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黃泥涌峽

指数 黃泥涌峽

黃泥涌峽(Wong Nai Chung Gap)是一個香港的山坳,位於香港島中部,聶高信山和渣甸山之間,海拔250米,是5條道路的匯合處,位置相當險要,在香港仔隧道未通車前是香港島南北岸之間的要道。.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58 关系: 城巴41A線城巴6系路線城巴6號線城巴76線南風道司徒拔大潭郊野公園大潭水塘大潭水塘道寶靈頓運河寶雲道中峽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布力徑平滑葉八角北角戰俘營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羅遜遮打花園聶高信山聖保羅書院華里士馬坑邨公共運輸交匯處馬己仙峽道馮秉芬香港1號幹線香港山坳香港島香港島專線小巴5號線香港島專線小巴6號線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仔郊野公園香港保衛戰香港地方列表香港私人屋苑列表香港築跡香港郊遊路徑香港法定古蹟列表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日佔時期跑馬地跑馬地(上),大坑道巴士總站黃泥涌黃泥涌峽天橋黃泥涌峽道黃泥涌村黃泥涌水塘公園藍塘道金督馳馬徑陽明山莊...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城巴41A線

城巴41A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華富(中)及北角碼頭。 本線與新巴42線同為往返華富邨及北角碼頭,但本線途經南風道、黃泥涌峽、司徒拔道及炮台山道往返,而後者取道香港仔隧道及銅鑼灣往返南區,因此兩者之服務對象並無太大關連。.

查看 黃泥涌峽和城巴41A線

城巴6系路線

城巴6系路線是香港島來往赤柱及中環的巴士路線系列,6系路線包括:.

查看 黃泥涌峽和城巴6系路線

城巴6號線

城巴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赤柱監獄和中環(交易廣場)的巴士路線,是赤柱居民來往灣仔和中環的路線,亦是港島區老牌巴士路線之一。.

查看 黃泥涌峽和城巴6號線

城巴76線

城巴76線是香港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石排灣和銅鑼灣(邊寧頓街),是南區其中一條不經香港仔隧道來往灣仔區的巴士路線。.

查看 黃泥涌峽和城巴76線

南風道

南風道(英文:Nam Fung Road)為香港港島南區黃竹坑的一條行車道路,西起黃竹坑道及香港仔隧道入口交界往香港仔等地,東接深水灣道及壽山村道交界往黃泥涌峽、壽山村及深水灣等地。 由於南風道沿途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所以成為不少醫院、學校和安老院的所在地。.

查看 黃泥涌峽和南風道

司徒拔

司徒拔爵士,GCMG,FZS,JP(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舊譯史塔士,英國殖民地部官員,曾長年在白廳供職,後來罕有地獲外調到錫蘭的殖民地政府工作,並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升任總督之職。司徒拔曾先後出任香港、牙買加、塞浦路斯與錫蘭的總督,任內以作風率直強硬和不易妥協著稱。在任香港總督期間,司徒拔就因為拒絕對海員大罷工與省港大罷工作出讓步,結果釀成了軒然大波。他後來在任錫蘭總督時,復遇上了布雷斯格德爾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引退。.

查看 黃泥涌峽和司徒拔

大潭郊野公園

大潭郊野公園(Tai Tam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7年10月28日)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東部大潭的郊野公園,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D17)。佔地1,315公頃,即是香港島面積的約五分之一。.

查看 黃泥涌峽和大潭郊野公園

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Tai Tam Reservoir)是香港南區一組水塘,位於港島東南部的大潭郊野公園之內,毗連畢拿山、渣甸山、紫羅蘭山及柏架山。大潭水塘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在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落成,為港島食水的主要來源,統稱為大潭水塘群。 2009年,大潭水塘聯同薄扶林水塘、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城門水塘及香港仔水塘等5個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務設施,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水塘內21項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群,連成大潭水務文物徑 ,水務署,2009年9月初版。.

