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龐士-溫尼克彗星

指数 龐士-溫尼克彗星

7P/龐士-溫尼克彗星是我們太陽系內的一顆週期彗星。 在1819年6月12日首度在法國馬賽發現這顆彗星,然後,在1858年3月9日,在德國波昂再度發現這顆彗星。這顆彗星被認為是6月下旬的6月牧夫座流星雨的母體。.

4 关系: 牧夫座牧夫座流星雨週期彗星列表流星雨

牧夫座

牧夫座(拉丁语:Boötes)是北天的一個星座,在天球上的位置跨越赤緯0°至+60°,赤經13時至16時。名稱源自希臘Βοώτης,Boōtēs,意思是牧羊人或農夫(照字義是駕牛者,源自拉丁文的bovis 與“cow”,轉化成boos)。在名稱中的"ö"是分音符號,不是母音,意思是每個'o'要明確的個別發音。 牧夫座是現代的88個星座之一,也是第二世紀的天文學家托勒密敘述的48個星座之一。它含了全夜空中的第四亮星,橙巨星的大角星。牧夫座也是其他許多亮星的家,包括8顆比4等亮的星和21顆5等以上的星,總共有29顆肉眼可以輕鬆看見的恆星。.

新!!: 龐士-溫尼克彗星和牧夫座 · 查看更多 »

牧夫座流星雨

6月牧夫座流星雨是發生在每年6月26日至7月2日的流星雨,通常的活動性並不明顯,天頂每時出現率(ZHR)通常只有1或2顆。但是,在某些年份曾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大爆發,像是1916年就是在未被注意下的出現,最近的一次則發生在1998年,ZHR值就高達100。這個流星雨發生在地球穿越7P/龐士-溫尼克彗星(繞著太陽週期6.37年的一顆短週期彗星)的軌道之際。.

新!!: 龐士-溫尼克彗星和牧夫座流星雨 · 查看更多 »

週期彗星列表

本條目列出太陽系內經國際天文聯會給予永久編號的週期彗星。截至2014年末,太陽系內擁有永久編號的週期彗星共有314顆。 週期彗星指的是任何軌道週期小於200年,或其兩次通過近日點時都被觀測到的彗星(如池谷-張彗星)。(有時「週期彗星」也用來指任何擁有週期性軌道的彗星,儘管它的週期可能超過200年。) 彗星通常會在它第二次通過近日點時獲得永久編號,所以有不少未獲永久編號的彗星,例如P/2005 T5 (Broughton)。如果彗星在經過近日點幾次以後無法再觀測得到,或者因各種原因已經被毀滅,它的編號字母就會變為「D」。同樣,擁有永久編號的彗星在消失以後,編號中原有的「P」就會換為「D」,如3D/Biela(比拉彗星)和5D/Brorsen(布羅森彗星)等。 彗星一般會以發現者來命名,有少數彗星以進行軌道計算的人命名,如2P/Encke(恩克彗星)和27P/Crommelin(克羅瑪林彗星)。由於各大行星對彗星的攝動效應會隨時間遞增,所以一顆彗星的長期軌道是很難計算的。在電腦計算時代之前,有些天文學家會為此奉上整個職業生涯。然而,一些彗星還是因為氣體及其他物質的噴發而改變了軌道,以致後來的天文學家無法再觀測到它。與長週期彗星不同的是,有永久編號的彗星下一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和位置可以非常精准地計算出來。 不少週期彗星都擁有重複的名稱,例如9個舒梅克-李維彗星和24個尼特彗星。國際天文聯會利用開頭的數字(如181P和192P)進行區別,而在一些出版物中,擁有同一個名稱的週期彗星會有自己的一套序號(181P和192P分別亦稱舒梅克-李維6號彗星和舒梅克-李維1號彗星)。非週期彗星則排列在這種序號之間:C/1991 B1排在2號和3號之間,C/1991 T2在5號和6號之間,C/1993 K1和C/1994 E2則在9號以後。 在彗星的正式編號中,位於「/」之前的字母分別為:「C」表示非週期彗星,「P」表示週期彗星,「D」表示已無法找到或已解體的彗星,「X」表示無法準確計算彗星軌道(通常適用於歷史上較早發現的彗星),最後「A」表示誤認為彗星的小行星。 有些彗星目錄會為週期大於30年的彗星標上「C」,直到它的回歸能夠被確認為止。.

新!!: 龐士-溫尼克彗星和週期彗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流星雨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稱為流星體的碎片,在平行的軌道上運行時以極高速度投射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體都比沙礫還要小,因此幾乎所有的流星體都會在大氣層內被銷毀,不會擊中地球的表面;能夠撞擊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稱為隕石。數量特別龐大或表現不尋常的流星雨會被稱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會每小時出現的流星會超過1,000顆以上。.

新!!: 龐士-溫尼克彗星和流星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7P/庞士-温尼克彗星7P/龐士-溫尼克彗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