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

指数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

東漢太后三卿為長樂衛尉、長樂太僕、長樂少府,秩中二千石,位在皇帝同號卿之上,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蜀漢沿襲東漢之制。曹魏、孫吳太后之宮不再稱長樂宮,三卿隨太后宮名為官號,曹魏改為位在皇帝同號卿之下。 下表列出三國可考的太后三卿。.

目录

  1. 32 关系: 南朝太后三卿列表太和 (曹魏)孟光 (蜀漢)孟觀孫吳孙皓东汉三國大將軍列表三國太尉、大司馬列表三國太傅、太保列表三國奉常、太常列表三國御史大夫、司空列表三國相國、丞相、司徒列表三国官制何姬何楨刘备魏明帝黄初蜀汉郭女王长乐宫李丰 (曹魏)武宣卞皇后明元郭皇后曹丕曹芳曹魏曹操景初景元晉朝太后三卿列表

南朝太后三卿列表

南朝太后三卿沿襲晉制,為衛尉、少府、太僕,隨太后宮名為官號,位在皇帝同號卿之上,第三品,秩中二千石,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 下表列出南朝可考的太后三卿。.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南朝太后三卿列表

太和 (曹魏)

太和(227年-233年正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明帝曹叡的第一个年号,共计7年。这是曹魏政权的第二个年号。 太和七年正月改元青龙元年。.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太和 (曹魏)

孟光 (蜀漢)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孟郁同族,漢末蜀漢官員,知識廣博。.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孟光 (蜀漢)

孟觀

孟觀(),字叔時,西晉渤海東光人。西晉將領,長期在禁中任將,並曾經獲委派領兵平定氐人齊萬年的叛亂。後孟觀因天象支持篡位的司馬倫,卻失敗被殺。.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孟觀

孫吳

吴(222年-280年5月1日,史称孙吴或东吴)是中国三国时期由孫策奠基、孙权建立的政权。孙权以其地古为吴国,且受封为“吴王”,定國號為“吳”。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以皇室姓孙,又名“孙吴”。 在三国之中,东吴水軍最強,佔領扬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东吴亦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于280年亡于西晋。.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孫吳

孙皓

吴末帝孙皓(),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三国志》原名为孫晧。為廢太子孫和之子,吳大帝孫權之孫,在位十七年(264年—280年),是三国時期孫吴的第四位,同時也是最後一位皇帝。 吳景帝孙休逝世時,太子孫𩅦非常年幼。因當時吳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大臣們便合議改立較年長的孫皓即位。孫皓即位後,初期雖然英明施政並多行善舉,在西陵之戰一度挽回吳國的厄運,但中後期實行暴政並過度役使民力,加深了亡國危機。最終,吳國於280年被晉王朝征服,三國時代也因此終結。 孫皓並無廟號與謚號,後世史書中多將孫皓稱為吳後主、吳末帝,也有用他即位前的封號烏程侯,或是歸晉後的封號歸命侯來指代他。.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孙皓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东汉

三國大將軍列表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魏大將軍上公一人,第一品,掌征伐背叛。建安二十五年魏國初置是官,黃初以來因之,班次在太尉上。司馬師為大將軍,以叔父孚為太尉,始奏改在太尉下。後還復舊。前後居是官者八人。……蜀同。建興十三年初置,景耀初復分置右大將軍。前後居是官者四人。……吳同。黃龍元年初置上大將軍,又置大將軍,後皆並設。韋昭辨釋名曰: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前後居是官者十人。」今據《三國志》諸《帝紀》、《主傳》;萬斯同《歷代史表》中《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國大將軍列表

三國太尉、大司馬列表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魏太尉公一人,第一品。魚豢曰:太尉掌武事,古者兵獄官皆以尉為稱,尉,罻也,言兵獄羅罻也,以兵獄羅罻姦非(《初学记》)。延康元年初置,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前後居是官者十一人……蜀同。章武三年追謚昭烈皇后,丞相亮上言,請太尉吿宗廟。不詳何人,蓋置而不常設。可考者一人。……吴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韋昭辨釋名曰:『公,貢也。才德兼於人,人咸薦貢於王而用之也。辨云:公,猶取正直無私而用之也,故曰公,字從八厶』。建衡三年置。前後居是官者四人。」又言:「大司馬上公一人,第一品,掌武事。司,主也;馬,武也。黃初二年始置。位在三司上。前後居是官者三人。……蜀同。延熙二年初置,居是官者一人。……吴同。韋昭辨釋名曰:大司馬者,武也,大總武事。訓馬為武者,取其速行。黃武七年初置,赤烏九年分置左右,建興中復舊。居是官者九人。」今據《三國志》諸《帝紀》、《主傳》;萬斯同《歷代史表》中《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國太尉、大司馬列表

