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

指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意大利历任大使名录。.

42 关系: 劉瑞芬吴宗濂吴明廉大使孙玉玺丁伟 (外交官)中华书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中意關係于焌吉张德彝徐绍卿徐道邻圣马力诺刘文岛王国权程文栋羅豐祿羅振邦特命全權公使韩克华西班牙許景澄黃誥 (光緒進士)龔照瑗郭泰祺薛福成董津义钱恂林中李宝城李凤苞杜攻汪精卫政权沈平清朝朱兆莘朱英意大利意大利王国

劉瑞芬

劉瑞芬(),字芝田,安徽貴池人。淮軍人物、晚清外交家。 以諸生跟從李鴻章軍援上海,辦理水陸軍械轉運。累保為道員,督辦松滬釐捐。光緒二年,掌管兩淮鹽運使。旋授蘇松太道。歷任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十一年,改三品京堂,充出使英俄等國大臣;授太常寺卿,遷大理寺卿,仍留使。十三年,改駐為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四國大使。光緒十五年,召授廣東巡撫。光緒十八年,卒。.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劉瑞芬 · 查看更多 »

吴宗濂

吴宗濂()字挹清,号景周,今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人。清朝外交官,中华民国官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吴宗濂 · 查看更多 »

吴明廉

吴明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89年,接替薛谋洪,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肯尼亚大使。1994年,接替李宝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1999年,由程文栋接任。.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吴明廉 · 查看更多 »

大使

#重定向 特命全權大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大使 · 查看更多 »

孙玉玺

孙玉玺,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曾任驻意大利大使兼驻圣马力诺大使、中国驻波兰大使。現時擔任中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 孙玉玺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毕业后被送往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学。 1979年,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任英语翻译。1981年回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亚洲司任职,1988年,出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一秘,1991年,升任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参赞。1993年调回亚洲司任职。1995年,调任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199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兼新闻司副司长。 2002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中国决定恢复在阿富汗的外交机构,5月2日,孙玉玺出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2004年,调任驻印度大使。2008年,接替董津义,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2010年,由丁伟接任。2010年8月31日,转任中国驻波兰大使。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擔任中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孙玉玺 · 查看更多 »

丁伟 (外交官)

#重定向 丁伟 (官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丁伟 (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是一間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於1912年1月1日成立,1949年8月後,分成三個部分:中國大陸、香港、臺灣,而中国大陆的中华书局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即原中华书局印刷所)。.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中华书局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義大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意關係

中国-意大利關係(Relazioni bilaterali tra Italia e Cina),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意大利、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国和意大利在汉朝和古羅馬時已有交流,而現代的中意两国於1970年11月6日正式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於米兰和佛罗伦萨设有总领事馆,而意大利在上海、香港、广州以及重庆设总领事馆。 人民網曾以「偉大友誼」形容中意關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王辅国曾指,中意两国传统友好,两国人民之間的交往源远流长,双方合作不断推进。美國的出版物《》曾有報導形容,中國正以一次一家公司的方法「收購」意大利。.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中意關係 · 查看更多 »

于焌吉

于焌吉(),字谦六,河北文安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于焌吉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丹尼森大学哲学学士与科学学士学位、纽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又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国际公法。回国后,担任过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对外撤销领事裁判权宣传委员。后被派遣出国,先后任中华民国驻古巴公使馆二等秘书兼驻夏湾拿领事、代理驻旧金山总领事。1935年,任条约委员会专任委员。同年4月,又被派往美国任驻纽约总领事。1946年3月起,任中华民国驻意大利大使。期间,还曾兼任中华民国驻西班牙大使、驻出席联合国代表团副团长。1968年,在台北病逝。.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于焌吉 · 查看更多 »

张德彝

張德彝(),原名張德明,字在初,漢軍鑲黃旗人,晚清外交家、翻譯家、遊記作家。.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张德彝 · 查看更多 »

徐绍卿

徐绍卿(),奉天府(今沈阳市)人,中華民国、满洲国的政治人物和外交官。曾任满洲国的奉天省省長。.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徐绍卿 · 查看更多 »

徐道邻

#重定向 徐道隣.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徐道邻 · 查看更多 »

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官方名称“圣马力诺共和国”(), 也被称为“最庄严尊贵的圣马力诺共和国”(), 位于意大利半岛的亚平宁山脉东北侧,处于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国状态。圣马力诺国土面积,人口33,285人。 其国家首都是圣马力诺市,最大的城市是位于塞拉瓦莱的。圣马力诺是欧洲委员会所有国家中人口最少的国家。 圣马力诺的国名来源于圣玛利诺(圣马利诺斯),一个来自拉布岛(位于现在的克罗地亚)罗马帝国殖民地的石匠。公元257年,圣玛利诺参与了里米尼的城墙重建工作,该城市的城墙曾因为遭受海盗的袭击而被破坏。公元301年,圣玛利诺在蒂塔诺山修建了一个独立的修道院社区。因此圣玛利诺号称是现存最古老的主权国家和历史最悠久的立宪制共和国。 圣马力诺由《》管理,该宪法成书于16世纪,由拉丁文书写完成的一套六本的文件,其中规定了该国的政治制度。圣马力诺认为这是最古老的迄今仍然有效的政府文件或宪法。 圣马力诺的国家经济主要依靠金融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就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圣马力诺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与欧洲发达地区水准持平。圣马力诺被认为是国家经济高度稳定和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该国既没有国家债务也没有预算盈余。 圣马力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车比人多的国家。在外交上,圣马力诺追随意大利领导,而且它还是团结谋共识集团的核心成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圣马力诺 · 查看更多 »

