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滅火器

指数 滅火器

滅火器,是一種可携式滅火工具。滅火器內藏化學物品,用以救滅火警。滅火器是常見的防火設施之一,存放在公眾場所或可能發生火警的地方。因為其設計簡單可携,一般人亦能使用來撲滅剛發生的小火。不同種類的滅火筒內藏的成分不一樣,是專為不同的火警而設。使用時必須注意以免產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險。.

97 关系: A加仑千克可燃性合金鋼塑料天然气不鏽鋼中国大陆帕斯卡一氧化碳乙炔乙醇乙酸钾庚烷二氧化碳凍傷公升光气BC皂化反应石墨石油火三角火災火灾分类硫酸碳酸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鋼磷酸二氢铵綠色红色甲烷甘油燃烧白色D颜色香港設備鹵化烷黑色...黄色辐射藍色臭氧层金属鋁合金英国電源供應柴油控制標示標籤機油橡膠檸檬酸鉀欧洲联盟氧气氯化钠氯氟烃汽油泡沫液化石油气消防淺藍色温度溶剂溶液木材海龍 (化學品)文字文物 扩展索引 (47 更多) »

A

A/a 是拉丁字母的首字母,来源于拉丁语中有低元音和音值的希腊字母α。其可从伊特鲁里亚语和希腊语α追溯到闪含语的'âlep(用于声门塞音)。其希腊名源自闪含语,而闪含语是因希伯来语而闻名的。古英语的和音变为现代的和,前者原由a和e连写的æ表示。在其他语言(例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中,A的音也与拉丁语相同。 可以确定A最早源于腓尼基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Aleph"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ume 1, 1962.

新!!: 滅火器和A · 查看更多 »

加仑

加侖(Gallon)是英美度量衡的容量單位,從前以計量用漢字寫作「嗧」(日語:「呏」)。其同時是液體和乾量的容量單位,但兩者的容量略有不同(傳統英美度量衡的容量單位有分成“液量”和“乾量”兩類)。.

新!!: 滅火器和加仑 · 查看更多 »

千克

--( → ,,單位符号kg),又称--,国际单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千克是唯一一個带有词头的基本單位。 目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即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8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新!!: 滅火器和千克 · 查看更多 »

可燃性

可燃性是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表示这种物质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这个温度叫做燃点。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称作可燃物。 Category:化学性质 Category:火災預防.

新!!: 滅火器和可燃性 · 查看更多 »

合金鋼

合金钢為複合材料在煉鋼的運用。.

新!!: 滅火器和合金鋼 · 查看更多 »

塑料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韧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 塑膠最早來自於1850年代的英國。自從塑膠被開發以來,各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

新!!: 滅火器和塑料 · 查看更多 »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以及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当非化石的有机物质经过厌氧腐烂时,会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这种气体就被称作生物氣體。生物气的来源地包括森林和草地间的沼泽、垃圾填埋场、下水道中的淤泥、粪肥,由细菌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生物气还包括胃肠涨气(例如:屁) 当甲烷(生物气)溢散到大气层中时,它将是一种直接促使全球变暖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这种飘散的甲烷,經過有效的處理,就不会被视作一种污染物,而是一种有用的再生能源。然而,在大气中的甲烷一旦与臭氧发生氧化反应,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排放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对短暂。而且就燃烧而言,天然气要比煤这类石炭纪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少得多。甲烷的重要生物形式的来源是白蚁、反刍动物(如牛羊)和人类对水稻的耕种。据估计,这三者的散發量分别是每年15、75和100百万吨(年散發总量约为1亿吨)。.

新!!: 滅火器和天然气 · 查看更多 »

字可以指:.

新!!: 滅火器和字 · 查看更多 »

不鏽鋼

不锈钢,閩南語唸作「白鐵」,在冶金學中,是通常含有10%-30%鉻的一類合金鋼的總稱。以重量計算,鉻含量超過10.5%的「鐵合金」。這個名稱源於這種鋼不像普通鋼那樣容易腐蝕生锈。如果含鉻或其他元素比例很低,則只可以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護而非不會氧化,具有像銅或鋁的防蝕特色,這種鋼材就並非不鏽鋼而是耐候鋼。鉻與低碳含量相配合,可顯示出明顯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還可以加入镍、钼、鈦、鋁、銅、氮、硫、磷和硒,使其表面會產生防锈的氧化膜,以提高對特殊環境的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並賦予特殊性能,從而保護鋼材本身受到外界環境中的空氣(尤指氧氣)、水、某些酸、碱的氧化腐蝕。大多數不锈鋼先在電爐或()中熔化,然後在另一煉鋼爐中精煉,主要為了降低碳含量。在中,將氧和氫的氣體混合物噴入鋼水中。改變氧和氩的比例,通過將碳氧化為一氧化碳而不使昂貴的鉻氧化和損失,來將碳含量降低到控制的水平。因此,在初始的熔化操作中可使用較便宜的原料,如高碳的鉻鐵。.

新!!: 滅火器和不鏽鋼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滅火器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線等帶有纖維的材料纺织而成的一種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纺织而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织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原料,比如衣服、鞋、帽、产品包装、降落伞等等。在古代的中國及許多歐亞國家都有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毛皮等原料製作成布料或衣物的文化。.

新!!: 滅火器和布 · 查看更多 »

帕斯卡

帕斯卡(符號Pa或Pascal)是國際單位制(SI)的壓強單位。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也可簡稱為「帕」。它等於每平方米一牛頓。以法國學者(同時身兼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家、宗教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哲學家)布莱茲·帕斯卡之名而命名。百帕(hPa)和千帕(kPa)也是自Pa衍生出來的氣象常用單位,正常海平面約101kPa、或1013百帕。.

