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

指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

何嘉麗(Ho Ka Lai,Connie;),香港前劍擊運動員,2002年釜山亞運會女子重劍團體銅牌得主。.

23 关系: 天主教柏德學校体操击剑筋肉擂台羅富國教育學院花剑韧带聖安當女書院香港香港劍擊總會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跨欄葵涌蘇浙公學鄭玉嫻重劍英聯邦運動會陳少珊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楊翠玲民政事務局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天主教柏德學校

天主教柏德學校(Bishop Paschang Catholic School)於1969年創校,是一所位於香港的男女子天主教小學,由瑪利諾會於牛頭角下邨創立,原名柏德學校 (英文 Bishop Paschang Memorial School)。該校校訓為「仁義勤儉」。 創校時分為上、下午校,2002年上午校遷往九龍灣學校村,實施全日制,改名為「天主教柏德學校」(英文"Bishop Paschang Catholic School");下午校則留於原址,亦改為全日制。牛頭角校舍現已清拆,現今的柏德學校校舍位於九龍灣,屬觀塘區第46校網。 天主教柏德學校是一所香港政府津貼小學,辦學團體乃俗稱瑪利諾神父會(Maryknoll Fathers)的美國天主教外方傳教會。.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天主教柏德學校 · 查看更多 »

体操

体操是类运动项目的总称,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分为几个单项,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特技體操、有氧體操。.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体操 · 查看更多 »

击剑

--,又稱--,在广義上讲是指用手持兵器刺、戳的技术。现代一般多作为击剑体育项目的代名词,是一種格鬥運動,這裡指的擊劍(Fencing)是以17世紀後單手用的護手刺劍為主的格鬥運動,並非傳統14世紀到16世紀的中世紀西洋長劍術。(西洋長劍術同樣也可以被稱為Fencing,但與擊劍截然不同,長劍術因為過於真實且危險性高,被類為實戰型的武術/劍術,而非運動,普遍長劍重達1至2公斤以上,即使是練習劍也將近1公斤重,若未配戴訓練用的護具,甚至會有骨折或內出血的風險) 劍擊運動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五個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其它四個分別是田徑、游泳、自行車和體操。.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击剑 · 查看更多 »

筋肉擂台

《筋肉番付》(きんにくばんづけ),是日本TBS電視台每週播放一次的電視節目,也是TBS的招牌體育綜藝節目。《筋肉番付》系列包括其後續節目《體育王國》(たいいくおうこく)及《黃金筋肉》(ゴールデンマッスル)。本節目的衍生構想《筋肉音樂劇》,至2011年底前也持續公演中。台灣譯為《挑戰冠軍王》,香港譯為《筋肉擂台》。 季節性的特別節目則有《超級運動王》(最強の男は誰だ!壮絶筋肉バトル!!スポーツマンNo.1決定戦)、《極限體能王SASUKE》、《女子版極限體能王》等。.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筋肉擂台 · 查看更多 »

羅富國教育學院

羅富國教育學院(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1939年創立,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現已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該學院為香港第一間專門培訓教師的院校,原定名為香港師資學院,之後才以提倡設立該院的當時的香港總督羅富國命名,並以羅富國的家族徽章作為校徽。.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羅富國教育學院 · 查看更多 »

花剑

鈍剑(Foil),又稱作輕劍,是擊劍的一個項目。其餘兩項為佩劍和銳劍,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主要發源于法國,國際比賽亦採用法語口令。佩劍則起源於匈牙利,重劍起源于中世紀的騎士重劍(末端保留有鐵護手,且重量較重)。.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花剑 · 查看更多 »

韧带

韧带(ligament、拉丁语 ligamenta,单数 ligamentum)是可弯曲,纤维样的弹性结缔组织。 韧带连接骨与骨,为明显的纤维组织,或附于骨的表面或与关节囊的外层融合,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以免损伤,相对肌腱连接的是骨和肌肉;韧带还是支持内脏,富有坚韧性的纤维带,多为增厚的腹膜皱襞,使内脏固定于正常位置或限制其活动范围;此外还有为某些胚胎器官的残存遗迹,如动脉导管韧带。 韧带来自于胶原。若韧带超过其生理范围地被弯曲(如扭伤),可以导致韧带的延长或是断裂。 在生物学中,贝壳类动物连接两片壳的组织也被称为韧带。.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韧带 · 查看更多 »

