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京東東路

指数 京東東路

京東東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處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的東部。至道三年(997年)定天下为15路。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 建炎年间全境沦于金国,京東東路建制废除。金国在此设置山东东路。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為陪都南京应天府,也称“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應天府始為京東東路路治,後為京東西路路治。济南府初为齐州,熙宁七年(1074年)属京东西路,元丰元年(1078年)来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成为京东东路的首府。北宋時,此地為宋朝重要的文化地區。南宋建炎衣冠南渡,京東东路建制撤銷,但該地仍為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之一。.

目录

  1. 67 关系: 历城区博兴县即墨县南宋宁陵县宿遷縣安丘市宋城宋州宋朝寿光县密州 (隋朝)山东省临邑县临沂市临淄县临朐县京东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应天府建炎开封府归德府北宋商丘市元丰 (北宋)砀山县禹城县章丘县熙宁益都县登州莱阳县莒县萊州青州市衣冠南渡高密县高苑县诸城县费县黄县齐州胶西县邹平县蓬莱市至道至道十五路金朝... 扩展索引 (17 更多) »

历城区

历城区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1298.57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超过112万,辖13个街道6个镇。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53元。.

查看 京東東路和历城区

博兴县

博兴县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南部的一个县,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东经118度03分至118度23分,北纬36度58分至37度23分。面积约900.7平方千米,南北长45.8千米,东西宽29.5千米,人口约48万。隶属于滨州市,西、南与淄博市的高青县、桓台县和临淄区毗邻,东与东营市广饶县、东营区接壤,北倚滨城区并隔黄河与东营市利津县相望。黄河和小清河流经境内。 商周之际为蒲姑氏之地。西汉时分属齊郡、千乘郡,东汉属樂安郡。后多隶属于青州府。相传为汉孝子董永的故乡,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民间传说。锦秋街道有古槐,传说曾为董永和七仙女做媒。一说为吕剧发源地,每年有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和董永文化旅游节。名胜有位于锦秋街道和桓台县交界处的麻大湖,以及位于湖滨镇的南北朝时期的丈八佛石造像等。 传统手工业有柳编,草编等。兴福镇以厨房设备、白铁加工和明胶制造为主的乡镇企业发达。也有“中国厨都”之称。.

查看 京東東路和博兴县

即墨县

即墨县为中国山东旧县名,大体上是今天青岛市即墨区。.

查看 京東東路和即墨县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查看 京東東路和南宋

宁陵县

宁陵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下属的一个县。地处豫东平原,东与商丘市区交界、西连睢县、南邻柘城县、北与民权县相连。.

查看 京東東路和宁陵县

宿遷縣

宿迁县,中国古县名。 唐朝时本宿预县,隶泗州。宝应元年(762年),改名宿迁县,当是为避唐代宗李豫名讳,隶徐州。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徐州下邳县置淮阳军,并以宿迁县属之。元朝时,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宿迁县,属淮安府。十四年,分置桃园县。十五年,属邳州。明朝时,属淮安府。清朝雍正时,属邳州直隶州。州废,隶徐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属江苏省。抗日战争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以西属泗宿县。1946年,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1949年5月,中共政权以宿迁、沭阳、东海、邳县四县边区置新安县,即今徐州市新沂市。同年,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撤消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县级市)。1996年,升为地级市。.

查看 京東東路和宿遷縣

安丘市

安丘市是中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现由潍坊市代管。.

查看 京東東路和安丘市

宋城

宋城是大中华地区各地兴建的以宋朝歷史文化為題的主题公园的普遍称呼。 比较著名的宋城有:.

查看 京東東路和宋城

宋州

宋州,隋朝、唐朝、宋朝设置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设立宋州,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唐朝睢阳县改为宋城县。赵匡胤因为做过在宋州的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建立的朝代叫宋朝。宋朝景德三年(1006年),宋州升格为应天府。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商丘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京東東路和宋州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查看 京東東路和宋朝

寿光县

寿光县,中国古县名,为今天山东省寿光市。.

