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指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于1977年8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全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选举:.

27 关系: 华国锋叶剑英吴德中国共产党乌兰夫张廷发彭冲余秋里徐向前刘伯承倪志福纪登奎韦国清聂荣臻许世友赵紫阳赛福鼎·艾则孜邓小平苏振华耿飚陈锡联陈永贵陈慕华李德生李先念汪东兴方毅

华国锋

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省交城县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华国锋在周恩来和毛泽东逝世后,先后继承两人的职务,是1949年以来唯一同时出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的领导人,在2008年去世。 华国锋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并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选中共湖南湘阴县、湘潭县委书记,后升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快速晋升,先后任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直至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总理。毛泽东指定其为自己的接班人,并留下遗言“你办事,我放心”。毛泽东死后,华国锋与汪东兴、叶剑英等合手逮捕了四人帮,結束文化大革命,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他被普遍認為是“两个凡是”的提出人 ,而与邓小平在政治路线上相左,被迫退出中共核心领导集团。2008年8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华国锋 · 查看更多 »

叶剑英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汉族,廣東梅县客家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叶剑英早年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参与北伐战争。1927年12月,组织广州起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务,参与历次反围剿战役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委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49年1月,任北平聯合辦事處主任,為接管北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參加中共代表團,同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州市市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务,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卷入“二月逆流”案。林彪事件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他与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等人联手策划怀仁堂事变,逮捕四人帮成员。此后担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廢除國家主席時期相當於國家元首)等職。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在北京逝世,骨灰安葬于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叶剑英 · 查看更多 »

吴德

吴德(),河北丰润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吴德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乌兰夫

乌兰夫(;),别名云泽、云时雨,中国内蒙古蒙古族人。中国共产党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將,有“蒙古王”之称。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四、五、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57位“开国上将”之一。1988年12月8日,因病经抢救无效,在北京病逝,终年82岁。 其长子布赫,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3年至2003年)。布赫之女布小林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乌兰夫 · 查看更多 »

张廷发

张廷发(),福建沙县夏茂镇人。曾任第十一、十二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原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张廷发 · 查看更多 »

彭冲

彭冲(),原名许铁如,福建漳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彭冲 · 查看更多 »

余秋里

余秋里(),男,漢族,江西吉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家。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著名的独臂将军。.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余秋里 · 查看更多 »

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20世纪中国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曾經擔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名北方人。 徐向前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為一期生,并参与北伐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广州暴动,并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陕甘宁地区、进行长征,并到达陕北。后率领西路军渡黄河北伐,但失败。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戰役等,攻占山西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徐向前因病于北京逝世。.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徐向前 · 查看更多 »

刘伯承

刘伯承(),名明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曾用名刘伯坚。中国现代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 刘伯承早年从军,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右眼负伤致残。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刘伯承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开辟晋冀鲁豫边区,并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指挥淮海战役等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伯承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等职。1958年,刘伯承因所谓“教条主义”被彭德怀等批判,此后淡出军界,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病逝。.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刘伯承 · 查看更多 »

倪志福

倪志福(),江苏省川沙县人(今属上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还是中国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拥有发明专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倪志福 · 查看更多 »

纪登奎

纪登奎(),山西省武乡县人,“文化大革命”中后期、以及“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是毛泽东晚年赏识和培养的干部,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小组组长、中共中央军委领导成员等职。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边缘化;于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正式辞去所有职务。1983年后,被任命为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正部级研究员。1988年7月13日,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北京,享年65岁。.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纪登奎 · 查看更多 »

韦国清

韋國清,原名韦邦宽,广西东兰人,壯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韦国清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连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军事教员,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干部团特科营营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治委员,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第二次國共內戰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韦国清 · 查看更多 »

聂荣臻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鄉石院子人(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于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平型关战役,并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平津战役等作战,攻占华北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荣臻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主抓“两弹一星”研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逝世。.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聂荣臻 · 查看更多 »

