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余濟美

指数 余濟美

余濟美(Jimmy Chai-mei Yu),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聯合書院院長。早年曾經就讀香港浸會學院和聖馬丁學院,後來在愛達荷大學取得環境分析化學博士學位。90年代中,為了讓3名兒子更好地學習中文,回流香港到中文大學任教。.

目录

  1. 5 关系: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聯合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愛達荷大學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簡稱: 中央聖馬丁、CSM)是英格蘭一所著名的藝術和設計學院,屬於倫敦藝術大學的一部份。 1989年,中央藝術與設計學校(1896年成立)和聖馬丁藝術學校(1854年成立)合併。在60和70年代,中央聖馬丁被認為是倫敦最好的藝術學校,培育出許多知名的學生,包括吉伯特與喬治(Gilbert and George,兩人也是在學院中結識)和理査·隆恩(Richard Long),也有多位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在學校擔任教職,包括安東尼·卡羅(Anthony Caro)和貝瑞·弗拉納根(Barry Flanagan)。此外學院也是許多龐克和新浪潮樂團的發源地,性手枪乐队第一次登台演出就是在此,在2005年11月6日,性手枪乐队诞生30周年之际,中央聖馬丁獲頒藍色徽章(Blue plaque)。 中央聖馬丁至今仍是倫敦最受推崇的藝術教育機構,在當代藝術、时装、工業設計、视觉传达、三維設計(3D design)和表演藝術方面均享有盛誉。 曾於Central Saint Martins任職導師及教授的Jane Rapley曾透露大多數申請入學失敗是因為有些學生比較成熟而有些根本未準備好,而有些本性與學院的風格不配合。更表示自己不適合CSM,因為內向而且欠缺安全感,相對起來一間細小的學府更適合自己。.

查看 余濟美和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聯合書院

香港聯合書院(United College of Hong Kong),慣稱為聯合書院(United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學九所成員書院之一,成立於1956年6月。由八所私立大學書院倡議合併,包括廣僑書院、平正會計專科學校、華僑書院、文化書院、光夏書院、香江書院、珠海書院與廣大書院。但在談判期間後三所書院退出,前五所達成合併並成立「聯大學院」,然而教育司署不允許命名,故改名為「聯合書院」,而珠海書院則繼續獨立辦學。聯合書院創校董事會主席及首任校長為蔣法賢醫生,校本部(第一及第三校)設在香港堅道147號,有學生六百多人。另外,聯合亦於其時的新亞書院農圃道校址(今新亞中學)開設第二校。 1957年,聯合書院與崇基學院及新亞書院組成了「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由當時的校長蔣法賢醫生出任協會主席,爭取其應有的學術地位及資助,推動成立一所「中文大學」。至1959年,該三間書院成為政府資助的專上學院(在聯合書院中,僅聯合書院第一校,即全日制課程部分獲資助;而以夜校方式運作的第二及第三校,因不獲資助而另行成立聯大書院,後來結束)。同時,政府亦批出北角天后廟道一土地,供聯合建新校,並已決定由周李建築師事務所(今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曾設計崇基早期建築物)設計,但是項工程最終腰斬。同年,由於書院高層內訌,導致代表政府的校長蔣法賢被原先五校代表迫宮,最後被迫辭職,而外來資助亦差點因而中止。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該三間書院亦順理成章地成為當時的成員書院。至1971年,聯合書院正式遷往現時的沙田馬料水校址上課,並開始擁有宿舍。 至今,聯合書院共有學生3361人,分佈於大學各個學院及學系。.

查看 余濟美和聯合書院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查看 余濟美和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查看 余濟美和香港浸會大學

愛達荷大學

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缩写:UI)是美國爱达荷州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其主校区位于美国爱达荷州北部拉塔县县治莫斯科市。大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889年,是全美72所赠地大学之一,也是州内及美国西北部最主要的研究型大學。学校体育队在NCAA第一级别的Big Sky联盟和Sun Belt联盟参赛。其主校区所在的莫斯科市曾被Livability.com网站评比为全美十大最佳大学城之一。.

查看 余濟美和愛達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