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黑瞎子岛

指数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或熊瞎子岛,满语称摩林乌珠岛(a;意为“马头”),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Остров Большой Уссурийский),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一个岛系,由包括银龙岛、黑瞎子岛在内的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 清朝末年,俄罗斯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條約将原属于中国的外东北据为己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成为两国国界。1929年中东路事件时,苏联军队进占黑瞎子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声索黑瞎子岛主权。至2004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国界,将黑瞎子岛一分为二,其中西部回归中国。.

50 关系: 同江之役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中东路事件中俄关系中俄珲春东界约中俄边界谈判中俄邊界中国地理中国公路命名与编号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国国家高速公路路线编号中国疆域史中国行政区划中国领土争端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中華民國地理極點中華民國疆域中苏交恶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乌苏里江建黑高速公路伯力会议议定书佳木斯市俄罗斯分治島嶼列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珍宝岛事件纪凤台黑瞎子岛黑龙江黑龙江省阿巴该图洲渚邊境银龙岛苏联UTC+08:00抚远市沙俄和苏联割占中国领土列表清朝行政区划10月12日2008年10月2008年中国大陆2011年6月2016年5月中國

同江之役

同江之役是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苏联和中国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 1929年10月12日5时,苏联以800余骑兵、3000余步兵,配合以40余辆坦克,向中国境内同江守军发起进攻。同时,苏联阿穆尔河舰队出动8艘舰艇,由指挥官斯加斯克率领,进攻尹祚干率领的中国江防舰队,由于开展地区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故又名三江口中苏海战。 苏联海军舰种齐全,火力强大,很快便压制住了中国方面的火力。但守军将领沈鸿烈预先以一艘拖船“东乙号”搭载2门大炮埋伏于交战地区附近的芦苇丛中,偷袭苏军旗舰“雪尔诺夫”号得手,因而双方形成僵持。9时日出,苏军出动15架战机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战局急转直下。中方6艘江防舰艇5艘被击沉,1艘重伤退出战场。 苏方陆军随即渡过黑龙江,向同江进攻,中国守军有东北海军陆战队第一大队和陆军一个营,坚守5个小时后被全歼。下午2时,苏联占领同江,次日退出,但保留了对黑瞎子岛的占领。 根据中方公布的战报,中方损失士兵900人左右,江防舰队失去战力,苏方损失士兵700人左右、舰队旗舰“雪尔诺夫”号等三艘被击沉、两艘重伤、飞机被击落两架。苏方战报未知。.

新!!: 黑瞎子岛和同江之役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此處所指“大中華地區”为地理及文化意义上的大中华地区两岸四地,包括中國大陸、台湾、香港和澳门,非政治上之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實際主權的区域。 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官方於1988年至1995年进行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表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6个,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4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 大中華地區的岛屿主要有四种类型: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

新!!: 黑瞎子岛和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黑瞎子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这是一个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各事件的列表。.

新!!: 黑瞎子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以下简称:“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或“俄中國界东段补充协定”)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于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确定了关于两国以来长期争议的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地区的归属问题。.

新!!: 黑瞎子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表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各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报国务院批准建立。 中国现有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 黑瞎子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中国的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新!!: 黑瞎子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主张的领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實際統治領土則約957萬平方公里,兩者均居全球第三位,其中领陆面积为世界第二位;主张领海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陆界长22,457公里,從東北部到南部,与以下14国依次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沿海岛屿有5400多个,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根据官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领陆疆域图呈“雄鸡”形状,若加上领海则呈“火炬”形状。.

新!!: 黑瞎子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 查看更多 »

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Конфликт на 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е),是中華民國和苏联于1929年发生的一次武装冲突。.

新!!: 黑瞎子岛和中东路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俄羅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罗斯联邦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國和當今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於唐代時已有接觸,在元朝也有交流;17世纪時,俄軍入侵中國,与清軍拔剑弩张,兩國其後订立条约,此后时有往来,並保持密切的雙邊关系,但俄羅斯亦獲得了不少中國領土。1910年代,中俄兩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國原來的君主統治(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分別被推翻,共和政體(中華民國和蘇聯)成立。中華民國和蘇聯互相向對方示好,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同一戰線;同時中華民國與俄國之間陷入矛盾,因為蘇聯鼎力支持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华民國政府退到台灣。蘇聯率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又處處援助中國,派出的駐華大使羅申受到元首級接待。195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出現分歧,更爆發軍事衝突;蘇聯撤銷一切對華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把蘇聯視為敵人,交惡30多年。中蘇關係在蘇聯將要解體時有所改善;時至今天,兩國在中亞的勢力影響上雖也存在衝突,但總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有著友好且緊密的關係,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軍事等方面俱有合作,這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時尤甚。.

