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

指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

三里岛核泄露事故,通常简称「三里岛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河三里岛核电厂(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的一次部分堆芯熔毁事故。該事件被评为国际核事件分级第5级,亦是美国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

18 关系: 压水反应堆吉米·卡特堆芯熔毀宾夕法尼亚州北美东部时区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全球变暖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美国瓦特薩斯奎哈納河核反应堆核反应堆安全壳核安全核電廠放射性落下灰急性辐射综合症

压水反应堆

压水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缩写为PWR)是美国开发成功的一种轻水核反应堆。所有的压水反应堆利用普通水作为冷却剂和中子慢化剂。 压水堆原本设计用作核潜艇的核能船舶用推进,并被用于在码头市核电站(Shippingport Atomic Power Station)第二个商业核电厂原始设计中。 目前在美国运行的压水反应堆被认为是第二代核反应堆。俄式壓水反應爐类似于美国压水反应堆。法国运行的许多压水反应堆生产法国的大部分电力。.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压水反应堆 · 查看更多 »

吉米·卡特

小詹姆斯·厄尔·“吉米”·卡特(James Earl "Jimmy" Carter, Jr.,),是美国的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服役,曾任喬治亞州州长。1976年代表民主黨当选总统,在任期间,卡特創建了兩個新的內閣部門,能源部和教育部。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係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卡特跟其他国家外交时注重人权保障,曾施壓當時由軍事強人朴正熙執政的韓國政府改善人权。任內面對持續性的“滯脹” ,高通膨,高失業率和經濟緩慢成長的組合,他为了阻止通货膨胀,曾将利息增加到最高20%,引起了部分民眾的反对。1979年他签署移交巴拿馬運河主權移議,同年蘇聯進兵阿富汗,卡特下令對蘇聯採取糧食禁運,抵制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並撤銷雙方所簽署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1980年,伊朗霍梅尼政权绑架人质,卡特派遣部隊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同年在竞选連任时输给了罗纳德·里根,人質危機經444天後直至他卸任當天才解決。 卸任后,卡特積極參與调停各种战争及人質危機的斡旋工作,反对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吉米·卡特 · 查看更多 »

堆芯熔毀

堆芯熔毁(),--,又稱為核熔燬或熔毁,是核反应堆因无法及时冷却而熔化造成的損毀。堆芯熔毁后可引发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外洩,影響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在核电站中,堆芯熔毁稳定化系统(Core Melt Stabilization System)会用来减缓堆芯熔毁的影响,并确保核心保护壳的完整性。 核泄漏雖也可指使用核动力的航海器具(如潜艇或航空母舰等)所發生的災害,不過一般是指用核电站内發生的核熔燬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與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堆芯熔毀 · 查看更多 »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是美國的州份之一,正式名称为“宾夕法尼亚联邦”,俗称“里程碑”州。中文簡稱賓州。 這個州的名稱起源于英国移民威廉·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為償還其父親的債務而授予大片林地,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賓的林地”。 州内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美国的大城市,是费城和匹兹堡,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起草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地方,所以宾夕法尼亚州也被称为“美国的摇篮”,匹兹堡曾经是著名的钢铁城。 本州的行政區劃,共管轄了67個郡。.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宾夕法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北美东部时区

