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卡拉庫姆沙漠

指数 卡拉庫姆沙漠

卡拉庫姆沙漠或中央卡拉库姆沙漠(土庫曼語:Garagum,意即「黑沙」;俄語:)是位於中亞的一個沙漠,覆蓋著現今土庫曼斯坦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西面是裡海、北面是鹹海、東北面是克孜勒庫姆沙漠,東南面是阿姆河与兴都库什山脉。沙漠上人口稀少,平均每6.5平方公里才有一個人。雨水亦同樣稀少,可能十年才下一次雨。.

22 关系: 卡拉庫姆運河天然气中亚中亞鐵路俄语土壤鹽化土库曼语土库曼斯坦哈里河石油穆爾加布河立方千米綠洲達瓦札裏海马雷 (城市)鹹海興都庫什山脈阿姆河捷詹棉花沙漠

卡拉庫姆運河

卡拉庫姆運河 (Каракумский канал)是一項由中亞的阿姆河取水到卡拉庫姆沙漠的灌溉供水工程,橫跨土庫曼斯坦南部國境。全長1,375公里,輸水量為13立方公里/年。.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卡拉庫姆運河 · 查看更多 »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以及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当非化石的有机物质经过厌氧腐烂时,会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这种气体就被称作生物氣體。生物气的来源地包括森林和草地间的沼泽、垃圾填埋场、下水道中的淤泥、粪肥,由细菌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生物气还包括胃肠涨气(例如:屁) 当甲烷(生物气)溢散到大气层中时,它将是一种直接促使全球变暖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这种飘散的甲烷,經過有效的處理,就不会被视作一种污染物,而是一种有用的再生能源。然而,在大气中的甲烷一旦与臭氧发生氧化反应,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排放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对短暂。而且就燃烧而言,天然气要比煤这类石炭纪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少得多。甲烷的重要生物形式的来源是白蚁、反刍动物(如牛羊)和人类对水稻的耕种。据估计,这三者的散發量分别是每年15、75和100百万吨(年散發总量约为1亿吨)。.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天然气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中亞鐵路

中亞鐵路(舊稱外裡海鐵路)是中亞細亞的交通大動脈。 1879年開始建設為窄軌鐵路(由克拉斯诺沃茨克到克孜爾阿爾瓦特),旋即改为宽轨。1886年修至阿什哈巴德与马雷。1888年修至布哈拉与撒馬爾罕。1898年修至塔什干与安集延。1901年橫跨阿姆河的永久性大橋落成,替代了木制便桥。1905年开通克拉斯诺沃茨克与巴库之间跨里海的铁路轮渡。1905年外里海铁路与外阿拉尔铁路接轨,正式接入俄国铁路网。 Category:鐵路線 Category:土庫曼斯坦交通 Category:烏茲別克斯坦交通 ru:Среднеазиат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中亞鐵路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俄语 · 查看更多 »

土壤鹽化

土壤鹽化(soil salinization,又稱土壤鹽鹼化)是常發生於氣候炎熱、乾燥,實施灌溉卻排水不良之沙漠及沿海地區等農牧業地區的現象。鹽害會危害建築物、公共設施以及出土遺蹟。中國北方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也為此問題所苦。 沙漠空氣中的水分少但水分蒸發量卻很大,當蒸發量大於降雨量和地下水下滲量時,土壤中含鹽分和鹼的地下水受蒸發作用(毛細管作用)而被引到地上。然而,水中的鹽分仍留在陸地表面或建築物內結晶,最終可能使建築物的磚頭粉碎。鹽分和鹼含有一些水解显碱性的钠盐,對植物生長極為不利,當其上升至表土時,植物便無法生長,常造成極大的農業損失。 在沿海地區,建築物及公共設施的金屬部份,會因空氣中鹽分較重而更容易鏽蝕。輸電線路的絕緣礙子會因鹽分附著而降低絕緣能力,因此除了改用抗鹽害的種類以外,還須定期清洗,以保持耐久度。.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土壤鹽化 · 查看更多 »

