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齊邦媛

指数 齊邦媛

齊邦媛()是中華民國作家、中國文學學者,生於中華民國遼寧省鐵嶺縣,專長為中國文學、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齊邦媛被部分學者譽為臺灣文學之母。194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榮譽博士。齊邦媛之夫羅裕昌被譽為臺灣鐵路電氣化之父。.

33 关系: 卿雲勳章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吳魯芹天津市南开中学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余光中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六一惨案国立武汉大学總統文化獎罗裕昌鍾宜霖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行政院文化獎饒餘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趙天儀齊世英齐姓葉慶炳蔡素芬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陳芳明柯慶明榮譽文藝獎章武汉大学校友列表殷張蘭熙文津图书奖景星勳章2012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201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2016年臺灣

卿雲勳章

卿雲勳章為中華民國文職勳章,此章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二月十二日制頒,分一至九等,頒授對國家著有勳勞之公務員與貢獻卓著之非公務員或外籍人士。首次頒發於民國33年1月1日,同日並頒予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院院長,為中華民國勳章中唯一同次頒予五院院長的勳章。.

新!!: 齊邦媛和卿雲勳章 · 查看更多 »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是台北國際書展2008年起所設立的年度獎項,獎勵台灣出版的圖書,在每年書展開始前夕揭曉。.

新!!: 齊邦媛和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 查看更多 »

吳魯芹

吳魯芹(),本名吳鴻藻,字魯芹,上海人。上海中学毕业后,就讀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外文系。大二時,罹患肺病吐血,長年住在樂山上老霄頂的廟中養病。病中以第一名畢業,陳通伯推薦他任中華文化基金會中、英文秘書,曾在武漢大學和貴州大學教英文。來臺灣後,先後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1956年與夏濟安、林以亮、劉守宜等聯合創辦《文學雜誌》。1962年以客座教授身分赴美國,曾在紐約州立大學、西密西根州立大學、布納德萊大學、費萊狄金遜大學、羅德州立大學、密蘇里大學講授比較文學,後任職於美國新聞總署。 吳魯芹學貫中西,以散文隨筆之博通蘊藉馳名當代文壇,齊邦媛譽為「結構縝密,筆調朗暢,無論述願懷舊議論記遊,知識趣味常超越時尚」。1983年因心臟病病逝美國舊金山,後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副刊輪流主辦「吳魯芹散文獎」。 吳魯芹散文作品有《師友.文章》、《美國去來》、《雞尾酒會及其他》、《瞎三話四集》、《餘年集》、《暮雲集》、《吳魯芹散文選》等。 W W W W W Category:吳姓.

新!!: 齊邦媛和吳魯芹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南开中学

天津市南开中学,曾名私立敬业中学堂、南开私立第一中学堂、私立南开中学堂、天津市第十五中学等,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四马路22号。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5月25日,南开中学原校长马跃美因故被免职后空缺至今,目前主管学校行政事务的为副校长马健。 天津南开中学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海河教育园区兴建有分校。.

新!!: 齊邦媛和天津市南开中学 · 查看更多 »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亞洲週刊》2004年起評選出十本中、港、台等地的優秀中文出版物推介。與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等並列為權威性的書本質素指標。.

新!!: 齊邦媛和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 查看更多 »

余光中

余光中(),福建泉州永春人,生於江蘇南京,臺灣藍星詩社知名詩人、文學界巨擘,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於香港與台灣多所大學任教。在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中涉嫌以意識形態入人於罪引起爭議《羊城晚報》發表《向歷史自首?——溽暑答客四問》,聯合報,2017年12月16日。.

新!!: 齊邦媛和余光中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齊邦媛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六一惨案

六一惨案是1947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期间,军警到国立武汉大学校园内抓捕中共及民盟人士时发生的枪击学生事件,这也是武大历史上第二个“六一惨案”。.

新!!: 齊邦媛和六一惨案 · 查看更多 »

国立武汉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是由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而来,成立于1928年7月。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抗战时被称为四大名校。而后几经更名、调整、合并发展成为今天的武汉大学,详见武汉大学历史。.

新!!: 齊邦媛和国立武汉大学 · 查看更多 »

總統文化獎

總統文化獎是中華文化總會於2001年陳水扁總統任內設立的台灣綜合性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設有獎項五到六種。隨著總統易人,獎項名稱也屢次更換。.

