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亞卓市

指数 亞卓市

亞卓市(EduCities)是台灣一個非營利網站,起初是中華民國教育部以教育為宗旨開設的網路虛擬城市,是個人或團體都可以共創共用教育資源的「開放網路教育平臺」。.

26 关系: 台灣台灣立報小学中央研究院中華電信中華民國教育部國中國立中央大學社群網站網頁繁体字电子邮件非營利組織行政机构香港香港教育城諧音 (語言學)陳德懷POP3Web 2.0Webmail李遠哲數位學習教育曾志朗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亞卓市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立報

《台灣立報》(Lihpao),簡稱《立報》,是一份台灣的中文報紙,由成-舍-我在台北市創辦,1988年7月12日創刊,隸屬於世新大學,目前由游梓翔教授擔任社長。.

新!!: 亞卓市和台灣立報 · 查看更多 »

小学

小學(Elementary School),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歲到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為初等教育機構,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通常是5年或6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新!!: 亞卓市和小学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亞卓市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英語譯名:Chunghwa Telecom),簡稱中華電、CHT,是臺灣三大電信業者之一,於1996年由交通部電信總局的營運部門及而來,業務範圍涵蓋固網電信、行動通信及數據通信等。.

新!!: 亞卓市和中華電信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新!!: 亞卓市和中華民國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國中

#重定向 臺灣國中教育.

新!!: 亞卓市和國中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簡稱中大,是中華民國一所國立綜合型大學,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生醫理工等8間學院,22個學系、54個研究所、8個校屬研究中心、1個聯合研究中心和總教學中心及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撤退到臺灣,中大於1962年經戴運軌等校友籌備.

新!!: 亞卓市和國立中央大學 · 查看更多 »

社群

群可能指:.

新!!: 亞卓市和社群 · 查看更多 »

網站

網站是指在萬維網上,根據一定的規則,使用HTML等工具製作的用於展示特定內容的相關網頁的集合。簡單地說,網站是一種通訊工具,就像布告欄一樣,人們可以通過網站來發布自己想要公開的資訊,或網站來提供相關的網路服務。人們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來訪問網站,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或者享受網路服務。 許多公司都擁有自己的網站,他們利用網站來行宣傳、發布產品資訊、招聘等等。隨著網頁製作技術的流行,很多個人也開始製作個人主頁,這些通常是製作者用來自我介紹、展現個性的地方。也有以提供網路資訊為盈利手段的網路公司,通常這些公司的網站上提供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資訊如時事新聞、旅遊、娛樂、經濟等。 在萬維網的早期,網站還只能展示單純的文本。經過幾年的發展,圖像、聲音、動畫、影片,甚至3D圖形技術開始在萬維網上流行起來,網站也慢慢地發展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圖文並茂的樣子。通過動態網頁技術,用戶也可以與其他用戶或者網站管理者交流。也有一些網站提供電子郵件服務。.

新!!: 亞卓市和網站 · 查看更多 »

網頁

网页(web page)是一个適用於全球資訊網和網頁瀏覽器的文件,它存放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部或一組计算机中,而这部计算机必须是与互联网相连。网页经由网址(URL)来识别与存取,当我们在网页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经过一段复杂而又快速的程序,网页文件会被传送到用户家的计算机,然后再通过浏览器解释网页的内容,再展示给用户。是網路中的一「頁」,通常是HTML格式,但現今已經有愈來愈多、各色各樣的網頁格式和標準出現。網頁通常用圖像檔來提供圖畫。網頁要透過網頁瀏覽器來閱讀。.

新!!: 亞卓市和網頁 · 查看更多 »

繁体字

本文介绍的是与简化字对应的汉字字汇。 繁体字(unsimplified Hanzi《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un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与简化字相对,指已有简化字代替的通常笔画较多的汉字。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77页在实际生活中谈到的繁体字,实际上是指繁体字和传承字的集合。 ,或作傳統中文,與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相對,是使用繁體字作为書寫的最基本單元的文字系统。.

新!!: 亞卓市和繁体字 · 查看更多 »

电子邮件

@符号,是所有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电邮位址的组成部分 电子邮件 (Electronic Mail),簡稱電郵 (email or e-mail),是指一種由一寄件人將數位信息傳送給一個人或多個人的信息交換方式,一般會通过網際網路或其他電腦網路进行书写、发送和接收信件,目的是达成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一些早期的電子郵件需要寄件人和收件人同時在線,類似即時通訊。現在的電子郵件系統以是的模型為基礎。郵件伺服器接受、轉發、送出及儲存郵件。寄信人、收信人及他們的電腦都不用同時在線。寄信人和收信人只需在寄信或收信時簡短的連線到郵件伺服器即可。 以往电子邮件會用來泛指所有電子式的文件轉送。例如在1970年代初期有幾位作家用「电子邮件」來描述文件的傳真。因此很難確定什麼時候開始用「电子邮件」來描述符合現在定義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符合現代定義,下同)包括三個部份,訊息的「信封」、郵件標頭及郵件內容。標頭會至少包括一些傳遞郵件相關的資訊,例如寄信人的郵件地址及一至多個收信人的郵件地址,一般會包括一些敘述性的內容,例如郵件的標題以及時間等。 电子邮件最早是純文字(ASCII)的溝通媒介,但後來擴展像可以加入多媒體的附件、其他字元集的文字,其程序RFC2045到2049中,同時也產生了多用途網際網路郵件擴展(MIME)。.