查看 黃泥涌峽和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道

大潭水塘道(Tai Tam Reservoir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大部份路段沿山坡上落,部份則建於水壩上。大潭水塘道始至香港島黃泥涌峽,黃泥涌水塘公園之西北、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與布力徑之間的交通交匯處,該處也是港島徑第四段的終點,同時也是港島徑第五段之起點。大潭水塘道之中段與大潭道之中段,交加於大潭篤水塘以南、大潭童軍中心以西。大潭水塘道終於大潭童軍中心以東、大潭港以西、紅山半島以北。 此路陽明山莊以西一段是灣仔區和南區區界的一部分,以東一段則是東區和南區區界的一部分,近港島徑和衞奕信徑的交滙點是灣仔區、東區和南區的分界點。.

查看 黃泥涌峽和大潭水塘道

寶靈頓運河

寶靈頓運河(又稱寶靈渠、鵝頸澗)是香港1850年代末在香港總督寶寧任內建成的一條運河,流經今天跑馬地及銅鑼灣一帶,以第四任香港總督寶寧命名。.

查看 黃泥涌峽和寶靈頓運河

寶雲道

寶雲道(英文:Bowen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連接香港島半山區至黃泥涌峽一帶。道路西接中環馬己仙峽道,穿過灣仔峽的灣仔峽道,東接司徒拔道、黃泥涌峽道及大坑道交界。道路以第九任香港總督寶雲命名。香港日治時期,道路曾被改名為霧島通。.

查看 黃泥涌峽和寶雲道

中峽

中峽(英文:Middle Gap)是香港的山坳之一,位於香港島中部金馬倫山和聶高信山之間,西面為灣仔峽,東面則為黃泥涌峽,海拔280米。峽谷之下被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穿過。值得留意的是,中峽道本身無法直達中峽,而是需要經中峽道東面分支末端(設有「中峽觀景台」)的一條泥徑至布力徑交界處,始為中峽之真正所在地。 Category:香港山坳 Category:灣仔區.

查看 黃泥涌峽和中峽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英文:Central (Exchange Square) Bus Terminus)是香港一個坑狀室內巴士總站,位於中環干諾道中與港景街之間,供多條巴士路線使用。另外於總站東面,設有公共小巴總站、專線小巴總站、的士總站和公眾上落客區。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因為直接繼承前中環總站,已被大眾視為中環的中央車站。本站專利車坑數目更達到14條,是現時全港最多車坑的傳統坑狀車站。.

查看 黃泥涌峽和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布力徑

布力徑(英文:Black's Link)是香港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聶高信山以南的山腰,連接灣仔峽與黃泥涌峽,部份路段為豪宅區,部份路段則為港島徑第四段的一部份,以19世紀末駐港英軍總司令及曾任署理香港總督的布力少將命名。 布力徑於灣仔峽與山頂道、灣仔峽道、司徒拔道、中峽道、金馬麟山道、香港仔水塘道及甘道交匯,於黃泥涌峽則與深水灣道、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及大潭水塘道交匯。另外,中峽道南端盡頭有小徑通往布力徑中段。 布力徑因鄰近香港保衛戰的主要戰場黃泥涌峽,所以曾多次發現戰時遺留的炮彈。.

查看 黃泥涌峽和布力徑

平滑葉八角

平滑葉八角(學名:Illicium leiophyllum),又名野八角或花葉八角,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目八角科八角屬植物,香港特有的灌木。僅僅在香港香港島近黃泥涌峽的聶高信山生長。一般高約3或4米,芽鱗卵形,葉3-5片簇生,革質,長圓狀橢圓形。.

查看 黃泥涌峽和平滑葉八角

北角戰俘營

北角戰俘營在香港北角,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用作戰俘營,主要關押加拿大和英國皇家海軍俘虜。北角戰俘營在戰前由香港政府興建作難民營,在1941年12月18日晚上日軍進攻香港島時嚴重受損。隨後即成為戰俘營,該區的非華裔平民、以及在灘頭堡、渣甸山和黃泥涌峽的戰役裏俘獲的西旅先頭部隊。幾個月後,英國皇家海軍俘虜被送往到深水埗戰俘營,只有加拿大人仍留在北角。1942年9月26日加拿大人轉移到深水埗,此時戰俘營被關掉。戰俘營的環境擠迫,衛生惡劣。對俘虜的兩大威脅分別是疾病和糧食短缺,後來證實很多人因此而喪生。 今日的英皇道遊樂場在原址的部分土地上,不過沒有任何紀念碑。.

