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 关系: 奥斯卡金像奖,威尼斯电影节,威廉·莎士比亚,尚盧·高達,巴黎,亞弗列·希治閣,儒勒·凡尔纳,克勞德·夏布洛,克蕾爾的膝蓋,图勒,科雷兹省,綠光 (1986年電影),电影手册,谚语,貴婦與公爵,電影導演,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克·朗,法国,法蘭索瓦·杜魯福,戛纳电影节。
- 亨利四世中学校友
- 德國裔法國人
- 德語電影導演
- 最佳导演银熊奖得主
- 法國影評人
- 法國記者
- 金狮奖获奖导演
奥斯卡金像奖
学院奖(Academy Award),全名學院功績獎(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金獎、奥斯卡奖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是每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励過去一年間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獎勵活動,不仅是美国电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亦是目前最受世界矚目的電影獎之一。目前設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身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演藝獎勵活動,其在美國演藝業界的地位与针对流行音乐的格莱美奖、针对电视的艾美奖、针对舞台劇的東尼獎相当,而这些奖也都是以奧斯卡金像獎为榜样而創建的。 奧斯卡金像獎自1929年设立以来每年都在加州洛杉矶举行颁奖典礼。第1屆于1929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酒店举行,奖励的是1927-1928年间的电影成就。自2002年第75届开始,洛杉矶好莱坞的柯達剧院(Kodak Theatre,2012年5月起更名為杜比劇院(Dolby Theatre))成为颁奖典礼永久举行地。由於出席颁奖典礼須得到邀请,并没有向公众发行觀禮之门票,僅有提名者相關人士和其近親能進入會場参加,因此該獎本身即是一種电影界的身份象征。做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其每年的颁奖典礼都会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进行電視直播。.
查看 伊力·盧馬和奥斯卡金像奖
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影展(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舉辦的国际电影节,屬於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在影展期間會頒發最高榮譽金獅獎。威尼斯影展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與德國柏林电影节以及法國坎城电影节並稱為國際三大影展。.
查看 伊力·盧馬和威尼斯电影节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尚盧·高達
尚盧·高達(,),法國和瑞士藉導演。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達的雙親是法國兼瑞士藉。他曾經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後在法國唸高中,繼而入讀巴黎大學。他在索邦大學的日子裡對電影產生興趣,畢業後數年間夥同年輕的電影人製作人和影評人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高達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荷里活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查看 伊力·盧馬和尚盧·高達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伊力·盧馬和巴黎
亞弗列·希治閣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Sir Alfred Hitchcock,)是一位英国電影導演及製片人,被稱為「懸疑電影大師」。1920、30年代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大批默片和有声片,之后他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并在美国拍了很多电影。他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英国国籍。 美国电影学会評選的AFI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上,希区柯克的作品有四部入選(《迷魂記》、《驚魂記》、《後窗》、《奪魄驚魂》);在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名單上,他有三部電影入選(《迷魂記》、《捉賊記》、《美人計》),在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名單上,希区柯克主導了最多的九部電影(《驚魂記》、《奪魄驚魂》、《鳥》、《後窗》、《迷魂記》、《火車怪客》、《美人計》、《電話情殺案》、《蝴蝶夢》),在前七名囊括了三部,包括榜首的影片。 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逾五十部电影,成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
儒勒·凡尔纳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或譯朱爾·凡爾納,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凡尔纳生于南特港资产阶级家庭,受训传承父亲的律师职业,但在青年时期退出,为杂志和剧院写作。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专辑由皮埃尔-儒勒·赫泽尔(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 在法国和欧洲,凡尔纳是公认的重要文学作家,在文学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里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名声在英语世界里待遇不同,由于几经改编,常被认为是流行文学或儿童文学作家。自1979年来,凡尔纳是翻译量第二大的作家,排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威廉·莎士比亚之间。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该头衔也被授予H·G·威尔斯和雨果·根斯巴克.
查看 伊力·盧馬和儒勒·凡尔纳
克勞德·夏布洛
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是一位法國電影導演,為1950年代末期開始的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先驅導演之一,與法蘭索瓦·楚浮、尚盧·高達、伊力·盧馬與賈克·希維特一樣都曾擔任《電影筆記》的影評人。 1958年,夏布洛執導的第一部長片《》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電影之一;1959年,夏布洛以《》於第9屆柏林影展獲得金熊獎。.
克蕾爾的膝蓋
克蕾爾的膝蓋(Le Genou de Claire)是埃里克·侯麥的經典之作,拍成於1970年。除了豐富的對話外,此電影亦具微妙的心理刻畫,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達。.
查看 伊力·盧馬和克蕾爾的膝蓋
图勒
图勒(Θούλη,Thoulē,Thule 或 Thula 或 Thila 或 Thyïlea)是古代欧洲传说中位于世界极北之地“许珀耳玻瑞亚(Hyperborea)”的一个地方,通常被认为是一座岛屿。最早由古希腊探险家毕提亚斯所提及,他的记载中提到:图勒旁边的地方“由既不是水也不是空气的物质组成,或者说是前两者的混合”,“陆地和水都悬浮着,既不能踏足也不能航行”,“太阳落下两三个小时后又会升起来”。.
