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黑色五月暴动

指数 黑色五月暴动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Kerusuhan Mei 1998),又称黑色五月暴动,是指從1998年5月13日至16日发生在印尼棉蘭、雅加達、梭羅等城市的由暴徒發动的一系列針對華裔社群之暴動。暴亂持續約三天,數萬名華裔受到有組織的虐待與殺害。 當時印尼正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的動盪時期,印尼政府對此采取了默許或不作為的態度,亦有證據表明此次暴亂爲印尼軍方所策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事件中雖然有種族衝突的因子,但就其原因多屬於華族和當地人存在嚴重貧富不均所導致的,印尼土著人的目標就是為了相對富裕華人把持的龐大財富。根據印尼政府機構國家團結發展局七月十日公布的資料,發生在五月中旬以華人為主要攻擊目標的大暴亂,468位華裔婦女被強暴,最年長的55歲,最小的年僅9歲。其中20位華裔婦女在遭強暴或被毆打致死或被投進火海,化為灰燼。死者包括那名9歲的幼女,由於她的陰部被歹徒切除,伤重不治,最后死于醫院。而印尼“被強暴婦女救助中心”、“婦女聯繫資訊中心”等團體則表示,由於政府推諉、犯罪團體恐嚇以及受害者難以啟齒等因素,被強暴的華人婦女的確切數字根本無法把握。有人權組織估計,正確的數字應在千人以上。 事件的中文名稱「黑色五月暴动」,來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的書《黑色的五月: 印尼暴徒残害华人暴行真相》。.

31 关系: 华裔加拿大人印华百家姓协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历史反中反華对印尼华人的歧视亚洲四小虎五月茉莉在臺印度尼西亞人种族隔离秘鲁华人草埔 (雅加達)貞操帶輪姦胡利基FUDMay 1998 riots of Indonesia林绍良李柏青李承龍望加錫海外華人日裔印尼人愤青1990年代1998年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5月12日5月13日98印尼排华事件

华裔加拿大人

华裔加拿大人(Canadians of Chinese descent;Sino-Canadiens)是指种族或民族属于华裔的加拿大人。华裔加拿大人不是加拿大华人。与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一样,华裔加拿大人都是加拿大人。华裔加拿大人的华裔身份只是自己的种族或民族身份,是加拿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华裔加拿大人认同自己是加拿大人,而不是中华民国人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或者是香港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而加拿大华人主要指加拿大留学或工作的中华民国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等。华裔加拿大人更愿意称呼自己为华裔,与英裔、法裔一样,表明自己祖先是华人,但是加拿大华人暗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认同,已经无法反映华裔加拿大人的真正的国家认同,没有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称呼自己是“加拿大英国人”或“加拿大法国人”。.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华裔加拿大人 · 查看更多 »

印华百家姓协会

印华百家姓协会(Paguyuban Sosial Marga Tionghoa Indonesia)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全国性华人社团。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一系列针对华人的黑色五月暴动,在当时排华的社会背景下,印尼华人创立了各种政党、协会、联谊会组织,印华百家姓协会遂于1998年9月28日在雅加达成立,首任总主席为准将。.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印华百家姓协会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历史

印度尼西亚历史是由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一系列人类迁徙和联系、战争与征服和贸易、经济和政治所塑造。.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印度尼西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反中

反中,又稱反中國、反中國因素、反陸,是指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厭惡和反感情緒,反對其政府的政治作為、社会制度與對外影響力。對中國政府的反感,可能延伸为對於其人民言論及行為的反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都自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現今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不被广泛承认,且不再堅持擁有中國大陸主權,只能代表台澎金马,所以“反中”一般是指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因为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由中國共產黨执政,因此部分“反中人士”也是反共或反中共人士;而“親中”也是“親中共”的近義詞。但也存在親中派反中共的现象。 由于反中与反華在英语中都是Anti-Chinese,加上外貌相似容易混淆,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并不对中国人與华人加以区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反對其政權或政策的反中論述或行为,劃為反華行為,所以反中与反华两个词常常被混為一談。但是對於中國的反對情緒,有时並不一定會延伸到成為對於華人或是中華文化整體的反感情緒。.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反中 · 查看更多 »