查看 黃泥涌峽和北角戰俘營

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hek Pai Wan Estat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南區石排灣漁光道石排灣商場地下,對面為漁暉苑安暉閣,為一個室內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四條巴士路線及五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 雖然新巴95線以「石排灣邨」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漁暉苑日暉閣和景暉閣停站。.

查看 黃泥涌峽和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羅遜

羅遜准將,MC(John K. Lawson,)加拿大軍人,1941年在香港保衛戰中戰死,是加拿大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死的最高級官員。 他生於英國東約克郡赫爾河畔京士頓。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參與巴雪戴爾戰役(Battle of Passchendaele)。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時任渥太華軍事訓練學院總監,受命指揮加拿大皇家來福槍營及溫尼伯榴彈兵營等加國軍隊增援香港,並於1941年11月16日抵達香港。同年12月,日軍南下香港,新界、九龍迅速失守。英軍退守香港島,港島東線由華里士准將指揮;西線由他指揮。12月19日,他領導的港島西旅指揮部在黃泥涌峽被日軍包圍,領兵突圍時戰死。 戰後他的遺體遷葬於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查看 黃泥涌峽和羅遜

遮打花園

遮打花園(Chater Garden)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道,在1978年10月20日落成啟用,是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公園,以吉席·保羅·遮打爵士命名。遮打爵士是一位木球運動、賽馬愛好者、金融家、慈善家、瓷器和藝術品收藏家。.

查看 黃泥涌峽和遮打花園

聶高信山

聶高信山(Mount Nicholson,又譯聶歌信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海拔430米。該山峰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南部,與其東面的渣甸山形成黃泥涌峽,並與其西面的金馬倫山形成中峽。 連接金鐘/跑馬地和黃竹坑的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通過該山峰。山的北面、東面和南面分別由黃泥涌峽道、深水灣道和南風道所圍繞。山腰上更建有布力徑(港島徑第四段),連接灣仔峽和黃泥涌峽。金夫人馳馬徑亦途經聶高信山。 除住宅區和小部分地區外,聶高信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香港仔郊野公園。聶高信山南面的部分山坡十分陡峭,約60至70度,主崖斜度更高達80度,故成為攀岩愛好者遊玩的地點。 另外,位於聶高信山南坡的南風道風水林為香港島唯一現存的風水林,在1993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南風道風水林是一個認識原生樹林的好地方。林中樹木生長茂盛,其中以黃桐佔大多數。另外,林中亦有其他本土樹種,包括罕見的槭樹科植物。 還有,位於聶高信山上設有一組供模擬地面電視廣播及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輔助發射站,主要服務地區為灣仔、銅鑼灣及跑馬地一帶。 2010年7月28日南豐與九龍倉各佔一半權益以104億元,樓面地價:每呎32014元投得山頂聶歌信山道103號地皮,面積250,930平方呎,地積比率約1.3倍,可建樓面面積約324,862平方呎,樓高高限少於13層。地皮由A及B兩地盤組成,可建分層住宅及洋房。.

