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

指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0-1965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茅利塔尼亞的相關事務由。.

34 关系: 努瓦克肖特外交官外交代表機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實質大使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外交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國民中華民國簽證政策中華民國經濟部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中華民國護照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出口贸易签证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美元疫苗接種特命全權大使首都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諾克少國際機場黄热病阿塔蒂尔克国际机场赤字臺灣交通臺灣經濟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毛關係進口淨出口戴高樂國際機場海关

努瓦克肖特

努瓦克肖特(نواكشوط),毛里塔尼亚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文化、商业、金融中心。人口611,883人(2000年),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距大西洋海岸5公里。原为仅有200人的村落,村民以渔牧为生,1957年毛里塔尼亚独立后,定都于此,并于1958年3月5日开始城市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分为9个独立的市区。 這裡亦是開羅-達卡高速公路重要的一站,另外非洲西部沿海橫貫高速公路也可能於此設立西端終點。.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努瓦克肖特 · 查看更多 »

外交官

外交官是一个国家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个国家常驻的。常驻外交官的办公地一般是一个大使馆或一个领事馆。常驻外交官往往还有为本国公民提供服务或管理本国公民事务的任务。往往也有外交官在他国从事间谍或其他情报工作,这种行動一般視為对駐在国不友好的做法。 按照1961年4月18日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官在他国享受豁免权,其所在的国家不允许将外交官加以逮捕、扣留或审问,若該外交官有犯罪等行為,僅能將其驅逐出境。外交官在进出国界时不受海关搜查,也不必交关税,並於其驻在地享有治外法权。 当两国因宣战或其他原因断绝外交关系时,或驻在国的局势紧张、无法保障外交官的安全时,外交官通常會撤離。 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恶化时,召回驻他国的首席外交官(大使)、驅逐駐在國的外交官或者降低外交等级,一般而言是代表一种对他国表示非常不满的姿态。最嚴重時則會斷交。.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外交代表機構

外交代表機構,通常稱為大使館、領使館、使領館等,是一個國家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人員的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外交代表機構通常設在另一國的首都。在國際法的規範下,外交代表機構應享有治外法權,所以即使外交代表機構所在地實際為駐在國的領土,但駐此之外交人員依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免受派駐地的法律制裁之保障。而外交人員亦只須交付等同於本國稅率的相關稅金予駐在國。.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外交代表機構 · 查看更多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常簡稱為領務局)是中華民國外交部轄下的機關,成立於1992年。主要業務為核發護照、辦理外國護照簽證、協助旅客及發布國外旅遊訊息,是外交部為民服務的窗口。設於臺灣臺北市濟南路的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內。.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實質大使館

實質大使館是某些國家之間無正式方外交關係因而無法設立大使館,又或地方自治政府無權設立大使館,另以名義設立實際上(de facto)的官方代表機構。.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實質大使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

中華民國外交是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其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上,即使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仍是如此。現今中華民國與世界18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式外交關係,其餘國家則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與中華民國建交;但中華民國與部分無邦交國家仍保持政治及經貿往來,並視情形互設以民間機構名義運作的外交代表機構。 由於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世界上沒有主權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當中(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中華民國政府則使用「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中華臺北」等權宜名稱名義加入。此外,中華民國雖被排除聯合國會籍,仍積極尝试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聯合國系統之組織與機構。.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外交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部

外交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涉外事務之最高主理機構。《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明確指出中華民國之外交政策方針之基本精神與原則,外交部據以做為爭取並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之圭臬。.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民

中華民國國民,指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人民。目前包含設籍於臺澎金馬的所有人民,以及符合資格領取中華民國護照的無戶籍國民。.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國民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簽證政策

根據中華民國法律規定,進入臺灣地區之外國人,除非另有規定,均須申請與旅行目的相符之簽證。中國大陸人民、港澳居民進入臺灣地區,應申請許可。另,中華民國政府根據平等互惠原則,針對開放中華民國護照持有人得享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之國家給予相對之簽證優惠待遇:.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簽證政策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經濟部

經濟部為掌管中華民國工商業發展及國際貿易等產業事務的部會,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實業部」是現今經濟部的前身。下設商業司、礦業司、中小企業處、工業局、國際貿易局、智慧財產局、標準檢驗局等單位,並同時負責管理所屬國營事業臺電、中油、臺水、臺糖。.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經濟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