新!!: 滅火器和帕斯卡 · 查看更多 »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分子式CO,是無色、無嗅、無味的无机化合物氣體,比空氣略輕。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煤和水在高温下可以生成水煤气(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物)。有些現代技術,如煉鐵,還是會產生副產品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用作身體自然調節炎症反應的三種氣體之一(其他兩種是一氧化氮和硫化氫)。 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 雖然一氧化碳有毒,但動物代謝亦會產生少量一氧化碳,並認為有一些正常的生理功能。.

新!!: 滅火器和一氧化碳 · 查看更多 »

乙炔

乙炔,俗稱風煤(實際上風煤是指氧氣與乙炔組成之套件,風指壓縮氧、煤指乙炔,並非單單乙炔稱為風煤)、電石氣、電土,是炔烴化合物系列中體積最小的一員,主要作工業用途,特別是燒焊金屬方面。 乙炔於1836年由英國科學家艾德蒙·戴维(Edmund Davy)發現,化學式為,有一個如下圖所示的直线型結構: 乙炔在室溫下是無色、極易燃的氣體。純乙炔是無臭的,但工業用乙炔由於含有硫化氫、磷化氫等雜質,而有一股大蒜的氣味。乙炔的化學能主要貯存於它的三鍵中。 在攝氏400度以上, 乙炔會聚合生成乙烯基乙炔()和苯()。在攝氏900度以上則會形成炭黑。 碳酸鈣(石灰岩)和煤炭是生產乙炔的主要原料。首先,碳酸鈣會轉化為氧化鈣,煤炭則轉化為焦炭。然後氧化鈣和焦炭會發生反應形成碳化鈣和一氧化碳: 碳化钙加水會形成乙炔和氫氧化鈣:CaC2 +2H2O → C2H2↑ + Ca(OH)2.

新!!: 滅火器和乙炔 · 查看更多 »

乙醇

乙醇(Ethanol,結構简式:CH3CH2OH)是醇类的一种,是酒的主要成份,所以也俗稱酒精,有些地方俗稱火酒。化學結構通常縮寫為, 或 EtOH,Et代表乙基。乙醇易燃,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工業酒精含有少量有毒性的甲醇。医用酒精主要指体积浓度为75%左右(或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也包括医学上使用广泛的其他浓度酒精。 乙醇与甲醚是同分异构体。.

新!!: 滅火器和乙醇 · 查看更多 »

乙酸钾

乙酸钾是乙酸的钾盐,化学式为CH3COOK。储存时需要避免的条件有:潮湿、加热、火源、自燃物体及强氧化剂。 乙酸钾可由氢氧化钾或碳酸钾与乙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制备: 乙酸钾的应用有:.

新!!: 滅火器和乙酸钾 · 查看更多 »

庚烷

庚烷的化學式为C7H16,烷烴中的第七個成員。有9種同分異構體,若考虑到光学异构则有11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大多數存於石油的汽油餾出物中。 其直链化合物是正庚烷CH3(CH2)5CH3(沸點98℃)。 汽油發動機中引起爆震,危害極大。.

新!!: 滅火器和庚烷 · 查看更多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氣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約佔0.04%。二氧化碳略溶於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 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是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碳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σ键。碳原子上两个没有参加杂化(混成)的p轨道与成键的sp杂化轨道成90°的直角,并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发生重叠,故缩短了碳氧键的间距。 二氧化碳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400ppm,不過每年因為人為的排放增加,比率還在逐步上升。2018年4月大氣二氧化碳月均濃度超過410ppm,為過去80萬年來最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上升。 二氧化碳常壓下為無色、無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氣體。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自1900年至2016年11月增長了約127ppm。.

新!!: 滅火器和二氧化碳 · 查看更多 »

在平面幾何中,底一般指一般多邊形最下方的一個邊,然而隨著圖形種類不同,底的定義也會有差別。在三維空間中的底一般稱為底面、四維空間中則稱為底胞。 在梯形中,底是指一組平形邊,上面(或較短的)稱為上底,而下面(或較長的)稱為下底 在三角形中,一般稱底為已經找到一條垂直於該邊的高的邊,因此已知底的三角形可以求面積:1/2 底*高,然而直角三角形,只要另一股為底,則另一股為高。此外,等腰三角形,除了兩等長編之外的另一邊稱作底《圖解數學辭典》天下遠見出版 P.37 三角形 ISBN 986-417-614-5。 在正多邊形中,每個邊的可以作為底邊。.

新!!: 滅火器和底 · 查看更多 »

凍傷

凍傷是由於長期處於極為寒冷的狀態下,而引起的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傷害。輕時可造成皮膚組織的紅腫、局部血液流通不暢,並會產生發癢、刺痛、麻木等感覺,需要治療;重時則會伴隨失溫,皮膚發黑、血管壞死,然後喪失知覺,造成全身永久性的損傷,可能危及性命,需及早進行治療。 Category: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

新!!: 滅火器和凍傷 · 查看更多 »

公升

1-公升-等於邊長為10公分立方體的體積1公斤的水,在3.98 °C時體積約為1-公升- --,通常簡稱為升,是容量计量单位,符號為l。過去曾經採用小寫手寫體\ell作為符號,但由於印刷不方便,所以改用大寫印刷體L。公升本身不是國際單位制(SI)單位,但它是米制单位,而且是接受與SI合併使用的單位。 最初的法国米制系统以公升作为基本单位。litre是从更舊的单位发展而来。litron来自于拉丁语转译的希腊语,大约等于0.831公升。公升在后来的几个米制系统内也使用过,是国际单位制接受的的非SI单位。, p. 124.

新!!: 滅火器和公升 · 查看更多 »

光气

碳酰氯,俗稱光成气(;化学式:COCl2),簡稱光气,从化学结构上看是碳酸的二酰氯衍生物,是非常活泼的亲电试剂,容易水解,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入可致肺水肿,毒性比氯气约大10倍,但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其俗名譯自希臘文φως(光)+Γίνει(產生)。光气最初是由氯仿受光照分解产生,故有此名。.

