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區 (名古屋市)

指数 中區 (名古屋市)

中區()為日本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從1908年4月1日に名古屋市施行4區制時即已存在。雖於1944年2月1日時,從中分割出榮區,但在隔年11月3日時又重新整編回中區內。本區位於名古屋市正中央。區內除了有著名之大須電器街與知名的各大百貨公司之外,名古屋城、愛知縣廳、名古屋市公所等政府機關亦集中於本區。.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45 关系: 千種區名城線名古屋城名古屋市名古屋市交通局名古屋市營地下鐵名古屋鐵道名古屋高速2號東山線名古屋高速道路名古屋高速都心環狀線堀川 (名古屋市)大須觀音車站天守太平洋战争上前津車站中央本線中川區中村区丸之內車站 (愛知縣名古屋市)丸田町系統交流道市役所車站久屋大通車站伏見車站 (愛知縣)北區 (名古屋市)國道153號國道41號矢場町車站熱田神宮瀨戶線西區 (名古屋市)鶴舞線鶴舞車站金山車站 (愛知縣)枝垂櫻東區 (名古屋市)東大手車站東山線東別院車站東海旅客鐵道榮站 (愛知縣)榮町車站 (愛知縣)櫻通線昭和区新榮町車站 (愛知縣)日本

千種區

千種區()為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區西部為商業區,北部為住宅區,同時該區也是文教區。設立于1973年。.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千種區

名城線

| 名城線()為連接從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之金山車站至榮車站、同市內東區之大曾根車站、經由同市千種區之名古屋大學車站後,接回金山車站形成環狀之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路線暱稱。本路線是以名古屋市高速度鐵道第2號線之一部分(由大曾根 - 榮 - 金山)及名古屋市高速度鐵道第4號線(大曾根 - 名古屋大學 - 金山)所連接而成的。本路線顏色採用紫色()。 所有的車站均可使用manaca(已於2011年2月11日起引進使用)進出。.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城線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是位於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城堡。江戶時代是尾張藩藩主居城,別稱「金城」、「金鯱城」。日本100名城之一。前身為織田氏居城那古野城。.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城

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是位於日本爱知县西部(尾張地方)的都市,也是愛知縣縣治,同時是中部地方的中樞都市、以及上述區域唯一的政令指定都市,人口約230萬,在日本各都市中排名第四,僅次於東京都區部、橫濱市及大阪市,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中京圈的主要城市。由於位於東京與京都之間,因此又被稱為「中京」。全市劃分為16個區。 名古屋是中部地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領域的中樞,市中心的(名古屋站商圈)、榮、、、是全市主要的商業區,其中前兩地擁有大規模的地下街廓。2008年,名古屋市和神戶市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為「創意都市」。2017年,名古屋的城區人口約有1007萬人,在世界排名第37位。此外,在美國智庫AT Kearney頒布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名古屋市被評為世界第69位的都市。 名古屋的市徽由圓形中置一「八」字而成,取自江戶時代在此當家的尾張德川家的印記「丸八印」。.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交通局

名古屋市交通局()是日本名古屋市内的一家地方公營企業,主要經營范圍是名古屋市內的公共交通。.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市交通局

名古屋市營地下鐵

名古屋市營地鐵()是一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的範圍內,為名古屋市交通局所經營的地下鐵路線系統,目前擁有6條路線。營運里程數為93.3公里,營運車站數量為87站,電車數量共有767輛(至2010年4月為止)。另在名古屋市的內規中正式名稱為名古屋市高速度鐵道。 名古屋市營地下鐵是在1957年(昭和32年)11月15日通車(為現今之東山線:名古屋~榮間之路段),為至今擁有50多年歷史的交通系統。.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市營地下鐵

名古屋鐵道

名古屋鐵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名古屋鐵道或名鐵,是位於日本,以愛知縣、岐阜縣為基地的大手私鐵。通稱名鐵(めいてつ、英称 Meitetsu)。本業是鐵、軌道業,在這兩個縣內總營業距離約445km,僅次於近鐵與東武,擁有日本私鐵第3大路線網與第2多的車站數(被稱為日本三大私鐵之一)。本社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名驛一丁目2番4號,設於鄰接近鐵名古屋站之名鐵名古屋站上的名鐵巴士總站內。雖然現在其主要競爭對手是JR東海,不過過去與近鐵、東急等公司也有過競爭關係。 名古屋鐵路有一個特色,就是其所有列車都安裝了獨有的音樂警笛,該音樂警笛長達大約20秒,此音樂警笛很早已經使用了,例如1965年製造的名鐵KIHA8000系氣動車。.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鐵道

名古屋高速2號東山線

名古屋高速2號東山線(平假名:なごやこうそく2ごうひがしやません)是一條連接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新洲崎JCT與同縣同市東區高針JCT的名古屋高速道路路線。.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高速2號東山線

名古屋高速道路

名古屋高速道路()是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與其周邊地域的收費高速公路网。一般都會簡稱名古屋高速,又或更簡單地稱為名高速(平假名:めいこうそく)。.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高速道路