土库曼语

土库曼语(Тürkmençe)是土库曼斯坦的官方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烏古斯語支南支。土库曼语在土库曼斯坦约有 340 万人使用,另外在伊朗有 200 万使用者,阿富汗有约 50 万使用者。 土库曼语与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最為接近,三者可互通。 土库曼语曾使用阿拉伯字母或西里尔字母书写,但近年,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颁令土库曼语改用经修改的拉丁字母书写。在2002年,月份和星期的名称,根据《靈魂之書》(Ruhnama)的语义作出更改。.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土库曼语 · 查看更多 »

土库曼斯坦

--(Türkmenistan/Түркменистан/تۆركمنيستآن)是一個中亞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時期的名稱為土库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從蘇聯獨立。.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土库曼斯坦 · 查看更多 »

哈里河

哈里河(هری‌رود,Tejen,Tedzhen),又名捷詹河,從阿富汗中部山區流入土庫曼斯坦,消失於卡拉庫姆沙漠中,全長約1150公里,流量每秒31立方米,集水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 哈里河發源於,然後向一直往西流。科巴巴山脈是興都庫什山系中的一部份。 在阿富汗西部,哈里河流經赫拉特的南面。赫拉特周圍的山谷自古便以土地肥沃、農作物茂盛而聞名。世上第二高的古代叫拜樓-65公尺高的賈穆宣禮塔-便是位於哈里河與賈穆河(Jam River)的會合處。 過了赫拉特之後,哈里河轉向西北,再折向北流,成為阿富汗與伊朗的國界。然後她再往北流,成為伊朗與土庫曼斯坦國界中的東南部份。 哈里河在土庫曼斯坦名為捷詹河,境內長約300公里,流經捷詹,最終在境內的卡拉庫姆沙漠中枯乾消失。捷詹河祇有春冬兩季有河水,河水全賴雨水及阿富汗境內的雪水。.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哈里河 · 查看更多 »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石油 · 查看更多 »

穆爾加布河

加布河(مرغاب、Мургаб)是中亞一條850公里長、流域面積6萬平方公里、平均流量約每秒50立方公尺的河流。她的集水面積約47,000平方公里,其中約八成是在阿富汗國境之內。 穆爾加布河發源於阿富汗西北部,流經穆爾加布,然後向西北流入土庫曼斯坦的卡拉庫姆沙漠,在馬雷附近與卡拉庫姆運河相交,並在沙漠中逐漸枯竭。 穆爾加布河的支流有庫什卡河(:en:Kushk River)及卡尚河。.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穆爾加布河 · 查看更多 »

立方千米

立方千米(㎦,U+33A6 (13222))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容積單位,相等於一個每邊邊長一公里的正方體所能容納的體積。若把一個一立方千米的箱注滿了水,其重量可高達1拍克重。 1 立方千米.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立方千米 · 查看更多 »

綠洲

綠洲是一個地理名詞,是指被沙漠地形包圍的環境裏、一塊有植被覆蓋的孤立肥沃地區。通常會造成綠洲的原因都是因為此地點有終年不斷的水源供應,常見的水源來源是地下水泉湧或人工鑿井來灌溉,水在遠方的降雨區降到地面後潛入地底,通過透水的地下砂岩層穿過沙漠地帶,在綠洲處返回地表附近而能被使用到。 綠洲對於沙漠地區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大部分的沙漠居民都是圍繞在綠洲地帶生活,往來的商旅與貿易網往往也都是沿著綠洲發展起來,因為綠洲是重要的食物與水之補給站。盤據非洲大陸北部中央的撒哈拉沙漠裏面,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都是居住在零星分佈於沙漠中的綠洲地帶。中國烏鞘嶺以西、北山和祁連山之間的河西走廊,有大量綠洲,“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處處”,就是在描寫有稱“金張掖”或“甘洲”之稱的張掖,漢朝即有額濟納綠洲,河西走廊的綠洲唯一水源是來自祁連山春融的雪水。.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綠洲 · 查看更多 »

達瓦札

正在燃烧的“地狱之门”地下洞穴(摄于2010年) 洞穴全景照片(摄于2011年) 远景 達瓦札(土庫曼語:Derweze,意即“閘門”)是土庫曼斯坦阿哈爾州的一條村落,位於卡拉庫姆沙漠中部,在阿什哈巴德以北約260公里。達瓦札約有居民350人,絕大部份是(Teke)的土庫曼人,仍保持著半游牧的生活方式。2004年達瓦札村已废弃。 達瓦札附近地區有豐富的天然氣,有3个天然气坑。其中一个被点燃,被称为地狱之门,一个水坑,一个泥浆坑。.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達瓦札 · 查看更多 »