新!!: 滅火器和光气 · 查看更多 »

B

B (音讀 bee)是的第二個字母。B這個字母可以用來表示双唇音,但以濁雙唇塞音作為最常用的用法。.

新!!: 滅火器和B · 查看更多 »

C

C,c是拉丁字母中的第3个字母。在伊特鲁里亚语中,爆破辅音没有明显的发音,所以他们把希腊语中的Γ, γ(Gamma)来书写他们的/k/。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同时使用它来书写/k/和/g/,后来在它的右中部加了一横杠变成G。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只有/g/,而用K表示/k/。 一些学者表示,闪族语的ג是骆驼的图形。/k/在拉丁语中发展成上腭音和软腭音音位变体,这可能是由于伊特鲁里亚语的影响。因此,今天的C有很多不同的音值:在法语和西班牙语中为:和,在意大利中的和(像英语中的CH)等等。.

新!!: 滅火器和C · 查看更多 »

皂化反应

化反应(Saponification)是一种成皂的化学反应。.

新!!: 滅火器和皂化反应 · 查看更多 »

石墨

石墨(Graphite),又稱黑鉛(Black Lead),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碳的其他同素異形體有很多,為人熟悉的例如鑽石)。作为最軟的礦物之一,石墨不透明且觸感油膩,顏色由鐵黑到鋼鐵灰不等,形狀可呈晶體狀、薄片狀、鱗狀、條紋狀、層狀體,或散佈在變質岩(由煤、碳質岩石或碳質沉積物,受到區域變質作用或是岩漿侵入作用形成)之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耐腐蚀性。.

新!!: 滅火器和石墨 · 查看更多 »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新!!: 滅火器和石油 · 查看更多 »

火三角

火三角是一個簡單模型,能夠讓人知道一場火災發生所需要的成份,也是消防經常會用到的概念。 「火三角」闡明了一場火的燃燒之規律,只有齊備以下三種元素:引火源、可燃物及助燃剂(多数情况下為氧氣),一場火方能成功燃燒,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把任何一種元素移除,這場火就能成功撲滅。在自然環境中,如果上述三種元素的比例恰當,便可產生一場火災。 當燃料用盡,火便會自行熄滅。當然,亦可以人手或化學方式將燃料與火分隔,使之熄滅。將燃料隔開是滅火的主要方法,於撲滅山林大火時此點尤其重要。 沒有足夠熱量,就不能產生火及繼續燃燒。某幾類火可以灑水澆熄,因為以水澆火,水會轉化成水蒸氣,帶走熱量。但要留意,某些火在遇水時會加劇燃燒或蔓延開去。將正在燃燒的燃料分開亦可有效降低熱量。山林大火時,已經著火的樹木會被隔開或移離火場,轉移到沒有其他可燃物的地方。.

新!!: 滅火器和火三角 · 查看更多 »

火災

火灾(英语:conflagration/fire as a disaster),指由于火苗缺乏应有的控制而引发乃至扩大并造成损失及伤害的过度燃烧。 火灾分为天灾和人灾:物体自然燃燒造成的火災稱為天災,人为疏忽过错所引发和蓄意縱火則屬人為人災。.

新!!: 滅火器和火災 · 查看更多 »

火灾分类

火灾分类是針對火災起火源特性作的分類,會用一個字母來識別,滅火器會依滅火器可以撲滅的火災種類而加以標示。.

新!!: 滅火器和火灾分类 · 查看更多 »

硫酸

硫酸(化学分子式為)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一般為透明至微黄色,在任何浓度下都能与水混溶并且放热。有时,在工业製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褐色以提高人们对它的警惕性。 作為二元酸的硫酸在不同浓度下有不同的特性,而其对不同物质,如金属、生物组织、甚至岩石等的腐蚀性,都归根于它的强酸性,以及它在高浓度下的强烈脱水性(化学性质)、吸水性(物理性质)与氧化性。硫酸能对皮肉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它除了会透过酸性水解反应分解蛋白质及脂肪造成化学烧伤外,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脱水反应并造成二级火焰性灼伤;若不慎入眼,更会破坏视网膜造成永久失明。故在使用时,应做足安全措施。另外,硫酸的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非碱性气体 。 正因為硫酸有不同的特性,它也有不同的应用,如家用强酸通渠剂、铅酸蓄电池的电解质、肥料、炼油厂材料及化学合成剂等。 硫酸被广泛生產,最常用的工业方法為接触法。.

新!!: 滅火器和硫酸 · 查看更多 »

碳酸

碳酸(Carbonic acid),原來也稱揮發酸(Volatile acid)和呼吸酸(Respiratory acid), by Kerry Brandis 化學式O3,是酸的一種。二氧化碳(O2)溶於水後,一部分二氧化碳會與水化合,形成碳酸。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方程式如下: 該反應在常溫下的平衡常數是Kh.

新!!: 滅火器和碳酸 · 查看更多 »

碳酸钾

碳酸钾(化学式:K2CO3, 英文名:Potassium carbonate),呈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能吸湿,可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不溶于醇和醚。可由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 常用肥料草木灰中有碳酸钾。 Category:碳酸盐 Category:钾盐 Category:pH调节剂 Category:化學肥料.

新!!: 滅火器和碳酸钾 · 查看更多 »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IUPAC名: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baking sod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HCO3,俗称小苏打、蘇打粉、重曹、焙用鹼等,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呈弱碱性。.

新!!: 滅火器和碳酸氢钠 · 查看更多 »

碳鋼

碳鋼(carbon steel)是一类含碳量高于0.02%低于2%(高于2%的被称为铸铁,低於0.02%被稱熟鐵),而極少其他元素的钢材,也是產量最高的金屬材料,相對有較高其他成分(不包括雜質)的鋼稱合金鋼 。 它通常使用在需要強度、硬度和耐磨性的金屬零件上上,如切削工具、鋼纜、鋼琴線、彈簧和刀具等,在加工形成後,零件通常需要再經過處理並回火。钢含碳量越高,其加熱處理後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也就越高。 碳鋼分為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這三種碳鋼又各分為兩種;依照特性,高碳鋼質硬且脆、低碳鋼質軟且耐延展。.

