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丹拿山循道學校

指数 丹拿山循道學校

丹拿山循道學校(英文:Chinese Methodist School, Tanner Hill)位於七姊妹百福道4號,屬於校網14號。創立於2010年,該校由北角循道學校下午校改名為「丹拿山循道學校」,以全日制辦學。現任校長為朱敏娟女士。校訓為「遵循主道」。.

目录

  1. 6 关系: 基督教七姊妹 (香港)百福道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英语校长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丹拿山循道學校和基督教

七姊妹 (香港)

七姊妹是香港東區的一處地方,位於北角以東,最初為香港島的一條古老村落。七姊妹區的具體範圍為七姊妹道一帶,電照街以東,英皇道及渣華道交界以西之區域,七姊妹區之東就是鰂魚涌區。港鐵將鰂魚涌站設於鰂魚涌西面,而七姊妹地區鄰近鰂魚涌站,很多香港人把七姊妹誤當成鰂魚涌。.

查看 丹拿山循道學校和七姊妹 (香港)

百福道

福道(Pak Fuk Road),是香港港島東區七姊妹的一條行車街道,連接寶馬山和北角的三條道路之一。百福道由海拔300米上的寶馬山花園起,以山邊高架橋建築,傾斜比例1:10,最高斜度為1:8,開建一條來回2線鋼架石屎柏油路大橋,接連至山下的七姊妹健康村附近的街道,方便山上的豪宅居民、蘇浙公學及培僑中學師生出入。 另外,新界粉嶺原有一「百福村道」(Pak Fuk Tsuen Road),但於1980年代發展粉嶺/上水新市鎮時併入百和路,原址在現今蓬瀛仙館對外至警察機動部隊總部的一段百和路。.

查看 丹拿山循道學校和百福道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The Methodist Church, Hong Kong)是香港其中一個大型基督教宗派,主要工作除了是宣教外,亦提供學校教育及社會服務。1975年由香港循道公會及香港衛理公會兩個原來是同宗的教會聯合而成,致力於結合宣教牧養、學校教育及社會服務是聯合教會的願景和理想。 香港循道公會是由前循道華南教區發展出來的宗派,是直屬英國循道海外差會;香港衛理公會由美國衛理公會於1950年代在香港成立的宗派。.

查看 丹拿山循道學校和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查看 丹拿山循道學校和英语

校长

校長是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等各類學校內行政、業務等各方面的最高負責人。.

查看 丹拿山循道學校和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