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保州 (辽代)

指数 保州 (辽代)

保州,原高丽龙湾县,又名和义, 是辽入侵高丽后,在朝鲜半岛西北部建立的城堡,后被高丽夺取,改名为义州。其地理位置位于鸭绿江东岸,今天北朝鲜平安北道义州市。.

20 关系: 完颜勗宋朝中原王朝平安北道义县康兆康兆政變保州北朝鲜神册高麗鸭绿江辽与高丽的战争辽圣宗辽国与渤海国的战争辽朝金太宗耶律阿保机江華島朝鲜半岛

完颜勗

完颜勗(xù)(),字勉道,原名乌野。金穆宗完顏盈歌之子,完颜昌之弟。子完颜宗秀。 好学问,金人称之为「秀才」。金太祖时从军攻辽。金太宗即位召与谋政事。1126年,金军陷北宋首都汴京,完颜勗被派去犒军。主帅完颜宗翰等問其所欲。他说:『惟好書耳。』載數車而還。 皇太弟完颜斜也死后,完颜勗首先倡议将太祖嫡长孙合剌册立为皇储谙班勃极烈,并陆续得到权臣支持,最后成为事实。 金熙宗时,修撰《祖宗實錄》三卷,『自始祖以下十帝,綜為三卷。凡部族,既曰某部,複曰某水之某,又曰某鄉某村,以別識之。凡與契丹往來及征伐諸部,其間詐謀詭計,一無所隱。事有詳有略,咸得其實。』呈献金熙宗时,熙宗「焚香立受之」,加赏二品亲王俸傔。 皇统八年(1148年),呈献《太祖實錄》二十卷,賜黃金八十兩,銀百兩,重彩五十端,絹百匹,通犀、玉鉤帶各一。出領行台尚書省事,召拜太保,領三省、領行台,封魯國王。 海陵王完颜亮刚到上京任职时,一次大臣开会迟到了。完颜勗面責之曰:「吾年五十餘,猶不敢後,爾少年強健,乃敢如此。」海陵王跪謝。海陵王弑熙宗称帝后,为收买人望并没有报复,封完颜勗为秦漢國王,領三省、監修如故。到了完颜宗本無罪被杀,完颜勗头发胡子突然变白(见伍子胥白发典故),上表請告老辞职。海陵王不許,极力挽留,賜以玉帶,下詔命令完颜勗可以呆在家里和大臣議事,入朝可以不拜。完颜勗再请,说有疾病不能多说话,海陵王没有办法,只好让完颜勗致仕,進封周宋國王。正隆元年(1156年),和金国宗室一起从上京遷往中都。正隆二年(1157年),降封金源郡王。不久病死。.

新!!: 保州 (辽代)和完颜勗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保州 (辽代)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中原王朝

中原王朝,通常是指历史上定都於中原的王朝。它既包含汉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王朝,也包含蒙古族和满族等其他非漢族定都于中原的王朝。 中原王朝在学术上存在两种定义:一则以中原文明的汉人为核心的王朝国家即汉族統治的王朝,也被称为“华夏王朝”,例如秦、汉、唐、宋、明;二则以中原汉地为核心拓展、统治者不限于汉人的王朝国家,如元、清。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定义经历了从“王朝國家”到“現代國家”的转化,自19世纪以来由于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最终取代了中原王朝国家的观念。 中原王朝的天下观分四层:以汉地十八省为核心的直接统治区域;通过册封、羁縻、土司间接治理的边疆;还有属于中华朝贡体系的其它国家;在此之外,则为化外之地。其核心即随疆域不断变化的天下。中原王朝的天下观往往是以中原为核心,而如满蒙的征服王朝则是以其统治者自身为核心的多元世界。 从夏直到北宋滅亡,绝大多数被视为具備統治正當性的王朝皆定都于中原,只有東晋、南宋、南明等政權例外。各个定都于中原的皇帝会自视为正统天子,包括有非漢族的五代十國、鮮卑族的北魏、女真族的金、滿族的清,還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根据德裔學者魏復古提出的学说,非汉族王朝可再细分为「滲透王朝」和「征服王朝」,其中前者指魏晉南北朝時期入侵漢地北部所建立的政權,這些政權吸收漢文化並且最後徹底被漢化,而后者在佂服漢地後,選擇性漢化並且堅持本族文化的王朝,包括遼、金、元與清等非漢族民族所建的王朝。.

新!!: 保州 (辽代)和中原王朝 · 查看更多 »

平安北道

平安北道(),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北部的地方行政区。面积12191平方公里,人口241万人(1993年)。1896年把平安道南北两分而成立。道政府所在新义州市。管辖3市22郡484里87洞31劳动地区。.

新!!: 保州 (辽代)和平安北道 · 查看更多 »

义县

义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西汉开始设县,历称交黎、昌黎、宜州、义州等,曾是三国和西晋昌黎郡的郡治。.