新!!: 滅火器和碳鋼 · 查看更多 »

磷酸二氢铵

磷酸二氫銨又稱磷酸一銨,是一種白色的晶體,分子式為NH4H2PO4,可溶於水,微溶于乙醇。加熱會分解成偏磷酸铵(NH4PO3),可用氨水和磷酸反應製成,主要用於製造肥料及灭火器。.

新!!: 滅火器和磷酸二氢铵 · 查看更多 »

綠色

綠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植物的綠色來自於葉綠素。 綠色的光波長約550纳米,光的三原色之一。可經由藍色和黃色混和而成的顏色。和綠色相對的顏色是Magenta(品紅色),而不是傳統上認為的紅色。綠色是一种中性色,既是暖色也是冷色。 紅綠色盲的人可以分辨這兩種顏色,但往往把紅色或綠色與其他顏色混淆,例如明綠色當黃色、深綠色當啡色。.

新!!: 滅火器和綠色 · 查看更多 »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新!!: 滅火器和红色 · 查看更多 »

紙是任何纖維經排水作用後,在簾模上交織成薄頁揭下乾燥後的成品。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它的出現與普及讓人類的知識得以方便地被保存及迅速地被傳播,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 滅火器和纸 · 查看更多 »

甲烷

烷(化學式:;英文:Methane),是結構最簡單的烷類,由一個碳原子以及四個氫原子組成。它是最簡單的烴類也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地球上有很高的相對豐度,使之成為很有發展潜力的一種燃料,但在標準狀態下收集以及存儲氣態的甲烷是一個十分有挑戰性的課題。 在自然狀態下,甲烷可以在地底下或者海底找到,而大氣中也含有甲烷,這些甲烷稱為大氣甲烷。在原始大氣中,甲烷是主要成分之一。自1750年以來,地球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增加了約150%,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並佔總長壽命輻射以及全球所有溫室氣體的20%(不包括水蒸氣)。在太空中,不少星體的表面和大氣中也有甲烷。 甲烷的結構是由一個碳和四個氫原子透過sp3混成的方式化合而成,並且是所有烴類物質中,含碳量最小,且含氫量最大的碳氫化合物,因此甲烷分子的分子結構是一個正四面體的結構,碳大約位於該正四面體的幾何中心,氫位於其四個頂點,且四個碳氫鍵的鍵的鍵角相等、鍵長等長。標準狀態下的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一些有機物在缺氧情況下分解時所產生的沼氣其實就是甲烷。.

新!!: 滅火器和甲烷 · 查看更多 »

甘油

丙三醇又称甘油,結構簡式為HOCH2CHOHCH2OH或C3H5(OH)3,分子式為C3H8O3。.

新!!: 滅火器和甘油 · 查看更多 »

燃烧

燃燒是物體快速氧化,產生光和熱的過程。 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叫燃烧。 燃燒需要三種要素並存才能發生,分別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氣、以及溫度要達到燃点。燃燒三要素並稱為火三角。助燃物是燃燒反應中的氧化劑,氧氣是燃燒反應中最常見的助燃物,但其他化合物也可能是助燃物,例如鎂帶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此時二氧化碳即為助燃物。 在一個完整的燃燒反應中,一物質和氧化劑(如氧氣、氟氣)反應,其生成物為燃料的各元素氧化反應後的產物。例如: 然而在真實情況下不可能達到完整的燃燒反應。當燃燒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會產生多種主要和次要產物;例如燃燒碳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和煤煙。此外,在大氣中發生燃燒反應時,因為大氣中含有78%的氮氣的緣故,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氮氧化物和氮化物。.

新!!: 滅火器和燃烧 · 查看更多 »

白色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其明度最高,就如電腦程式設計領域就依照白色科學的定義而將參數值常定義成所有色彩的最大值,如白色=RGB(255,255,255)或#FFFFFF最大值(而不是將白色定義成像水H2O的無色=透明色或無色=null值)。可以将光谱中三原色的光:红色、蓝色和绿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谱中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也是白光。.

新!!: 滅火器和白色 · 查看更多 »

D

D, d是拉丁字母中的第4个字母。 闪族语的Dâlet可能是从雨或门的缩略图中发展而来的。.

新!!: 滅火器和D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草本植物.

新!!: 滅火器和草 · 查看更多 »

颜色

色或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還包含心理等許多因素,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新!!: 滅火器和颜色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滅火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設備

設備通常是一群中大型的機具器材集合體,皆無法拿在手上操作而必須有固定的台座,使用電源之類動力運作而非人力。 設備一般而言都放置在專屬的房間例如機房、車間、廠房,因為運作時會產生噪音或廢氣,除了資訊設備是輸入輸出都是無形的信息之外,許多設備要輸入輸出有形的物料,所以更需要專門設計的場所才能順暢運作。.

新!!: 滅火器和設備 · 查看更多 »

鹵化烷

#重定向 卤代烷烃.

新!!: 滅火器和鹵化烷 · 查看更多 »

黑色

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

新!!: 滅火器和黑色 · 查看更多 »

黄色

黃色是由波長介乎565-590毫微米的光線所形成的顔色,色彩的三原色之一,紅、綠色光混合可產生黃光。黃的互補色是藍。但傳統上畫師以紫色作為黃的互補色。.

新!!: 滅火器和黄色 · 查看更多 »

辐射

物理學上的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在真空或介質中傳送。包含.