新!!: 齊邦媛和總統文化獎 · 查看更多 »

罗裕昌

罗裕昌(),四川省资中县甘露镇人, 国立武汉大学校友。羅裕昌被譽為台灣鐵路電氣化之父。.

新!!: 齊邦媛和罗裕昌 · 查看更多 »

鍾宜霖

鍾宜霖,當代知名華人女作家,現居倫敦。著有17部長篇小說、2部電影劇本、以及詩歌、散文、文學批評和戲劇評論等大量作品。長篇小說《倫敦愛情故事》為亞馬遜暢銷小說排行榜第3名,《唐人街》發表於《收穫》雜誌長篇專號“海外華人作家專輯”,Kindle版2014年上市一周即成為中國亞馬遜付費Kindle書文學暢銷排行榜第1名。.

新!!: 齊邦媛和鍾宜霖 · 查看更多 »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由《南方都市報》在2003年斥資設立,每年評選去年度的優秀作家,為中國首個由大眾傳媒設立、及有公正人員參與評選全過程的年度文學獎項,是目前大陸獎金最高的雅文學大獎。.

新!!: 齊邦媛和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文化獎

行政院文化獎是中華民國政府頒發的重要文化獎項,1981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設立,2012年中華民國文化部成立後由行政院主辦、文化部承辦。歷來的獲獎人範圍廣大,文學、藝術、學術、教育、宗教各界知名人物都有人獲獎。 1980年4月12日,行政院「臺69教字第4030號令」發布《行政院文化獎頒給辦法》。《行政院文化獎頒給辦法》經過多次修正,現行條文第二條第一項:「對於我國文化之維護與發揚,具有特殊貢獻者,得頒給文化獎章。.

新!!: 齊邦媛和行政院文化獎 · 查看更多 »

饒餘威

饒餘威,台灣英語文學研究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第1位主任(創系主任),后轉往新加坡。 北京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本科畢業,與錢鍾書同班。.

新!!: 齊邦媛和饒餘威 · 查看更多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里奧·巴爾加斯·略薩(Jorge Mario Pedro Vargas Llosa,),秘魯作家和詩人。創作小說、劇本、隨筆、詩歌、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曾導演舞臺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及從政。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Mario(馬里奧)是名字,Jorge(豪爾赫)和Pedro(佩德羅)也是名字,Vargas(巴爾加斯)是父親的姓,Llosa(略薩)是母親的姓,分別代表Mario父親和母親的家族。因「他對權力結構描繪,以及他那反抗、起義、失敗的犀利印象」獲頒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2月3日,被西班牙國王依Real Decreto 134/2011號令,成為第一代巴爾加斯·尤薩侯爵(Marquesado de Vargas Llosa).

新!!: 齊邦媛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 查看更多 »

趙天儀

趙天儀(),台灣著名詩人、評論家。筆名柳文哲。曾任台大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代理系所主任,也曾擔任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長、台文系講座教授、生態所教授等職務。 曾榮獲台灣省台中文藝協會自強文藝獎章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行政院文建會文耕獎、大墩文學獎、台灣文學家牛津獎等獎項。。著有多部作品及評論。參與多個文學社團,有:笠詩社、台灣筆會、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中國新詩協會、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等社團。曾經主編過笠詩刊、台灣文藝、台灣春秋、滿天星等多種刊物。*「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

新!!: 齊邦媛和趙天儀 · 查看更多 »

齊世英

齊世英(),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原籍遼寧鐵嶺。.

新!!: 齊邦媛和齊世英 · 查看更多 »

齐姓

齊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7位。.

新!!: 齊邦媛和齐姓 · 查看更多 »

葉慶炳

葉慶炳(),原籍浙江餘姚,台灣學者、散文作家,曾用筆名「青木」。曾任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長,專精於中國古典小說研究,散文作品則以「晚鳴軒」散文聞名。.