名古屋高速都心環狀線

名古屋高速都心環狀線(平假名:なごやこうそくとしんかんじょうせん)是一條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的名古屋高速道路路線,是一條環狀路線,此路線只可作單向順時針方向行車,沿線途經中區、東區、昭和區、中川區、中村區、西區。而此路線的英文為Ring。.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名古屋高速都心環狀線

堀川 (名古屋市)

堀川(ほりかわ)是流經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之庄內川水系,屬於一級河川之等級。 全長共16.2公里。.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堀川 (名古屋市)

大須觀音車站

| 大須觀音車站()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大須二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鶴舞線的車站之一。車站編號為T08。 本站為人聲鼎沸之大須商店街西側之重要交通孔道。.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大須觀音車站

天守

天守是日本城堡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具有瞭望、指揮的功能,也是封建時代統御權力的象徵之一。「天守」有時也寫成「殿主」、「殿守」、「天主」,明治時代以後出現了「天守閣」的新稱呼。.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天守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太平洋战争

上前津車站

上前津車站()是位在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大須四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車站之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上前津車站

中央本線

中央本線()是一條連接東京都千代田區東京站,途經新宿區新宿站、長野縣鹽尻市鹽尻站前往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名古屋站的鐵路線(幹線)。 當中,東京站-鹽尻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管轄、鹽尻站-名古屋站由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管轄。然而,鹽尻站由JR東日本管轄。中央本線除作為東京與名古屋周邊地區的通勤路線外,亦為甲信地方一帶的都市間擔任輸送乘客的大動脈。「中央東線」與「中央西線」、「中央線快速」等是分開路段與系統的稱呼(後述)。 《》上,東京站-神田站與東北本線重複,代代木站-新宿站與山手線重複(詳細參見概要)。 按地域的詳細資料參見以下條目。.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中央本線

中川區

中川區()為日本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中川之名則由「中川運河」而來。其中,中川區內之荒子地區則是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中知名的前田利家之出生地。本區內西側多為農地,但該處於近年來住宅區域則逐漸有增加之傾向。而位於庄內川以西之富田地區(舊海部郡富田町),在1955年10月1日與名古屋市合併後,編入中川區內。另外,在富田地區有設置中川區公所之富田分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中川區

中村区

中村區()為日本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中村區之名驛一帶有JR和名古屋鐵道和近畿日本鐵道的名古屋站。.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中村区

丸之內車站 (愛知縣名古屋市)

丸之內站()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丸之內二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之車站。.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丸之內車站 (愛知縣名古屋市)

丸田町系統交流道

丸田町JCT(平假名:まるたまちジャンクション)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的名古屋高速都心環狀線與名古屋高速2號東山線之系統交流道。在此系統交流道之下是丸田町十字路口。.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丸田町系統交流道

市役所車站

市役所車站(),是一座位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三之丸三丁目,名古屋市營地下鐵名城線沿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M07。 本站是距離名古屋市役所最近的鐵路車站,在車站內外的站名標示中,除了一般常見的日文漢字名與其羅馬拼音(Shiyakusho)標示之外,也罕見地特別附註了意譯的英文翻譯(City Hall)。另外,由於愛知縣的行政機構總部與名古屋城也位於本站鄰近地區,因此特別以副站名的型態標示了「縣廳」與「名古屋城」(對應的英文標示分別是Prefectural Office與Nagoya Castle)。在日本各地經常可見到將距離市役所最近的鐵路車站或路面電車站牌命名為市役所前車站(市役所前駅),但本站是唯一一個在站名中沒有包含「前」字的特殊例子。 「市役所」在日文中是市政府或市公所的意思。.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市役所車站

久屋大通車站

久屋大通車站()是位在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区錦三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車站之一。1999年入選中部車站百選(第一回)。.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久屋大通車站

伏見車站 (愛知縣)

伏見車站()是位在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錦二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車站之一。 本站並非單只為了讓鶴舞線可以轉乘到名古屋站或是榮站而已,車站附近有許多文化藝術施設、以及扮演著商務辦公區域主要交通手段之一。而本站是鶴舞線與東山線唯一的轉乘站。2000年入選中部車站百選(第二回)。.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伏見車站 (愛知縣)

北區 (名古屋市)

北區()為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位于名古屋市區北部。設立于1944年。 Category:名古屋市的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北區 (名古屋市)

國道153號

國道153號為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至長野縣鹽尻市的一般國道。.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國道153號

國道41號

起點標識 國道41號是日本的一般國道,由愛知縣名古屋市至富山縣富山市。通稱為路線編號的讀音「Yon-ichi」「Shippin」。 此國道於岐阜縣美濃加茂市以北路段大概與高山本線路徑一致,吉城郡古川町(現飛驒市) - 婦負郡細入村(現富山市)區間則穿越數河山經吉城郡神岡町(現飛驒市)通向「越中東街道」。 北為觀光、南為產業,富山方向於假日、名古屋方向之雙線區間於平日、假日皆很繁忙。近頃因為名古屋高速道路、東海北陸自動車道的通車而稍為緩和。 由於其穿越的縣市(主要是高山市、飛驒市、富山市)也是許多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的出生地、居住地或工作場所,因此在日本有「諾貝爾街道」的別名。.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國道41號