查看 黃泥涌峽和聶高信山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查看 黃泥涌峽和聖保羅書院

華里士

華里士准將(,),英國陸軍和英屬印度陸軍軍官,1941年12月參與香港保衛戰,先後指揮駐港英軍「大陸旅」和「東旅」。 華里士1914年加入英國陸軍,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曾於法國等地作戰,並因傷導致左眼失明。1917年,他轉入英屬印度陸軍,起初於伊拉克作戰,一戰尾聲出任摩蘇爾總政治主任,及後再被調派到波斯西南部工作。一戰結束後,他長期駐守印度南部和緬甸,1939年二戰爆發後在孟買出任內部安全部隊指揮官。 1940年,華里士奉調來香港出任第7拉吉普軍團第5營營長,同時軍階由中校晉升為准將。1941年9月,新任駐港三軍司令莫德庇少將抵港履新,重新部署香港防務,適逢當時加拿大援軍於同年11月抵港,莫德庇遂把駐港英軍分成「大陸旅」和「港島旅」,前者負責佈防九龍和新界地區,後者則負責香港島地區,而華里士則出任「大陸旅」旅長。華里士一直認為香港守備薄弱,而且不滿軍中上下普遍缺乏備戰意識,於是在「大陸旅」組成後立即加強醉酒灣防線的防務,以防深圳河以北的日軍一旦對香港展開侵略。 豈料在1941年12月8日,日軍隨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展開對香港的侵略,香港保衛戰一觸即發。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醉酒灣防線不消數天便告崩潰,而華里士的「大陸旅」更在12月13日全數撤到港島地區,標誌著九龍和新界的全境陷落。此後,莫德庇重新調配駐港英軍,並把守軍改組為「東旅」和「西旅」,前者繼續由華里士擔任旅長,負責守衛港島東面地區。可是,華里士的「東旅」未能阻擋日軍於12月18日登陸港島,進而導致其在翌日進擊「西旅」位於港島中部黃泥涌峽的陣地。 隨著日軍的步步進逼,「東旅」與「西旅」逐步被日軍分隔,「東旅」更被迫退至港島南部的淺水灣和赤柱一帶,到戰事尾聲再進一步撤退到赤柱半島。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12月25日下午宣佈無條件投降後,華里士因消息阻隔的關係,繼續與日軍戰鬥,到12月26日清晨才決定「東旅」全體投降。香港淪陷後,華里士以戰俘身後先後被拘禁於香港和台灣兩地,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始獲釋放。華里士在香港保衛戰後期拒絕旗下加拿大來福槍營提出要求撤退的建議,並在後來命令來福槍營冒死反攻,造成百多人陣亡;以及在戰事早期未能守住醉酒灣防線城門碉堡等事件,均引起後世的正反爭論。他在戰後向陸軍部提交的戰時日記,則對加拿大援軍的表現予以嚴厲批評。.

查看 黃泥涌峽和華里士

馬坑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坑邨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Ma Hang Estat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南區赤柱馬坑佳美道赤柱廣場5樓外,為一個露天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2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5條巴士路線及5條專綫小巴路線途經。.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馬坑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馬己仙峽道

己仙峽道(Magazine Gap Road)是香港半山區及山頂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馬己仙峽,是由中環前往山頂的必經之路。 馬己仙峽道大部份屬彎彎曲曲的斜路,依山而建,西面亦是海拔最低點,連接花園道及羅便臣道,一路向東及向上而行,並連接寶雲道及梅道等連接至住宅區的道路,至東面最高點,連接司徒拔道及山頂道。車輛可經司徒拔道前往黃泥涌峽、跑馬地、灣仔、香港仔、淺水灣等地,或經山頂道前往山頂。 現時馬己仙峽道禁止3噸以上的車輛使用。在2008年,曾有旅遊巴士司機從山頂下山,因貪快選用馬己仙峽道,未有留意有「三噸及以上車輛不得行駛」的指示,終導致腳掣失靈,在花園道狂衝,連撞八輛車及撞死一名站在安全島的女生,旅遊巴最後在下亞厘畢道猛撞向中區政府合署大樓停下。.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馬己仙峽道

馮秉芬

馮秉芬爵士,CBE,KStJ,LLD,DSocSc,JP(Sir Kenneth Fung Ping-fan,),香港商人和政治人物,啟祥洋行創辦人,1947年至1997年任東亞銀行董事,父親馮平山紳士有份於1918年參與創辦該行。馮秉芬自1951年至1972年歷任市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和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與周錫年爵士及簡悅強爵士等人同為當時香港的華人代表之一,屢獲英廷嘉敘,1971年獲封爵士。 另一方面,馮爵士熱心參與社會團體,曾分別任國際扶輪社3450區總監、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第六任總監及香港童軍總會副會長,而且出任過大量社會公職。馮爵士亦參與過香港高等教育發展,他有份創辦香港中文大學,並分別出任過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校董,另自1961年至1972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董會主席,現時聯合書院其中一個走讀生會,命名為「秉芬堂」以作紀念。.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馮秉芬

