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寺戶

指数 寺戶

寺戶又稱佛图户與僧祗戶,是指为佛寺服役的民户。 寺户制起源自北魏,僧祗戶與佛圖戶合稱為寺戶。北魏称佛图户,其来源是罪囚與官奴;北魏沙門統曇曜在《奏置僧祇戶粟》時說:“民犯重罪及官奴以為佛圖戶,以供諸寺掃灑,歲兼營田輸粟。高宗並許之。”一時之間,僧只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凡被配为佛图户者,须执洒扫役和营田役,并向寺院输粟”。唐朝實行均田制,僧尼亦被列为受田对象。唐代敦煌寺院僧人占田现象十分普遍,吐蕃占领河西时,敦煌亦有寺戶,來源則是俘囚與家客、部曲、奴婢等。僧寺、尼寺牧有羊群,有寺戶協助放牧,以提供寺院羊皮、羊毛。归义军政权中后期时寺户由农奴变成“编户”,其地位有所提高。 日本古代亦有寺奴,為寺院占有地從事耕作。.

6 关系: 吐蕃均田制归义军北魏河西曇曜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新!!: 寺戶和吐蕃 · 查看更多 »

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西魏及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远的退出了中國的历史舞台。不過,這種制度在朝鮮中宗時卻又在趙光祖的建議下在朝鮮半島重新出現。.

新!!: 寺戶和均田制 · 查看更多 »

归义军

归义军(在曹议金執掌前張承奉在位时称为金山国)是中國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直到宋朝初年,以河西地區敦煌为中心的一個政權。 归义军由張議潮反抗吐蕃起兵后所建,一度统治了河西地区十一个州,后来收缩后则主要割据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两州,历经张氏、曹氏两个氏族统治时期。840年,回鹘汗国滅亡,有大批回鹘流落河西走廊。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收复瓜沙二州,三年收复甘肃二州,四年收复伊州,咸通二年(861年)收复凉州,“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節度押衙是歸義軍政權的中堅支柱和核心力量。節度使通過押衙,將各個階層的官員都納入歸義軍府的系統中,擴大了歸義軍政權的統治基礎。咸通十一年(870年)九月,回鹘入侵,於西桐海(今敦煌西南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的苏干湖)为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所败,咸通十六年(875年)正月,又為张淮深所败。唐末,归义军节度使張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咸平五年(1002),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曹延禄与其弟曹延瑞被其族子曹宗壽脅迫自杀。曹宗壽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宋朝以羁縻对待,依然以曹宗壽为归义军节度使。归义军也和辽朝开始通使。景德三年(1006年),黑汗王朝滅于闐王國,寺院僧人聞訊,十分恐懼,將文物藏在隱蔽的洞窟中,這就是日後的敦煌遺書。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壽卒,其子曹賢順即位。天禧四年(1020)和天聖元年(1023),曹賢順曾兩次向宋廷進貢物品。景祐二年(1035年),歸義軍政權為李元昊所滅,第八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賢順以千騎投降西夏。.

新!!: 寺戶和归义军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新!!: 寺戶和北魏 · 查看更多 »

河西

河西可以指:.

新!!: 寺戶和河西 · 查看更多 »

曇曜

曇曜是北魏佛教高僧。 早年出家,在涼州修習。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出巡,遇到曇曜,皇帝的馬咬住曇曜衣袖不放。當時是北魏太武帝滅佛之後。拓跋濬很禮重他,下令於平城(今大同市)西的武周山上開鑿雲岡石窟。曇曜主持开凿的五个大型石窟被後人稱為“曇曜五窟”。曇曜本人是石窟寺的創始者。譯有《大吉義神咒經》二卷。.

新!!: 寺戶和曇曜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佛图户僧祗户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