新!!: 滅火器和辐射 · 查看更多 »

藍色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其中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约470-440纳米)。 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约750纳米的光的吸收,大量的水集中在一起呈蓝色,由于氘-氧键吸收波长比较长的光(约950纳米),因此重水是无色的。 蓝色的互补色是橘色。.

新!!: 滅火器和藍色 · 查看更多 »

钠(Natrium,化学符号:Na)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1,相对原子质量为23。鈉单质不會在地球自然界中存在,因為鈉在空氣中會迅速氧化,並與水產生劇烈反應,所以常見於化合物中,元素狀態的鈉通常以特殊物質(如石蠟、煤油)保存,以防與空氣中的水份或氧氣產生化合物。.

新!!: 滅火器和钠 · 查看更多 »

钾(Kalium,化学符号:K)是原子序数为19的化学元素,银白色有光泽的1A族碱金属元素,质软,和鈉的化學性質相似但更活泼。.

新!!: 滅火器和钾 · 查看更多 »

鈦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Ti,原子序數22,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來製造火箭及太空船,因此獲美誉为“太空金属”。鈦於1791年由格雷戈爾於英國康沃爾郡發現,並由克拉普羅特用希臘神話的泰坦為其命名。 钛被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并难于提取。但其相对丰度在所有元素中居第十位。鈦的礦石主要有鈦鐵礦及金紅石,廣佈於地殼及岩石圈之中。鈦亦同時存在於幾乎所有生物、岩石、水體及土壤中。從主要礦石中萃取出鈦需要用到克羅爾法或亨特法。鈦最常見的化合物是二氧化鈦,可用於製造白色顏料。其他化合物還包括四氯化鈦(TiCl4,作催化劑及用於製造煙幕或)及三氯化鈦(TiCl3,用於催化聚丙烯的生產)。 鈦能與鐵、鋁、釩或鉬等其他元素熔成合金,造出高強度的輕合金,在各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包括宇宙航行(噴氣發動機、導彈及航天器)、軍事、工業程序(化工與石油製品、海水淡化及造紙)、汽車、農產食品、醫學(義肢、骨科移植及牙科器械與填充物)、運動用品、珠寶及手機等等。 鈦最有用的兩個特性是,抗腐蝕性,及金屬中最高的強度-重量比。在非合金的狀態下,鈦的強度跟某些鋼相若,但卻還要輕45%。有兩種同素異形體和五種天然的同位素,由46Ti到50Ti,其中豐度最高的是48Ti(73.8%)。鈦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和鋯相似,這是因為兩者的價電子數目相同,並於元素週期表中同屬一族。.

新!!: 滅火器和钛 · 查看更多 »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新!!: 滅火器和铁 · 查看更多 »

铝(Aluminium 或Alumi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属于硼族元素,其化学符号是Al,原子序数是13。相对密度是2.70。铝是一种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铝是地壳中第三大丰度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也是丰度最大的金属,在地球的固体表面中占约8%的质量。铝金属在化学上很活跃,因此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环境下,一般很难找到游离态的金属铝。被发现的含铝的矿物超过270种。最主要的含铝矿石是铝土矿。 铝因其低密度以及耐腐蚀(由于钝化现象)而受到重视。利用铝及其合金制造的结构件不仅在航空航太工业中非常关键,在交通和结构材料领域也非常重要。最有用的铝化合物是它的氧化物和硫酸盐。 尽管铝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没有一种已知生命形式需要铝元素。.

新!!: 滅火器和铝 · 查看更多 »

铜(copper)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u(来自cuprum),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帶金屬光澤、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以及組成众多種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人类使用铜及其合金已有数千年历史。古罗马时期铜的主要开采地是塞浦路斯,因此最初得名cyprium(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后来变为cuprum,这是copper、cuivre和Kupfer的来源。二价铜盐是常见的铜化合物,常呈蓝色或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膳食矿物质,因为它是呼吸酶复合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关键组分。软体动物和甲壳亚门动物的血液色素血蓝蛋白中含有铜。鱼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则是含铁的复合物血红蛋白。铜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肌肉和骨骼中。铜的化合物可用作、杀真菌剂和木材防腐剂。.

新!!: 滅火器和铜 · 查看更多 »

锂(Lith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Li,原子序数为3,三个电子中两个分布在K层,另一个在L层。锂是碱金属中最轻的一种。锂常呈+1或0氧化态,是否有-1氧化态則尚未得到证实。但是锂和它的化合物并不像其他的碱金属那么典型,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自己却不容易受到极化。这一点就影响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刘翊纶任德厚《无机化学丛书》第一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289-354页1984年。锂的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文lithos,意为“石头”。其中文名则来源于“Lithos”的第一个音节发音“里”,因为是金属,在左方加上部首“钅”。.

新!!: 滅火器和锂 · 查看更多 »

锆(Zirconium)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Zr,原子序数是40,是银白色的过渡金属。.

新!!: 滅火器和锆 · 查看更多 »

臭氧层

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臭氧層密度低,如果它被壓縮到對流層的密度,則只有數毫米厚。.

新!!: 滅火器和臭氧层 · 查看更多 »

金属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由於金屬的電子傾向脫離,因此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且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帶正价電,但當溫度越高時,因為受到了原子核的熱震盪阻礙,電阻將會變大。金屬分子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伸展性良好的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絶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銀、鉑、鉍可以游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矽酸鹽。 屬於金屬的物質有金、銀、銅、鐵、鋁、錫、錳、鋅等。在一大氣壓及25攝氏度的常温下,只有汞不是固體(液態),其他金属都是固體。大部分的純金屬是銀色,只有少數不是,例如金為黄色,銅為暗紅色。 在一些個別的領域中,金屬的定義會有些不同。例如因為恆星的主要成份是氫和氦,天文學中,就把所有其他密度較高的元素都統稱為「金屬」。因此天文學和物理宇宙學中的金屬量是指其他元素的總含量。此外,有許多一般不會分類為金屬的元素或化合物,在高壓下會有類似金屬的特質,稱為「金屬性的同素異形體」。.

