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黎察

指数 黎察

黎察(,),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出生在清化的寿春县。黎利发动蓝山起义的时候前往投奔,成为麾下重要将领。1425年,丁礼率军攻打演州时,黎利派黎察、刘仁澍一起带兵去接应他。1426年,参加支棱昌江之战,与黎受一起攻破了昌江城。1427年,与刘仁澍、黎冷、丁列、黎受等人率兵一万、战象五头埋伏于支棱关,大破明军;并与陈榴等人乘胜追击,斩首一万余级。 后黎朝建立之后,黎察被封为大司徒,列为开国功臣之一,与阮廌、郑可、陳元扞、--、丁列、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1429年,黎利封长子开郡公黎思齐为国王,次子梁郡公黎元龙(即后来的黎太宗)为皇太子,令黎察、黎银、黎仁澍(刘仁澍)、黎理(阮理)和黎国兴(裴国兴)五人辅佐黎元龙。1433年黎利驾崩,临终前,将黎思齐降为郡王,指定黎元龙为皇太子。黎太宗继位后,黎察专断朝政。 黎察是将领出身,学识浅薄,且多行不法、骄横跋扈、排斥异己。1437年,年齿已长的黎太宗亲政,以此罪名将其罢官赐死。.

12 关系: 劉仁澍丁列丁禮後黎朝黎太宗黎銀黎思齊范文巧蓝山起义鄭可陳元扞支棱昌江之戰

劉仁澍

劉仁澍(,),即黎仁澍,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劉仁澍是太原府大慈县人。1416年,清化豪族黎利舉行,劉仁澍與黎慎、黎文安、黎文零、鄭可、張雷、黎柳、裴國興、黎寧、黎獫、武威、阮廌、丁列、黎來、黎涪、阮理、張斕等十八人一起,與黎利一同祭拜東王公,發動藍山起義以反抗明朝的統治。此后,先后追随黎利到至灵山和乂安。1425年,丁礼奉黎利之命攻打演州,劉仁澍与黎察一起率兵接应。1427年,明朝派柳升讨伐黎利,劉仁澍与黎察、黎冷、丁列、黎受奉命带兵一万战象五只设伏于支棱关(在今谅山省),大败明军,将柳升击毙。 后黎朝建立之后,劉仁澍被认定为功臣,赐国姓黎。1429年,黎利封长子开郡公黎思齐为国王,次子梁郡公黎元龙(即后来的黎太宗)为皇太子,令黎仁澍(刘仁澍)与黎察、黎银、黎理(阮理)和黎国兴(裴国兴)五人一起辅佐黎元龙。1431年,被封为司寇。 1433年黎元龙继位,是为黎太宗,因年幼,由黎察执掌朝政。劉仁澍与黎察不和,被黎察诛杀。1484年黎圣宗为他平反,追赠太傅、永国公的爵位。.

新!!: 黎察和劉仁澍 · 查看更多 »

丁列

丁列(,),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丁列是清化寿春县人。1416年,清化豪族黎利舉行,丁列與黎慎、黎文安、黎文零、鄭可、張雷、黎柳、裴國興、黎寧、黎獫、武威、阮廌、黎來、劉仁澍、黎涪、阮理、張斕等十八人一起,與黎利一同祭拜東王公,發動藍山起義以反抗明朝的統治。后来追随黎利到了至灵山。1424年,黎利听从阮隻的建议夺取了茶隆州,并准备计划下一步攻取乂安。明将陈智等人水陆并进攻打茶隆。黎利率兵到兰江上游设伏,又派丁列带一千人从间道占据杜家(在河静省兴山县境内),两路伏兵夹击,大败明军。 在1427年支棱之役中,丁列与刘仁澍、黎冷、黎察、黎受等人率兵一万、战象五头埋伏于支棱关,大破明军。 后黎朝建立之后,丁列获封永禄大夫、金吾卫大将军,被列为开国的一等功臣,赏爵上智字,与阮廌、郑可、陈元扞、范文巧、黎察、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1429年,封廷上侯。.

