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容王后

指数 元容王后

元容王后(원용왕후,)柳氏,是高丽王朝宗室敬章太子的女兒,也是高麗顯宗王詢的王后。《高麗史88卷-列傳1-后妃1-048》,郑麟趾 元容王后的祖父是高麗戴宗王旭,顯宗四年(1012年)五月,顯宗王詢納柳氏為妃,死後謚號元容王后。.

7 关系: 王后高丽王朝高麗史高麗顯宗高麗戴宗谥号鄭麟趾

王后

王后是王、國王正妻的頭銜,當君主不能稱為皇帝或其他相當的頭銜時,其正室只能稱為王后而不能稱皇后,有些甚至只能稱更次一等的王妃。王后與皇后同樣簡稱為--。.

新!!: 元容王后和王后 · 查看更多 »

高丽王朝

#重定向 高麗_(918年-1392年).

新!!: 元容王后和高丽王朝 · 查看更多 »

高麗史

《高麗史》是一本記載有關朝鮮半島上高麗王朝歷史的紀傳體官史,於朝鲜王朝初期成書,從1392年起至1451年,經歷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朝,歷時59年才完成。期間史書經過多次修訂,編纂者有郑麟趾等多人。全書於文宗元年八月(1451年)完成。 高麗王朝傳32代君主,歷時475年。在此期間,存在著與《朝鮮王朝實錄》相類似的歷代國王實錄——《高麗王朝實錄》。《高麗史》是參照多種官方和私人文獻、書籍而編纂而成的,這些書籍大部份在朝鮮王朝期間因為政治需要被焚毀而失傳。此外,在《高麗史》編纂期間,朝鮮王朝還組織編纂了《高麗史節要》。.

新!!: 元容王后和高麗史 · 查看更多 »

高麗顯宗

麗显宗(;)諱王询(),字安世,高麗國的第八任君主,1010年─1031年在位。 顯宗的父親是高麗安宗王郁,母親為孝肅王后(獻貞王后)皇甫氏,與穆宗母千秋太后是親姐妹,因此前王穆宗是他的堂姪兼表兄。初封「大良院君」,12歲時,由於「千秋太后忌之,逼令祝髮」。初時被送往崇教寺,穆宗九年移往三角山神穴寺。由於「太后屢遣人謀害」,所以寺人把他藏在地穴內。18歲時因康肇立發動康肇政變而繼承王位,死後廟號顯宗,諡號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葬於宣陵。.

新!!: 元容王后和高麗顯宗 · 查看更多 »

高麗戴宗

王旭(왕욱,),高丽國宗室。 王旭是太祖王建之子,為神靜王后皇甫氏所生,也與光宗的大穆王后皇甫氏是同母所生。 王旭生孝德太子、成宗王治、敬章太子、獻哀王后與獻貞王后。他也是穆宗和顯宗的外祖父。光宗二十年(969年)卒。 981年,高麗景宗薨。因太子王訟年幼,遺命由開寧君王治繼承王位,是為成宗。王治繼位後,追尊生父王旭為王,上廟號戴宗(대종)、諡號睿聖宣慶太王,葬於泰陵,配享太廟。穆宗五年,加號和簡。顯宗五年,加恭慎;十八年,又加顯獻。.

新!!: 元容王后和高麗戴宗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元容王后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鄭麟趾

鄭麟趾(),字伯雎(백저),號學易齋(학역재),是朝鮮王朝初期的文臣及學者,著名的理學家,曾於世宗時期負責教育工作,亦是《訓民正音》(훈민정음)的八位編者之一。.

新!!: 元容王后和鄭麟趾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