新!!: 黑瞎子岛和中俄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俄珲春东界约

中俄珲春东界约,是1886年大清同俄国签订的勘分中国珲春以东边界的界约。.

新!!: 黑瞎子岛和中俄珲春东界约 · 查看更多 »

中俄边界谈判

中俄边界谈判史是指從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到2004年的《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三百多年间,中国和俄罗斯邊界爭議談判的历史。.

新!!: 黑瞎子岛和中俄边界谈判 · 查看更多 »

中俄邊界

中俄邊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的邊界。2000年代初最後的劃界完成後,確定為4,209.3公里,是世界上第六長的邊界。 中俄邊界包括兩段不連續的部分:較長的東段和相當短的西段。.

新!!: 黑瞎子岛和中俄邊界 · 查看更多 »

中国地理

中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国之前或之后,参见国家面积列表)。其中陆地面积为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中国疆域东西跨越62度、五个时区,约5200公里,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也有“最东端是黑瞎子岛中国控制区”的说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中国大陆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南北跨越近50度,约5500公里。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屿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最南端的为南海南部的曾母暗沙;最大的群岛为舟山群岛;山东半岛为最大的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的内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另外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由于疆域的宽广和地理的大跨度,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达65%,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12座山峰中国就有7座;山脉多呈东西和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横断山等山脉,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公尺,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155米为最低点。中国的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为最大的高原;四大盆地分别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面积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为最高的盆地;三大平原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为最大的平原。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中国陆地的河流、湖泊众多,但它们主要属于太平洋海洋水系,这决定了水流向东的基本走向;其次为西南部部分区域属于印度洋水系,西部部分地区存在内陆独立水系;西北部几条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河流分为外流河与和内流河,南部、东部和北部河流均为外流河,南方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内流河。长江、黄河和珠江分别为中国第一、二和三大河流,其中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均分布于长江流域;青海湖为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为第二大咸水湖。 秦岭-淮河构成的连线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与气候的分界线,但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由于地形和位置差异,大致分为三大自然区,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二是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区,三是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区。.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地理 · 查看更多 »

中国公路命名与编号

中国公路命名由路线起讫点的地名以连接号连接,称为“XX—XX公路”或“XX—XX高速公路”, 路线简称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或法定简称组合表示,称为“XX线”或“XX高速”。中国公路编号按行政等级分别以G(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S(省级高速公路和普通省道)、X(县道)、Y(乡道)、C(村道)和Z(专用公路)等字母标识。普通公路的路线编号由一位字母和三位数字组合表示(如“G318”),高速公路编号由一位字母和一至两位数字,需要时辅以一位小写的类型识别号和一位小写的顺序号数字组合表示(如“G4”、“G1523”、“S63”)。.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公路命名与编号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1118”网,总规模约11.8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而服務區佈點等等品質建設也在逐步追趕當中。編號系統解決了自中國首條瀋大高速公路通車以來,中國高速公路有名無號的問題,更方便駕車者出行。.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路线编号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路线编号,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共同制定并于2013年5月24日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的《中国公路》期刊2013年第13期(总第401期,7月1日出版)刊载的《大交通 大国道》一文附录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方案表”。.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国家高速公路路线编号 · 查看更多 »

中国疆域史

中国疆域史是關於從古至今中國領土變化過程的歷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夏朝起迄中華民国的秋海棠葉形狀,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的又有改變。 基於中國的疆域不斷變遷,因此中國的領土主張受到爭論,部分領土是否曾經被中國統治,亦存爭議。.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疆域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历代多有所变更。而且除了中原王朝外,往往还同时存在着許多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其行政区划制度各不相同。.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中国领土争端

中國的疆土範圍在數千年間一直都有所變動,其內涉及的民族也不只漢族,而中國歷史時期的領土大致與中國本部吻合。先秦時期勢力主要在黃河、長江流域一帶,及至秦朝統一天下,建立集權體制,設置郡縣形成早期的中國版圖,到西漢時曾控制新疆,唐朝時更一度扩张至中亞地區,但安史之乱后即失去。宋朝南遷後伸延至越南、緬甸邊境內,元朝則是歷史上控制範圍最大的時期之一,佔有東中亞大多數土地,明朝正式管理西藏與開發南海,清朝初期再次重回新疆等地並取得台灣,清末俄国侵佔外東北和外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此後漢人進入東北一帶充實邊疆安全,此时的國際交流增多,使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及固有活動範圍的概念在晚清時期大致確定成形。 中华民国成立後未能有效控制许多边远地区,許多地方雖聲稱屬中國領土但幾近被分裂占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國策改變才重新加強了新疆、西藏与内蒙古的管理,但放棄對外蒙古控制權與多片清末、內戰時被他國掌控的土地,儘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努力劃界解決問題,然而目前中國還是跟部分邻国存有領土紛爭。而在上述多處邊疆地區亦存在分離主義運動,領土爭議也常成為反華情緒、國內抗爭的起因。.