北美东部时区(North American Eastern Time Zone),或称美国东部时间(The Eastern Time Zone,ET),主要包括北美东海岸和南美西海岸,其标准时间为UTC-5,夏令时间为UTC-4。.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北美东部时区 · 查看更多 »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INES)是根據核電廠事故對安全的影響作為分類,使傳媒和公眾更易了解。INES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核能機構(NEA)設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監察。 分級表旨在成为对数的分級,类似于用于描述地震的相对大小的矩震級。每增加一级代表事故比前一级的事故更严重约10倍。相比其中事件强度可以定量评估的地震,人为灾难的严重程度的水平,如核事故,更多的是受制于解释。因为解释的难度,在事件发生后很久之后,事故的INES等级才被指定。因此,分級表用来帮助灾区援助部署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 查看更多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Авария на Чернобыльской АЭС,Chernobyl disaster),或簡稱切尔诺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於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電站发生的核子反應爐破裂事故。該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為反應爐进行供電測試时,因設計缺陷與操作人員的訓練不足,功率的劇增導致反應爐被破坏,並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絕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歸咎於事故中釋放的高能放射線,然而輻射塵少量放射導致的影響依舊爭論不休。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鄰近的切尔诺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連續的爆炸引发大火並釋放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這些放射性塵埃覆蓋了大面积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被核輻射塵污染的雲層飄往众多地区,包括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前蘇聯官方的報告表示 (quoting the "Committee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at the Chernobyl NPP: 15 Years after Chernobyl Disaster", Minsk, 2001, p. 5/6 ff., and the "Chernobyl Interinform Agency, Kiev und", and "Chernobyl Committee: MailTable of official data on the reactor accident") ,約60%受到輻射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罗斯境內。經濟上,這場災難總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贵”的災難。 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對於蘇聯核電工業上的安全顧慮,并減緩了一系列的核電工程進度。同時,此事件令蘇聯政府的訊息公佈更趨透明化。蘇聯解體後的獨聯體及各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切尔诺贝利事件所遺留下來的污染問題付出極大的代價。此次事故對當地乃至全球生態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僅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因多種原因難以精確計算,其中前蘇聯時期的刻意隱瞞,使得統計工作變得非常困難。事實上,前蘇聯當局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就禁止醫生在死亡證明文件上提及「輻射線」的死因事實。 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切尔诺贝利論壇在2005年所提出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報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算暴露在高度輻射線物質下的大約60萬人中,將額外有4,000人將死於癌症。此數據包括已診斷出的4,000名兒童甲狀腺癌將造成的死亡數字(依據白俄羅斯的經驗,存活率接近99%)。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3,000人,但引用在一份最新出爐的報告中的數據指出發生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單獨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間可能已經造成20萬起的額外死亡,但此數字來源並非來自經過同儕審查的學術論文。儘管疏散區域和某些限制地區還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數的受影響區域已經被認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進行經濟活動,針對此地附近的廢棄都市進行「輻射觀光」的金額還在逐步成長。.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查看更多 »

全球变暖

--,或稱--,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变暖效应。 目前學界已有共識認為人為活動導致全球暖化是事實,「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半個世紀的全球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這點,在學術界當中是沒有爭議且有著強烈的共識的,超過97%的氣候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近半個世紀的全球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在1906至2005年間,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因此推論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正是全球变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據資料顯示 ,大氣中一氧化二氮(N2O)的含量比18世紀中葉(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從275ppbv增加到310ppbv,二氧化碳(CO2)的含量從280ppmv增加到360ppmv,甲烷(CH4)從700ppbv增加到1720ppbv,這些增長趨勢主要緣于人類的活動。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自從195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與火山活動所產生的变暖效果比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還要高。這些結論得到30多個來自八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團體所確認。 美國賓州大學的科学家在夏威夷的茂納羅亞峰上设立4个7米高和一个27米高的采样塔,每小时采样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如右图) 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與氣溫上升,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从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并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逐步增加。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英国東安格-里-亞大學联合研究的结果,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温度变化情况见下图。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带来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氣候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变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变暖。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全球变暖 · 查看更多 »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是位於日本福島縣海濱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因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所引起的一系列設備損毀、爐心熔毀、輻射釋放等核能災害事件,為全球自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能事故,也是第二起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被評為第7級(最嚴重等級)的核電廠事故。但事故後無人因輻射曝露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事件後出生的胎兒出現流產、死胎、身體及精神疾病的機率不會增加。約1300人在地震後因為病情惡化或身體狀況變差而死去。.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瓦特

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瓦特 · 查看更多 »