新!!: 亞卓市和电子邮件 · 查看更多 »

非營利組織

非營利機構(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組織或團體,其核心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者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從藝術、慈善、教育、政治、公共政策、宗教、學術、環保等,分別擔任起彌補社會需求與政府供給間的落差。 实际上非營利組織的運作与企业一样是需要產生利益,但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组织倡导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产生利益,這一點通常被視為這類組織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專家認為將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區分開來的最主要差異是:非營利組織受到法律或道德約束,不能將盈餘分配給擁有者或股東,因而具有獨立、公共、民間等特性。 因此,今日社會中,非營利組織有時亦稱為「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與政府部門(第一部門)和企業界的私部門(第二部門),形成第三種影響社會的主要力量。 然而非營利組織還是必須產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動的資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營利組織因此藉由公開籌款,或由公、私部門捐贈來獲得經費,而且經常是免稅的狀態。私人對非營利組織的捐款有時還可以扣稅。 慈善團體是非營利組織的一種,而非政府組織也可能同時是非營利組織。.

新!!: 亞卓市和非營利組織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新!!: 亞卓市和行政机构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亞卓市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有限公司(Hong Kong Education City Limited),前稱香港資訊教育城,成立於2000年,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全資擁有公司,按照與教育局訂立的《服務協議》營運。教育城董事會負責監管教育城的政策及長遠發展,成員由多位來自教育界、商界及政府的領導人員組成。教育城的辦公室位於沙田沙角邨。香港教育城成立是因應前特首董建華有關推動香港資訊科技教育而推出的一個網上學習平台計劃。.

新!!: 亞卓市和香港教育城 · 查看更多 »

諧音 (語言學)

諧音,就是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他字來代替本字,產生不同的意義。諧音多用作意頭事物或暗喻事物,也廣泛用於謎語之中。不過,諧音也易引起聽講者之間的誤會。由諧音衍生的遊戲非常多種,著名的有日本的。.

新!!: 亞卓市和諧音 (語言學) · 查看更多 »

陳德懷

陳德懷,為臺灣數位學習之推手。他出生於香港,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後來到臺灣的國立中央大學資工系從事教職,之後催生了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目前他已是講座教授,亦是網學所、資工所和認知與神經科學所合聘教師。 他過去進行過多項開創性的研究工作,有八年擔任國科會科學教育處「資訊教育研究群」及後來成立「資訊教育學門」的召集人。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維,在電腦尚未發達的年代即陸續提出「學習同伴」、「一對一數位學習」與「無縫式學習空間」的概念。同時,他也首創全球第一套「同步網路學習系統」及建構本世紀初全球最大網路學習社群和第一個網路學習城市 ——「亞卓市」,「亞卓市」還曾被美國歐巴馬政府列為教育白皮書的參考要項。.

新!!: 亞卓市和陳德懷 · 查看更多 »

POP3

#重定向 郵局協定.

新!!: 亞卓市和POP3 · 查看更多 »

Web 2.0

Web 2.0,指的是一個利用万维网(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web2.0。 Web 2.0 是资源平等的体现。Web 2.0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到目前万维网正在进行的一种改变——从一系列网站到一个成熟的为最终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的服务平台。这种概念的支持者期望Web 2.0服务将在很多用途上最终取代桌面计算机应用。Web 2.0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不過它包含了技術架構及應用軟件。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盛;相反的,過去的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 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網路成為了新的平台,內容因為每位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產生,參與所產生的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內容,藉由人與人(P2P)的分享(Share),形成了現在Web 2.0的世界。Darcy DiNucci在她1999年的文章「Fragmented Future」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彙,但現在我們所以為的Web 2.0一直要到2004年才出現。Tim O'Reilly提到他與工作夥伴在一次腦力激盪中提出了「Web 2.0」這個概念,他的定義是: 一些科技專家們,特別是蒂姆·伯纳斯-李,質疑是否有人可以有意義地應用這個名詞,因為許多Web 2.0的技術元件從早年的Web開始就存在著。 IBM的社群網路分析師,Dario de Judicibus,提出不一樣的定義,特別是在社群互動和架構現實上。 将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放置于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Web 2.0可以说是信息通讯技术引发信息革命、知识社会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新!!: 亞卓市和Web 2.0 · 查看更多 »

Webmail

Webmail(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服务)是因特网上一种主要使用网页浏览器来阅读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服务,与使用Microsoft Outlook.com、Mozilla Thunderbird等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电子邮件服务相对。 因特网上的许多公司,诸如Google、雅虎、中国的新浪和网易等,都提供有webmail服务。此外,个人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也可能提供webmail,这样他们的用户可以不必通过他们一般使用的上网终端而直接使用他们的邮件服务。.

新!!: 亞卓市和Webmail · 查看更多 »

李遠哲

李遠哲(Yuan-Tseh Lee,),生於新竹州新竹市,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日本學士院名譽會員。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94-2006年),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2011-2016年)、名古屋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會長。 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而與達德利·赫施巴赫及約翰·波拉尼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及臺灣人。.

新!!: 亞卓市和李遠哲 · 查看更多 »

數位學習

數位學習(e-Learning),其前身為遠距教學。遠距教學在有郵政系統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當初是為了協助無法入學但又有進修需求的社會人士,讓他們以函授的方式,進行各種進修學習活動。後來電視出現,遠距教學又多了一項媒體可以運用。 網際網路技術興起之後,遠距教學的實行者發現,網路將是一個更有效率的媒體,因此展開了各種研究計劃,希望能大幅增進傳學習的效率。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就產生了許多意義相近的名詞,諸如:線上學習、遠距學習、網路學習、網路教學、網路訓練及分散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無所不在學習、雲端補習等。.

新!!: 亞卓市和數位學習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亞卓市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曾志朗

曾志朗(Ovid Tzeng,),台灣語言學及心理學學者,高雄市旗山區人,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第20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美國加州大学华裔学者协会创会理事、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

新!!: 亞卓市和曾志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亚卓市亞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