新!!: 黑瞎子岛和中国领土争端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5个,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3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中国的岛屿主要有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四种类型。.

新!!: 黑瞎子岛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地理極點

本表列出中華民國實際統治地區和憲法宣稱國土的東西南北極點。.

新!!: 黑瞎子岛和中華民國地理極點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疆域

中華民國的疆域曾有多次變化,建國時繼承自清朝,以中國本土為疆域的核心;但經過國共內戰後,憲法中的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中共佔領控制,現今實際的有效管轄範圍僅涵蓋臺灣、澎湖群島、福建的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即「臺灣地區」。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文書中還存有所謂「法定領土」,例如《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並未明文定義其範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是臺灣地區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新!!: 黑瞎子岛和中華民國疆域 · 查看更多 »

中苏交恶

中苏交恶或称中苏分裂(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раскол)是指冷战期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的外交、军事关系上的疏远甚至對峙衝突。其分歧同时覆盖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層面。有鑑於兩者的軍事地理及歷史關係複雜,双方的矛盾本身就基本不可避免,开始于1950年代末,在1969年达到顶峰,其后续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中後蘇聯改革始有轉變,到1989年六四事件前关系才正常化,期间三十年的冷战時期幾乎都是分裂狀態,中蘇與其所屬社会主义陣營國家關係的改變也對世界政經局勢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新!!: 黑瞎子岛和中苏交恶 · 查看更多 »

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

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是中国东北四省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为加强交流合作、共谋发展而成立的平台,也是中国政府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载体。该会议主要研究协调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使得振兴东北战略的诸多政策得以具体落实。.

新!!: 黑瞎子岛和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 · 查看更多 »

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z,Reka Ussur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满语“乌苏里江”意为“水里的江”、“东方日出之江”,乌苏里江发源在中国吉林东海滨、现在属于俄罗斯的锡霍特山脉(内兴安岭)主峰北坡的石人沟地方,西北流向,与三道沟汇流后,改为东北流向,曲曲弯弯穿过山和草原,至抚远三角洲下端与黑龙江汇流,全长905公里,流域面积共有187,000余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两个,一是西边的穆棱河,二是东边的松阿察河,流向都是自南向北。松阿察河上游有著名的兴凯湖。乌苏里江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附近伯力与黑龙江汇合。 乌苏里江鱼产丰富,而且因江面宽阔,水流平稳,便于航运,是中国仅有的几条未被污染的江河之一,也是消夏避暑、江畔垂钓、旅游观光的胜地。 早在五千年前,这里便是中国古民族肃慎人居住的地方,到了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四世纪,肃慎改称挹娄。三世纪八十年代北魏拓跋圭,挹娄又改称勿吉。六世纪至九世纪的唐朝及五代时期,勿吉又改称靺鞨,乌苏里江流域,分别为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所管领,一度是唐朝地方政府权渤海国的属地。宋、辽、金时,勿吉又形成女真族。元朝在乌苏里江沿岸建立水达达路和阿速骨儿千户所。明朝在今虎头对岸建有亦麻河卫,在今虎林县城一带建有失里绵卫,在今饶河县马架子林场以北建失儿兀赤卫;大楞以东建穆噜河卫,在今抚远县境江东岸建有阿万卫、伏里其卫和喜申卫等。清朝初,乌苏里江一带地方,初归宁古塔副都统领属。雍正以后,改归三姓副都统管领。直至光绪末年宣统年间,这一带才分别建立了府、州、县、厅等行政机构。 1858年《璦琿條約》割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歸俄國遠東聯邦管區所屬;1860年再於《中俄北京條約》確認。1969年中苏为争夺乌苏里江上珍宝岛主权爆发流血冲突。.

新!!: 黑瞎子岛和乌苏里江 · 查看更多 »

建黑高速公路

建三江—黑瞎子岛高速公路,简称建黑高速,是绥芬河—满洲里高速公路的联络线,道路编号为“G1015”。公路起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终点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该高速公路于2016年8月22日通车。.

新!!: 黑瞎子岛和建黑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伯力会议议定书

伯力会议议定书,是中国军阀张学良和苏联政府于1929年12月22日签订于苏联伯力的一款议定书。该议定书的签订标志着中东路事件告一段落,但议定书本身从未能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正式承认。.