三國太傅、太保列表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魏太傅上公一人,第一品,掌以善導,無常職(漢志)。黃初七年始置,位在三司上。不常設,前後居是官者三人。……蜀先主為漢中王時曾置是官,卽位以後不置。居是官者一人。……吳建興元年初置,居是官者一人。」又言:「魏太保上公一人,第一品,掌訓護人主,道以德義。景元四年始置,位在三司上。不常設。居是官者一人。」今據《三國志》諸《帝紀》、《主傳》;萬斯同《歷代史表》中《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國太傅、太保列表

三國奉常、太常列表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魏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禮儀祭祀,及行事,掌贊天子,大射﹑養老﹑大喪,皆奏其禮儀。每月朔晦,察行陵廟,幷選試博士,察其能否。建安二十一年,魏國初置奉常。黃初元年改為太常。可考者二十三人。……蜀同。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時置,後因之。可考者五人。……吳同。建安二十五年,權為吴王,置奉常。黃武四年改為太常。可考者十三人。」今據《三國志》諸《帝紀》、《主傳》;萬斯同《歷代史表》中《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國奉常、太常列表

三國御史大夫、司空列表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魏司空公一人,第一品,掌水土事。魚豢曰:『禹為司空,披九山,通九澤,次九州。使各以其職來貢,地方五千里,至於荒服,是其職也。』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御史大夫,黃初元年改為司空,與太尉﹑司徒為三公。居是官者十八人。(景初元年崔林為司空,封安陽亭侯。三公封列侯自此始。)……蜀無。吴同。寶鼎三年置,居是官者三人。」今據《三國志》諸《帝紀》、《主傳》;萬斯同《歷代史表》中《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國御史大夫、司空列表

三國相國、丞相、司徒列表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魏相國上公一人,第一品。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丞相,二十一年改為相國,黃初元年改為司徒,甘露五年復置相國。前後居是官者四人。……蜀曰丞相。章武元年置,建興元年開府,軍國事無大小皆聽裁決。諸葛亮薨,因闕。居是官者一人。……吳曰丞相。黃武初置。寶鼎元年分置左右,建衡中復舊。居是官者十一人。」又言:「魏司徒公一人,第一品,主民事。魚豢曰:『契為司徒,百姓和親,夔主賓客,遠人畢至。是其職也。』黃初元年改相國為司徒,與太尉﹑司空為三公。居是官者十一人。……蜀同。章武元年置,居是官者一人。……吳同。寶鼎三年置,居是官者三人。」今據《三國志》諸《帝紀》、《主傳》;萬斯同《歷代史表》中《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國相國、丞相、司徒列表

三国官制

三国时期的官制大多与东汉制度类似。历史上留存比较完备的是曹魏的制度,因为曹魏的继承者西晋统一了当时的中国,所以曹魏的制度作为正统得以很好的保存。而由於蜀汉、孫吴為废国,故其制度逐渐散逸了。.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三国官制

何姬

何姬(),丹陽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人,為废太子南阳王孫和姬妾,吳末帝孫皓之母。孫皓即位後,被尊為昭獻皇后,不久又進為皇太后。.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何姬

何楨

何楨,一作何禎,字元幹,廬江郡灊縣(今屬安徽霍山)人。曹魏弘農郡太守、幽州刺史、廷尉、晉尚書,終官至西晉光祿大夫,封爵雩婁侯。 有文才,著有《許都賦》、《冠儀約制》,有文集一卷(一說五卷)。與張儼有交情。.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何楨

刘备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代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三國志、華陽國志等稱為先主,繼其帝位的劉禪則被稱為「後主」,資治通鑑稱劉備父子為漢主。.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刘备

魏明帝

#重定向 曹叡.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魏明帝

黄初

初(220年十月-226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共计7年。这是曹魏的第一个年号。 黄初七年五月魏明帝曹叡即位沿用。.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黄初

蜀汉

蜀漢(221年-263年,自稱季漢)為中国历史上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稱帝開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漢昭烈帝劉備、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為蜀漢建國、北伐奠定基礎。 刘备以延续汉代劉氏皇室政权,称国号为“漢”,自稱「季漢」。不過,魏晉政權皆不承認季漢政權承繼漢室、國號為「漢」,而因其主要領土古稱蜀地,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由於季漢為曹魏所滅亡,晉又取代魏國,所以《三國志》作者陳壽(季漢出身,季漢滅亡後仕西晉)為保持政治正確,以「蜀」稱呼其國號,而不使用正式國號「漢」;資治通鑑稱其為「漢」。後來歷史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劉備政權為「蜀漢」、「季漢」。.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蜀汉

郭女王

文德郭皇后(),名不詳,字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安平廣宗(今邢臺廣宗)人,荊州南郡太守郭永第二女。早年孤身流離亂世,後成為曹丕的妻子,曹魏王朝第一任皇后。在位恭肅節儉,动合规矩,諡號文德皇后。其人甚有智謀,不好音乐。比曹丕年長三歲。.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郭女王