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及駐外人員列表。本列表包括中華民國邦交及非邦交國的駐外機構及人員現況。.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護照

中華民國護照是中華民國外交部所簽發予中華民國國民的護照。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無論是否持有其他國家及地區之護照或旅行證都可申請,但1949年后由于兩岸分治的因素,已排除大陸地區人民之申請資格。 中華民國護照由中華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以及中華民國各駐外大使館、領事館或駐外代表處負責簽發。截至2018年5月22日,擁有台灣居留權的中華民國國民免簽證或簽證抵達148個國家和地區,普通中華民國護照在旅行自由方面全球排名第26位(與梵蒂岡護照並列)。不過,中華民國外交部說,中華民國護照擁有167個國家免簽證或簽證抵達入境,其中包括大量國家要求抵達前的文件,如邀請函或簽證批准函(如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這些國家不被視為提供免簽證或抵達簽證的機會,因為簽證通常在抵達前和獲取此類文件的過程中獲得批准。下面的圖表僅列出那些在抵達前根據國際接受的定義在抵達前無需提供免簽證或簽證而無需額外文件的國家。.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中華民國護照 · 查看更多 »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為中華民國外交部於2004年3月30日開始依據《外交部發布國外旅遊警示參考資訊指導原則》所建立的旅遊安全資訊警示,其目的在於使到國民能夠透過此分級--快速了解是否可以安全的在該國家或該地區從事旅遊或商務活動之資訊。 本警示表最先開始設立時,僅分為「三級」:黃色(提醒注意)、橙色(建議暫緩前往)及紅色(不宜前往),透過三種顏色區分警示等級及相關旅遊參考資訊。然而由於國外旅遊安全情勢複雜且瞬息萬變,且原先三級制之旅遊警示缺乏彈性,未能明確反映外國全國性及區域性之旅遊安全情勢,因此外交部遂於2009年7月8日將分級制度改為四級。 就旅遊警示分級表與旅行契約之關係,外交部認為,旅遊警示是僅供民衆出國參考的資訊之一,跟旅遊契約沒有關連,也沒有任何的拘束力。旅客退團能不能退團費,必須依交通部觀光局與旅行社業者所達成的共識來辦理。不過,事實上旅遊警示分級表對於旅遊契約仍有一定的影響力,遭到發布紅色警示的國家,有可能適用《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範本》第28條規定,旅行社在扣除已代繳的規費或因履行契約所支付的全部必要費用後,將剩餘的款項退還旅客。.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 查看更多 »

出口贸易

出口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指任何實物貨品或消費品等,以船運、陸路運輸或空運方式離開生產地(出境),而運送到世界各地。出口主要是貿易和銷售活動。除了出口貨品,還有出口服務,是指由本地生產商提供給外地顧客或消費者,例如大學教育、技術轉移、影像娛樂、基金投資、人壽保險等的服務類出口 。.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出口贸易 · 查看更多 »

签证

簽證(Visa,源自charta visa,意為必須看到的文件)是一个國家或地区的行政机关在非本国或地区的公民所持的護照或其他旅行证件上的签注、盖印、附文(如另纸簽証),以示允许其出入本国国境(或者经过其国境前往第三国)的手续。有时一国政府会对另一国家的公民推出簽証优惠政策,有時是單方面的,以便於進行人員交流。.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签证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簡稱國貿局、貿易局),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機關,是掌理中華民國國際貿易政策之研擬及進出口管理事項的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 查看更多 »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美元 · 查看更多 »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將疫苗製劑接种到人或動物体内的技術,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今日醫學上常见的接種方式为注射,而“接種”一词乃是由種痘技術而來,其本意與今日用法有所区别,在現代免疫學研究的運用範疇也有些微差距。.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疫苗接種 · 查看更多 »

特命全權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等级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國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權,其所享礼遇也较其他外交代表为高。.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特命全權大使 · 查看更多 »