反華

反华、排华或恐华,在不同情境及時空脈絡下指反對、排斥或歧視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的簡要代稱。由於這兩字的實質內容取決於是「誰」(非華主流社會、反對中国政府政體或政策人士)反對「什麼」(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因此在政治論述中當被用來對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進行政治權益或正當性辯護,在不同的時空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詮釋。反华并不等于反共。 在非華人主導的社會情境下,反華一詞指的是華裔及华人為少數族裔的情境下受到主流社會的反對或排斥表現及政策。因此非漢人/華人主流社會對华人及華裔做為少數族裔產生的反对、排斥、歧視、仇视或恐惧的情绪或具體反华或排华現象,乃為族群矛盾政治緊張關係的表現, 有時和種族主義或仇視外來移民相關。這未必和在国际关系及中國外交政策上的反中或恐华相關的所謂「境外反華勢力」的政治宣傳及論述相等。.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反華 · 查看更多 »

对印尼华人的歧视

对印度尼西亞華人的歧视、暴力行为最早可追溯至1740年以前,当时荷属东印度政府曾于红溪惨案期间杀死了超过一万名华裔。自那时起,对印尼华人的排挤事件便屡屡出现在印尼本国与其他国家的政府日志之中。记录中,规模最大的两次失控事件发生在1965年、反共清洗中的一次政变事件中,以及1998年由对华贸易引起、造成上百名华裔妇女遭强奸的黑色五月暴动事件。 在此类事件中,歧视行为既可以是由暴力、法律限制引起、也可由日常对话的措辞、语调产生。因为这类的歧视现象,印尼华人面临着,既无法融入华人群体中,也无法融入印尼人的群体之中。.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对印尼华人的歧视 · 查看更多 »

亚洲四小虎

亚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是指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四国,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在1990年代都像19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一样突飞猛进,因而得名。可惜的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这四小虎未能像四小龙一样打稳经济基础,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欠下国际货币基金会大笔债务,經濟成長受到制約;马来西亚则实施多项硬性保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货币管制条例;而在印度尼西亚,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也间接引发了当地的排华事件,影響了外商的投資。随后几年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虽然進步显著,但與亚洲四小龙相比,亚洲四小虎仍有許多嚴峻的社會分配、政治管制、宗教和基礎建設的問題必須解決。2010年代后亞洲四小虎稱號媒體较为少用。.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亚洲四小虎 · 查看更多 »

五月茉莉

《五月茉莉》是一部以印尼黑色五月暴动為背景的戀愛冒險遊戲,由臺灣Erotes Studio遊戲工作室製作。分為三部曲,第一部《五月茉莉 EP1:何謂神》於2015年5月9日正式發售。 2015年獲得數位內容系列競賽數位內容產品獎。.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五月茉莉 · 查看更多 »

在臺印度尼西亞人

在臺印度尼西亞人,該族群來臺者有種種因素,包括:婚姻、工作型短期移民、華人移居等,最主要為前二者,後者自印尼排華事件後有減少的趨勢。.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在臺印度尼西亞人 · 查看更多 »

种族隔离

种族隔离,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种族将人群分割开来,使得各种族不能同时使用公共空间或者服务。种族隔离可能是法律规定的,也可能是无法律规定但事实存在的。不论种族隔离是平等隔离,还是不平等隔离,实质上均是一种种族歧视行为。在種族隔離制度下,人民所能擁有的權利是依照其種族背景來劃分。.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种族隔离 · 查看更多 »

秘鲁华人

鲁华人,又叫土生(Tusán,来自汉语的借用词,粵拼:tou2 saang1),是指出生在秘鲁的海外华裔,或者以秘鲁为自己的居住国的海外华人。 大多数秘鲁华人都会说多种语言。除了当地通用的西班牙语以及克丘亚语,他们當中许多人还能说至少一种中国方言,如普通话、广东话、客家话、闽南话等。由于第一批华人移民来自澳门,所以他们當中也有一些人能说葡萄牙语。在秘鲁,亚洲人估计至少占了其总人口的5%。 一份资料声称在秘鲁有着中国血统的公民人数达500万,等同于该国总人口的20%。.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秘鲁华人 · 查看更多 »

草埔 (雅加達)

草埔(Glodok)隸屬於印尼雅加達的一部份,又稱班芝蘭(Pecinan)或音譯作「裹踱刻」,自荷蘭殖民時期起成為唐人街。由於在當地經商的人士以華裔人士居多,因此當地也被視為印尼最大的唐人街。此外當地也以成為雅加達其中一個大型電子商品中心而聞名。.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草埔 (雅加達) · 查看更多 »