聖安當女書院

聖安當女書院(St.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聖安當女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劍擊總會

香港劍擊總會(Hong Kong Fencing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劍擊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1949年成立的香港業餘劍擊總會,後易名為現今名稱。現時,香港劍擊總會是亞洲劍擊總會和國際擊劍協會的成員,主辦比賽各公開賽和分齡賽事。.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香港劍擊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十大傑出青年選舉(Ten Outstanding Young Persons Selection)由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Hong Kong)於1970年創辦。其主要目的是表揚在工作上有卓越表現,及對社會作出貢獻,年齡介乎21至40之間的香港青年,鼓勵青年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及激勵青年於個人事業及公眾服務方面銳意進取。.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香港浸會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簡稱:教大;,縮寫 EdUHK)是香港唯一以師範教育為本的大學,亦是八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法定公立大學之一。 教大前身香港教育學院為1994年合併五間師訓學院而成,他們分別為:.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香港教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跨欄

跨欄,是田徑運動。例如跨欄賽跑。標準衝刺跨欄賽跑是110米,女子組是100米。標準長跨欄賽跑是400米。衝刺跨欄賽跑通常是60米。在國際比賽上,较知名的选手有中国选手劉翔、古巴的戴龙·罗伯斯以及美国的阿兰·约翰逊等。.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跨欄 · 查看更多 »

葵涌蘇浙公學

葵涌蘇浙公學(Kiangsu-Chekiang College (Kwai Chung),簡稱KCCKC)位於香港新界葵涌,於1982年9月20日由香港蘇浙滬同鄉會創立,現任校長為梁健文博士。 校訓為「整齊嚴肅」,並設有家長教師會。學校開設中一至中六,每級各四班。值得留意的是,該校之中國語文科以普通話授課。.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葵涌蘇浙公學 · 查看更多 »

鄭玉嫻

鄭玉嫻(CHENG Yuk-han Bjork,),香港劍擊運動員。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系及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系。.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鄭玉嫻 · 查看更多 »

重劍

重劍(Épée),又稱--,是擊劍的項目之一。 现代重剑起源于19世纪的Épée de Combat,是French Small-Sword的衍生物。重剑和花剑一样是一种击刺型武器(与佩剑可劈可刺不同),但是有着更为刚硬的剑身,横截面为三角形并有一个V型槽(称为fuller),护手盘也较大。由于对优先权没有作规定,其技术及打法也有所不同。.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重劍 · 查看更多 »

英聯邦運動會

英联邦运动会(英語:The Commonwealth Games),是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这运动会首次举办于1930年,当时它被称为大英帝国运动会(The British Empire Games)。运动会的名称在1954年被改为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Games),又于1970年改作不列颠联邦运动会(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然后在1978年换成现在的英联邦运动会(The Commonwealth Games)。2002年起,英联邦运动会增加了残疾人运动会,使得更多残疾选手多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门运动项目,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方面也包含了一些流行于英联邦国家的项目如草地滾球、七人制橄欖球和无网篮球。目前,一共有53个英联邦国家和71个队伍参与此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通常高达5,000人。这使到英联邦运动会为其中最为多运动员参与的国际运动盛会之一。.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英聯邦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陳少珊

陳少珊(CHAN Siu San, Maria,),香港劍擊運動員,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士SARS)康復者。畢業於英國樸茨茅斯大學,主修商業及市場學。目前於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任職副經理。.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陳少珊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T.W.G.Hs Chang Ming Thien College)於香港九龍南昌街300號,創校於1971年,為東華三院所開辦之第三間政府資助全日制文法中學。張明添(1917-1982)為祖籍福建的馬來西亞華商、銀行家,是海外信託銀行的創立人。.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 查看更多 »

楊翠玲

楊翠玲(YEUNG Chui Ling,),香港劍擊運動員。楊翠玲曾於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就讀,目前於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體育及康樂管理系。.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楊翠玲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簡稱民政局;Home Affairs Bureau,縮寫:HA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門負責康樂、文化、博彩、公民教育、青年政策以及地區行政等事務。該部門於1997年7月1日繼承主權移交前的布政司署政務科(政務司為該科的首長),現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為劉江華,副局長為陳積志。.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民政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新!!: 何嘉麗 (擊劍運動員)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何嘉麗 (運動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