

指数 內溝溪

內溝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基隆河的支流,河長7公里,流域分佈於新北市汐止區與臺北市內湖區交界一帶。其源頭位於兩地交界的坑頭山南側,向東南流入內湖境內,經水尾潭、內溝後,成為兩地界河,續轉南南西流,於內湖區東湖地區注入基隆河。 內溝溪流域因雨量豐富,河道狹窄且泥沙量大,下游淤積使得河道升高,使得內溝、東湖地區易得水患。整治後的內溝溪河道放寬,並使用生態工法,環境景觀美化,成為東湖地區新的景觀,建有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內溝溪與基隆河交會處,2015年2月成為復興航空235號班機墜落處。.

10 关系: 基隆河台灣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內湖區臺北市東湖 (臺北市)水系汐止區淡水河新北市

基隆河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為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新!!: 內溝溪和基隆河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內溝溪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

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又稱南港空難、 基隆河空難,發生于2015年2月4日上午10時55分,該班機原定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往金門尚義機場,在起飛後不久即墜毀於臺北市南港區基隆河,造成43人死亡,機上僅15人生還,包括一名空服員。此事件為臺灣民航史上首次飛機墜毀於河川的事故。 事故後第二天,台灣飛航安全委員會公佈飛行記錄儀的數據,當天在松山機場起飛後不久,2號發動機(右引擎)因感應器故障導致順槳,然而機長廖建宗逕直關閉自動飛行模式,且未與副機長做交叉檢查就誤關唯一正常的1號發動機(左引擎),導致飛機失去動力而失事墜毀。由於擔心墜落市區會導致重大傷亡,機長決定在空中大轉彎,其間避開了3座建築物,最後因失速而導致飛機在環東大道上空翻轉90度,擦撞橋上車輛後又撞擊護欄並墜落基隆河中。.

新!!: 內溝溪和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內湖區

內湖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東北地區,為其十二個行政區之一。因其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人臺灣閩南語稱山坳地為「湖」,故內湖是「內部盆地」之義。臺語「內面即湖」或「內面彼湖」之稱謂;所指的盆地範圍係以北側自大金面山到碧湖國小的山陵,東緣從綠大地社區、成功公園到清白新村,南邊從白鷺山延伸到公館山之山丘北坡,西方是江南街處,在其中間形成一山坳型盆地。內湖區境內尚有「畚箕湖」、「北勢湖」、「白石湖」和「牛稠湖」等老地名,命名方式,亦是依地形和先民開墾事跡有關連性,而非指有水的湖泊名稱。工商活動部分,內湖科技園區則有許多新建商辦大樓,三軍總醫院及臺灣多數媒體皆將總部設於此。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內湖區為九重葛,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內溝溪和內湖區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內溝溪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東湖 (臺北市)

東湖次分區,是臺北市內湖區東部的一個次分區,範圍包括五分里、東湖--里、安湖--里、樂康里、內溝里、安泰里、葫洲里、南湖--里、蘆洲里、明湖--里、康寧里及金湖--里。其西鄰由北而南分別為金龍次分區、紫陽次分區及灣仔次分區,南鄰為南港區,東鄰為新北市汐止區。 內湖垃圾焚化廠位於東湖次分區南端的蘆洲里,原廠區的西半部改設為「葫蘆洲運動公園」。.

新!!: 內溝溪和東湖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水系

水系是指海洋、河流、湖泊等构成的水网系统,多依照江河、湖泊的支流和源流逐级形成的网状结构划分。.

新!!: 內溝溪和水系 · 查看更多 »

汐止區

汐止區 (tl),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市轄區,屬於台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1999年6月28日因人口超過十五萬人,由鎮改制為縣轄市。2010年12月25日,因原來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並改名為新北市,所以所屬的原來縣轄市汐止市,便改制為汐止區。現今人口19.9萬餘人。 汐止區位於新北市東北部,西以大坑溪、基隆河、內溝溪與台北市相鄰,東則以丘陵地與臺灣省基隆市相鄰,介於台北市和基隆市之間。全區地形多元,僅在基隆河沿岸有狹長平原,氣候常年多雨。.

新!!: 內溝溪和汐止區 · 查看更多 »

淡水河

淡水河(臺羅:Tām-tsuí-hô;四縣腔:Tam suiˋ hoˇ),別名淡江、稻江、契馬諾。是一條位於臺灣北部的河流。幹流長158.70公里,為臺灣第三長之河流,僅次於濁水溪及高屏溪;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遍佈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亦為臺灣第三大,被列為中央管河川,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河川。淡水河流域內人口近八百萬,幾占全國人口三成,工商業發達,是臺灣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淡水河發源自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內的品田山(標高3,529公尺)上。淡水河分別有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與新店溪流經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港仔嘴後即稱為淡水河,淡水河於關渡納入基隆河後,向北流向淡水油車口而注入臺灣海峽,一般所稱廣義的淡水河,是指整個淡水河水系而言;而狹義的淡水河,則是指江子翠到油車口河段。此段長度僅23.7公里,卻是台灣少數河面寬廣、流速穩定與可進行水運的河流。 早期淡水河肩負台北盆地的水運重任,近代以降的淡水河則兼具供給臺北都會區民生用水、農業灌溉、都市排水及防洪等功能,中下游則成為排水集汙之河道。淡水河流域近三百年的發展歷史,包括人口成長、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趨勢,均與淡水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 內溝溪和淡水河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內溝溪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