长乐宫

长乐宫,原为汉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之一,位于汉长安城内的西南角,因位于未央宫的东侧而得别名“东宫”。该宫始建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建成,吕后掌权之后成为太后的专属宫殿。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城并焚毁了长乐宫。现长乐宫的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1961年作为汉长安城遗址的一部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世纪以来,考古人员已发掘了部分宫内西北部的建筑遗址。.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长乐宫

李丰 (曹魏)

李豐(),表字安國,馮翊東縣(今陝西大荔)人,在曹魏官至中書令。其父李義為曹魏衛尉。.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李丰 (曹魏)

武宣卞皇后

武宣皇后(),卞氏,名不詳,琅邪开阳(今临沂市兰山区人),曹魏奠基人曹操的继室,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之母。.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武宣卞皇后

明元郭皇后

明元皇后郭氏(),魏明帝曹叡第二任皇后(第三任妻子),平原公主生母,是西平郡(郡治在今青海省西宁市)人,祖上是河西大族。曹魏黄初元年(220年),西平郡发生叛乱。魏文帝曹丕派金城太守将叛乱平定,太守临走見郭氏姿色豔美,将其带入皇宫,成为皇子曹叡的妾室。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重,立儿子曹叡为太子,是为明帝,明帝将自己宠爱的毛氏立为皇后。数年后,明帝被花容月貌的郭氏所吸引,宠爱郭氏的程度超过了毛皇后,拜为夫人,以郭氏叔父郭立为骑都尉,从父郭芝为虎贲中郎将,郭夫人生下一個女兒,名叫曹淑,封平原公主,出生幾個月就夭折了。景初二年(238年),明帝借争吵将毛皇--赐死。不久明帝病重,遂立郭氏为皇后。 景初三年(239年),明帝病逝,八岁的皇太子曹芳继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居永宁宫。追谥郭皇后父郭满为西都定侯,以郭立子郭建袭爵,封太后母杜氏为郃阳君。郭芝早年已因有功封侯,迁散骑常侍、长水校尉,和作为宣德将军的郭立都封列侯。郭建兄郭德出养甄氏(故又名甄德),和郭建都是镇护将军,都封列侯,并掌宿卫。于是由郭太后主持朝政。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听何晏、邓飏、丁谧之计,专权擅政。嘉平元年(249年),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令发动高平陵之变,推翻曹爽。司马师主政期间借她的名义废黜了曹芳并提出立曹据,但郭太后认为曹据为明帝叔父,立曹据则明帝无人奉祀,自己一旦成为新帝的侄媳也会造成身份尴尬,力主立明帝弟东海王曹霖子曹髦为帝。司马师为了讨好郭太后,把女儿嫁给了郭太后的堂弟平原侯郭德。后司马昭主政时,又借她的名义追废了遇弑的曹髦。司马师女早亡,司马昭出于同样的目的又把自己的女儿后来的京兆长公主嫁给郭德为继室。毌丘俭、钟会作乱时,都借用郭太后的名义。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乱时,挟持郭太后和曹髦一同出征。景元四年(264年)正月,郭太后病逝。同年三月,谥号明元皇后,与魏明帝合葬于高平陵。.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明元郭皇后

曹丕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譙县(今属安徽亳州)人。三国時期曹魏開國皇帝,曹操的嫡长子,之後繼承父親的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最終脅迫東漢皇帝汉獻帝劉協禪讓,篡漢自立,建立魏朝,史称曹魏,諡文皇帝。 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與父親曹操、其子曹叡並稱「魏氏三祖」。.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曹丕

曹芳

曹芳(),字蘭卿,是三国時曹魏第三代皇帝。在《三國志》中與曹髦、曹奐合稱三少帝。 曹芳虽是曹魏在位最久的君主,但也是曹魏第一位傀儡皇帝,實權先後由曹爽、司馬懿和司馬師掌握。.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曹芳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曹魏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曹操

景初

景初(237年三月-239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明帝曹叡的第三个年号,共计3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四个年号。 青龙五年三月改元并改用景初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因此青龙五年三月则成为景初元年四月。 景初三年正月齐王曹芳即位沿用。.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景初

景元

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元帝曹奂的第一个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九个年号。 景元五年五月改元咸熙元年。.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景元

晉朝太后三卿列表

晉朝太后三卿沿襲魏制,為衛尉、太僕、少府,隨太后宮名為官號,第三品,秩中二千石,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太后三卿漢朝位在皇帝同號卿之上,曹魏改為皇帝同號卿之下,晉朝復為皇帝同號卿之上。 下表列出晉朝可考的太后三卿。.

查看 三國太后三卿列表和晉朝太后三卿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