薩斯奎哈納河

薩斯奎哈納河(Susquehanna River)起源於美國紐約州Cooperstown,縱貫賓夕法尼亞州,在馬里蘭州北部流入切薩皮克灣。全長715公里,是美國東岸最長的河流,也是全美第十六長河流。 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廠意外三浬島事件位於哈里斯堡河段。 Category:紐約州河流 Category:賓夕法尼亞州河流 Category:馬里蘭州河流 Category:萨斯奎汉纳河 Category:中大西洋地区环境.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薩斯奎哈納河 · 查看更多 »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是一种启动、控制并维持核裂变或核聚變链式反应的装置。相对于核武爆炸瞬间所发生的失控链式反应,在反应堆之中,核变的速率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其能量能够以较慢的速度向外释放,供人们利用。 核反应堆有许多用途,当前最重要的用途是产生热能,用以代替其他燃料加热水,产生蒸汽发电或驱动航空母舰等设施运转。一些反应堆被用来生产为医疗和工业用途的同位素,或用于生产武器级钚。一些反应堆运行仅用于研究。当前全部商业核反应堆都是基于核裂变的。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大约30个国家里有被用于发电的大约450个核反应堆。.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核反应堆 · 查看更多 »

核反应堆安全壳

核反应堆安全壳,或称反应堆安全壳、安全壳建筑或安全壳、圍阻體、安全廠房、安全掩體,是构成压水反应堆最外圍的建筑,指包容了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大部分系统和设备的外壳建筑,用以容纳反應爐壓力槽以及部分安全系统(包括一回路主系统和设备、停堆冷却系统),将其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期望能实现安全保护屏障的功能。.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核反应堆安全壳 · 查看更多 »

核安全

核安全包括为了防止核辐射事故以及限制发生事故以后的后果的措施。需要采取核安全措施的设施包括核能发电厂和其它的核设施、以及医用、发电用、工业用和军用的核物质的运输、使用与储存。核能工业中使用的反应堆的安全和性能都有所改进,而且新的内禀安全的反应堆设计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经过测试,因此还无法保证这种反应堆能够设计、建造,并在实际的核电站中应用。在目前的核电站中,仍然需要考虑到错误可能发生,而且也可能会发生如恐怖袭击等灾难性情况 。 由于需要保密等各种原因,核武器的安全和使用核物质的军用研究的安全不会由那些负责平民安全的机构负责。.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核安全 · 查看更多 »

核電廠

#重定向 核电厂.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核電廠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落下灰

放射性落下灰,也称放射性沉降物、放射性落塵、輻射落塵或原子尘,是核弹爆炸或核反应堆泄漏后从天而降的放射性尘埃,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是一种放射性污染。核弹爆炸产生的辐射尘中含有大量半衰期很短的放射性元素,相当致命,动物表皮沾染后可引起皮肤β射线损伤,进而可以导致整条食物链的污染。.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放射性落下灰 · 查看更多 »

急性辐射综合症

急性辐射综合症,也被称为辐射中毒或辐射病(英文缩写ARS),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可持续多达数个月。 本术语意指急性医疗问题,而不是产生于长期辐射暴露的慢性辐射综合症。 发病和症状类型取决于患者的辐射暴露情况。剂量较小的辐射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比如恶心,呕吐,血指数下降的相关症状如感染和出血。大剂量的照射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和快速死亡。治疗急性辐射综合症的一般方法为输血和抗生素。 引发慢性辐射综合症的低剂量辐射,虽不能导致急性综合症,但经年累月的照射下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 辐射暴露同时也会提升某些其他疾病的罹患機率,比如癌症。 这些疾病有时也被作为辐射病来提及,但它们从不被包含在急性辐射综合症中。.

新!!: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急性辐射综合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1979年三哩岛核泄漏事故1979年三哩島核洩漏事故三哩岛事件三哩岛事故三哩島三哩島事件三哩島事故三哩島核事故三哩島核泄漏事故三英里岛核事故三里岛事件三里岛事故三里岛核电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