查看 伊力·盧馬和图勒
科雷兹省
科雷兹省(法文:Corrèze)是法國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圖-夏朗特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19。 Category:法国省份 C.
查看 伊力·盧馬和科雷兹省
綠光 (1986年電影)
《綠光》(Le Rayon Vert)是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於1986年拍攝的電影;其間的攝製組只有3人:攝影師、錄音師和製片人。.
电影手册
《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是一本法國電影雜誌,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等人创办,其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年都會評選在法国上映電影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單。曾任雜誌的影評包括艾力克·侯麥(曾任編輯)、法蘭索瓦·楚浮、尚盧·高達、賈克·希維特、克勞德·夏布洛等,這些人後來亦自己執導拍攝電影,並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重要導演。近期曾於《電影筆記》寫影評而後開始執導電影的導演包括李歐·卡霍、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等。Macnab, Geoffrey (7 April 2001) The Guardian.
查看 伊力·盧馬和电影手册
谚语
谚语是流传于人间而言简意赅的语句。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践经验,一般都是口语形式留傳下來的通俗易懂短句。 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等。.
查看 伊力·盧馬和谚语
貴婦與公爵
《貴婦與公爵》(L'Anglaise et le Duc),是埃里克·侯麥於2001年拍成的電影,用了DV技術的影像合成的特點,將在攝影棚拍攝的劇情人物,以及大量十八世紀的法國風景畫合成在一起。 長近兩小時的貴婦與公爵是受《Ma vie sous la révolution》一書所啟發;由Lucy Russell, Jean-Claude Dreyfus, François Mathouret等人演出。此片受部份法國影評家批評,過份專注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暴力。.
查看 伊力·盧馬和貴婦與公爵
電影導演
電影導演(film director)是電影拍攝時的總監督者,他會依據劇本提供電影藝術和劇情方面的指導,並引領整個劇組的拍攝工作。他在電影製作中擔當的角色主要包括:.
查看 伊力·盧馬和電影導演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為「Berlinale」)是一個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影展,該影展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影展、法國的坎城影展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影展之一。 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
杰克·朗
杰克·朗(Jake Edward Long,),美式足球进攻截锋,效力于国家橄榄球联盟的迈阿密海豚队。 朗先后在东利珀高中(Lapeer East High School)、密西根大学打球,2008年以状元秀身份被迈阿密海豚队选中。他在新秀赛季便入选明星碗替补阵容,2010年又入选明星碗先发阵容。.
查看 伊力·盧馬和杰克·朗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伊力·盧馬和法国
法蘭索瓦·杜魯福
法蘭索瓦·羅蘭·杜魯福(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法國著名導演,法國新浪潮(電影創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電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與法國另一名導尚盧·高達並列,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 杜魯福因為逃學,14歲便失學要到工廠工作。少年時他已經熱愛電影,曾舉辦小型電影放映活動導致欠債,16歲時被送進不良少年教養所,後來由安德烈·巴贊保釋,並把他領進了影評的園地,巴贊成為他的精神導師,也深深影響他在電影方面的觀念。1951年巴贊創辦《電影筆記》,其後杜魯福加入撰寫影評,被認為是巴黎最尖刻的評論人。 1955年拍攝了首部短片《探訪》,其後曾任意大利導演羅塞里尼的助手。1957年,杜魯福撰文預告了「第一人稱」影片的到來。1959年首部長片《四百擊》旋即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影片以--(Antoine Doinel,由尚-比埃·里奧釋演)為主角,充滿自傳性質,連同《二十歲之戀》、《》、《床地風雲》、《愛情逃跑》組成--五部曲。 他又擅長實踐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故事題材豐富多采、內容各異;尤能拍攝景致怡人、風格清新的法式風格文藝愛情電影,令各國影迷感動回味再三至今。 杜魯福1984年罹患腦癌病逝,共有二十一部長片、四部短片導演作傳世。.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坎城,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影展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电影节及柏林电影节),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影展之一,每年法國政府會輔助100萬至150萬美金可見其重視程度。 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週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查看 伊力·盧馬和戛纳电影节