首都

首都、國都或京(京師/城/都),以現代政治角度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要行政中心城市,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駐紮地、国家主权的象徵城市。 在大部分国家,首都是國家最大的城市,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大部份的國家也未在憲法和法律內訂定首都地點,而在部分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例如美国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有时一个国家有多个首都,如行政首都、司法首都,分别是该国的行政和司法中心,例如南非。 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首都的名稱可以直接代表其所在的國家及其中央政府。常見的例子有以“莫斯科”取代俄羅斯、“北京”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壤”取代朝鮮、“華府”取代美國、“倫敦”取代英國、“巴黎”取代法國等。 在歷史上,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經濟中心往往成為政權的焦點,並透過佔領或合併成為首都。倫敦和莫斯科正是這樣。首都無形中吸引有志投身政治的人才,例如律師、新聞媒體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員,協助政府實施有效的管治。如果首都兼是首要的經濟、文化或知識中心,有時會被稱為「首要城市」,如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的設立有時會阻礙原有的主要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舊都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東南部的人口過於稠密,新都巴西利亞遂設於巴西內陸,而德國首都則設於柏林。 政治與經濟或文化權力會合的情況並不普遍。傳統首都經濟上會被競爭者超越,朝代或文化的衰落,也意味著首都的破滅,巴比倫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很多現代首都,例如阿布賈、坎培拉和渥太華,特意設於原有的經濟地區以外,而且至今仍未發展成新的工商業中心。 首都不一定會設立在面積較大的國土上,如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丹麥的哥本哈根、甘比亞的班竹,這些都不是島國,首都卻是位於較小的離島。 一般來說首都通常會特意設在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上,以防其他國家的侵略,但也有國家的首都是設於鄰國附近的邊界旁或是相鄰的地理位置上,如韓國的首爾、寮國的永珍、查德的恩將納。.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首都 · 查看更多 »

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

臺灣外交機構列表列出所有駐在臺灣的外交代表機構,包括官方及非官方的機構。大部分國家在臺北市設置具有大使館功能的代表處,部分同時於高雄市、臺中市設立具備領事館功能之辦事處。 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18個國家當中,17個設有大使館。由於現今聯合國及大多數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基於「一個中國」政策,許多國家在台灣設立半官方或民間團體性質的機構,但這些機構具有大使館及領事館一樣的功能,提供簽證辦理、護照換發等外交業務,派駐人員也通常為外交官或是政府授權的人員。.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諾克少國際機場

#重定向 努瓦克肖特国际机场.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諾克少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黄热病

黃熱病(la fièvre jaune; Yellow Fever, Yellow Jack, Yellow Plague,俗稱黃傑克、黑嘔,有時又稱美洲瘟疫)是一種急性病毒病。症狀通常包括發燒、冷顫、食慾下降、噁心、肌肉痛(特別是背部)與頭痛。症狀通常在發病5天內會改善;有些病人會在症狀改善1到2天後,發燒再度發生,出現腹痛,肝臟損傷導致黃疸,這類病患併發出血和腎衰竭的風險較高。 黃熱病是一種黃病毒科的節肢介體病毒引起的,此病毒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人类病毒(发现的第一个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也是第一个被证实由蚊子进行传播的病毒,是最小的人外核糖核酸病毒之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蚊蟲叮咬。黃熱病只會感染人類、靈長類、白鼠、以及數種蚊蟲。在都市中,主要的黃熱病病媒蚊是埃及斑蚊。患黃熱病初期的症狀相當不容易與其他疾病分辨,若要確認,通常需要採取血液檢體接受聚合酶連鎖反應試驗。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黃熱病疫苗,有些國家會要求旅客入境前需接種;其他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減少病媒蚊等。在缺乏疫苗的流行區域,預防黃熱病爆發疫情很重要的是早期診斷及廣泛施打疫苗增加具免疫力之族群。一旦被感染,目前沒有有效對抗黃熱病毒的方法,處置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病情嚴重的病患若無處置死亡率約達五成。 黃熱病源自非洲,17世紀時因奴隸貿易傳往美洲,並在歐美非三洲都過大流行,直到18、19世紀,黃熱病都還被視為最危險的疾病之一。現在黃熱病每年感染約20萬人,並造成3萬人死亡(近九成發生在非洲)。有十億人口生活在黃熱病疫區,包括位處於熱帶的南美洲與非洲,但亞洲則沒有。自1980年代起,雖然早已有了特效疫苗黃熱病感染數再次開始上升,推測是由於具免疫力的人口減少、都市化造成人口密度提升、便利的人口移動、以及氣候變遷。黃熱病毒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人類病毒。.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黄热病 · 查看更多 »

阿塔蒂尔克国际机场

#重定向 伊斯坦堡阿塔圖爾克機場.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阿塔蒂尔克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赤字