查看 京東東路和寿光县

密州 (隋朝)

#重定向 密州 (山东).

查看 京東東路和密州 (隋朝)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查看 京東東路和山东省

临邑县

临邑县是中国山东省德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京東東路和临邑县

临沂市

臨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山東省东南部,黄海以西,因临沂河而得名,1994年12月由臨沂地區改制而來,是山東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古代政區主體隶属琅琊、沂州,是東夷文化和鳳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国書法名城,亦是近代著名的沂蒙革命老區、前中共中央華東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東省政府、山东军区等诞生地及所在地。1972年,因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而闻名于世。臨沂是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第一個水生态文明城市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國家园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金刚石之都、世界滑水之城。辖區内山高水长,蒙山沂水甲天下,环境优美,宜居宜商。在福布斯大陸最佳商业城市评选中近三年连续入围50强。2013年1月,國家海关总署批准臨沂商城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商品,臨沂成为继浙江义乌之后,全國第二個享受出口商品就地一次报检、一次通关政策的城市。如今臨沂已成为中國商贸物流之都。.

查看 京東東路和临沂市

临淄县

临淄县是中国古县名,为今天淄博市 临淄区等地。.

查看 京東東路和临淄县

临朐县

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古称骈邑。临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潍坊市西南部,鲁中丘陵北部。邮政编码262600。.

查看 京東東路和临朐县

京东路

京东路是中国北宋设立的一个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 治所在宋州(景德后为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山东省徒骇河东南,东明县、河南省睢县、柘城县以东,和江苏省西北角。包括山东的大部。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广济军。四年(979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隶属广济军。熙宁四年(1071年)废广济军,以定陶县隶曹州。熙宁六年(1073年)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二路。以今泰山和沂水为二路分界线。京东东路治所在青州,京东西路治所在兖州,后迁应天府。金朝改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

查看 京東東路和京东路

京東西路

京東西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處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的東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四年(1114年)),移安抚使于南京应天府。 北宋的陪都南京应天府,也称“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為京東西路的首府。 北宋時,此地為宋朝重要的文化地區。南宋建炎衣冠南渡,京東西路建制撤銷,但該地仍為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之一。.

查看 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

京東東路

京東東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處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的東部。至道三年(997年)定天下为15路。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 建炎年间全境沦于金国,京東東路建制废除。金国在此设置山东东路。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為陪都南京应天府,也称“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應天府始為京東東路路治,後為京東西路路治。济南府初为齐州,熙宁七年(1074年)属京东西路,元丰元年(1078年)来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成为京东东路的首府。北宋時,此地為宋朝重要的文化地區。南宋建炎衣冠南渡,京東东路建制撤銷,但該地仍為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之一。.

查看 京東東路和京東東路

应天府

应天府,可以指:.

查看 京東東路和应天府

建炎

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一個年号,共计4年,其年號涵義有所爭議,一說認為炎的意思是權威,代表重新建立大宋的權威,另一說認為,根據陰陽家五德始終說的說法,宋朝是火德,火德也就是大宋江山的根基,炎由兩個火​​字組成,建炎年號有“重建大宋的基業”的涵義。不過後來出現民变、苗刘兵变及金兵,當時人們紛紛議論炎字乃兩火故多盜,高宗為了避諱這種說法,改元為绍兴。.

查看 京東東路和建炎

开封府

开封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首府名,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管辖范围达今许昌市、郑州市、新乡市、周口市境。.