香港1號幹線

香港1號幹線是香港中部的一條主要幹線及公路,連接香港島香港仔和新界東沙田區。當中包括三條收費行車隧道: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它是連接港島、九龍市區和新界東的幹道,是全港第4長幹線,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幹線。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沙田馬場方向顯示)香港仔海旁道、黃竹坑道、香港仔隧道、黃泥涌峽天橋、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沙田路。南端的香港仔海旁道接上石排灣道,北端的沙田路接上9號幹線的大埔公路沙田段。同時分別與2號幹線、4號幹線(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不再與之連接)、5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連接。 1號幹線是香港最多交通燈位的主要幹線,窩打老道九龍塘路段、黃竹坑道與香葉道交界近香港仔警署(南行)、康莊道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近香港理工大學(北行)及紅磡站(南行)、黃泥涌峽天橋與堅拿道天橋交界近摩理臣山道支線路口(北行)尚未有提升为交匯處規格,仍有使用交通燈处理道路平交。窩打老道只有兩個路段建有天橋避開地面燈位(歌和老街天橋,以及由公主道至界限街的天橋),窩打老道近禧福道交界更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是全港僅有兩個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供行人直接橫過馬路的幹線路段之一。因此,車輛不能快速往返紅磡海底隧道與獅子山隧道。.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1號幹線

香港山坳

香港境內山多平地少,因此有很多山坳。香港的山坳通常稱為「峽」、「--」或「凹」(「凹」字此時粵音讀「坳」)。.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山坳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島

香港島專線小巴5號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5號線為一條來往香港仔至銅鑼灣的小巴路線,與4系線不同的就是本線經黃泥涌峽、壽臣山,而不經香港仔隧道,而且收費較高。.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島專線小巴5號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6號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6號線為一條已停辦的專綫小巴路線,來往海洋公園至中環渡輪碼頭的小巴路線(經壽臣山),只在星期一至五日間及星期六早上至中午服務。.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島專線小巴6號線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Grade 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二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329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另有20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348幢。.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仔郊野公園(Aberdee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7年10月28日)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部的一個郊野公園,鄰近香港仔,橫跨南區和灣仔區。在香港郊野公園成立之前,該地為郊野公園試點,當時名為香港仔森林公園。.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畫。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洋。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C作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12月13日,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亦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著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才得以再次接管香港至1997年。.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保衛戰

香港地方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了香港各個地方,並按香港行政區劃分類:.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地方列表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主要收錄香港多幢式私人住宅,即由多於一幢住宅樓宇所組成的建築群;對於單幢式住宅,本列表只列出部份較具知名度的,或居住人數不少於3 000人,或住戶數目不少於1 000個的住宅樓宇組群。.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私人屋苑列表

香港築跡

《香港築跡》(HK ARTchitectur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資訊節目,講述香港境內多項被評為歷史建築的特色建築。 該節目於2010年7月5日至11月21日,由2010年7月5日至9月20日於逢星期一晚上7時至7時30分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2010年10月3日至11月21日於逢星期日晚上7時至7時30分在無綫電視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及myTV播出。另外於提供節目重溫。主持為張慧慈。 在2010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中,該節目奪得「最具欣賞價值綜藝節目大獎」。.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築跡

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不過郊野公園外亦有一些路徑,多由該區的區議會所建或翻新。 除古道之外,以下只列出官方設立的郊遊路徑。.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香港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s in Hong Kong),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的歷史建築、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與構築物。古物事務監督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經行政長官批准後,可刊憲公告宣布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為法定古蹟。 截至2016年5月20日,全港共有114項法定古蹟,其中45項位於香港島、11項位於九龍、50項位於新界(不包括離島)、8項位於離島。.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Stubbs Road)是香港一間教會主辦的普通科醫院,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司徒拔道40號,有病床102張。設有:一般急症護理、心臟病中心、電腦掃描、牙科,附設普通科及專科駐院醫生服務。又于新界荃灣柴灣角荃圍設分院,亦為一間全科醫院,有病床80張,附設24小時普通科診療所及預約專科診療所。荃灣港安醫院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屬下醫療機構之一。提供服務計有全科、內科、外科(手術科)、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泌尿科、腎科、眼科、骨科、心臟科、皮膚科、心理健康科、牙科、門診、住院、藥房、化驗、X光、物理治療、營養輔導、兒童保健、日間幼兒中心、體格檢查、產前講座、醫藥講座、健康教育、健教中心、宗教服務、洗腎中心等。.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查看 黃泥涌峽和香港日佔時期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查看 黃泥涌峽和跑馬地