新!!: 黎察和丁列 · 查看更多 »

丁禮

丁礼(,),越南属明时期人物。他曾参加黎利领导的蓝山起义,为黎利起兵初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丁礼是清化寿春县人,黎利发动蓝山起义不久就去投奔,被封为司空。1425年,他奉命攻打演州。恰遇明将张雄带领粮船300艘自东关城(今河内市)开来,丁礼设伏将其击败,夺得大量粮船,并追击其至西都。在黎察与刘仁澍的接应下围攻西都城。 1429年,黎利见明军精兵都在乂安,便派兵四处攻略,丁礼、阮炽奉命直取东关城,迫使明军回援。李篆攻明军王通部,战象陷入陷阱,为明军伏兵击败,逃往高部(在美良县、彰德县一带),派人至清潭(今青池县)向丁礼、阮炽求援。王通计划包抄李篆部,却被丁礼设下伏兵,两面夹击而大败,斩杀尚书陈洽和内官李亮,是为崒洞之战。 王通逃回东关城,表面与蓝山军和谈,暗地里却派人回中国求援。1427年,王通出击蓝山军的将领黎阮于西扶烈(在今青池县),阮炽与丁礼率兵五百人前去救援。因兵少,在途中遭到王通夹击,丁礼被俘,后被斩首。.

新!!: 黎察和丁禮 · 查看更多 »

後黎朝

後黎朝(),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国号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莫朝南北對峙;到了後期,阮主和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以示區別。.

新!!: 黎察和後黎朝 · 查看更多 »

黎太宗

黎太宗(,),名黎元龍(),又名黎麟,是越南後黎朝第二代君主,1433年至1442年在位。他是黎太祖黎利的次子。.

新!!: 黎察和黎太宗 · 查看更多 »

黎銀

黎银(,),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 黎银是清化寿春人,与另一位将军黎察是同乡。蓝山起义后,黎银前去投奔黎利。1425年,黎利派陳元扞和尹弩攻打新平、顺化二州,黎银率领战船七十余艘,泛海直抵其地,帮助他们攻下此二州。 后黎朝建立之后,黎银被封为大司马,位列开国功臣,与阮廌、郑可、陳元扞、--、丁列、黎察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1429年,黎利封长子开郡公黎思齐为国王,次子梁郡公黎元龙(即后来的黎太宗)为皇太子,令黎察、黎银、黎仁澍(刘仁澍)、黎理(阮理)和黎国兴(裴国兴)五人辅佐黎元龙。1433年黎利驾崩后,黎元龙继位,是为黎太宗。黎思齐失势,被降为郡王。黎银被封为大司寇。黎察将政敌黎仁澍诛杀,得专朝政。黎银与黎察相友善,因而保全。1437年黎太宗亲政,以骄横不法、排斥异己为由将黎察罢官赐死。随后,又称黎银、黎察与黎思齐勾结谋反,将黎银与黎思齐都逮捕杀死。.

新!!: 黎察和黎銀 · 查看更多 »

黎思齊

黎思齐(;),越南後黎朝皇太子。 黎思齐是黎太祖黎利的长子。其生母为郑氏侣(Trịnh Thị Lữ)。他出生在清化省梁江蓝山乡。在父亲黎利举兵反明的时候,黎思齐也带兵参战过。1427年,黎利拥立陈暠为安南国王,黎思齐任命为侍中。六月,由侍中升为司徒大司马。十一月,黎利与明军将领王通讲和,派遣黎思齐前往明军驻扎的东关城作人质。1428年,黎利彻底驱逐了明军,废黜并杀死了陈暠,自称皇帝,建立后黎朝。黎思齐被任命为右相国,封开郡公。 1429年,黎利封黎思齐为国王,摄行国事。然而,黎利却册立庶子梁郡公黎元龙(即后来的黎太宗)为皇太子。人们称黎思齐为国王殿下,黎元龙为太子殿下。黎思齐发布的命令称为国王旨挥,而黎利发布的命令称为勅。朝廷分为黎思齐、黎元龙两派,互相攻击。 1432年,黎思齐率军征讨忙礼州,俘其酋长而归。 1433年,黎利病逝前,黎思齐在政治上失势,被降为郡王,黎元龙被定为皇位继承人。不久黎元龙登上皇位,是为黎太宗。黎太宗年幼,由大司徒黎察辅政。此年黎太宗下诏,禁止诸大臣前去黎思齐府邸拜见,违反者加以重罪。同时黎太宗下令,若朝廷没有召见,黎思齐不准入朝。 1437年,黎太宗已经成年,以黎察专权为由将黎察罢官赐死。1438年,黎太宗和郑可声称黎思齐图谋和大臣黎察、黎银谋反,将他杀死,谥郡哀王,不久再废黎思齐为庶人。.