矢場町車站

| 矢場町車站()是位在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榮三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名城線的車站之一。車站編號為M04。 本站與2間大型百貨公司松坂屋總店以及名古屋PARCO有地下道直通。為離市中心榮地區南端的最近一座車站。因與松坂屋總店有地下道作直通,因此本站也有副站名為松坂屋前。另外目前已無「矢場町」此一地名存在。.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矢場町車站

熱田神宮

熱田神宮(熱田神宮、あつたじんぐう)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熱田區的一座神社。.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熱田神宮

瀨戶線

戶線()是一條連結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至鄰市瀨戶市的鐵路線。由中部地方大手私鐵之一的名古屋鐵道(名鐵)所經營的這條路線,起迄點分別是位於名古屋市東区的榮町車站與瀨戶市的主車站——尾張瀨戶車站。.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瀨戶線

西區 (名古屋市)

西區()為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位於名古屋市區西北部。設立於1908年4月1日。 Category:名古屋市的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西區 (名古屋市)

鶴舞線

舞線()為連接從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西區之上小田井站至愛知縣日進市之赤池站之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路線。正式名稱為名古屋市高速度鐵道第3號線。而為了與名鐵線能清楚地做區別,本路線顏色採用水藍色()。 所有的車站均可使用manaca(已於2011年2月11日引進使用)進出。.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鶴舞線

鶴舞車站

舞車站()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千代田,本站為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中央本線與名古屋市營地下鐵鶴舞線之車站。在鶴舞線中的車站編號為T10。.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鶴舞車站

金山車站 (愛知縣)

金山車站()是指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熱田區金山町之名古屋鐵道(名鐵),以及位於中區金山1丁目之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和名古屋市營地下鐵之車站。本站為名古屋市市內第二大之交通樞紐外,也是名古屋之南方門戶。.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金山車站 (愛知縣)

枝垂櫻

枝垂櫻(學名:Cerasus itosakura f. itosakura)是櫻花的一種變種,屬蔷薇科的植物。樹枝垂下的櫻花的總稱。多屬於江戶彼岸櫻的系統,品種眾多。八重紅枝垂、紅枝垂等較有名。 花語:勿忘我.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枝垂櫻

東區 (名古屋市)

東區()為名古屋市16個行政區之一。是名古屋市最小的一區。纪念战国英雄德川家康的博物馆--德川园位于该区。 Category:名古屋市的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東區 (名古屋市)

東大手車站

東大手車站()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東區三之丸四丁目之名鐵瀨戶線車站之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東大手車站

東山線

東山線()為連接從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川區之高畑站至同市內名東區之藤丘站之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路線,也是地下鐵最繁忙的路線。正式名稱為名古屋市高速度鐵道第1號線。本路線顏色為黃色。 所有的車站均可使用manaca(已於2011年2月11日引進使用)進出。.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東山線

東別院車站

東別院車站()是位在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大井町。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名城線的車站之一。車站編號為M02。 因名古屋電視台由本站4號出入口出站後即可抵達,故在月台的站名標牌下方,除附有該台之吉祥物圖案以外,還有名視前(メ~テレ前)的標示。.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東別院車站

東海旅客鐵道

東海旅客鐵道(),簡稱JR東海(JR-Central、JR-C),是日本7家JR鐵路公司之一,繼承了昔日日本國鐵新幹線總局、靜岡局和名古屋局的鐵路業務。企業代表色為橘色。車票上印有「海」字,為「JR東海」的縮寫。總部同時設在愛知縣名古屋市與東京都港區。其負責經營東海道新幹線這條日本東西運輸的大動脈,以及以東海道新幹線為中軸的東海、甲信、近畿地方和神奈川縣一部分區域的普通鐵路路線。.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東海旅客鐵道

榮站 (愛知縣)

榮站()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之車站。本站為東山線與名城線之轉乘站。.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榮站 (愛知縣)

榮町車站 (愛知縣)

榮町車站()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東區東櫻一丁目,為名鐵瀨戶線之車站。.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榮町車站 (愛知縣)

櫻通線

櫻通線()是名古屋市營地下鐵的一条地铁线路,線识别色为紅色,西起中村區役所站东至德重站;全长19.1公里,正式名稱為名古屋市高速度鐵道第6號線。 所有的車站均可使用manaca(已於2011年2月11日引進使用)進出。.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櫻通線

昭和区

昭和区()是日本的爱知县名古屋市的区之一。中京电视台的总社在昭和区。 Category:名古屋市的區.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昭和区

新榮町車站 (愛知縣)

新榮町站()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東區葵一丁目,為名古屋市營地下鐵東山線之車站。車站編號為H11。.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新榮町車站 (愛知縣)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中區 (名古屋市)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