貞操帶

貞操帶,又稱貞操鎖,是一種封鎖性器的衣著。貞操帶最初只為女性而設,後亦有為男性而設的。貞操帶使穿戴者可以避免性交、避免遭強姦以及避免自慰,主要為保持貞操。.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貞操帶 · 查看更多 »

輪姦

輪姦(Gang rape),即輪流姦淫,是兩名以上的人(多半至少有三名Neumann, Stephani.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輪姦 · 查看更多 »

胡利基

胡利基(英文名: Ricky Hu,),印度尼西亞華僑,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的Lubuk Linggau。大學時就讀于臺灣東吳大學經貿系,畢業后留在臺灣發展其歌唱事業。于2011年4月參與了台視超級偶像5總冠軍賽的踢館賽。2014年6月6日發行首張個人EP,並持續活躍于華語流行音樂界。.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胡利基 · 查看更多 »

FUD

FUD(Fear, Uncertainty, Doubt,意思為懼、惑、疑)最早指IBM销售人员對客戶灌輸和其他競爭對手產品的負面觀念,在顾客的头脑中注入疑惑与惧怕,使顧客誤以為除了該公司的產品外,他們別無其他選擇。 最早出自吉恩·阿姆達爾之口,吉恩·阿姆達爾原為IBM工程師,之後離開IBM自行創立,成為IBM競爭對手。.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FUD · 查看更多 »

May 1998 riots of Indonesia

#重定向 黑色五月暴动.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May 1998 riots of Indonesia · 查看更多 »

林绍良

林绍良(英文名:Sudono Salim,Liem Swie Liong或者Leim Sioe Liong,),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企業家。他是1997年前維持了連續十幾年的華人首富,而且為世界第六富豪,早在1995年時便有184億美元資產,他的商業王國涉及金融、地產、電子及航運等七十多種行業,而且遍佈東南亞、香港以及中國大陸。他是橫跨亞非歐美的國際財團三林集團的創辦人,擁有「丁香大王」、「麵粉大王」、「地產大王」和「金融大王」等稱號,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引致印尼平民財產大量損失而造成印尼政局動亂,亦令蘇哈托失勢。在苏哈托的一些政敌和某些军方人士的扇动下,大量印尼平民因為當地華人以及印尼人貧富懸殊,產生仇華以致排華的情緒,大規模破壞林紹良以及其他華人富豪的資產,使林紹良的財富急劇下降,1997年已為82歲老人的林紹良在此前已移居新加坡。.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林绍良 · 查看更多 »

李柏青

李柏青(日語:宮原永治,印尼語:Umar Hartono,音譯:烏瑪爾·哈托諾,),臺灣臺南人,臺籍日本兵,印尼建國英雄。.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李柏青 · 查看更多 »

李承龍

李承龍(),台灣台北市人,政治人物,曾加入新黨並當選1994年台北市議員,1994年創立「新思維廣播電台」,2014年起擔任財團法人承天武聖廟董事長,現為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李承龍 · 查看更多 »

望加錫

望加锡(印尼语:Makassar,有时也拼作Macassar、Mangkasara,布吉-:ᨆᨀᨔᨑ)汉名锡江,音同马卡萨,是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从人口上看,望加锡是苏拉威西岛的最大城市、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城市位列雅加达、泗水、万隆和棉兰之后排名未包含身为雅加达卫星城的勿加泗,若包括,则望加锡是印度尼西亚第六大城市和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广域都会区位列雅加达、泗水和苏拉卡尔塔之后。1971到1999年间,城市以前殖民时期的一个城堡为名,称作乌戎潘当(Ujung Pandang),望加锡和乌戎潘当这两个名字经常互换使用。城市坐落在苏拉威西岛南半岛西南海岸,面朝望加锡海峡。 望加锡市面积,2015年人口约165万。建成区2010年人口为1,976,168,覆盖整个望加锡市和邻县的15个区。官方名为(Mamminasata),包括47个区,覆盖相邻的塔卡拉尔县、戈瓦县和马罗斯县马米纳萨塔广域都会区包括塔卡拉尔县的9个区、戈瓦县的11个区、马罗斯县的12个区,广域都会区面积,2010年普查人口约223万。.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望加錫 · 查看更多 »