查看 京東東路和开封府

归德府

归德府,辖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金朝改北宋应天府置。 归德府本唐朝的宋州。北宋升为南京应天府。入金后,改为归德府,隶南京路。六县:睢阳县(宋城县)、宁陵县、下邑县、虞城县、谷熟县、楚丘县。 元朝时,归德府隶河南江北行省,亲领四县:睢阳县、永城县、下邑县、宁陵县,领四州:徐州、宿州、邳州、亳州。徐州领一县:萧县,宿州领一县:灵璧县,邳州领三县:下邳县、宿迁县、睢宁县,亳州领三县:谯县、鹿邑县、城父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降归德府为归德州,隶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升为归德府。亲领六县:商丘县、宁陵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县、虞城县,领一州:睢州。睢州领二县:考城县、柘城县。 清沿明制,归德府仍领一州八县,隶開歸陳許鄭道。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考城县改隶卫辉府。光绪元年(1875年),考城县复隶归德府。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归德府废。.

查看 京東東路和归德府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查看 京東東路和北宋

商丘市

商丘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东界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南邻周口市与安徽省亳州市,西接开封市,北临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惠济河、大沙河、包河、沱河、浍河等流经。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727.39万。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火文化的发源地,商人、商业、商文化“三商”之源。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此交汇。.

查看 京東東路和商丘市

元丰 (北宋)

元丰(1078年-1085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意思為大丰收。 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查看 京東東路和元丰 (北宋)

砀山县

--山县位于中国安徽省最北端,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2007年初被列为安徽省直管县试点,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事业管理权限,是长三角地区的西北门户。.

查看 京東東路和砀山县

禹城县

禹城县,中国古旧县名。.

查看 京東東路和禹城县

章丘县

#重定向 章丘区.

查看 京東東路和章丘县

熙宁

熙宁(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熙”意即“兴盛、繁荣”,“宁”指安宁,謂繁荣安宁。.

查看 京東東路和熙宁

益都县

都县,中国古旧县名。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益都侯国治所在今山东省寿光市北。元凤三年(前78年)废。置广县,属齐郡。三国曹魏复置,治所在今寿光市南。属齐国。晋朝时,属东莞郡。刘宋改置益都县,属齐郡。北魏因之。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于东阳城,即今青州市。为青州、齐郡治。隋朝大业时,为北海郡治。唐朝、宋朝为青州治。金朝为益都府治。元朝时,为益都路治。明、清为青州府治。1913年废府留县。属山东省。1986年改设青州市。.

查看 京東東路和益都县

登州

登州,中国古代的州,始于武周时期。登州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为对辽东及朝鲜半岛海道交通起点,盛产鱼、盐。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登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年),由萊州东北部的牟平县、黄县、文登县析置。治所在牟平县(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神龙三年(707年)移治蓬莱县(今蓬莱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登州轄有四個縣,分別是蓬萊縣、牟平縣、文登縣和黃縣。行政範圍為現在山東省威海市全境和煙臺市北部(芝罘區、牟平區、萊山區、福山區、龍口市、蓬萊市、棲霞市)。户二万二千二百九十八,人口十万八千九。 北宋时,登州归属京东东路。金代,登州归属山东东路。登州辖4县: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治所蓬莱县。牟平县、文登县两县另设宁海州。元代,登州归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般阳府。 明代,登州归属山东省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登州府。清代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為通商口岸(天津條約)。.

查看 京東東路和登州

莱阳县

莱阳县,中国旧县名。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莱阳市莱阳城。属莱州。宋、金、元因之。明、清属登州府。中華民國統治中國大陸時期,在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曾先后析置莱西、莱东、莱西南、五龙等县。1987年撤销,改设莱阳市。 Category:后唐县份 Category:后晋县份 Category:后汉县份 Category:后周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烟台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青岛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莱阳市 Category:莱西市 Category:92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京東東路和莱阳县

莒县

县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952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为110万。為春秋時代莒國都城所在地,战国时属齐国。公元前284,燕昭王派乐毅攻齐,连下七十余城,仅剩莒、即墨顽强抵抗。参见著名典故:毋忘在莒。南燕(398年-410年)时,徐州治所设在东莞,即今莒县东莞镇。.

查看 京東東路和莒县

萊州

萊州可以指:.