许世友

许世友(),原名释友,字汉禹,法号永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乘马岗镇(今属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许世友出身贫苦农村,少年時曾在少林寺出家並學習中國武術,拜雲游武僧「林子金」為師,因思念老母決定歸家還俗,只憑一條哨棒打出由全寺僧人所擺之「木人陣」,少林方丈妙興禪師親送其銀元離開。红军时期在红四方面军任职,曾任第四军军长。长征到达陕北后,因批判张国焘的缘故而一度计划脱离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山东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许世友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许世友 · 查看更多 »

赵紫阳

趙紫陽,原名趙修業,中國河南省滑縣人,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1980年代先後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國家,支持動亂分子”(支持改革的学生及开明派领导)为由排挤下台,在江澤民和胡锦涛當政下被軟禁16年后過世。 赵紫阳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桐柏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經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 赵紫阳于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先后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在任期間,他参与启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为中国大陆从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除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外,他還积极提出并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打擊贪污腐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职务,最終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6年,於2005年逝世。 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他在事后面对党内保守势力声讨时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中共官方对其的评价直至其逝世仍然以加诸在他身上的“六四错误”为重点。而他大刀阔斧推进经济改革的作为、主张建立现代化政治体制的观点、响应社会各界民主诉求和反对武力镇压学生的言行以及至死不屈服于外加其罪的品格,获得了中共党内开明人士(如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前副总理田纪云等人)和海内外认同普世价值的团体或个人的广泛支持与赞誉,是现代中國民主運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特立独行的领袖人物之一。赵紫阳於改革开放时期擔任總理的貢獻及經濟決策,当时被世人称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亦有人認為他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非鄧小平。.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赛福鼎·艾则孜

賽福鼎·艾則孜(維吾爾語:سەيپىدىن ئەزىزى,拉丁维文:Seypidin Ezizi,),维吾尔族人,中國共產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领导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任主席。.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赛福鼎·艾则孜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苏振华

苏振华(),原名蘇七生,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军衔。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苏振华历任红五军任排长、连政治委员、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十二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政委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委、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海軍第一副司令员、第一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苏振华 · 查看更多 »

耿飚

耿飚,原名耿在忠,字俊勇,中国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长。 耿飚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九师参谋、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参与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四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国共内战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驻瑞典、巴基斯坦、缅甸、阿尔巴尼亚等国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耿飚 · 查看更多 »

陈锡联

锡联(),原名陈锡廉,字廉甫,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高桥陡山彭家村人。已故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共产党第九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锡联於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於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中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385旅旅长、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军委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要职。.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陈锡联 · 查看更多 »

陈永贵

永贵(),中國山西昔阳大寨人,為农民及政治人物,曾同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晋中地委书记兼昔阳县委书记兼大寨大队党支部委员。.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陈永贵 · 查看更多 »

陈慕华

慕华,浙江青田人;生前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建设初期的高级女性领导人之一;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等职。 1979年至1982年间,陈慕华先后兼任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是中国政府制定一胎化政策的参与者和政策执行者。.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陈慕华 · 查看更多 »

李德生

李德生(),河南光山县大别山腹地柴山保李家坳(今属新县)人,中国共产党政治家、軍事家。.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李德生 · 查看更多 »

李先念

李先念(),乳名全伢,号克念,湖北红安人,木匠出身,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继刘少奇后第三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27年,李先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领导工作,参与长征,之后率领西路军西征失败。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等职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与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部队进入中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出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军区领导职位。之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协助周恩来主持经济方面工作,并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参与怀仁堂事变。80年代后,其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还是第八至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还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李先念 · 查看更多 »

汪东兴

汪东兴(),江西弋阳人,中国共产党前高级领导人,文化大革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 汪东兴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按得票数排名末位);曾长期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负责党主席毛泽东的警卫安全;是抓捕四人帮行动懷仁堂事變的决策人之一。1978年邓小平等中共元老掌权後被迫辞职下台。.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汪东兴 · 查看更多 »

方毅

方毅(),又名方清吉、方静吉,福建厦门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领导人,曾长期在国务院负责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工作。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曾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务。.

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方毅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