新!!: 滅火器和金属 · 查看更多 »

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一種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鎂是在地球的地殼中第八豐富的元素,約佔2%的質量,亦是宇宙中第九多元素。.

新!!: 滅火器和镁 · 查看更多 »

鋁合金

鋁合金通常使用銅、鋅、錳、矽、鎂等合金元素,20世紀初由德國人Alfred Wilm發明,對飛機發展幫助極大,第一次大戰後德國鋁合金成分被列為國家機密。跟普通的碳鋼相比有更輕及耐腐蝕的性能,但抗腐蝕性不如純鋁。在乾淨、乾燥的環境下鋁合金的表面會形成保護的氧化層。造成電偶腐蝕(Galvanic corrosion)加速的情況有:鋁合金與不銹鋼接觸的情況、其他金屬的腐蝕電位比鋁合金低或是在潮濕的環境下。如果鋁和不銹鋼要一同使用必須在有water-containing systems或是戶外安裝兩金屬間電子或電解質隔離。 鋁合金的成分需要向美國鋁業協會(Aluminium Association,AA)註冊。許多組織公佈更具體製造鋁合金的標準,包括美國汽車工程協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特別是航空標準, accessed Oct 8, 2006.

新!!: 滅火器和鋁合金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滅火器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在大自然裏,電的機制給出了很多眾所熟知的效應,例如閃電、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等。 很久以前,就有許多術士致力於研究電的現象,但所得到的結果乏善可陳。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紀,才出現了一些在科學方面重要的發展和突破,不過在那時,電的實際用途並不多。十九世紀末,由於電機工程學的進步,電才進入了工業和家庭裡。從那時開始,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帶給了工業和社會巨大的改變。作為能源的一種供給方式,電有許多優點,這意味著電的用途幾乎是無可限量。例如,交通、取暖、照明、電訊、計算等等,都必須以電為主要能源。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工業社會的骨幹仍是電能。.

新!!: 滅火器和電 · 查看更多 »

電源供應

電源供應(),通常是指電力的來源。可能是供應電力的系統或裝置,或是其它能夠對負載提供能量輸出的電源。.

新!!: 滅火器和電源供應 · 查看更多 »

柴油

柴油(Diesel)又俗稱油渣、油屎,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液态油质燃料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密度为0.82~0.845kg/dm3。 柴油可以被用来作为汽車、坦克、飞机、拖拉机、鐵路車輛等运载工具或其它机械設備的燃料,也可用来发电、取暖等。.

新!!: 滅火器和柴油 · 查看更多 »

控制

控制(control)可以指:.

新!!: 滅火器和控制 · 查看更多 »

標示

標示,又稱標識,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為事物提供可辨認的訊息之裝置,其形式多樣,可以是圖形、文字、顏色,以及任何可能引起別人注意的事物,通常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其用途廣泛,可用於室內和室外,作為個人、商店、組織、產品、地點、交通等的辨認。用於商店的標示稱為招牌。.

新!!: 滅火器和標示 · 查看更多 »

標籤

没有描述。

新!!: 滅火器和標籤 · 查看更多 »

機油

機油是指專門用在內燃機中的潤滑油,除潤滑外,还有清潔、防鏽、冷卻、氣密等功能。 現今使用的機油其基礎油是由烴類、聚-α-烯烃(PAO)及聚內烯烃(PIO)等成分所組成,均為只由碳及氫所組成的有機化合物。有些高級的機油中會包括20%以下的酯類。.

新!!: 滅火器和機油 · 查看更多 »

橡膠

橡膠是一種有彈性的聚合物。橡膠可以從一些植物的樹汁中取得,也可以是人造的,兩者皆有相當多的應用及產品,例如輪胎、墊圈等,遂成為重要經濟作物。橡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橡膠傳入英國後,人們發現這種物料能很有效地擦去鉛筆留下的痕跡,于是发明了橡皮擦。橡膠英文名rubber是由1770年時英國普利斯特里因發現此物質能擦去(rub off)鉛筆筆跡。 按照制成方式的不同,橡胶可以分为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两类。.

新!!: 滅火器和橡膠 · 查看更多 »

檸檬酸鉀

檸檬酸鉀是一種檸檬酸鹽其分子式為K3C6H5O7。它是一種白色,略帶吸濕性結晶性粉末。它是無臭,有生理鹽水的味道。 作為食品添加劑,檸檬酸鉀是用來調節酸度與鉀營養補充來源。醫療上,它可以用來控制來自或腎結石尿酸或胱氨酸。.

新!!: 滅火器和檸檬酸鉀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滅火器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氣可指:.

新!!: 滅火器和氣 · 查看更多 »

氧气

氧气(Oxygen, Dioxygen,分子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算大约占21%,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不可燃,可助燃。.

新!!: 滅火器和氧气 · 查看更多 »

氩(Argon)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希臘語有「不活潑」的意思,由它的特性而來。Hiebert, E. N. Historical Remarks on the Discovery of Argon: The First Noble Gas.