新!!: 黑瞎子岛和伯力会议议定书 · 查看更多 »

佳木斯市

佳木斯市(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是中国最东边的地级行政区。名字来源于满语,佳木斯为驿丞。一说意为“巫师(萨满)祈祷之处”。地处中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伯力、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称为“东方第一城”。全市总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7.55万。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中心。2006年佳木斯市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年度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称号。.

新!!: 黑瞎子岛和佳木斯市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黑瞎子岛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分治島嶼列表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島嶼都由一個國家統治,它們若非成為島國,就是成為大陸沿海國的部分領土。本列表列出了較為少見的多國分治島嶼(跨國島嶼)。這些島嶼通常較大,且當中亦有因為多國分治而陷於國際糾紛者。.

新!!: 黑瞎子岛和分治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Khabarovsky kray《世界地图册·地形版》,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 978-7-5031-7309-7/K.4224; pp.73)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边疆区,为俄罗斯第四大行政区。在2015年有人口1,338,305人,地广人稀。其行政中心为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建立于1938年10月20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执行的法令,由远东边疆区拆分出来。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地区主要是黑龙江下游流域,隔鞑靼海峡与库页岛相望,北部濒临并沿鄂霍次克海延伸,与萨哈共和国(西)和马加丹州接壤。苏霍伊战斗机系列最重要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位於此,另外也是中俄貿易熱點地區。.

新!!: 黑瞎子岛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查看更多 »

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事件中方称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因黑龙江流域的珍宝岛的归属问题于1969年3月間在岛上发生的武装冲突。事件以中方胜利而告终,中方在事件后实际控制了珍宝岛。 事件致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珍寶島一役后,苏聯高層曾多次商討要對中國進行報复,并明確发出先发制人和核打擊的威脅,中方作出相应舆论回击。蘇聯更是從周邊圍堵和威脅當時的中國。这使得珍寶島事件成为继古巴導彈危機后冷戰期間又一次爆发全面核戰爭的重大危機。.

新!!: 黑瞎子岛和珍宝岛事件 · 查看更多 »

纪凤台

纪凤台(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Тифонтай,)生於大清山東省黃縣,早年经历不详,俄罗斯华商。在日俄战争期间曾为俄军服务。.

新!!: 黑瞎子岛和纪凤台 · 查看更多 »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或熊瞎子岛,满语称摩林乌珠岛(a;意为“马头”),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Остров Большой Уссурийский),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一个岛系,由包括银龙岛、黑瞎子岛在内的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 清朝末年,俄罗斯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條約将原属于中国的外东北据为己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成为两国国界。1929年中东路事件时,苏联军队进占黑瞎子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声索黑瞎子岛主权。至2004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国界,将黑瞎子岛一分为二,其中西部回归中国。.

新!!: 黑瞎子岛和黑瞎子岛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

黑龙江(a;“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水”;Амар мөрөн,“哈拉穆连”),俄罗斯称之为阿穆爾河(Reka Amur,;此詞來自通古斯語族,意為「大河」或「大水」),是亚洲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遠東聯邦管區南界,之後以東北向穿越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最終流入韃靼海峽。其主流长2824千米,若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约4444公里,若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則總長度5498公里。 黑龙江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從清朝立國至19世纪中期以前,黑龙江完全為中國內河,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後來蒙古國獨立,遂流經三個國家。2004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新!!: 黑瞎子岛和黑龙江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满语:Sahaliyan ula),简称黑,位于内满洲北部,是全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 省会驻地为哈尔滨。中俄界河黑龙江为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之名由江名而来。省界北、东与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接壤,南接中国吉林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共约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松岭),排名全国第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约3831万人,其中汉族占95%以上,另有回、满、蒙、朝等53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与农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能源、食品、医药工业为主;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新!!: 黑瞎子岛和黑龙江省 · 查看更多 »

阿巴该图洲渚

阿巴该图洲渚(Abagaitu Islet,“阿巴该图”的蒙古语意思为“有妇人之山”;俄语:Большой остров,博利绍伊岛,意思为“大岛”)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几十公里的中俄边境上,中俄两国界河额尔古纳河的东南侧,是中俄间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58平方公里,可是当额尔古纳河涨潮时,面积就会大大缩小。 此岛原是中國領土,1911年满洲里界约划界后,在岛南侧出现小水沟,逐渐成岛。阿巴该图洲渚于1929年被苏联实际占领,但是中国历届政府一直主张拥有其主权,是中国和苏联(包括俄罗斯)旷日持久的边界争端的一部分。1950年以后,由于海拉尔河改道,小水沟的水越来越大,成了主流,岛北河道的上口于1960年淤死。中俄双方边防部队均有在该岛巡逻。 2008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重新划界后,阿巴该图洲渚总面积为57.56平方公里,划归中方34.54平方公里,划归俄方23.02平方公里。.