新!!: 保州 (辽代)和义县 · 查看更多 »

康兆

康兆(강조,),《遼史》作康肇,是高麗王朝武將、大臣。 康兆為黃海道信川郡人,穆宗時,累官中樞使、右常侍,出為西北面都巡檢使,鎮守西北邊境。1009年,穆宗病重,知金致陽陰謀篡位,便派皇甫兪義往迎大良院君王詢(即後來的顯宗)。又知殿中監李周楨附致陽,權授西北面都巡檢副使,即日發遣,仍徵康兆入衛開京。康兆奉命前來,行至洞州龍川驛,內史主書魏從正、安北都護掌書記崔昌曾坐事被黜,深怨朝廷,常常想要叛亂,便都來見康兆,說穆宗病重將死、千秋太后同金致陽陰謀奪社稷,因為忌憚康兆手握重兵才召他前來都城,再加以殺害。康兆聽信其言,立即回歸本營,舉兵向開京進軍。兵至平州時,才探知穆宗並未死去,垂頭喪氣。諸將說:「業已來矣,不可止。」於是康兆率軍進入開京發動政變,擁戴王詢為國王,是為顯宗,廢穆宗為讓國公,並派人殺死金致陽及其黨羽、流放千秋太后家人。康兆的手下殺死穆宗,並以自刎上報。康兆命人拆下門扇做棺材,停於館中,使人以縣倉米作飯祭之。顯宗封康兆為中臺使,尋授兆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顯宗元年(1010年),遼聖宗以討伐弑君之賊康兆為由,率40萬契丹大軍攻打高麗。顯宗任命康兆為行營都統使,李鉉雲為副使,派兵三十萬軍于通州以備之。十一月,契丹兵渡鴨綠江,圍興化鎭。康兆引兵出通州城南,分軍為三,隔水而陣,一營于州西,據三水之會,康兆居其中;一營于近州之山,一附城而營。康兆以劒車排陣,契丹兵入則劒車合攻之,無不披靡。康兆便有了輕敵之心。契丹先鋒耶律盆奴率詳穩耶律敵魯擊破三水砦,鎭主報告契丹兵至,康兆不信,怒而叱之。大量契丹兵湧入之後,康兆慌忙起身,被契丹兵俘虜,以氈載之而去。李鉉雲亦被執。遼聖宗親自釋其縛,勸他投降。康兆說:「我是高麗人,何更為汝臣乎?」遼聖宗又多次勸降,李鉉雲投降了,康兆怒叱之。於是遼聖宗將其誅殺。.

新!!: 保州 (辽代)和康兆 · 查看更多 »

康兆政變

康兆政變是发生於高丽穆宗在位時的1009年的一次宫廷政变。西京(今平壤附近)都巡檢使康兆的弒君行为,成為了辽国第二次入侵高丽的导火索。.

新!!: 保州 (辽代)和康兆政變 · 查看更多 »

保州

保州,可以指:.

新!!: 保州 (辽代)和保州 · 查看更多 »

北朝鲜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保州 (辽代)和北朝鲜 · 查看更多 »

神册

册(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年号。这是辽国的第一个年号,共使用共7年。.

新!!: 保州 (辽代)和神册 · 查看更多 »

高麗

麗可以指:.

新!!: 保州 (辽代)和高麗 · 查看更多 »

鸭绿江

鸭绿江(满语: ;汉语拼音:,)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一条界江。入海口地区,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方陆地接壤,因此鸭绿江江面末段完全在朝方一侧。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新!!: 保州 (辽代)和鸭绿江 · 查看更多 »

辽与高丽的战争

#重定向 高丽与契丹之战.

新!!: 保州 (辽代)和辽与高丽的战争 · 查看更多 »

辽圣宗

遼聖宗耶律隆緒(),遼朝第六位皇帝(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在位),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遼景宗長子,母皇后萧绰。.

新!!: 保州 (辽代)和辽圣宗 · 查看更多 »

辽国与渤海国的战争

#重定向 辽与渤海国的战争.

新!!: 保州 (辽代)和辽国与渤海国的战争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保州 (辽代)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金太宗

金太宗完顏晟(),金朝第二位皇帝(1123年9月27日—1135年2月9日在位)。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之弟,身材魁梧,力大無比,能親手搏熊刺虎。在位12年,终年61岁。.

新!!: 保州 (辽代)和金太宗 · 查看更多 »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清輯本《旧五代史》改譯安巴堅,汉名耶律亿,是大契丹國的第一位皇帝(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在位10年。 《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国语解》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刘、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喇、石抹”。《金史·国语解》记载:“移喇曰刘,石抹曰萧”。.

新!!: 保州 (辽代)和耶律阿保机 · 查看更多 »

江華島

江華島()是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西北、南北停戰線附近的島嶼。简称:“沁”(朝鲜申櫶著有《沁行日记》)。.

新!!: 保州 (辽代)和江華島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保州 (辽代)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保州 (辽朝)保州 (遼代)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