新!!: 黎察和黎思齊 · 查看更多 »

范文巧

范文巧(,),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范文巧早期事迹不详。1426年,明军尽出攻打乂安。黎利见东关城(今河内市)空虚,派李篆、范文巧、郑可、杜秘等人攻打国威、广威、嘉兴、归化、沱江、三带(白鹤)、宣光等地。李篆攻取国威和三带之后,兵锋直指东关城。明将陈智被李篆击败于宁桥,败走宁江之西岸。云南兵一万多人前来救援,范文巧领兵千余人前去阻击。李篆击败陈智后,率兵来到宁江同范文巧会合,击败云南兵于车辘桥,迫其退往三江城。 1427年,因明军在崒洞祝洞之战中大败,明廷派遣柳昇、沐晟分兵两路攻打黎利。范文巧与郑可奉命带兵至梨花关(在今宣光省),与沐晟的云南兵对抗,坚守关隘不出战。柳昇在支棱昌江之战中兵败被杀后,黎利派人将柳昇的印信送到沐晟军中。沐晟得知后率兵撤退,遭到蓝山起义军的追击,斩首万余级、俘人马各千余。 后黎朝建立之后,范文巧被封为太保,认定为功臣,与阮廌、郑可、黎察、陈元扞、丁列、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然而,黎利对功臣非常猜忌。1430年,将范文巧借故处死。 1451年,黎仁宗恢复他的名誉。1484年,黎圣宗追封他为太保、胜郡公。 Category:黎初朝將領 Category:被處決的越南人 M.

新!!: 黎察和范文巧 · 查看更多 »

蓝山起义

蓝山起义(),也称蓝山蜂起(),是公元1418年至1427年发生在越南的一次反抗中国明朝统治的民族起义。 公元1400年越南陈朝的陈少帝被权臣胡季犛逼迫禅让,胡季犛继位,建立胡朝。中国明朝趁越南政权更迭之际,于1407年出兵侵略打败了胡朝,侵佔越南(当时国土相当于现今中、北部),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明朝采取了暴力征服、压迫剥削与屠殺、分化、同化等手段治理越南,引起了越南人民的不满,各地相继爆发暴动起义。1418年2月7日,来自越南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在蓝山发动起義,自称“平定王”。明军获悉黎利起義,便派马骐领兵征讨。黎利引诱明军到洛水(清化锦水),用伏兵将之击退,这是黎利最初尝到的胜果。从1419年至1424年,黎利以至灵山、蓝山乡等地为为主要据点,多次领兵与明军交战,各有胜负。1424年,黎利听从少尉阮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方略,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包围西都,进占顺化、新平等地,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员赴越增援。1426年,黎利军进迫河内,在崒洞之役(Trận Chúc Động)大败明军。1427年明廷派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黎利又在支棱之役中大败明军,击杀柳升。随后黎利派出使节入明,要求册封其所立的傀儡君主陳暠为王。明朝最终决定退兵。明封陈暠为“安南国王”,征夷将军王通先前就已领兵逃離越南,蓝山起義勝利结束。.