新!!: 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 · 查看更多 »

邊境

邊境或邊境地區在政治學和地理學上指鄰近邊界、國界的區域範圍,一般來說有著特殊的重要性。 在戰爭時期,邊境地區可能會成為緊張地區,甚至成為戰線的一部份。一般情況下,邊境地區亦多數設有出入限制,甚至被列為禁區,如香港邊境禁區。亦有部份戒備較低的邊境,如美加邊境就處在長期不駐防的開放狀態,甚至容許一定程度的跨越美國、加拿大兩國邊界。 有些時候,邊境亦作為國與國之間的緩衝區,以減少發生衝突,如依三八線兩邊平行而設的朝鮮半島非軍事區。.

新!!: 黑瞎子岛和邊境 · 查看更多 »

银龙岛

银龙岛(Остров Тарабаров,塔拉巴罗夫岛)与黑瞎子岛、明月岛共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了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熊瞎子岛)。是抚远三角洲第二大岛。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前苏联(今俄罗斯)侵入该岛并一直对该岛实施管辖; 2004年10月17日后,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在原来签署的《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中俄西段国界协定》的基础上,确定银龙岛全部归属中国。 Category:黑龍江島嶼 Category:中國岛屿.

新!!: 黑瞎子岛和银龙岛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黑瞎子岛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UTC+08:00

UTC+08:00是比協調世界時快8小時的時區,理論上的位置是位於東經112.5度至127.5度之間,是東盟標準時間的其中一個候選時區,居住在本時區的人數約有17億人,比例是世界人口的24%,是人口最多的時區。.

新!!: 黑瞎子岛和UTC+08:00 · 查看更多 »

抚远市

抚远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平原区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紧邻抚远水道的乌苏镇哨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哨所对岸即为1929年中东路事件东北军战败之后被苏联占领的黑瞎子岛。198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边境,在乌苏镇哨亲笔题词:“英雄的东方第一哨”。2000年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推动下,开始了针对黑瞎子岛问题的第四次边界谈判。2008年10月14日,黑瞎子岛勘界全部完成,黑瞎子岛335平方公里的地图上,中方划得171平方公里,俄方划得164平方公里,至此,中俄领土争议全部得以解决。.

新!!: 黑瞎子岛和抚远市 · 查看更多 »

沙俄和苏联割占中国领土列表

沙俄和苏联割占中国领土是指沙俄(俄罗斯沙皇国和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通过一系列条约、军事或者外交手段割占大清帝国及中华民国的领土。 俄罗斯帝国与大清帝国两国本不接壤,17世纪,沙俄东越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后,两国成为邻国。自彼得一世开始,沙俄将扩张范围指向蒙古地区、黑龙江流域和中国西北地区。大清帝国通过签订《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暂时遏制了沙俄的扩张势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逐渐走向衰落,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外东北和外西北约154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华民国时期,在苏联的支持下,外蒙古独立,唐努乌梁海则被苏联兼并。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和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签订边界条约,暂时解决了边界问题;而中华民国因為在現實上無法統治中國大陸,為尊重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擱置了部份領土爭議。.

新!!: 黑瞎子岛和沙俄和苏联割占中国领土列表 · 查看更多 »

清朝行政区划

清朝版圖遼闊,民族眾多,在行政區劃上「因時順地、變通斟酌」。大體上,清朝在漢地實行行省制,在東北地區和新疆實行軍府制,在蒙古實行盟旗制,在西藏遵循元朝以來的行政區劃設置。 清末,在列強蠶食鯨吞的形勢下,邊疆各地依靠舊有的行政體制已無法維持有效的統治。光绪年間,新疆、台灣與奉天、吉林、黑龍江相繼建省,實行與漢地相同的行政體制。蒙古、西藏、海南也有建省之議,但在清朝滅亡之前未能實行。.

新!!: 黑瞎子岛和清朝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10月12日

10月1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5天(闰年第28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0天。.

新!!: 黑瞎子岛和10月12日 · 查看更多 »

2008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黑瞎子岛和2008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黑瞎子岛和2008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1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黑瞎子岛和2011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16年5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黑瞎子岛和2016年5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博利绍伊乌苏里斯基岛大烏蘇里島抚远三角洲撫遠三角洲熊瞎子岛黑瞎子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