跑馬地(上),大坑道巴士總站

跑馬地(上),大坑道巴士總站(英文:Happy Valley (Upper), Tai Hang Road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灣仔區黃泥涌峽大坑道近司徒拔道,為一個路邊巴士總站,並設有一道樓梯連接黃泥涌峽道。現時有一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此總站與位於蟠龍道的跑馬地(上)巴士總站並無任何關係,而城巴1號線本身亦不停靠此站。巴士公司內部仍然稱此總站為大坑道。.

查看 黃泥涌峽和跑馬地(上),大坑道巴士總站

黃泥涌

黃泥涌是香港的地名,所指的可以是:.

查看 黃泥涌峽和黃泥涌

黃泥涌峽天橋

黃泥涌峽天橋是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為一條連接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及堅拿道天橋南端的行車天橋,全線為4線雙程分隔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多數被視為堅拿道天橋的自然延伸部份。 堅拿道天橋於落成之初只是位於堅拿道之上。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堅拿道天橋沿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於1976年動工延長至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這段天橋就是黃泥涌峽天橋,與香港仔隧道同步啟用。 需要留意的是,黃泥涌峽天橋雖然以「黃泥涌峽」來命名,但事實上與黃泥涌峽或黃泥涌峽道均有一段頗遠的距離。.

查看 黃泥涌峽和黃泥涌峽天橋

黃泥涌峽道

黃泥涌峽道(英文:Wong Nai Chung Gap Road)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道路,位於黃泥涌峽之上,呈東南走向。東面與司徒拔道、寶雲道及大坑道交界連接,南面與淺水灣道、深水灣道、大潭水塘道及布力徑交界連接。全長1200米。在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未通車前,黃泥涌峽道是香港島東部連接南部的要道。.

查看 黃泥涌峽和黃泥涌峽道

黃泥涌村

黃泥涌村是香港昔日一條村落,位於香港島黃泥涌谷(今跑馬地)一帶,今快活谷馬場及其南面部份。 黃泥涌村是一個百年古老小農村,村民吳姓及葉姓,在黃泥涌谷種養稻米、蔬菜、活豬及家禽為生。也有些以採石建築村屋及買賣石材物料為業。石材主要來自摩理臣山。.

查看 黃泥涌峽和黃泥涌村

黃泥涌水塘公園

黃泥涌水塘公園(Wong Nai Chung Reservoir Park),位於香港香港島黃泥涌峽,前身是於1899年建成的黃泥涌水塘,因為規模不及其他主要水務設施,於1986年由市政局改建為香港首個划艇公園,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內的水壩、水掣房及溢流口於2009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面積:一百平方尺.

查看 黃泥涌峽和黃泥涌水塘公園

藍塘道

藍塘道(英語:Blue Pool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的一條上山道路,全長1.5公里。.

查看 黃泥涌峽和藍塘道

金督馳馬徑

金督馳馬徑(Sir Cecil's Ride)是香港一條郊遊路徑和街道,位於香港島東區渣甸山至北角的山麓,以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命名,相信是他於在任時曾經常在這條道路騎馬郊遊而得名。 金督馳馬徑全長9公里,西面為黃泥涌峽大潭水塘道,經過渣甸山、畢拉山和寶馬山,東面則可達鰂魚涌柏架山道。其中渣甸山至畢拿山石礦場一段,已變成了雙線行車道路畢拉山道的一部份。.

查看 黃泥涌峽和金督馳馬徑

陽明山莊

陽明山莊(Hong Kong Parkview)是香港一處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大潭水塘道88號,即渣甸山和紫羅蘭山之間。陽明山莊以西為黃泥涌水塘公園,其餘三面則為大潭郊野公園所包圍。屋苑海拔接近300米,是香港地勢最高的大樓之一,共有18座大廈,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由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於1989年落成。.

查看 黃泥涌峽和陽明山莊

柏架山

柏架山(Mount Parker)是香港香港島東區的一座山峰,為區內最高的山,亦是島上的第二峰,海拔532米。.