查看 京東東路和萊州

青州市

青州市是中国山东省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原益都县,1987年3月30日撤县设市。 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其范围远远超出今天的青州市。不过晋朝后,青州范围大大缩小,治所也迁移到今天的青州市境内,故而逐渐成为该地区的名称。 2008年,青州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正式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县级市所拥有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3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将青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市境西南还有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为云门山风景名胜区。.

查看 京東東路和青州市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晉朝時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大規模南迁,由黃河流域遷至長江流域。八王之亂後,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之中原地区仍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政权,威胁到西晋政权,最终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禍」。晋建武年间,司馬睿率中原汉族士族臣民从西晉京师洛阳南逃。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强,協助晉元帝重建朝廷,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晋室渡江后,定都江東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也是首次古代中國正統皇朝由中原遷都至江南,亦是繼孫吳後在江南建立的第二个偏安皇朝。 「衣冠」,东晋时士族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衣冠楚楚。因普通人家无力负担搬迁费用,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名門世族大户,官宦士绅,故有“衣冠南渡”之谓。同時“衣冠”象徵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

查看 京東東路和衣冠南渡

高密县

#重定向 高密市.

查看 京東東路和高密县

高苑县

高苑县,中国古旧县名。“苑”又作“菀”。 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苑城镇,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三国时,曹魏为乐安郡治。西晋为乐安国治。南朝宋废。隋朝大业三年(697年),以会城县改名高苑县,治今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属齐郡。唐属淄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置为宣化军,熙宁三年(1070年)复废军为县,属淄州。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1948年与青城县合并,改设高青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刘宋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滨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48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查看 京東東路和高苑县

诸城县

诸城县,中国旧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武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市城关镇。为高密郡治。唐朝、北宋、金朝为密州治。1987年撤销,改设诸城市。著名人物有江青等。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诸城市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京東東路和诸城县

费县

费县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临沂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蒙山沂水,蒙山南部。 耕地面积101万亩,山丘面积占76.4%,辖18个乡镇。.

查看 京東東路和费县

黄县

县,中国旧县名,在今山东省龙口市。 秦朝时,设置齐郡,始置县。西汉时,属东莱郡,东汉时,为东莱郡郡治所在。唐朝时,设置登州,黄县属之。明朝初年起,属于登州府。清朝时,仍隶登州府。抗日战争开始后,黄县民国政府的军政人员外逃,局势混乱。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和地方政权。1939年3月2日,黄县城沦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中共政权占领黄县城。1947年8月,国军进攻胶东解放区,9月28日,国军第八军攻占黄县城。12月7日,中共政权再度占领黄县城。 1950年,属北海专区,同年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改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属烟台地区。1983年起,属烟台市。1986年,撤消黄县,设置龙口市。.

查看 京東東路和黄县

齐州

州,中国古代的州:.

查看 京東東路和齐州

胶西县

胶西县,可以指:.

查看 京東東路和胶西县

邹平县

邹平县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252平方千米,2011年人口为77万。.

查看 京東東路和邹平县

蓬莱市

蓬莱市為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縣級市,位于渤海和黄海的交界之处。“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便发生在这里,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锺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展示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传说由此流传。.

查看 京東東路和蓬莱市

至道

至道(995年—997年)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3年,有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的意思。 至道三年三月宋真宗即位沿用。.

查看 京東東路和至道

至道十五路

至道十五路是宋朝初年宋政府變革漢唐道制的一個行政區劃革新。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十五路。 在並沒有行使主權的幽雲十六州地區,宋朝也預設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 熙宁五年(1072年)後京東分為東西兩路,京西分为南北两路,河北分為東西兩路,陝西分为永兴军、秦鳳二路,江南分為東西兩路,淮南分為東西兩路,川峽兩路分為後來的四川四路。15路增加7路再加上首都所在的京畿路開封府成為北宋23路,南宋時被迫撤銷北方八路,又分兩浙路為東西兩路,演變為南宋16路。 北宋路名對中國現當代地名也有深遠影響,現今10省名直接來源於宋朝路名(但疆界並不完全相同),如河北、陝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廣東、廣西、江西等。元朝時出現且沿用至今的省名有甘肃、河南、雲南。明朝時出現且沿用至今的省名有山西、山東、貴州。 清朝時出現並沿用至今的省名有安徽、江蘇、東三省、新疆、臺灣等。中華民國時寧夏、青海等單獨設省,20世紀開始中國又分設內蒙古、西藏自治區、海南省,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等,逐漸形成今天的行政區劃。.

