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來藏學派
如來藏學派,佛教術語,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古稱如來藏緣起宗或法性宗,與中觀派、唯識派,形成大乘佛教的三大主流。此學派主要宣揚如來藏常住的學說,以《勝鬘經》為代表。如來藏學說與唯識學說融合出如來藏唯識學說,以《楞伽經》和《密嚴經》為代表。漢傳大乘佛教以如來藏學派為主流,藏傳密宗也受到它的影響。.
查看 中道和如來藏學派
中道 (大乘佛教)
佛教術語,佛教所稱的中道(梵語:)係指有別於常見外道的常邊與斷見外道的斷邊,即法界實相不落於任一邊,非兩邊。故如執著此中道即非中道,因執著有之一邊故。法界實相雖不落空有兩邊,然亦不離空有二邊。佛教的中道有二乘的中道與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
查看 中道和中道 (大乘佛教)
中道 (佛教)
中道(madhyamā-mārga,又作majjhimā paṭipadā、madhyamā-pratipad),佛教術語,為釋迦牟尼的核心教義之一。它相對於二邊,包括有無、苦樂、生滅等,釋迦牟尼在說法時,主張應遠離二邊,至於中道《雜阿含經》卷12〈301經〉:「佛告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釋迦牟尼在講述中道時,通常都與緣起、十二緣起連結在一起,用來闡明無我、空的道理。 部派佛教時期,多只是援引《阿含經》中的內容,對中道思想並沒有進一步發展。直到大乘佛教興起,在般若系經典與中觀派經典中,中道思想開始成為理論核心。如來藏學派中,以中道為如來藏的代稱之一。.
查看 中道和中道 (佛教)
中道 (儒家)
中道是一種極求完善之學說,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本理念。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亦由「中道」而名。中指的是對於事物道理的追求以及習得道理之後的存養。 孔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所以為舜乎!」《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求中道,要避免「過於」和「不及」。張其昀論中道,析「中」五義:一中正,二中和,三中庸,四中行,五時中。 孔子指出,中是君子所具有的德行,大部分人不能秉持中道。中表現在對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堅持上。因爲擔心因無知而不能遵循應該遵循的道理,秉持中道的人,對於未知的事物抱有恐懼,小心翼翼,唯恐偏離了中。平時時刻堅守中道,一個人獨處時也堅守中道,不因無人知曉而為所欲為。叫做慎獨。 顏回在儒家觀念中是執守中道的人。孔子稱贊他以中庸之道行事,了解了一件事物的“善”之後就會努力不忘。.
查看 中道和中道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