新!!: 滅火器和氩 · 查看更多 »

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数是7。在自然界中氮单质最普遍的形态是氮气,这是一种在标准状况下无色无味无臭的雙原子气体分子,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不容易发生化學反应。氮气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佔總體積的78.09%。1772年在苏格兰爱丁堡,由丹尼尔·卢瑟福分離空氣後发现。氮属于氮族元素中的一种。 氮是宇宙中常見的元素,在銀河系及太陽系的豐度排第七名。其生成的原因推測是由於超新星中碳和氫產生的核融合。由於氮元素及其和氫、氧形成的常见化合物都极易揮發,因此在內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中氮元素較不常見。不過和地球一样,其他行星及其卫星的大氣層中,气态的氮及其化合物很常见。 很多工业上很重要的化合物(比如氨、硝酸、用作推进剂或炸药的有机硝酸盐以及氰化物)都含有氮原子。氮原子之间具有非常牢固的化学键,无论是在工业中或是在生物体內,将转化为有用的含氮化合物都是很不容易的。相应的,当含氮化合物燃烧,爆炸或分解时会产生氮气,并通常可以释放大量有用的能量。合成产生的氨和硝酸盐是关键的工业化肥料,而硝酸盐肥料是引起水系统富营养化的关键污染物。 含氮化合物除了作为肥料和能量储存的功用之外还有其他多种用途。氮是克維拉纤维和氰基丙烯酸酯强力胶水等多种材料的组成部分。在各种药学药品的大类中(包括抗生素)都含有氮元素。许多药物都是天然含氮信号分子的类似物或前体药物。比如,有机硝酸盐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在体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以控制血压。植物中的生物鹼(经常是防卫性化合物)根据定义是含有氮的,许多知名的含氮药物(比如咖啡因和吗啡)是生物碱或是合成的天然产物类似物,像许多植物生物碱一样用作于动物体内的神经传导物质的接收器上(例如合成苯丙胺)。 氮主要存在于所有的有机体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和核酸(DNA和RNA)之中。人类身体中的3%的重量都是氮元素构成的,其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氮循环是指氮元素从空气进入生物圈和有机化合物中然后再返回大气的转移过程。.

新!!: 滅火器和氮 · 查看更多 »

氯化钠

氯化钠(化学式: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原子质量分别为22.99和35.45g/mol。也就是说100g的氯化钠中含有39.34 g的钠和 60.66 g的氯。氯化钠是海水中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也使得海水有其特有的咸味苦味。氯化钠也是细胞外液的主要盐类,0.9%的氯化鈉水溶液俗称为生理盐水。其可食用的形态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多用于食物的调味和保存。 在工業中,主要用于制造氢氧化钠和氯以及应用于聚氯乙烯、塑料、木浆(紙漿)等許多其他產品的生产过程。由于它可以降低水的冰点,偶尔也用于解冻冰冻的路面。.

新!!: 滅火器和氯化钠 · 查看更多 »

氯氟烃

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稱氟氯烴、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組由氯、氟及碳組成的鹵代烷。 因為低活躍性、不易燃燒及無毒,氯氟碳化合物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其中氟利昂是包括二氯二氟甲烷在內的數種由生產之化合物的商標名稱。.

新!!: 滅火器和氯氟烃 · 查看更多 »

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人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

新!!: 滅火器和水 · 查看更多 »

汽油

汽油是种从石油裏分馏或裂化、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

新!!: 滅火器和汽油 · 查看更多 »

油,是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由于油具有疏水性的特性,“油”亦是许多与水不溶之液体的总称。而可以在油中溶解的物质都具有亲油性,一般不溶於水。 油和水可以在乳液,比如奶中短時間內比较均匀地混合。但是乳液是亚稳定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分为油和水两个相态。 油的过量摄入会导致脂肪增生,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新!!: 滅火器和油 · 查看更多 »

泡沫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或固体中的一种分散体系。啤酒开瓶时的泡沫、肥皂泡沫都是气体在液体中的泡沫;泡沫塑料和泡沫玻璃中的气泡则是气体在固体中的气泡,固体泡沫为轻质多孔海绵状物质或轻质多孔刚性物质。 对于气/液分散体系来说,当气泡为较厚的液膜所隔开,且为球状时,这种泡沫称为球体泡沫,就像内相是气体的乳状液。但通常情况下,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体积分数非常高,气体被网状的液体薄膜分隔开,各个被液膜包围的气泡为了保持压力平衡而变形为多面体,这种泡沫称为多面体泡沫。多面体泡沫是通常所指的气/液体系中的泡沫,可由球体泡沫经充分排液而自发生成。其为了保持力学上的稳定,总是按一定方式相交,例如三个气泡相交时互成120°时最为稳定。 泡沫是大量流动性强及密度低的气体被液体隔开的分散体系,有大的气-液界面,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因此会自动破坏。泡沫发生自动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液膜的排液、膜的破裂以及气体的扩散。 仅靠一种纯液体要形成稳定的泡沫是很困难的,通常需加入第三种物质,一般是表面活性物质,才能形成泡沫,这些具有较好起泡性能的物质称为发泡剂,烷基硫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都是很常用的发泡剂。有时还需要加入稳泡剂使已形成的泡沫更加稳定,月桂酰二乙醇胺即是一例。 相反,许多工业中常因为泡沫的产生而带来不便,这时就需要加入消泡剂改变体系表面的状态,破坏或抑制泡沫。它通常是表面张力低,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如 C5~C6 的醇类或醚类、磷酸三丁酯、有机硅等。消泡剂的表面张力低于气泡液膜的表面张力,容易在气泡液膜表面顶走原来的发泡剂,而自身链短不能形成坚固的吸附膜,故产生裂口,泡内气体外泄,导致泡沫破裂,起到消泡的作用。.

新!!: 滅火器和泡沫 · 查看更多 »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氣(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簡稱LPG)是烴類混合物氣體,在加熱器和交通工具中作為燃料,而且正在越來越多地替代氯氟碳化合物作為氣溶膠噴射劑和制冷劑,以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 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一種強烈的氣味劑乙硫醇被加入液化石油氣,這樣石油氣的泄漏會很容易被發覺。液化石油氣是在提煉原油時生產出來,或是從石油或天然氣開采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氣體。 石油氣將在室溫,6個大氣壓的條件下液化,因此可以裝入壓力鋼瓶。通常液化石油氣只充滿容量的85%,這樣可以給鋼瓶受熱時的氣體膨脹留出空間。液化石油氣的膨脹比約為250:1。 現在液化石油氣提供美國能源的3%。.

新!!: 滅火器和液化石油气 · 查看更多 »

消防

消防可以指:.