赤字,意即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即政府的支出額度比收入的部分多,多花的这一部分預算,就会随着國庫的支出流入國內社会当中;贸易赤字,即进口總額比出口總額多,又稱入超,多花的这一部分錢,就随着国际贸易流入国际社会当中。該字於日本大正年間到昭和初期開始流行,後來流傳至中國。.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赤字 · 查看更多 »

臺灣交通

本條目講述臺灣交通概況及其歷史,包括各種運輸系統、載具、大眾運輸工具、管道運輸等。目前臺灣交通的最高主管機構是中華民國交通部。.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臺灣交通 · 查看更多 »

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以臺灣日治時期的農業與輕工業為基礎,逐漸發展起來以中小企業引導投資的小型資本主義經濟體,輔以中華民國政府主管投資大部分的公營事業體、以及眾多国外投资所引導的資本主義經濟體。 在1951年至1988年间,台灣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7%,1988年至2008年间为6.1%,2008年至2015年间为2.8%。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從1952年的35%下降到5%。傳統勞動密集型工業已經漸漸由電子產業而替代。臺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一定數量的電腦或電子零部件都是在臺灣所生產的。對外的貿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過去美國和日本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台灣的前兩大貿易夥伴,現在則是將市場與人才的重心轉移至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有五萬多個台資企業,長期居留的台商及眷屬則有上百萬人之多。另有部分轉向歐洲和東南亞市場,其中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的主要投資地的國家。 在2008年,隨著中華民國二次政黨輪替,重新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政策上緩和兩岸關係並加強與中國大陸的經貿交流關係,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根据中華民國財政部統計自2000年以來对中國大陸貿易出口总额增加了約25%,而對美日的出口總額則減少了約18%,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佔了中華民國贸易出口總額的40%,在2013年時啟動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金融業在新台幣與人民幣的匯兌轉換上,不再透過美元做為中間貨幣,台灣對中國大陸地區貸總額達2.7兆台幣,是高風險貸款,這顯示台灣經貿已相當依賴中國大陸。 台灣是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東南亞國家中央銀行總裁聯合會(SEACEN)、世界贸易组织(WTO)、亞太經合會(APEC)的成员,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观察员。臺灣在2010年排名前五位的贸易伙伴分別為中国大陸、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台灣的外匯儲備目前為止是世界第五。 。 根據IMF計算統計,台灣人均GDP將在2019年超過30,000美元。 台灣人均GDP在2011年達到20,911美元,台灣成為世界第12個在人口2千萬人以上且達成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經濟體。 台灣正積極推動FTA(自由貿易協定),目前台灣已生效的是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等國的FTA,台灣優先推動和日本、美國、歐盟等國的FTA。.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臺灣經濟 · 查看更多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英語譯名: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通稱桃園國際機場、桃園機場,簡稱桃機,是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大園區的國際機場,為臺灣國際航空樞紐,由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經營。1979年2月26日啟用時名為「中正國際機場」,2006年10月改為現名。桃園國際機場為台灣境內最大規模的機場,因地理位置優越,成為許多旅客轉接之地。現今共有66家航空公司經營定期航線、飛往全球33個國家的143個航點,年均旅客流量超過4,000萬人次。 桃園國際機場擁有2座客運航廈、4座貨運集散站、2條跑道及39條滑行道,並擁有聯外之高速公路及捷運系統;在運量快速攀升的同時,目前也規畫興建第三航廈、第四航廈及第三跑道,以滿足龐大的旅運需求。根據2017年的統計,其客運吞吐量位居世界第35位,貨運吞吐量則為世界第10高。.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臺毛關係

臺毛关系可以指:.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臺毛關係 · 查看更多 »

進口

進口又稱入口,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指任何貨品或消費品,從外地(生產地)用船運或其他運輸方式運到本地,主要用作貿易和銷售用途。入口貨品或服務是指由外地生產商提供給本地消費者。入口还关系到海运报关业。同时,进口和出口是国家政府进行經濟介入(比如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進口 · 查看更多 »

淨出口

淨出口,或稱貿易餘額,是指一國在一定時間內的出口總值与其進口總值的差額。.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淨出口 · 查看更多 »

戴高樂國際機場

#重定向 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戴高樂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海关

海关是一个负责征收及保护关税,管制包括动物、植物、财物和危险品出入境物流的国家机关。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某些货物的进出口可能会受到限制或禁止,报关代理执行这些法规Chowdhury, F. L. (1992) Evasion of Customs Duty in Bangladesh, unpublished MB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新!!: 中華民國與茅利塔尼亞關係和海关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