查看 京東東路和至道十五路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查看 京東東路和金朝

长清区

长清区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1178平方公里,2003年末人口为53.32万。长清区西倚黄河,距济南市区22公里,是省城济南的近郊区。 长清古琴曲名,漢蔡邕所作也。有長淸,短淸二曲,朱权所编《神奇秘谱》中记载:是曲者,漢蔡邕所作也。有長淸短淸二曲,取興於雪,言其淸潔而無塵滓之志,厭世途超空明之趣也。志在髙古,其趣深遠,若寒潭之澄深也。意髙在沖漠之表,遊覽千古,有紫虛大羅之想,恍若生羽翰飛謁王京者也。.

查看 京東東路和长清区

虞城县

虞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55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08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查看 京東東路和虞城县

陪都

陪都(性質相同或相近的有「行都」、「留都」、「副都」或「別都」等)指一個國家在首都之外另外设立的都城,一般不設中央政府機構,通常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陪都至少都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个别陪都实际就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或实际上的首都。与此相关的陪都制度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 行都、留都、別都、陪都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但含義略有差別。如通常是首都遷徙後原來的首都作為留都,具有臨時性質的實際首都稱為行都。比如,南宋紹興八年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明朝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留京(又稱留都)。1932年淞滬抗戰後曾以洛陽為行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西京(即西安)為陪都,同年還都南京。1937年11月因中日全面開戰,日軍快要進犯南京而將中央政府遷移到重慶,之後重慶市成為中華民國陪都直到二戰結束還都南京為止。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陪都”、“留都”、“副都”制度相对现代地缘政治分析来说有些是临时首都。.

查看 京東東路和陪都

掖县

掖县,中国旧县名,今山东省莱州市前身。 西汉时,置县,属东莱郡,新朝时称掖通。隋朝时,属莱州、东莱郡。唐朝时,属莱州、东莱郡。贞观元年(627年),曲城县、当利县、曲台县并入。明清时,属莱州府。清朝时,考评:冲,繁,县丞驻地在朱桥。 民国初年,莱州府废后,仍属山东省。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济南等地失守,掖县县长刘国斌逃跑。次年2月1日,侵华日军攻占掖县县城。刘子容任伪县长。3月8日,中共领导、发起玉皇顶起义,攻占掖县县城。1939年1月,掖县再度沦陷于日军之手。随后,日军制造了掖城惨案。1940年11月,中共政权在南部划出掖南县。1945年9月1日,原日伪军弃城逃往平度县城。当天,中共军队进入掖县县城。1947年10月3日,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发起掖县战役,4日攻占掖县县城,全歼守军。民国政府任命的掖县县长赵光岳被俘虏。1949年后,掖县属西海专区、莱阳专区。1955年,掖南县并入掖县。1958年,掖县改属烟台专区,后属烟台地区。1988年,县改市,改为莱州市。.

查看 京東東路和掖县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京東東路和江苏省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京東東路和河南省

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稱河南尹,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名稱走入歷史。.

查看 京東東路和河南郡

沂州

沂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 北周改北徐州为沂州,因沂河而得名。治所在即丘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东南)。唐朝将州治迁到临沂县。曾改名为琅邪郡。土贡:紫石、钟乳。户三万三千五百一十。口十九万五千七百三十七。下领五县:临沂县、费县、丞县、沂水县、新泰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沂河流域、枣庄市、新泰市等地。 北宋王伦在沂州起义。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沂州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为沂州府,1913年废除沂州府。.