新!!: 滅火器和消防 · 查看更多 »

淺藍色

淺藍色,是一種顏色(英文:Baby blue),又稱粉藍色或嬰兒藍,是藍色顏色之一,介乎藍色和青色之間,為人所知的一種淡色。 在西方文化經常被使用為衣物、裝飾顏色,和包裹男嬰的亞麻布。淺藍色一般被認為男孩的顏色而女孩則代表粉紅色。.

新!!: 滅火器和淺藍色 · 查看更多 »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溫度理論上的高極點是「普朗克溫度」,而理論上的低極點則是「絕對零度」。「普朗克溫度」和「絕對零度」都是無法通过有限步骤達到的。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C)、华氏温标(°F) 、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幾個分子甚至是一個分子構成的系統,由於缺乏統計的數量要求,是沒有溫度的意義的。 溫度出現在各種自然科學的領域中,包括物理、地質學、化學、大氣科學及生物學等。像在物理中,二物體的熱平衡是由其溫度而決定,溫度也會造成固體的熱漲冷縮,溫度也是熱力學的重要參數之一。在地質學中,岩漿冷卻後形成的火成岩是岩石的三種來源之一,在化學中,溫度會影響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是气温(Atmospheric temperature),是氣象學常用名词。它直接受日射所影響:日射越多,氣温越高。 溫度也會影響生物體內許多的反應,恒温动物會調節自身體溫,若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是一種醫學症狀。生物體也會感覺溫度的冷熱,但感受到的溫度受風寒效應影響,因此也會和周圍風速有關。.

新!!: 滅火器和温度 · 查看更多 »

溶剂

溶剂是一种可以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或是可以由蒸馏来去除,从而留下被溶物。因此,溶剂不可以对溶质产生化学反应。它们必须为低活性的。溶剂可从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热水冲泡咖啡或茶。溶剂通常是透明,无色的液体,他们大多都有独特的气味。 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溶解在溶剂内的物质的多少。溶解度则是溶剂在特定温度下,可以溶解最多多少物质。 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干洗(例如四氯乙烯),作涂料稀释剂(例如甲苯、香蕉水、松香水、松节油),作洗甲水或去除胶水(例如丙酮,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除锈(例如己烷),作洗洁精(柠檬精),用于香水(酒精)跟用于化学合成。.

新!!: 滅火器和溶剂 · 查看更多 »

溶液

溶液(),又稱為單一相均勻混和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純物质所组成的均相、稳定的分散体系;可能是固態、液態或是氣態甚至是其組合;可能導電也可能不導電;可能是固體、膠體或具流動性。溶液不是純物質,不具有一定的組成及一定的性質。但是組成溶液的粒子均勻,肉眼上無法分辨,也無法用傾析法分離組成物。儘管如此,所有的溶液仍可以在物理或化學方法的範圍內分離出內容物。 溶液形成,物質分散的過程稱為溶解。在溶解的過程中,有一物質的相沒有發生變化,稱此物質為溶劑;通常溶劑是體積最大的物質(或水);溶液中除了溶劑以外都稱為溶質。溶質在每單位溶劑內的多寡稱為浓度;溶質在穩定態下所能達到的最大濃度稱為溶解度;濃度低於溶解度的稱為未飽和溶液,濃度等於溶解度的稱為飽和溶液,濃度大於溶解度的稱為過飽和溶液。常見的溶液包括.

新!!: 滅火器和溶液 · 查看更多 »

木材

木材是能够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是多孔纖維狀的組織。乔木和灌木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木質线。 木材為林業主產物,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例如燃料及建築用的材料。木材是天然的有機複合材料,由有纤维素纤维(抗拉性很強)和木质素的基質(抗壓性強)組成。一般木材定義為莖部二次生長的木质部。 地球上約有一兆英噸的木材,每年約增加一千萬噸。木材的蘊藏量大,且是碳中性的可再生材料,是頗受關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1991年約生產了三百五十萬立方米的木材,主要用途是家具及建築結構Horst H. Nimz, Uwe Schmitt, Eckart Schwab, Otto Wittmann, Franz Wolf "Wood"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5, Wiley-VCH, Weinheim.

新!!: 滅火器和木材 · 查看更多 »

指或指頭(digit)是很多脊椎動物的肢的盡頭部份。對人類同其他靈長類動物而言,可以分做手指同腳趾兩大類。.

新!!: 滅火器和指 · 查看更多 »

海龍 (化學品)

海龍(HALON),是一類鹵化烷,特別指其中有溴的鹵化烷。.

新!!: 滅火器和海龍 (化學品) · 查看更多 »

文字

原始文字是人类用来紀錄特定事物、簡化圖像而成的書寫符號。文字在发展早期都是图画形式的,有些是以形表意,有些是以形表音,其中有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即以形表意的文字),與語音無甚關係,中國文字便是從此漸次演變而成。有些中文字可以從表面、部首、字旁看到一些聯繫旁通的字義。而這些特色是拼音文字所沒有的。所以古代中國文字在不同的語系區域是擁有不同發音的,即方言的存在。漢朝已經被鄰近的族群借用其文字用作為書寫紀錄。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字是在阶级社会出現后产生的。 有些文字是以形表音的图画文字,其后歷經不同演變,部分發展成语言的符号系统,後亦可用來紀錄人生經驗與見聞。 以形表音的图画文字经过不断的发展,從古埃及文、羅馬文字、及拉丁文字則发展到后期都成为語音符號,即外文的字母,不同的外文字母合併成一個外國文字。由於不同字母分別付予一個音,不同的字母合併成切音(混音),形成音節,合併不合的音節,成為了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

新!!: 滅火器和文字 · 查看更多 »

文物

文物一词,在中国最早是指礼乐制度。《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現今則將過去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称为文物。但是对于文物的确切定义,现在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

新!!: 滅火器和文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二氧化碳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滅火筒灭火剂灭火器细水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