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黃永德

指数 黃永德

黃永德,台灣戲曲鼓師,從小學習戲曲司鼓(以鼓帶領戲曲樂隊,控制和引導戲曲表演的節奏)藝術,涵蓋京劇、台灣歌仔戲、高甲戲(九甲戲;交加戲)、台灣布袋戲(掌中戲)、北管戲(台灣亂彈戲)、南管戲(梨園戲)各劇種,2006年9月辭世。 他在兼演歌仔戲的台灣京劇戲班(劇團)「寶華興」做很長時間的鼓師(武場領班;武場領導;武場指導)。 曾多次應邀為兼演高甲戲的歌仔戲團「新金英」司鼓。 還曾在「日活」、「華台園」、「福聲」、「新和興」、「宏聲」、「民權」、「鴻明」等許多個歌仔戲劇團任鼓師職務。 京劇司鼓作品有《烏龍院》、《秦香蓮》等。 歌仔戲司鼓作品有《山伯英台》、《八郎探母》、《天下第一家》、《康熙君造浮橋》等。 其他劇種司鼓作品有《陳三五娘》等。 他曾應台灣(中華民國)台灣歌仔學會邀請,出任台灣歌仔學會武場班的指導教師,學會音樂指導王振義輔助教學,培養出林澤源等學生。 1999年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台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扮仙戲紀錄保存」,錄製出版《天官賜福》、《醉八仙》、《三仙會》、《跳加官》、《金榜》、《鬧虎》這些吉慶戲的影音,他做鼓師,文場領班葉明德吹嗩吶,楊金鳳彈月琴、三弦。 《天下第一家》實況錄影DVD已由直屬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2006年出版,主弦劉文亮,月琴、三弦楊金鳳。 台灣歌仔學會武場班的另1位指導教師是蔡育仁。 林澤源的司鼓作品有王振義編劇;音樂指導;編腔;編曲;製作;文場領班;主弦兼月琴及部份三弦的歌仔戲音樂專輯《琴劍恨》、《新白蛇傳》、《周成過台灣》3CD(王上元擔任鑼、鐃鈸,林江山民樂二胡,何阿通大廣弦,廖錦棟簫、笛、三弦、管、嗩吶、部份大廣弦)和《亂世兒女》等。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樂師 Category:台灣音樂家 Category:2006年逝世.

目录

  1. 5 关系: 劉文亮天氣廣播站黃姓蔡育仁歌仔戲

劉文亮

劉文亮,台灣戲曲樂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輪機科畢業,楊麗花歌仔戲團、陳美雲歌劇團音樂指導,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專任教師(副教授級技術及專業人員)兼主任,著有《歌仔戲唱腔(第2集)》(與柯銘峰、陳孟亮、莊家煜合著,2000年)等書。 2014年3月9日上午4點57分,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52歲。2014年8月9日追頒第25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

查看 黃永德和劉文亮

天氣廣播站

天氣廣播站(Weather On-Air)為香港天文台在2013年12月30日起成立的團隊,製作電視天氣節目為市民講解天氣,並於天文台YouTube頻道上載。旨在提供一個親切溝通渠道,讓市民了解天氣變化。.

查看 黃永德和天氣廣播站

黃姓

黃姓是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中國大陸第七大姓。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黃姓總人口的約19%。黃姓在廣東、香港和澳门為第二大姓;在广西為第一大姓;在福建、台灣為第三大姓。在韓國、朝鲜亦有黃姓,羅馬轉寫為Hwang。.

查看 黃永德和黃姓

蔡育仁

蔡育仁,台灣歌仔戲鼓師,人稱「阿仁仔」、「阿仁仔伯」,是歌仔戲演員蔡曾萍(婚前名曾萍)的夫婿,現已辭世。 他長期為台視的楊麗花歌仔戲團司鼓,楊麗花歌仔戲團從197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的電視歌仔戲全部都是蔡育仁的司鼓作品,每1集楊麗花歌仔戲片頭或片尾報出的文武場陣容(只有領班;領導;指導列名)1定有他的名字,他在楊麗花的全盛時代裡,擔任劇團的武場領班;武場指導;武場領導,完全掌控表演和音樂的節奏,他的鼓聲通過現代傳播科技傳遍全台灣,並隨著楊麗花歌仔戲影音資料流傳到東南亞和中國閩南。 文場領班多是簡永福,主弦多是洪堯進,精通多種樂器,特別是揚琴和主弦(領奏胡琴)、嗩吶的李國治也頗多參與,李國治常演奏大廣弦。 楊麗花歌仔戲團的大型舞台公演《漁孃》也是他的司鼓作品。 1991年楊麗花歌仔戲團首次在台灣國家戲劇院推出的大型舞台公演《呂布與貂蟬》請王清松司鼓,其後有幾部電視歌仔戲如《巡按與大盜》還請蔡育仁,1990年代中後期的各出楊麗花電視歌仔戲(如《四季紅》系列的《七品巧縣官》等)改請王清松司鼓。 1996年台北市藝術季,王振義編劇、編曲、製作,陳中申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小組樂隊伴奏的《新白蛇傳》(台灣歌仔學會實驗劇團)世界首演,他做武場指導,打序曲《風入松》等重要鼓段,並指導他的學生林澤源擔任較簡單的部份。 他和黃永德是台灣(中華民國)台灣歌仔學會武場班的指導教師,學會音樂指導王振義輔助教學,培養了林澤源。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樂師 Category:台灣音樂家.

查看 黃永德和蔡育仁

歌仔戲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語(臺灣腔、廈門腔、漳州腔、泉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更迭曾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頒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查看 黃永德和歌仔戲