海外華人

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泛指自19世紀从中國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或僑居海外的華人(华僑)。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中国大陸、香港和澳門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海外華人 · 查看更多 »

日裔印尼人

印度尼西亞(印尼)和日本早在17世紀便已經有規模有限的經貿往來,到了19世紀更出現日本人大舉移民荷屬東印度的現象。至2013年10月,在印尼定居的日本國民共有16,296人,不過早期印尼日裔移民的後代(即「日系印尼人」或「印尼日系人」)卻未計算在內。.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日裔印尼人 · 查看更多 »

愤青

憤青最初指中國大陸的激進中國民族主義者(尤其是年青人)。憤青是「憤怒青年」的縮寫,也是當前中國的網絡語言中的流行詞彙,另有糞青、FQ、狗糞青等變體稱呼,一般學者認為憤青是一群不滿社會現狀的網民。“愤青”亦可泛指任何持激进主张或言行激愤的年青人。 愤青最早指在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中国的叛逆青年。邵氏電影公司在1973年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這稱呼。雖然「憤怒青年」一詞略帶貶義,但也有名人承認自己是。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並在1990年代中後成為流行詞,四個字的原稱反而不常用。 憤青通常具有較強烈的本土民族主義信念,特別喜歡被稱為愛國主義信念,且具有較激進的思想(如極端民族主義)、言論或行動的人士。因互联网开放自由的本质,在网上容易见到这些人。 但在21世纪最初的两三年,网络上被称为“愤青”的人是对这个社会的负面状况不满者,其中一些人是要求变革者。这些人一般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生的,个别是80年代初的,当时仍处于青年时期(现在多数到了中年),他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和较强的法治观念,有时表现得激进,所以被称为“愤青”。 可是,现在“愤青”一词却演变成指称伪左派、幼稚的极端左派、极端民族主义者,其中多数还是后极权、威权统治的拥护者和捍卫者,是一些80年代及其后出生的。这些所谓“愤青”的思想观念与最初的“愤青”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对立的。这种差别是由各自所受的思想教育及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所致。.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愤青 · 查看更多 »

199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1990年代 · 查看更多 »

1998年

没有描述。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1998年 · 查看更多 »

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

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或稱2014年越南反中暴動、2014年越南反華暴亂,是指2014年5月13日起,發生在越南的多起大規模民眾反華示威運動。 事件的背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海(越南稱之為東海)設置了「海洋石油981」深水油氣田鑽井平台以探勘石油,越南军方派出军舰阻止,引發兩國船隻在海上的對峙。新聞見報後,越南民眾發動了連串對於中國此一行動的示威與抗議,並在其後失控演變為對包含日本、香港、台灣在內的部分外資高勞動企业的打、砸、搶、燒的暴力攻擊,導致中冶集团與遭縱火台灣廠的一名陸籍員工等共6人罹難。 而台資、日資企業在工廠門口使用漢字,且由於官方奉行一個中国政策,所以教科書都教導臺灣是中国的一省因此越南人认為台灣屬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資僅次於馬來西亞的台灣廠商首當其衝。有学者认为台商在越南的形象本就不近人情,或成为台资企业成为暴动针对的对象的原因之一。亦有在越南的华商指出,这次“排华”事件的中心区——越南南方的平阳省,早在2008年到2012年就是对台资罢工、劳资纠纷对立的重灾区,此次也有星馬華資商家受襲,很有可能在除政治之外,不排除越南工人也對華族商人積怨已久。對此,當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指责越南政府操纵民粹。事後越共則針對毀損事故表示歉意,並承諾懲處犯罪行為者,但認為民眾的和平抗議行為合理,而台商並沒有因為此次暴動事件而縮減規模或撒資,反而加大投資力道,光是2016上半年投資金額就飆升到4.65億美元.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 · 查看更多 »

5月12日

5月12日是阳历年的第132天(闰年是1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3天。.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5月12日 · 查看更多 »

5月13日

5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3天(闰年第13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32天。.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5月13日 · 查看更多 »

98印尼排华事件

#重定向 黑色五月暴动.

新!!: 黑色五月暴动和98印尼排华事件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1998年印尼排華暴亂1998年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98印尼屠杀华人98排华事件印尼五一三印尼反華暴亂印尼排华事件印尼排華事件印度尼西亚反华暴乱事件印度尼西亞五一三印度尼西亞反華暴亂事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