查看 黃泥涌峽和柏架山

掃桿埔

掃桿埔(So Kon Po),又名掃管莆,舊稱箒管莆,是香港一個小山谷,名稱源自該處從前盛產作帚(即掃桿)用的樹木。掃桿埔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鄰近大坑,渣甸山,北望加路連山,西接跑馬地。當地主要設施有香港大球場、奧運大樓、掃桿埔遊樂場、印度遊樂會、東華東院、萬靈塔、馬場先友公墓(馬棚先難友紀念碑)、正民村、衛斯理村及咖啡園墳場等。 1918年,跑馬地馬場發生大火,死難者安葬於掃桿埔一帶。至二戰結束後,港英政府將掃桿埔的白骨墳冢遷往雞籠灣並進行清理工作後,在原址興建政府大球場,於1955年啟用,至於咖啡園墳場則獲得保留。.

查看 黃泥涌峽和掃桿埔

深水灣道

深水灣道(英文:Deep Water Bay Road)是香港島南區的一條道路,連接黃泥涌峽及深水灣。全程兩線雙向行車,彎多路窄,且頗為陡峭,除與南風道連接的一段較為平坦和寬闊。在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於2016/1982年建成前,它和南風道一度是進出南區的重要通道。沿途建築物稀疏,主要是高尚住宅。南風道以東一段亦是灣仔區和南區區界的一部分。 目前只有南風道以東的一段深水灣道有巴士行走,但全是主要以單層巴士行走的路線,原因是雙層巴士行走該路段比較危險,並不適合。.

查看 黃泥涌峽和深水灣道

淺水灣道

淺水灣道(英文:Repulse Bay Road)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主要道路,呈南北走向。北起黃泥涌峽道,經紫羅蘭山山腰落山至淺水灣海灘,南接舂磡角道及赤柱峽道。也是去淺水灣必經之路,全長5.3公里。由於路段途經淺水灣泳灘,所以因此得名。.

查看 黃泥涌峽和淺水灣道

港島徑

港島徑(英文:Hong Kong Trail)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的遠足徑,於1985年4月1日啟用,全長50公里,共分為8段。起點位於山頂爐峰峽,而終點則為石澳大浪灣。每年綠色力量都舉行綠色力量環島行,為香港環境教育工作籌款。 國際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曾評選全球最佳城市遠足徑,港島徑入選頭十大,獲得第十名。.

查看 黃泥涌峽和港島徑

潘小磐

潘小磐(),號餘菴,廣東順德人,現代詩人,香港學術界權威,曾經擔任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校外課程特約講師、學海書樓講師,及樹仁學院文史系高級講師,任教駢文、詩選及應用文。名人如郭詠觀醫生、許灼勳,以及何佐芝孫女何鳳蓮等,均曾師從於他。 潘氏於1976年與潘新安和梁簡能等創立愉社,發揚國學,提倡風雅,於1998年解散。期間社友約有70多位,李汝大也是其中之一。 潘氏文風放任自然,有李白之風。其詩歌與吳天任齊名,人稱「南潘北吳」。作品有《餘庵詩草》、《餘庵詩餘》、《余庵文存》、《余庵词》、《余庵游草》等。今渣甸山「適苑」遺址外牆,尚有潘氏題字遺跡可考。.

查看 黃泥涌峽和潘小磐

新巴42線

新巴42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南區華富邨及東區北角碼頭的路線。 此路線與城巴41A線同為往返華富邨及北角碼頭,不過本線取道香港仔隧道及銅鑼灣往返南區,而後者途經南風道、黃泥涌峽、司徒拔道及炮台山道往返,因此兩者之服務對象並無太大關連。 新巴42C線則為42線的輔助路線,祇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單--由北角碼頭開往數碼港,黃昏由數碼港單--開往北角碼頭。.

查看 黃泥涌峽和新巴42線

新巴66線

新巴66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中環(交易廣場)和赤柱廣場和的巴士路線,只在星期一至五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提供服务。.

查看 黃泥涌峽和新巴66線

柏架山掃桿埔深水灣道淺水灣道港島徑潘小磐新巴42線新巴66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