另见
亨利四世中学校友
- Stella Jang
- 伊力·盧馬
- 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
-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 勒内-路易·贝尔
- 吉尔·德勒兹
- 喬治-歐仁·奧斯曼
- 埃米尔·皮卡
- 埃马纽埃尔·勒鲁瓦·拉迪里
-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 夏爾·埃爾米特
- 安德烈·紀德
- 居伊·德·莫泊桑
-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 戴國安
- 普羅斯佩·梅里美
- 朱利安·格拉克
- 皮埃尔·雷斯塔尼
- 皮埃爾·洛蒂
- 皮埃爾·皮維·德·夏凡納
- 米歇尔·福柯
- 艾絲特·杜芙若
- 艾蒂安·吉尔森
- 莱昂·布鲁姆
- 西蒙娜·韦伊
- 让·多麦颂
- 让-保罗·萨特
- 阿兰·里夏尔
- 阿尔弗雷德·雅里
- 阿爾弗雷德·德·繆塞
- 雅克·马里顿
德國裔法國人
- 亨利·穆傑
- 伊力·盧馬
- 伊莎贝尔·阿佳妮
- 侯貝·葛地基揚
- 克里斯蒂安·克蘭普
- 克里歐·德·梅洛德
- 古斯塔夫·埃菲尔
- 喬治-歐仁·奧斯曼
- 夏爾·戴高樂
- 巴伐利亚的伊萨博
- 康斯坦丁·萨米埃尔·拉菲内克-施马尔茨
- 弗洛朗·施米特
- 查理·明希
- 查理八世 (法兰西)
- 派翠西亚·凯丝
- 瓦勒里安·伊斯梅尔
- 米歇尔·内伊
- 索拉雅·伊凡迪亞利-巴克提亞利
- 罗娜·韦斯贝克尔
- 罗密·施奈德
- 罗贝尔·舒曼
- 莉莉-蘿絲·戴普
- 莎拉·伯恩哈特
- 蕾雅·瑟杜
- 讓·梅金傑
- 让-保罗·萨特
- 让-马里·莱恩
- 里羅·薩內
-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 阿莫里·比紹夫
- 阿道夫·亚当
- 阿黛兒·艾奈爾
- 雷吉·道尔
- 馬雲·甘柏
- 鲁道夫·克鲁采
- 麥斯·馮·西度
德語電影導演
- 亚历山大·科达
-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 亞努斯·卡明斯基
- 亞弗列·希治閣
- 伊力·盧馬
- 伊藤·福克斯
- 保罗·范霍文
- 保羅·許瑞德
- 傑斯·佛朗哥
- 克勞德·夏布洛
- 克萊兒·德尼
- 古莉·查夏
- 安东尼·明格拉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安德烈·華依達
- 安德蕾亞·司塔卡
- 尤拉伊·赫兹
- 尤里西·塞德尔
- 強·托特陶
- 彼得·罗
- 拉斯·馮·提爾
- 斯坦利·克雷默
- 朱爾斯·達辛
- 比利·懷德
- 沙寶·伊斯特凡
- 法蘭索瓦·歐容
- 約翰·鮑曼
- 约瑟夫·曼凯维奇
- 罗杰·科曼
- 羅伯托·羅塞里尼
- 艾利·馮·史托洛海姆
-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 艾騰·伊格言
- 英格玛·伯格曼
- 蒂莫·沃伦索拉
- 费德里柯·费里尼
- 阿格涅絲卡·霍蘭
- 雅克·費代爾
- 霍華·霍克斯
-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
- 麥可·寇蒂斯
最佳导演银熊奖得主
- 今井正
- 伊力·盧馬
-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
-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 克萊兒·德尼
-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导演)
- 劳尔·鲁伊斯
- 卡洛斯·索拉
- 嚴浩
- 大卫·戈登·格林
- 奧利華·史東
- 奧達·伊奧塞里安尼
- 尚盧·高達
- 尼爾·喬丹
- 巴提斯·謝侯
- 強納森·德米
- 扬·特洛尔
- 斯蒂芬·弗里尔斯
- 最佳导演银熊奖
- 林正盛
- 沙寶·伊斯特凡
- 洪常秀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瑪寇札塔·叔莫斯卡
- 米洛斯·福曼
- 米雅·韓桑-露芙
- 約瑟夫·席達
- 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 罗伯特·本顿
- 羅曼·波蘭斯基
- 萨蒂亚吉特·雷伊
- 诺曼·杰威森
- 金基德
- 阿基·郭利斯馬基
- 阿斯哈·法哈蒂
- 馬里奧·莫尼切利
- 魏斯·安德森
- 麦克·温特伯顿
- 黑澤明
法國影評人
法國記者
金狮奖获奖导演
-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 亞倫·雷奈
- 伊力·盧馬
- 侯孝賢
-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 劳伦斯·奥利维尔
- 勞勃·阿特曼
- 北野武
-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吉勒摩·戴托羅
-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 安德烈·萨金塞夫
- 尚盧·高達
- 尤格·藍西莫
- 尼基塔·米亥科夫
- 尼爾·喬丹
- 山謬·毛茲
- 张艺谋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拉夫·达兹
- 李安
- 洛伦佐·维加斯
- 湯姆·斯托帕德
- 盧奇諾·維斯孔蒂
- 稻垣浩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米拉·奈兒
- 約翰·卡薩維茲
- 羅伊·安德森
- 羅伯托·羅塞里尼
- 艾方索·柯朗
- 萨蒂亚吉特·雷伊
- 蔡明亮
- 蘇菲亞·柯波拉
- 詹弗兰科·罗西
- 让·雷诺阿
- 贾樟柯
- 贾法尔·帕纳希
- 趙婷
- 路易·馬盧
- 路易士·布紐爾
- 金基德
- 金獅獎
- 陳英雄
- 陶德·菲利普斯
- 馬里奧·莫尼切利
- 麥克·李
- 黑澤明
亦称为 伊力盧馬,埃里克·侯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