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黄爵滋

指数 黄爵滋

爵滋(),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目录

  1. 10 关系: 宜黄县张维屏張際亮徐宝善经训书院臧纡青陶澍林则徐桂良清史稿

宜黄县

宜黄县是中国江西省抚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944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21.1万。.

查看 黄爵滋和宜黄县

张维屏

张维屏(),字子树,號南山,又號松心子,广东番禺人,清朝政治人物、诗人,進士出身。 道光二年(1822年)中壬午恩科進士。道光十年(1830年)同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等在北京结宣南诗社。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写下很多反映鸦片战争的诗歌。《三元里》為他的代表作。道光十六年(1836年)於江西南康府知府任內,被清廷派任台灣擔任台灣府知府,不過他以母年高望闕拜辭。著有《张南山全集》。.

查看 黄爵滋和张维屏

張際亮

张际亮(1799年-1843年),字亨甫,号松寥山人,福建建宁人。 清嘉庆四年(1799年)出生,父母早逝,“三族无仕宦者,亦无富人。”,由继母养成。十六岁中秀才,两度就讀於福州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很器重他,称其诗“足以雄视天下”,性好游历交往,“交遍天下士,相与夹辅。” 道光三年(1823年),台湾噶玛兰通判姚莹至福州,际亮獻诗,姚莹赞道:“何李(白)之流也!”道光四年(1824年),督学沈维峤拔贡試第一,次年赴京朝考不中,与徐宝善、郑开禧、黄爵滋、汤鹏、潘德舆等友善,凡“言诗者,无不知亨甫矣。”盐运使曾燠闻際亮之名,請他喝酒,“同座皆名士也”,张际亮竟笑他“不知自爱”,“有负天下望”。曾燠大怒,“毁之于诸贵人,亨甫以是负狂名”。道光十三年(1833年)上书两广总督卢坤,“明示夷酋,以内地旧制不准彼国之船逗留经年,……严则勒兵驱逐,宽则申令责散。”道光十五年(1835年)参加福州乡试,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替黄爵滋起草《请严塞漏卮培国本》疏稿。道光二十年五月鸦片战争爆发后,张际亮坚持抵抗,怒斥侵略者“五月妖氛暗虎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至浙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得悉姚莹“为英夷愬江南奏劾,”代姚瑩作《獄中辨冤疏》,旧病复发,十月初九日去世。林则徐《哭张亨甫》诗有“修文定写生平志,犹诉苍苍塞漏卮”之句。.

查看 黄爵滋和張際亮

徐宝善

徐宝善(),字廉峰,歙县人。清朝翰林、詩人。 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进士,榜名三寶。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道光十四年擔任浙江乡试副主考,道光十八年擔任会试同考官。黄爵滋说:“使如廉峰诸君提倡于上,亨甫(张际亮)、四农(潘德舆)诸子相与奋发而周旋之,则斯道复兴之机也。”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有《壸园诗钞》。.

查看 黄爵滋和徐宝善

经训书院

经训书院,清代江西古书院,旧址先后曾在南昌市城区内的系马桩和干家巷。清朝道光年间,江西按察使刘体重希望在南昌创建一所以明经学为宗旨的新式书院,命名为“经训”,并且倡导省内各府县给予资助,然而书院尚未成,刘被调任湖北布政使。但是他的理念得到了继任者温予巽的支持,又在温的积极推动下,书院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成。 经过几年的发展,书院就发展的颇具规模,从学的士子甚众。当时院内有讲堂,建有先儒祠,用来供奉历代名儒;有一山长厅屋两进,诸生宿舍有四十间。 经训书院首聘黄爵滋为山长,以经学为教学内容,德安李退生、新建万良等皆曾主书院讲席。 光绪十八年(1892年),江西学政龙湛霖聘请主张维新的学者、经学家皮锡瑞为山长,以教授经史辞章为主,不再教授老式八股,倡导实事求是、独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时间经训书院声名远播,汇聚了一大批高才隽秀。然而,皮锡瑞与经训书院所倡导的治学理念,与旧派的豫章书院及南昌城内的官绅们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豫章、经训两书院,也开始了从学术思想到政治态度上的争论与对抗。最终,书院的山长皮锡瑞遭到了政府的惩处。 清朝末年,经训书院改为实业学堂,原址在现南昌八中内。.

查看 黄爵滋和经训书院

臧纡青

臧纡青,中国江苏新沂窑湾人,鸦片战争前后名噪一时。1836年春,进京参加会试,参加了黄爵滋等人发起的陶然亭集会,力主禁烟。鸦片战争后,他随同奕经到浙江参加抗英斗争,并在一些战役中有效打击了英军。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席卷江淮,臧纡青团练乡勇,自成一队,随同周天嚼镇压捻军,官擢通判。咸丰四年(1854年)年底,又配合曾国藩湘军,围攻桐城太平军,阵亡。 Z臧 Z臧.

查看 黄爵滋和臧纡青

陶澍

陶澍(),字子霖,號雲汀,自稱桃花漁者,印心石屋主人,晚歲自稱髯樵。湖南安化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身後追封太子太保,谥文毅。.

查看 黄爵滋和陶澍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查看 黄爵滋和林则徐

桂良

桂良(v,),姓瓜爾佳氏,字燕山,滿洲正紅旗人,清朝重臣。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文华殿大学士、軍機大臣。.

查看 黄爵滋和桂良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查看 黄爵滋和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