查看 京東東路和沂州

沂水县

沂水县在中国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上游,是临沂市所辖的一个县。汉置东莞县,隋改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总面积为2434.8平方千米。地标建筑为东皋公园中的文峰塔。 2017年當地率先實施殯葬費全免的「死後共產主義制度」領先全國引起社會關注,往生者將獲政府分配的基本款火葬墓地、墓碑、禮儀服務一整全套,政府意在殡葬改革進行移风易俗,一場喪事五六萬人民幣的開銷若能花在更有意義地方可以帶動經濟,避免大操大辦的面子文化形成生者家屬負擔。.

查看 京東東路和沂水县

淮阳军

淮阳军,北宋时设置的军。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置,治所在下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南)。属京东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邳州、睢宁、宿迁、泗阳、新沂等市县地。金朝贞祐三年(1215年),改为邳州。 Category:北宋的军 Category:金朝的军 Category:江苏的军 Category:宿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徐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982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1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京東東路和淮阳军

淄州

淄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即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大业初年省。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治淄川县,下领四县:淄川县、长山县、高苑县、邹平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邹平、高青、淄博及桓台、博兴部分地。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 北宋时,淄州属河南道。金朝时,属山东东路。元朝初年,置新城县。中统四年(1263年),蒲台县由滨州改属淄州,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

查看 京東東路和淄州

淄川区

淄川区是中国山东省淄博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为67万。.

查看 京東東路和淄川区

潍州

潍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下密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东)。以境有潍水,故名。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治所在北海县(今潍坊市),八年又省。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复置,仍治北海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昌乐、昌邑、潍坊等市县及寿光市东部地。明朝洪武十年(1376年)五月,省州为潍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京東東路和潍州

昌乐县

昌乐县在中国山东省中部,是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

查看 京東東路和昌乐县

济南府

济南府,中国古代的府,在今山东省境。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齐州置,治所在历城县(即今山东省济南市)。下领五县:历城县、禹城县、章丘县、长清县、临邑县,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南、长清、齐河、禹城、临邑、济阳、章丘等市县地。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皆此地人。金朝时,下领七县、二十九镇:历城县、临邑县、齐河县、章丘县、禹城县、长清县、济阳县。海陵王时,耿京起义于此。元朝初年,为中书省济南路。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济南府。明、清为山东省会。明朝时,济南府领四州,二十六县:历城县、章丘县、邹平县、淄川县、长山县、新城县、齐河县、齐东县、济阳县、禹城县、临邑县、长清县、肥城县、青城县、陵县、泰安州(新泰县、莱芜县)、德州(德平县、平原县)、武定州(阳信县、海丰县、乐陵县、商河县)、滨州(利津县、沾化县、蒲台县)。 清朝时,辖境扩大,约当今山东省北部,西至德州市、平原、齐河,东至临邑、邹平、淄博,南至胶济铁路南侧泰山、鲁山等山脉。清代的濟南府,考评:衝,繁,難。巡撫,布政、提學、提法、鹽運司,濟東泰武臨、巡警、勸業道駐。初沿明制為省治,領州四,縣二十六。雍正中,武定州、泰安州、滨州改为直隶州,割陽信、萊蕪、利津等九縣屬之。領州一,縣十五:历城县、章丘縣、鄒平縣、淄川縣、長山縣、新城縣、齊河縣、齊東縣、濟陽縣、禹城縣、臨邑縣、長清縣、陵縣、德平縣、平原縣、德州。1913年废。.

查看 京東東路和济南府

政和 (北宋)

#重定向 政和 (年号).

查看 京東東路和政和 (北宋)

景德

景德(1004年-1007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 中国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

查看 京東東路和景德

长清区虞城县陪都掖县江苏省河南省河南郡沂州沂水县淮阳军淄州淄川区潍州昌乐县济南府政和 (北宋)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