新!!: 齊邦媛和葉慶炳 · 查看更多 »

蔡素芬

蔡素芬()生於台南市七股區,臺灣知名小說家,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所碩士進修,曾擔任《國文天地》月刊主編及《國語日報》主編、兼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歷任《自由時報》影藝中心撰述委員、副刊主編、藝文組組長,現任影藝中心主任暨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

新!!: 齊邦媛和蔡素芬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Taichung Municipal Taichung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TCFSH),簡稱臺中一中、中一中、一中,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的高級中等學校。該校成立於1915年,是日治時期第一間臺灣人可就讀的中學,係由中部仕紳向臺灣總督府爭取辦學,以捐獻的方式爭取台灣子弟就讀中學的權力;後於日台共學期間,因日籍校長爭取下,守住「第一」的名號,成為當時唯一一間以臺灣人為主的「第一中學」。是臺灣著名的高中,在臺灣教育史上有重要意義,為臺灣人於日治時期爭取教育權的象徵。 學校旁有以其命名的一中街,因交通便利、補習班聚集的因素,聚集大量學生,而與週邊街道組成一中商圈的大型學生商圈。.

新!!: 齊邦媛和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 查看更多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新!!: 齊邦媛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查看更多 »

陳芳明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新!!: 齊邦媛和陳芳明 · 查看更多 »

柯慶明

柯慶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和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專業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和台灣文學。 台大中文系本科畢業,師承臺靜農、屈萬里、洪炎秋等先生。1969年留校任助教,輔助時任中文系主任屈萬里先生,同時跟齊邦媛先生學英文。1973年升講師,1978年升副教授,1983年升正教授。 曾到美國哈佛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漢學。2004年台大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他擔任教授,2005年到2008年間擔任所長。曾主持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新!!: 齊邦媛和柯慶明 · 查看更多 »

榮譽文藝獎章

榮譽文藝獎章是中國文藝協會為了表揚文壇先進,樹立楷模,特別頒發的獎章,自民國70年(1981年)起迄今已有翟君石、王靜芝、趙琦彬、黃友棣、何叔寶、郎靜山、蘇雪林、黃君璧等七十餘人獲獎。.

新!!: 齊邦媛和榮譽文藝獎章 · 查看更多 »

武汉大学校友列表

本条目为各个阶段武汉大学的校友列表,包括曾就读于武大的学生和任职于武大的教职工。.

新!!: 齊邦媛和武汉大学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殷張蘭熙

張蘭熙(),原籍湖北枝江,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美國人,畢業於華西協和大學外文系、哈佛大學研究,1949年隨夫婿殷之浩來台灣,曾任東吳大學外文系副教授、中華民國筆會副會長、執行秘書、會長等職。1990年於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IPEN)第55屆世界大會,殷張蘭熙獲選為國際筆會副會長(Vice President),此為一終身性殊榮。 張蘭熙應是台灣最早有系統作台灣文學英譯的人,1961年美國新聞處資助Heritage Press出版社英譯台灣的小說和新詩,她即是《新聲》(New Voices)一書的主編。1972年《中華民國筆會季刊》創刊,她長期擔任季刊主編至1992年為止,將台灣當代文學英譯推介到國際,為台灣文學在國際上發聲,她亦致力於推展國際文化交流工作,有民間的「文藝使節」之稱。 曾出版《One Leaf Falls》詩集,譯作有《綠藻與鹹蛋》(Green Seaweed and Salted Eggs)、《象牙球與其地》(Ivory Balls and Other Stories)、《智慧的燈》(Lamp of Wisdom)、《城南舊事》(林海音原著,張蘭熙、齊邦媛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張蘭熙的母親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1917年嫁給枝江人張承槱。張蘭熙的夫婿是大陸工程公司的創辦人殷之浩,兩人育有一男兩女,么女即是台灣知名的女企業家殷琪。張蘭熙晚年患了失憶症,2006年自美國返台定居。2017年12月22日逝世,享耆壽97歲。.

新!!: 齊邦媛和殷張蘭熙 · 查看更多 »

文津图书奖

文津图书奖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图书奖项,创办于2004年,至今已举行13届。每届评选出获奖图书9-10种。其标志为《耕织图》中的簸扬图,以取“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之意。.

新!!: 齊邦媛和文津图书奖 · 查看更多 »

景星勳章

景星勳章,是由中華民國總統府所頒授的文職勳章,依《勳章條例》授予對國家政務有勳勞的公務員或對國家有重要貢獻的本國及外國人士。.

新!!: 齊邦媛和景星勳章 · 查看更多 »

2012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2年9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9月30日.

新!!: 齊邦媛和2012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6年3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齊邦媛和201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6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齊邦媛和2016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齐邦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