刘文岛

#重定向 劉文島.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刘文岛 · 查看更多 »

王国权

王国权(),原名康午生,字厚庵,河南省巩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热河省委书记兼省长、省军区政委。1956年,进入外交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民主德国大使。1964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大使,曾参与中美大使级会谈。1973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大使。1977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次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王国权 · 查看更多 »

程文栋

程文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99年,接替吴明廉,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2005年,由董津义接任。.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程文栋 · 查看更多 »

羅豐祿

羅豐祿(),字稷臣,生於福建閩縣 (今福州市),曾任李鴻章幕僚多年,晚清外交家、翻譯家。其子羅忠詒亦歷任外部駐外公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羅豐祿 · 查看更多 »

羅振邦

羅振邦(Law Chun Bong,),生於香港,香港職業足球員,司職前鋒、左翼鋒、左中場及左後衛,效力於香港甲組聯賽球隊永義。.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羅振邦 · 查看更多 »

特命全權公使

特命全權公使,通常簡稱公使,是一國元首向駐在國元首派遣的次高外交代表,級別僅次於特命全權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同大使相同。 特命全權公使原為君主制國家的元首向共和制國家的政府派出的全權代表,後演變為大國向小國派出的外交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联合国所有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各國開始向所有建交國家派遣大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特命全權公使 · 查看更多 »

韩克华

韩克华(),原名韩世朝,字惠卿。河南南乐县梁村乡北张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韩克华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許景澄

許景澄(),原名癸身,字竹篔,一作竹筠,浙江嘉興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庚子被禍五大臣之一。.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許景澄 · 查看更多 »

黃誥 (光緒進士)

黃誥(),字宣廷,汉军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黃誥 (光緒進士) · 查看更多 »

龔照瑗

照瑗(),字仰蘧,安徽合肥人。監生出身。經李鴻章委辨洋務、軍需。歷任山東登萊青道、江蘇蘇松太道、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光緒十九年,以三品京堂候補出使英、法、義、比。光緒二十二年,在倫敦誘捕孫中山,把孫中山囚禁在中國駐英使館,最後在英國壓力下被迫放人。光緒二十三年,離任回國,當時已身患重病。不久於上海病逝。.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龔照瑗 · 查看更多 »

郭泰祺

郭泰祺,字保元,号復初,湖北省黄州府廣濟县(今武穴市)人,中華民國外交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郭泰祺 · 查看更多 »

薛福成

薛福成(),字叔耘,號庸庵,江苏无锡县人,清朝官员、外交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薛福成 · 查看更多 »

董津义

董津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2005年,接替程文栋,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2008年,接替朱邦造,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2010年,由吴恳接任。.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董津义 · 查看更多 »

钱恂

#重定向 錢恂.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钱恂 · 查看更多 »

林中

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71年,接替杨琪良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1975年,由周伯萍接任。.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林中 · 查看更多 »

李宝城

李宝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87年,接替张永宽,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挪威大使。1989年,由王桂新接任。1990年,接替杜攻,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李宝城 · 查看更多 »

李凤苞

李凤苞(),字海客,号丹涯,原籍江苏句容,生于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清末外交家,曾任驻外公使。光绪七年(1881年)出任清朝首任驻奥国公使。 著作、译作有:.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李凤苞 · 查看更多 »

杜攻

杜攻,男,中共党员,四川永川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杜攻 · 查看更多 »

汪精卫政权

汪精衛政權或汪兆銘政權,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與日本合作的一个政权。1940年於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長」,陳公博、周佛海和李士群為主要成員。1944年汪精卫病亡后,陳公博任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該政府終結。 汪精卫政权被认为是抗战时期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合并了“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傀儡政权的辖地,外交上獲得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反共产国际协定》缔约国的承認,未受普遍承认。.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汪精卫政权 · 查看更多 »

沈平

沈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70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共和国建交,中国于1971年起开始派遣驻意大利特命全权大使。沈平担任首位大使。1981年,接替张伟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国大使。1985年,由张德维接任。.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沈平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朱兆莘

朱兆莘()字鼎青,广东省花县赤坭黄沙塘村(今为巴江村)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朱兆莘 · 查看更多 »

朱英

朱英可以指:.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朱英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王國可以指.

新!!: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列表和意大利王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