新!!: 黎察和蓝山起义 · 查看更多 »

鄭可

鄭可(,)即黎可()。越南後黎朝初期大臣。黎太祖的重要謀士之一。 鄭可出生在陳朝的清化省永祿縣江東村。與其他一些後黎朝初期的謀士和將軍一樣,鄭可是黎利的同鄉。鄭可在黎利舉兵抗擊明朝期間起過重要的作用,後黎朝建立以後,因戰功成為後黎朝的重臣。鄭可被賜予了後黎朝國姓「黎」,封縣侯,黎利給予了他穿紅緋的特權。同時被賜予穿紅緋特權的功臣有阮廌、陳元扞、黎察、-范-文巧、丁列、黎銀等人。 1433年黎利逝世後,黎察奉命輔佐年幼的嗣君黎太宗。黎察執政後不斷剷除政敵,不少昔日的功臣被殺(如--文巧),其他一些功臣則外放到地方擔任官員。鄭可也被驅逐,貶為地方官。 1438年,黎太宗成年,但他卻發現黎察絲毫沒有交還大權的意圖。於是黎太宗與鄭可結為同盟,召鄭可入京,任命鄭可統領禁軍。在鄭可的幫助下,黎太宗宣佈黎察謀反,將黎察逮捕並賜死。不久以後,黎銀也遭免職,鄭可獨攬大權。 鄭可官拜太監參知政事兼少尉,成為政事院的首腦。在接下來的四年裡,鄭可陰謀剷除異己,以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然而鄭可卻失敗了,在1442年黎太宗逝世後,鄭可從權力頂峰跌落了下來。 黎太宗死後,年幼的黎仁宗繼位。皇太后阮氏英把持朝政。雖然阮氏英很年輕,但卻野心勃勃。阮氏英試圖通過聯合阮熾、丁列等人剷除權臣鄭可。 在此期間越南政治並不活躍,但曾先後向明朝派遣了六個外交使團,其中一些使團提到了占城曾多次騷擾邊境。1446年,鄭可遣軍襲擊了占城。這次戰爭越南獲得了勝利,次年攻佔了占城首都,俘虜了占城國王摩訶賁該。 隨著時光的流逝,阮氏英太后同鄭可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太后在一些太學生的支持下,試圖像明朝一樣讓太學生執掌政權。但執政的鄭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阻撓太后的改革。最終太后在1451年處死了鄭可,同時被殺的還有鄭可的長子。 後世的權臣鄭檢自稱是鄭可的後裔。 Category:黎初朝官員 Category:被處決的越南人 Category:鄭姓 Category:越南賜姓名者.

新!!: 黎察和鄭可 · 查看更多 »

陳元扞

陳元扞(,),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陳元扞是山西广威人(今越南河内市巴位县),是陈元旦的孙子,为陳朝宗室陳光啓的后代。黎利举行蓝山起义后,他在清化投奔了黎利,获封为司徒。1425年,陳元扞与上将尹弩(后赐姓黎弩)一起,带兵千余人攻打新平州和顺化州,在布政用伏兵击败了明将任能。随后,在黎银率领的水军的支援下,陳元扞率水陆两军攻下二城,募得数万名士兵并北伐。 在崒洞祝洞之战获胜之后,黎利率兵攻打东关城,陳元扞率水军战船数百艘屯兵于步头作为后援。在1427年的支棱关之战中,乘明军与蓝山起义军交战之机,陳元扞率军攻占明军重要据点昌江城(在今谅江),并切断了明军粮道,使蓝山军得以大胜。 后黎朝建立之后,陳元扞被封为左相国,与阮廌、郑可、黎察、--、丁列、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然而,黎利对功臣非常猜忌。陳元扞私下将黎利比作越王勾践,被黎利得知,大怒,在1429年将他处死。 Category:越南陳朝宗室 Category:黎初朝將領 Category:被處決的越南人 Category:陳姓.

新!!: 黎察和陳元扞 · 查看更多 »

支棱昌江之戰

支棱昌江之戰()是越南反抗明朝统治的蓝山起义中的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宣德二年(1427年)。.

新!!: 黎察和支棱昌江之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