裏海

裏海(Xəzər dənizi,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Hazar deňizi)位於亞洲与欧洲交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封闭内陆水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的面积有37萬1000平方公里(不包括卡腊博加兹哥耳湾),體積为7萬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有,平均深度为。.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裏海 · 查看更多 »

马雷 (城市)

雷(Mary),土库曼斯坦马雷州首府,近阿富汗边境,梅尔夫古城在其郊外。 马雷于1884年被俄国占领,引发Panjdeh事件,险些酿成英国与俄国的战争,次年双方达成协议,马雷归属俄罗斯。 马雷的经济原以棉花种植为主,后于1968年发现天然气后成为矿业重镇。马雷现为土库曼斯坦第四大城市和重要外贸口岸之一,人口约123000人(1999年)。.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马雷 (城市) · 查看更多 »

鹹海

鹹海(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Orol dengizi;俄语:Аральскοе мοре),是中亞的一个内流鹹水湖,位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交界處。“咸海”意为“岛之海”,得名于曾分布于其中的超过1,100个岛屿。在突厥语族中,aral意为“岛或岛屿”。咸海的流域包括了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及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水源主要来自阿姆河和錫爾河。 咸海曾以68,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196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的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坆咸海的面积不断地萎缩。至2007年,咸海的面积已萎缩至原面积的10%,并分裂为四个湖。.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鹹海 · 查看更多 »

興都庫什山脈

兴都库什山(هندوکش)是位于中亚,东西向横贯阿富汗的山脉。 興都庫什此名稱的由來還沒有統一的說法,有許多學者、作家提出不同的理論。在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其被認為是「印度的高加索山」或「印度河的高加索山」(相對於裏海與黑海間的高加索地區),因此過去的記錄者認為興都庫什這個名稱可能是因此而衍生出來的。Hindū Kūh(ھندوکوه)與 Kūh-e Hind(کوهِ ھند)通常用來指稱隔開從喀布爾河、赫爾曼德河到阿姆河中間盆地的整個區域,或者說是指座落在喀布爾河的西北方區域。 东端较高,属于帕米尔高原的延伸,海拔大约在4,500-6,000米之间;西端大约为3,500-4,000米。山脉总长大约966公里。.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興都庫什山脈 · 查看更多 »

阿姆河

阿姆河(آمودریا;Amudaryo;د آمو سيند;Amyderýa;Амударё),是中亞最長的河流。在古代,這條河被認為是大伊朗和圖蘭之間的邊界。.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阿姆河 · 查看更多 »

捷詹

捷詹是土庫曼斯坦的城市,由阿哈爾州負責管轄,位於該國東南部卡拉庫姆沙漠的哈里河左岸,距離首都阿什哈巴德195公里,海拔高度161米,2009年人口77,024。 Category:土庫曼斯坦城市.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捷詹 · 查看更多 »

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花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中国的产棉区主要有江苏、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新疆等地。 棉花的植株是灌木,是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熱帶地區或亞熱帶地區的原生植物,在墨西哥有找到差異度最大的野生棉花,其次是澳洲及非洲。在舊世界及新世界均已馴化棉花。棉花的英文來自阿拉伯文(al)quṭn قُطْن,約在西元十四世紀就開始使用。 棉花的纖維最常紡織成纱线,用來製作柔軟的纺织品。在史前時代就已使用棉花的纖維。在墨西哥及印度河谷文明(現今的巴基斯坦及印度部份地區)已發現西元前五千年的棉花纖維。雖然很早就在栽培棉花,但一直到發明後,棉花纖維製作的成本降低,也開始廣為使用,棉花是現在衣物中最常使用的天然纖維。 世界棉花的產量每年約2500萬噸,約佔世界耕地的2.5%。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但大部份生產的棉花都作內銷用,美國多年以來都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國。美國棉花的單位為標準包(bales),約是體積及重量。.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棉花 · 查看更多 »

沙漠

沙漠,亦作砂漠,全称沙质荒漠(Erg),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沙漠的地勢凹凹凸凸,氣侯較炎熱,雨量稀少。.

新!!: 卡拉庫姆沙漠和沙漠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央卡拉库姆沙漠卡拉库姆沙漠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